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墓有被盗过吗?为什么?

伐木有酒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洪武大帝的墓谁敢盗?那一世的威名就算到了地下也能镇得住千军万马,当然了这只是戏言,朱元璋的明孝陵未被盗墓原因是多方面的。

1、明孝陵工程浩大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远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中山陵,传说这块风水宝地只能旺一人,所以朱元璋将当时已经葬在此处的一个和尚迁到了别处,占为己有。

明朝的皇帝都是厚葬,从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发掘来看,各种奇珍异宝无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的陪葬想必非常丰富,那么为啥没有盗墓贼敢光顾呢?

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开始修建,一直到永乐三年,前后时间跨度25年,先后动用了10万人,这么浩大的工程普通的盗墓贼怎么可能侵入。

相传朱元璋出殡时,从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用以迷惑潜在的犯罪分子,同时明孝陵的地宫入口知道上世纪90年代通过精密磁测等一期花费了6年时间才确定,试问普通的盗墓贼怎么能找到地宫入口?

2、明朝防卫严密

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寝,虽说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是没有一个继任皇帝敢于慢待明孝陵。

根据记载,每年明孝陵都会有固定的三大祭、五小祭,而且国家遇到大事情,比如说战争、皇子出生、立太子、新皇登基等等,都需要国公级别的勋贵到明孝陵祭奠,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朱元璋。

正因为重视,所以明孝陵一直保持着一定规模的守陵部队,巅峰时期高达上万人,在这么严密的防守下,别说盗墓贼,就是鸟都飞不进来。

3、清朝统治者的需要

历史上很多皇陵,都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被破坏,像汉武帝的茂陵被赤眉军破坏等等,幸运的是在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是从陕西打向北京,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未受牵连,不过北京的明十三陵包括紫禁城都没有被破坏,不得不为这一届的起义军鼓掌点赞。

清朝统治者讲究满汉融合,收服汉人的心,于是尊崇明朝皇帝成为他们的手段之一。

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多铎等人都到明孝陵祭拜,到了康熙年间,康熙6次下江南,5次到明孝陵祭拜,发表了长篇大论,还题写了“治隆唐宋”的墓碑,这一项举措让明孝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顺利收复了明朝遗民的心。

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朝晚期,所以从官方角度来看,明孝陵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但是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倒是给明孝陵的地面建筑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但是清朝政府安排曾国藩进行了重建修缮。

除了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也得到了清政府的有效保护,而且在北洋政府时期发生了孙殿英盗掘皇陵的事情,但是因为明十三陵是汉族皇帝的陵墓,竟然未收一兵一卒的侵犯。

4、近现代的明孝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民国大总统后,带队前往明孝陵祭拜。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被日本占领,虽然制造了血腥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但是崇尚汉家文化的日本并没有破坏中国的古建筑,比如明孝陵和北京的紫禁城,后来梁思成标出了日本京都等古建筑位置,避免其被美军轰炸,最终得以保存,算是为中国人民还了人情债!所以还是日本欠南京的,欠中国人的!

解放战争时期,因为是内战,国共双方对古建筑的保护都很重视,解放军进攻北京的时候,同样找到了梁思成,标注了古建筑位置,作战方向以及炮火都会避免那些位置,进攻南京的时候同样如此,所以明孝陵未被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为明孝陵划定了保护区,给与专门的保护,但是那一段破除四旧的特殊时期,北京的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就遭到了激进青年的破坏,明孝陵远离是非中心,反而平平安安。

渡过了特殊时期,明孝陵作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长眠之地,备受国人尊崇,这座恢弘的帝陵将永远矗立在紫金山下,有良知的国人都不会去伤她分毫。


荣耀历史


盗墓古来有之,皇陵更是盗墓者的理想之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历经六百多年,保存完好,但也被人惦记过,郭沫若就是其中的实行者,打着研究的名义行盗墓之实。



一、在过去朱元璋陵寝为什么没有被盗?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独龙阜,与皇后马氏合葬,史称‘孝陵’。

1988年,南京文物保护专家利用现代科技,确定明孝陵占地170多万平方,从洪武十四(1381年)年修建,到永乐三年(1405年)结束,前后历史25年,动用军民10万人,陵中有有殉葬妃子,陪葬物品丰富。

朱元璋陵墓修建当初,就设计各种防盗机关,建造了复杂的内部通道。

满清因为需要笼络民心,坐稳江山,保护明皇陵就是其中之一,加上明朝的特殊性,古代没人能也没人敢去盗墓。


二、郭沫若盗墓由来

1955年,北京市市长吴晗与郭沫若一同起草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谁都知道郭沫若是个大文学家又顶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帽子,而挖掘明皇陵就是最明显最能够证明其地位。

朱元璋的陵墓才是郭沫若最钟意的,由于影响太大,退而求其次,由郭沫若的组织下,明皇陵中的定陵即万历帝陵墓首先被挖掘,但是其中出土的文物迅速氧化,古玩、字画损失不可计量。

这次失败震动国内外,但没有难住郭沫若,没有吸取教训,还想着继续挖掘,还好被周总理坚决拒绝并明令禁止开挖明皇陵。

明皇陵连满清都要拼命保护,反而郭沫若却想着挖掘。

原来,郭沫若的祖上是郭子兴,与朱元璋的关系众所周知,传闻是郭子兴有三子,都被朱元璋巧立名目除掉,嘉靖时《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有一小妾侥幸逃生,生下一子。所以,郭沫若宣称是郭子兴的后代,挖掘明皇陵是为祖上报仇。



郭沫若虽然有点墨水,非要去盗墓,虽然没能挖朱元璋陵寝,但却挖了万历帝的墓。

挖人坟墓,人神共愤,何况为了研究就要去挖人坟墓?自古以盗墓者被世人唾弃,传统中国更不会被允许。


最后的骑兵90


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何能保存至今,无人偷盗


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没有被偷盗。

修建于南京独龙阜的明孝陵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都有独龙阜风水极佳,单是只能兴旺一人,朱元璋讲之前安葬在此处的南朝名僧迁走,自己躺在了这里。因为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故称”孝陵“。兴建于洪武十四年,到永乐三年建成,前后经历25年,先后动用军功十余万人,代表了明初建筑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的帝陵修建,被称作”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朝时期的孝陵自然不必多说,是一招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常驻一万兵士守卫,每年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都要有勋贵前来祭告。据传孝陵开始时候放养千余头鹿,盗鹿者抵死,孝陵更是安全无比。

清朝时期,满汉矛盾冲突激烈,清代统治者政治需求,要笼络汉族人心,对于明孝陵也是保护有加,前清时期多尔衮,多铎都前往祭拜过孝陵,康熙皇帝南巡时也亲自前往祭拜,并且礼法遵崇,听说南京十余万人都感动的哭泣。到了清中后期,太平天国战乱,明孝陵地表建筑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只有部分石雕和砖石建筑幸存,后来曾国藩奉旨祭拜孝陵,统计后维修需要20万两白银,清朝那时国库空虚,最后只用了740两小小修葺了一下。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也祭拜过明孝陵,并且安排人手看管,新中国更不必说,国家对于文物保护力度更加强大,所以明孝陵至今600年仍然保护完好,地宫并没有被盗窃。


据说当时朱元璋下葬的时候,是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真正的地宫也是真假难辨,想找到真正的地宫也是十分困难,后来到了19世纪末期,国家通过高精仪器,历时六年才确定地宫位置,并发现墓道曲折,地宫保存良好。


月下读书


朱元璋的陵墓已经确认没有被盗

在2000年的时候,考古人员对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进行了考察。研究得出地宫完好无损,没有发现被人盗墓的痕迹。


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没人被盗过

据记载说朱元璋的陵墓是被人盗过的,但是没有成功。他的墓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值钱的东西,所以很多盗墓人都会想要去盗他的墓穴。可是想要盗朱元璋的墓难度是非常大的,他的这个陵墓光修建,就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修建陵墓的时候,肯定会想到防止盗墓。那不然辛辛苦苦修建的陵墓,被别人给进行盗墓、破坏,那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朱元璋的墓没有被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跟墓穴独特的设计有非常大的关系!


天然的石头屏障

朱元璋的陵墓位于独龙阜,这地方本来就是一座非常坚硬的石头山。借用这个优势,然后将其掏空修建了地宫,这就保证了,墓穴的安全。甚至可以说用火药都不一定可以把它炸开。


采用横穴式设计

朱元璋陵墓修建的方式跟其他的都不一样。他的陵墓主要采用的是用横向的方式,挖掘进入山体。并且通过测量得知,陵墓的墓道还是曲折的。而其他的一些陵墓,修建的时候都是成一条直线。他这个利用曲折的设计,这样一来就给他的陵墓覆上了一层伪装。


防盗的鹅卵石

据专家介绍说,在对朱元璋的明孝陵进行勘察的时候,发现在他的地宫外围山坡上面,有很多鹅卵石。而这种鹅卵石表面非常的光滑,认定这种鹅卵石是从河边运到这里的。这里鹅卵石的目的就是为了防盗,其次还可以加强排水功能。假如说在盗墓挖掘的过程中,只要下面有任何的震动,顶部的鹅卵石就会纷纷地落下来砸向盗墓者。


多门打开同时出殡

当时朱元璋下葬的那一天,十几个城门打开同时出殡,迷惑众人,让人们不知道哪一支,才是真的送葬队伍。所以知道真相的也只是一少部分人而已。



史忆小史官


朱元璋的墓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孝陵,坐落于南京。洪武十四年开始动工,调用军工十万,一直到永乐三年才算是彻底建成。历经六百年的风雨,明孝陵的木结构已经基本上没了,但是地下墓穴始终无人敢动。

  要知道,宋朝灭亡之时,元朝可是派人直接把宋朝历代皇帝的墓挖了个底朝天。但是清朝灭亡了明朝,对自己极为自负的乾隆毫不忌惮的挖了万历定陵珍稀金丝楠木。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墓葬更为丰厚,为何乾隆不敢动他的地下墓穴?

  首先,一代雄主朱元璋是从刀山火海中杀出来的,前朝皇帝陵墓被盗的事看得太多了。轮到自己建造陵墓了,自然是建造的牢不可破。根据考古专家勘察明孝陵,发现此墓被设计的堪称完美。

  明孝陵采用的是山中横腰凿入,施工难度非常之大。然后关键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把内部的地宫给封口的。就算有些人想要去盗墓,怕是连入口都找不到,但是乾隆若是执意要采用暴力,炸开朱元璋墓地也不是可能,那为什么他没这样干呢?

  不是乾隆不眼馋朱元璋的陪葬品,而是他实在不敢盗。因为朱元璋的墓地在清朝早就已经成为一种收买人心的工具,满清入关虽然采用了很多暴力政策,但是他们还是必须要安抚汉人的。

  清朝皇帝为何都喜欢下江南,尤其是康熙与乾隆,每次都假惺惺的来明孝陵祭拜一番,并且三令五申不允许有人来盗取明朝皇帝的陵墓,这些都是为了收揽人心罢了。

  终清朝二百六十八年明朝皇帝的陵墓都没有被盗过,尤其是清朝不太平的中后期。就是太平天国攻陷了南京,对朱元璋的陵墓都是毕恭毕敬的,洪秀全还专门去祭拜了朱元璋,这些还不是想要收取民心。

  为何保护明孝陵以及明朝皇帝的墓就能够收取民心呢?原因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