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情况是促进内需,那么每个人消费能力有多少?消费什么产品?

军军5938


每一个人的消费能力的多少,是由很多因数综决定的,1,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收入拿什么来消费。2,国家经济水平这是影响消费的更本原因。3,商品本身的价格,通常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能力就会下降,但缺乏弹性的商品除外,缺乏弹性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高低一般不会影响他的销量,除非有替代品出现。4,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比如预计未来房价还会涨,可能就会去买房投资,那么他的消费能力就会提高。5,消费偏好,比如有的女人喜欢化妆品,那么他购买化妆品的可能就会增加,以上这些因数都会影响消费能力!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受疫情和原油价格战的影响,未来经济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更多的人处于观望期,不愿意投资不是当前所必须的商品,都在找时机,观望经济动向。

短时间的主要需求应该是在生活必须品上,那些奢侈品和投资产品可能会比较冷淡!





财务小陈


最近犹豫疫情的原因,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所以一时间很多人提出要促进内需,虽然人们好长时间没消费了,但是由于很多人也停止了收入来源,所以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也很小。

您问的每个人消费能力有多少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各个地方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大多数人不会再继续选择超前消费了。

当然一个危机出来,一定会事有人欢喜有人愁,服务也遭受打击的时候,一些制造业就得到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市场环境。

第一个消费产品就是二类医疗产品,如口罩等,虽然疫情已经逐渐好转,但是人民已经有了很高了安全意识,所以口罩依然还是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出口罩之外还有酒精消毒液等相关产品。

第二个是医药,疫情过后,很多人会备一些常见的药物来以备不时之需,也包含一些保健品。

第三个是教育,尤其是线上教育,此次疫情给线上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疫情“后遗症”预计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是复课了以后,线上教育的需求依然很大。

第四个是健身产品。此从疫情对待人是由差异的,身体好的人低于病毒的能力就强一些,所以人们必然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通过锻炼加强免疫力。

第五个是外卖,随着去实体店的减少,原来那部分不自己做饭的人为大量选择外卖来代替。

第六个是一些小产品,比如说理发的推子等等,能和日常相关的产品。

其他的是一些短期的产品,美发会有一段的爆发期,还有小吃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用知识


首先题主第一个观点本人不敢苟同,现在的情况是促进内需,这个观点。

虽然通过内需调整国内剩余产能这是自08年以后的基本方向,但是每一年都不一样,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而近些年来国内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内需不在是我们的重点。比如,去产能,以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将国能过生超能输出至西亚地,中非,东南亚等等地区。主基调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困难的原因,市场没有了。举例来说比如空调,如果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空调,你价格再便宜,我也不会再买了。而对于没有安装的,本身都没有这个消费能力,你便宜也不关我的事,道理是这个道理。再比如现在的小米手机,跑到印度去了,印度的苹果,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个人认为目前是转型阶段,向高端科技制造业转型,只有生产才会有消费。

至于消费水平,每个地区都不一样,而且这些数据统计只能以抽查样本的方式,所以只能用来作为参考。

据官方统计的2019年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物价因素较去年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当然收入肯定不会全部支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084元,增长8.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2%;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338元,增长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055元,增长8.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81元,增长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862元,增长7.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3%;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13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7%;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02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24元,增长9.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其实从数据吃衣住行依旧是现在消费的,但是在现实中实体却是不景气的状态,今年除了疫情,还叠加着竞争压力,最重要的是生产饱和。




瞰临


现在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

消费能力都不强,生活必须品买的稍微多点。现在好多公司都不开了 , 外贸公司更严重, 挣不到钱拿什么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