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愿意平平凡凡的过一生吗?

拆那小哥哥


首先给出我的答案:我愿意(诶跑偏了!)


下面是原因

首先,我个人性格一直比较慢热,一旦进入新环境就会自我封闭起来(简称自闭),不太会主动和别人说话,偶尔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最终也以尴尬收场。我所有的朋友几乎都在和我变得亲近的阶段之初说过:“原来你是这种性格的人,一直以为你很高冷不好相处,”这种外冷内热的性格就注定了我没有办法去“轰轰烈烈”,我不会做领头羊,不会主动展示自己,甚至我现在一想到以后要进入职场和一堆人打交道,我就头皮发麻,万分恐惧。这样一看,平凡或许是最适合我的。

再来看看问题。“平平凡凡”指的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肯定不是家缠万贯、地位尊贵、声名显赫,但也不是穷苦伶仃、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这样一对比,“平平凡凡”至少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一种比较舒适的生活状态。这个社会有太多能干的人,而我只希望做好一个合格的人,一名合法的公民,以自己的方式过好自己的生活。平凡,其实是我的追求。


妙妙不是凌


第二点最难的,“不贰过”。所谓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等于我们抽烟一样,这次抽了,下决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时候又抽起来了。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贰过”。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人们真能做到如此,不是圣人,也算是个贤人了。“迁怒”的意义发挥起来还很多,总之,我们作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虽不中,亦不远矣。”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不迁怒,不贰过”,只是其中的一小点。如果认真地研究起来,这两句话是概括了全部历史哲学,也概括了人类的行为哲学。人若真能修养到“不迁怒,不贰过”,那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再三赞叹颜回,是有他的道理。

譬如我们说“怨天尤人”,就是迁怒的一例。一个人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是普通的事。说到“怨天”,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这是自然的现象。又如司马迁《史记》中对《离骚》的评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呼父母也。”这里所指的“穷”,并不只是没有钱了才叫作“穷”。一件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叫作穷。此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感叹:“唉!天呀!”身上受了什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脱口而出:“我的妈呀!”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给我的不幸。“尤人”,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我没有错”。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像这样,天作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难作,何况作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难免的。尤其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也就是包含了要我们效法天地广大包容的气度。

至于“不贰过”这层修养,比起“不迁怒”的操守,那是更深一层的功夫了。

下面文章气势再转,更见《论语》编排之曲折而隐含条理之妙。——《论语别裁》


南若柔


与世无争


只知坚持30


夫物芸芸各归根,归根复命是为静。

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道气生时淡无味,视之不见听不闻。

轰轰烈烈是假相,平平凡凡才是真。



明心真人


当然是愿意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呀


農村你王哥


愿意,命运由不得我作主,


平步青云云中有雨孔云


平平淡淡,平平安安。与世无争


泪痕星辰709


不愿意行吗?


我靠出来玩啊


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回答。

未努力过,未尝试过争取的,只要有点上进心的人都会表示不愿意就此平凡。

努力过,争取过,却以失败告终的,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表示“知足常乐”,平平凡凡就好。

我三年前属于前者,三年后我接近后者。

三年前,我三餐无忧,讨了老婆,生了孩子,每个月就算不多,也会有点积蓄。因为不甘于收取不高不低的死工资,觉得一辈子如果这样太浪费了。于是,冲动的开始了所谓的“创业”。

为什么说冲动?这当然在三年后濒临创业失败才得出的后知后觉的经验。开始前没有准备充足的资金计划,没有合理的选址,没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一路以来,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负债累累,每天一睁眼就是几百元的支出,真的烦恼。

现在多怀念三年前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啊!



小谢出征


不可以,这样活着有劲吗?另外等你老了能回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