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由於今年的疫情來得比較突然,導致了很多的農民在家裡沒能及時的返城。

今天也是個大晴天,這不,村裡的幾個老人在村裡正在曬太陽,當然了,現在的曬太陽也是有了防護措施,那麼就是戴著口罩曬太陽了,畢竟是安全第一嘛,對於老人在聊天,時不時的還說出幾句俗語。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而這些祖祖輩輩流傳的話被稱作俗語,也就是這些東西,為我們說明了一個又一個的道理,因為這些都是他們自己人生的經驗。這呢,大多來自於生活,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一些事,非常實用。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是“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話也是在農村裡經常說的一句俗語,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三月怕初七


在咱們老祖宗的認識裡面,農曆的三月份,有三個日子對於後續的生產非常重要,這三個日子分別是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這三天。因為咱們老祖宗認為,如果三月的這三天出現下雨的話,那麼意味著今年,接下來一個月的天氣也會降雨比較多,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一旦這幾天要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對於農民播種和地裡的作物也是不好的,畢竟進入到了三月以後,雨水就少,這樣就容易造成土壤乾旱,所以農民怕三月不下雨。對百姓們的收成很有影響,一不注意就會是顆粒無收。


四月怕初一


四月可不用擔心乾旱了,和三月相反,到了四月份農民們想的就是不要再下雨。若四月一開始就下雨,還是那種持續小雨,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很不好的。

如果天氣不好直接發生洪災等,百姓這一年的收成也算是完了。雖然現在很多人覺得,下雨和晴天對自己影響不大,下雨就呆在家裡,晴天就出去,不過就是決定自己在哪裡玩罷了。但對百姓們來說,天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農村家庭莊稼的收成如何,直接決定這一年所有的經濟收入。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聽村裡的一些老人常說,在沒有天氣預報的時代,就是依靠這些來預測天氣的,準確性還是蠻高的。農夫認為,雖然今天的氣候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且農民也不再完全靠天吃飯了,但是古人傳下來的這些農諺,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古人的一些話語和故事,無不涵蓋了現在生活的一些縮影,同時還能窺見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常讀古人古事,一定能從裡面獲得大量的智慧,而且很多俗語中還有一些古人對年輕人的勸誡。

學習古人的智慧,方法途徑比較明確,除了一輩輩人的口口相傳,就是從典籍中翻閱。相對於前者,後者更為系統全面,而且還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眾多古籍中,系統全面的當屬明朝成文的《增廣賢文》。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祖宗的告誡:“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點破了老百姓的心酸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8元,也就是2包煙錢,還送一本《道德經》就能讓你收益終生!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非常時期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