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磨難,

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

而對於強者則是生髮壯志的泥土 ……

是的,磨難是化了妝的幸福。當2020年新冠疫情的風暴來襲,已然國難當頭。大家一邊直面著病毒的折磨,也一邊收穫著一連串感人的故事。我們體會到了 —— 有一種莫名的信任叫鍾南山;有一種忘我的勇敢叫李蘭娟。

"國士無雙"的他們身老志堅,領著一群白衣天使,替很多人擋住了毒魔,創造出生的希望。

沒有不顯老的皺紋,卻有不褪色的生命。

在這個信息隨時會"大爆炸"的時代,鍾南山、李蘭娟再次被刷屏了!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中國的脊樑


此處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被譽為"殺毒軟件"的李蘭娟院士。

她是中國感染病(傳染病)醫學科唯一的女院士,以及中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在治療重型肝炎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她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態學理論,就中國傳染病診治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李院士在介紹"李氏人工肝"技術


她有著"院士"的學識和魄力,也有著"戰士"的勇氣和膽氣,更有著"國士"的才華和忠誠。

雖已73歲,仍然毫不猶豫地奔向戰"疫"最前線,並率先提出武漢封城。疫情期間,她和自己的團隊在一線不分晝夜地奔波著,每天只睡3小時,當她脫下防護服後,清晰可見 —— 壓痕與皺紋在她臉上捲起的"千層浪"!這也是她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作搏鬥後,再一次出現在戰"疫"的陣地上。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當李院士脫下防護服後 ……


從馳援武漢到研究疫苗,李院士事必躬親,全身心投入到和毒魔的殊死鬥爭之中,還親自為各個醫療隊毫無保留地授課答疑,向國人展現著知識分子的動人風采。

很想用幾句話形容可敬的李院士:

年輕時,端莊秀麗,似一位娟娟靜女;從醫後,一直以治病救人為己任,而今又毅然為民負重,何止是醫者仁心?卻是身懷一片蘭心!是您!人如其名 —— 李蘭娟

這樣一位邁入古稀之年、行事從容不迫的"大醫國士",不禁令人好奇,在她身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咱們且聽且看 ……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無奈家境貧寒,為輟學煩惱


如今人前顯貴的李院士,不同於鍾南山院士的醫學世家背景。她出生在浙江省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一個非常貧寒的農民家庭。這注定了她的奮鬥之路不會是坦途。

由於她爸爸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家庭的重擔全壓在她媽媽身上。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全靠媽媽賣山貨,但就是這樣的家庭,仍堅持讓李蘭娟讀書,已經很難得。

年幼的她心疼媽媽的苦,理解媽媽的壓力,時常在放學後幫著做飯,還上山砍柴 …… 儘可能多地分擔媽媽繁重的家務。想到媽媽每天挑著山貨,從夏履趕到蕭山步行30多公里的路去做買賣,只為一點微薄的利潤,而家裡卻不時連鍋都揭不開,她不得不放棄上學。

慶幸的是,這世間總有好心人,她的班主任向她伸出了援手,為了挽救這位好學生的前程,便幫她申請到了助學金,讓她完成了初中學業,並參加了中考。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年少時的李蘭娟


總結一下李院士正式從醫之前的求學履歷,就是 —— 1960年,14歲的她從夏履小學畢業,被保送到紹興三中。三年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被"杭高"錄取。

要是沒有熱心老師的鼎力支持,她可能很難繼續學業。未來,中國也可能少了一位偉大的醫學院士。


文革十年間,命運終於柳暗花明


常理可得,接下來考上大學對於成績優異的她來說,該是順理成章了,可命運再一次跟她開了個玩笑 ……

文革的十年浩劫打亂了她的求學之路,面對"上山下鄉"的政策,她選擇報名去黑龍江下鄉,目的只為給家裡節省一份口糧。因為她是鄉里少數幾個高學歷知識分子之一,就被安排到了夏履中學做代課老師。

那時候,大隊組建農村合作醫療站,她想要緩解爸爸的眼疾,也出於對家鄉父老看病難的親身體會,於是選擇做一名"赤腳醫生"。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赤腳醫生"是這樣的 ?


她主動聯繫浙江省中醫院學習針灸,沒有藥,為了省開支,只得親自採集草藥,由此,她漸漸步入醫學世界,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醫者的巨大責任和崇高理想。就這樣,她盡心盡力地紮根農村行醫,一做就是兩年,全村1300多個村民,都認識她。這可不比她做代課老師時強,那會兒每個月的工資有24元,可是做赤腳醫生每月的收入最多才3元,但她從沒後悔過。

常言道"醫者仁心",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一名醫者的偉大信仰。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青年李蘭娟,人美心更美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0年 ,解救過眾多鄉親的"赤腳醫生"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深造。這成為了她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自此,李院士正式步入了醫學之路。

從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到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再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她憑藉著自己的信仰堅定不移地開拓出自己的事業。


成功的李蘭娟背後,有一位好媽媽


李院士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她的媽媽。這位含辛茹苦的媽媽一輩子都在替李院士管家務,到了99歲高齡還在家操持著,曾經兩次在家摔成骨折。她幾乎沒有好好享過女兒的福,而一直忙於工作的李院士,也從未帶她外出旅行過。

這一切讓李院士感慨道:" 我母親付出的遠比我為她付出的多得多。"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所願除國難, 再逢天下平


難得一家兩院士


家裡出了一個院士本就難得,而出了兩個院士就更難得了。李院士的丈夫名叫鄭樹森,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浙大醫學部副主任,浙大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他是我國著名的器官移植專家,引領著我國器官移植和肝膽胰外科學科的發展。曾經,李院士的學生王保紅評價過二人,稱他倆是"醫學狂人"。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李蘭娟與鄭樹森


李院士也用自己的話驗證了兩人在工作上到底有多狂:"經常是他在臺上做手術,我在實驗室討論問題,弄到半夜一兩點是常事"。


不只是"院士",更是"大醫國士"


時下,有不少網友慨嘆,鍾南山、李蘭娟是可以託付國運的大醫,與其稱李蘭娟為院士,不如譽之為國士,發大醫國士之良知灼見,一能斷論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二敢第一個提出封城;三是親赴第一線抗擊病毒。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如今的李蘭娟院士,又是另一種風采


什麼樣的人堪稱 “ 中國的脊樑 ” ?

魯迅先生有言在先:

“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 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倘若先生在世,他必會讚揚這位紹興老鄉真是巾幗英雄、新時代的民族脊樑!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捨身求法”的李院士說出了她的希望:

“ 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 ……"

這段話戳中了當今社會的痛點!

誰才是"超級偶像"?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從自己的眼淚中開始,在別人的眼淚中結束 ——

縱觀這蒼茫天地間,

有哪一位“超級偶像”是容易的?


戰“疫”明星錄 | 似娟娟靜女?懷一片蘭心?是您!

誰才是“超級偶像”?


我們只看到李蘭娟院士今天的光環,

哪裡想得到她曾因好幾回面臨輟學而流淚?

可她 —— 從未放棄過努力 ……

敢問,誰是"超級偶像"?如李蘭娟院士這般逆流而上、默默奉獻的人就是。

她,由"赤腳醫生"反轉為"大醫國士"的奮鬥史,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