幼兒必須送託兒所嗎?

碟谷幽客


您好,我是靜心育兒媽媽,我的兩個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我也考慮過,但最終沒有送託兒所。

我的建議是幼兒不用必須送託兒所。

首先清楚託兒所的概念

託兒所不是教育機構。託兒所,是父母及家人沒時間帶,將孩子放在託兒所裡,由託兒所的受過專門訓練的阿姨專門照顧和培養嬰幼兒生活能力的地方。

託兒所裡的寶寶是還沒到上幼兒園年齡的寶寶。一般是三週歲以內到幾個月的寶寶。

選擇去託兒所的幾種情況

  • 家庭原因

1.父母是雙職工,雙方家人都沒有照顧寶寶的條件,只能把寶寶送的託兒所。

我周圍的媽媽們中,有最早八個月就送託兒所的,和我小女兒一般大,這個寶寶現在活潑開朗,和老師同學的交往能力很強,學習成績也很不錯,適應能力也不錯。和寶寶媽媽聊天,寶寶媽媽說就是寶寶膽子有些小,怕黑怕一個人。

2.父母育兒理念原因

有的寶寶的父母會選擇好一些的託兒所對孩子進行早期的生活習慣,生活能力的培養,對孩子進行早期啟蒙教育。

  • 孩子自身的原因

寶寶在現階段身體瘦弱等健康原因,需要家人的細心呵護,不適宜送託兒所。

送與不送託兒所對寶寶產生的影響

我認為送與不送託兒所,各有利弊。但一般情況不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太大的影響。

送託兒所,是對於幼兒這個年齡段的教育的一種方式而已。在家教育和在託兒所教育目的就是讓三歲以內的孩子的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好的生活習慣養成,以及初步的早期啟蒙教育。只是選擇的環境不同。

送託兒所的寶寶還是有一些優勢的,比如能更快的適應集體生活。同樣進入幼兒園階段學習的小朋友,上託兒所的寶寶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學習。

而沒有送託兒所的寶寶一下子離開家人會有一個階段的不適應期。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寶寶們也會發現幼兒園的樂趣,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我還是偏重於這個階段,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自己帶寶寶,畢竟來自於父母的愛是無可替代的。

如果選擇送寶寶去託兒所應該注意的事項

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表達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不會表達自己,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選擇放心的、安全的、有好口碑的托兒機構。

小結

每位寶寶成長的環境和家庭條件都各有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來自於父母親人們的愛。

希望每位寶寶的爸爸媽媽根據自己寶寶和家庭的情況給孩子選擇適合孩子成長的道路。


我是靜心育兒媽媽,希望大家有什麼育兒知識、方法,和觀點可以共同探討分享,育兒育己讓我們共同成長。


靜心育兒mm


幼兒是否送託兒所,可以根據孩子及您家庭的情況決定,作為一名一歲半至四歲兒童之家的園長,根據我的經驗,我有一下幾個建議:

第一:家庭中是否有合適的人帶養。

3歲之前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口,手,腳,語言,探索等關鍵期都在這個時間段,這個時期需要家人適當的引導,很多祖輩,保姆阿姨是沒有這個觀念的,有時候還會阻止孩子的發展。

我們園內有一個男孩子3歲多了,只會說簡單的兩個字,其他幼兒園沒有辦法接收,送到我們兒童之家。跟媽媽聊孩子的情況,發現孩子一直在老家帶養,說方言,並且換過幾個地方,家裡老人年紀大了,基本不帶著運動,成天在家看電視,導致了孩子語言遲緩些,在兒童之家半年,慢慢的可以說句子了。

如果家裡沒有合適的人帶養建議送託兒所,請保姆還不如送到專業的地方去。如果家裡的長輩有一定的身體條件和育兒方式或者孩子父母帶,這種情況3歲之前可以放家裡帶養的。

第二:孩子的各方面條件是否適合。

首先,孩子的年齡最好是一歲半以上,這個年齡段孩子可以自己行走,不需要成年人一直抱著,在託兒所可以跟著老師有一些簡單的律動和運動。

其次,孩子能夠說簡單的字詞,在託兒所老師同時需要照顧幾個孩子,孩子要簡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鼓勵孩子說話。

最後,孩子是否和父母處於安全感的建立期。之前有一個孩子,剛好滿2歲,爸媽自己開店的,想要把孩子放託兒所,孩子一直都是媽媽帶大的,剛送到託兒所就大哭,他的哭不同於其他孩子的分離焦慮,嘗試了兩個上午,後來建議讓孩子過幾個月再來。過完年後來,孩子剛開始還是會哭,這個哭就比較正常了,很快就適應了。現在已經3歲多了,從託兒所去大幼兒園了。

第三:有一定的家庭經濟條件。

現在很多兒童之家的學費並不便宜,因為孩子年齡小,每個班級招收的孩子少些,基本上師生比都在1:3,孩子照顧的比較細緻,園裡的很多設備都是科學設置的,適合小年齡段的孩子,比較精緻,託兒所的成本比較高,所以相應的學費也會收的高一些。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

與家長孩子統一戰線,在一線與孩子“鬥智鬥勇”的園長老師,樂於解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戰爭”,讓他們“重歸與好”。有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園長說育兒


因為我家孩子言語發育較晚,現在說話還不利索,吃飯也非常困難,身體比較虛弱等諸多原因,讓我左右拿捏不定。

到了上學的年齡,看著別的小朋友都上了幼兒園,卻不知道自己家該不該送,這種情況在大部分家庭中都發生過。往往有些家長,出於心裡著急也好,因為工作等原因也好,把孩子直接就送到了幼兒園。

孩子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兒園,並不是年齡能完全決定的,不要因為孩子已經夠了3週歲,到了上學的年齡,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除了年齡,我們還要從這2個方面考慮,要不然孩子去了也待不長久。

1、孩子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離開了家人的照顧,開始了集體生活。這需要孩子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表現為:吃飯喝水可以自己動手完成,睡覺不需要哄,上廁所能夠獨立解決。如果不能做到這些,那不僅給老師增加了工作負擔,還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自卑、孤僻,不喜歡和小朋友玩耍,時間久了孩子可能會生病。更嚴重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孩子厭惡幼兒園,甚至排斥上學。

2、孩子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

送孩子去幼兒園前,要確保孩子有語言組織能力,可以清楚地對老師和家長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孩子沒有表達意願的能力,碰到事情只會一味的哭鬧,在學校會讓老師不知所措;在幼兒園受到委屈後,回家不能清楚的告訴家人,導致父母無法及時瞭解孩子在校情況。這種情況長此下去,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想上學,在家裡越來越不喜歡說話,從而性格孤僻。

所以除了孩子的年齡,還應該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校,慢慢喜歡上這種生活。如果送孩子入院後,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可能說明孩子不適合上學,可以先接回家,晚點再讓孩子上幼兒園。


狂奔吧小二哥


這話不是這意思,農村,邊遠地區,自己帶大也多,哪是沒辦法,沒條件。託兒所必經都是受過正現訓練的老師,能更科學的幫扶幼兒們成長,有正規的兒童教學規劃,肯定從各方面講,幼兒成長更全面,這些條件,自己帶不可能具備,差別太大,幼兒教育,培養是一門科學。別耽誤了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用戶582351328950


1.首先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分析,比如自家是全職媽媽陪伴,或是老人照顧,可以讓孩子在家通過親子陪伴逐步過渡到幼兒園階段

2.考慮到孩子本身需要人際交往,只有通過集體生活,孩子的語言啟蒙,交往能力才會逐步提高,在託兒所也能緩解家人帶娃的辛苦,同時讓孩子儘早適應集體生活,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很有規律,也是非常適合孩子儘早過渡到幼兒園階段。


王嘉璐寶寶


最近看到很多類似的問題,雖然大部分上過託班的孩子在進入小班後,各方面能力確實比較強,比如會自己吃飯、穿衣,能很快融入新的集體,來園後也不哭鬧,但是這種優勢往往在一兩個月之後就不那麼明顯了。

而孩子6-8個月至2歲這個年齡段處於依戀期,是孩子與父母依戀關係真正確立的最佳時期,親子依戀關係對孩子將來的社會關係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媽媽有條件的話還是儘量自己帶吧。

3週歲的孩子上幼兒園是最合適的年齡。


男幼師俞老師


我們這的託兒所和幼兒園是一個性質的,我覺得不是說必須的,幼兒小的時候還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比較好,但是如果說家長需要工作,沒有時間照看小孩的話,等到小孩三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送到幼兒園了 但是送到幼兒園的前提,寶寶必須得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大小便,儘量可以自己吃飯,還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老師也能照顧的過來,小孩也不會不適應,謝謝


我是夢媛媽媽


如果是我的孩子,不是走頭無路,我絕不送託兒所,現在的孩子很小什麼都不懂,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和父母能給的安全感。


陳夢怡同學


你好,我是纖惠媽,一名從事教育工作的二胎寶媽,我的孩子姐姐7歲,弟弟4歲,他們都是兩歲上的幼兒園。現在不僅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也很喜歡去幼兒園和學校。我願意從專業知識和切身體會,結合起來回答你的問題。請看2分鐘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d1c36325a8f4e5e9fdce401e40ffa0e\

纖惠媽日記


個人覺得其實送不送託兒所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如果你有時間且有信心我覺得可以不送,日常多帶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就行。但是像我這種要忙著工作忙著掙錢的情況就只能送託兒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