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英語專業,想翻譯中國的網文小說,但是自己試著翻譯,譯文很蒼白,常會遇到一些句子無法下手,怎麼改善?

蔣鐸


如果你是英語專業,建議你翻譯外國的文學作品到中國,然後發佈在網絡文學論壇上面,這樣你成功的概率會比你翻譯中文成為英語,要大的多。

不要認為學了英語專業自己的水平就能夠達到文學家的水平,在共和國曆史上英語專業的畢業人才還沒有出現過哪個英文的作家,絕大多數的英語專業的人才,如果成為了作家都是翻譯作家,也就是把外文翻譯成中文的那種作家。

中國人畢竟不是以外語作為母語的,學好外語在理解層面上可以做得很好,但是要用文學創作就非常的難了,因為我們沒有在那些國家生活過,也沒有接觸過他們的文化底蘊,很多詞彙我們只是從單詞表或者字典上背的,並不像他們能夠透徹的瞭解每一個詞的歷史背景和含義。

所以在漢譯英這些小說的時候,我們是很難做好的。其實國外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搬運中國的小說,翻譯成英文以後,發佈在國外的文學論壇上面。像流浪地球這樣的文學作品,當時就是通過外國翻譯者的翻譯才火起來的。

那些外國的翻譯實際上也就是漢學者,他們並不是嘗試把英文作品翻譯成中文給我們讀,而是把中文的作品翻譯成他們自己的母語給他們自己國家的人讀,所以他們成功了,與此同時也成就了劉慈欣這樣的作家。

所以建議你換一套思路,嘗試把英文翻譯成中文作品。用這樣的方式,你可以用你的英文充分理解國外文學作品,同時用你自己的母語中文但這樣的文學作品對中國人具有吸引力。這才是你成功的優勢所在。


外語那點事


覺得有句話非常有道理,翻譯過程就是創作的過程,除了信達雅之外,你得有著創作的文采。單純的翻譯,肯定是不行的。


小杰看電影學英語


我是英語專業,想翻譯中國的網文小說,但是自己試著翻譯,譯文很蒼白,常會遇到一些句子無法下手,怎麼改善?

翻譯不是隻要外語好就行,其實它也非常考驗文學功底的,多讀讀書吧!


社保早知道


思維問題,比如東野圭吾把“我愛你”翻譯成“今晚的月色很美”。換一種思維就OK,比如英語中的 傾盆大雨,直譯只能是下雨貓狗,讓人摸不到頭腦。又比如現代小說女主通常被形容為傾國傾城,那麼英語中就可以這樣翻譯“她就如同黎明的陽光那樣明媚,如同細雨後的玫瑰一樣惹人垂憐”等等,建議前期多看雙譯版的其他名著,比如莎士比亞的,小說翻譯不是科研論文,一成不變的翻譯是翻譯不出原著的靈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