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牧心伴你成长


生活的道路千万条,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村料时,应该包容地接受,不是失望地放弃。

有这么一个农村孩子,读书成绩不好,读不进去。小学时,还能考及格,上了初中几乎没有考及格过。家长着急,老师谈心,他说自己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实在学不会。后来,家长老师正视现实,只要求他不要扰乱纪律,做个遵章守纪的学生。



初中毕业之后,他随那些没有升学的人一起外出打工。辗转多次,最后他在一家饭店打小工,因为手脚勤快,有眼色,嘴巴甜,很快由干杂活的小工升任小组长。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饭店管理经验,工作出色,后来被老板任命为店长,独立管理一家饭店。

如今,他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特色歺饮店,已经开了多家连锁店。有房有车,收入颇丰,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啦。

所以,读书不好不要紧,毕竟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壮元。无论干什么,只要干好了,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家长对读书不好的孩子不应放弃,而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做人”方面的教育。只要孩子思想纯正,为人正直,内心善良,把人做好了,将来做什么都行。

还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爱好,让孩子学习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之,家长对待读书不好的孩子要包容,不要放弃。


教坛吴语


我分享个故事啊,这是我们这的真实例子。我们村里马家的一个姑娘出嫁啦,生了一个男孩,后来发现男孩不太聪明,说白了就是弱智。对于这样的孩子,一般家庭就是不让孩子上学啦,在家天天玩儿,等他长大了东溜西逛,啥也不会干,成了家里的累赘,父母要挂念他一辈子。

可是男孩的姥姥眼光非常长远,做得非常好。她出钱(当然她家有这个条件),坚持让孩子上学,所有课余时间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老师,去老师家写作业,孩子完成作业后再去接孩子,这样年复一年,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别人问她家孩子学习怎么样?她说学得不孬。当然你会想到不会学得多么好。但是在男孩儿姥姥的坚持下,孩子上下小学来了,并且现在在上初中。

孩子姥姥不图孩子能上多优秀,最起码这弱智的孩子能算个数,能认个字,将来亲人没有了,最起码能自己生存。我觉得这孩子的姥姥真了不起。

朱子有句话“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我感觉说的太对了,所以说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也要让他尽量的读,这样没亏吃。


土酒哥的七彩生活


在孩子一,二年级时我发疯的逼他必须前五名,因为我觉得我们夫妻学习都还可以,儿子也应该有我们的基因,所以一达不到我要求,打他骂他。可是随着年级上去,他的学业越来越弱,一次次的逼他,成绩就上不去,那时的我绝望极了,痛哭一场,没希望了。一度不想教了。

后来在孩子一场重病后,,看着儿子瘦小的脸,我突然想通了,生孩子那一刻初心是什么?不就是健康快乐吗!沒有健康,学习顶个什么用。儿子学习再差,也是我的一块肉,长大后工作总会有,填饱肚子总能行。

从那刻起,我接受了他的所有,包括学习弱。因为我儿子就是独一无二的,爱,就爱他一切。


陈小姐在江南


孩子不愿意读书的时候,做父母的的确难心,着急上火,父母有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你硬逼他学习,效果也是不是很好,关键他的心思没在学习上,好多例子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只能包容的接受,我有几个同事实在看着孩子不是学习的料,还有的孩子走极端,让父母痛苦一生,都说只要孩子健康,不出去惹事就行啊,都是无奈的话语,但是孩子总有懂事的一天,总有自己想明白的一天,三年两年时间,我这几个同事家的孩子也都立足社会,人尽其才,工作的也很好,也都成家立业了,有的还很不错的,父母总是怕逼孩子太多了孩子走极端,所以慢慢来,无非孩子贪玩,不学习,没有不良恶习就行,掌握火候引导孩子有家庭观念,有进取心,有爱心,有事业心,我想孩子都能人尽其才,我们着急上火没用,只能是从生活上让他吃饱穿暖,在慢慢引导,他们自己也会看世界,看的有时候比我们都明白,孩子们都有潜力,都有上进心,只是时间的长短。





马三丫


我有一个弟弟比我小5岁,确实不是学习的料,读完初三就说不想上了,不管怎么劝就是死活不愿意参加中考,说是考了也考不上。我妈每次给我开家长会都是一顿表扬,给我弟开会则每次都是批评。过年走亲戚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拿我们俩个作比较,你看你哥学习多好,跟你哥多学习,将来也考个好大学。每次听到这,我弟弟就有点不高兴,用他的话说,他一直都活在我的“阴影”之下。

虽然是一个父母生的,但我们俩的性格完全不同,他很喜欢打篮球,喜欢对抗型的运动;我则刚好相反,我更喜欢安静的环境,闲下来的时间更愿意看看书或者下象棋,我拉他下象棋,他没有能静下心坐下来完整下三局的。这种性格也反映到了学习上,我经常帮他辅导作业,老实说脑子其实很聪明,但就是不愿意放在学习上。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坐不住,我给他讲题,他眼睛看着书,但是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又想喝水,反正心思就没放学习上。我让他做暑假作业,他不知道哪找到一份答案,没多久就抄了完了。

有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痛苦”,上课听不懂,听不进去,还经常被老师批评,人坐在教室里心不在教室,每天上课就像被捆住了,不学习耗也得耗一天,这种感觉确实难受。大道理都懂,确实学不进去也没办法,哪怕上完高中也考不上什么大学,后来我父母也接受了,上学这条路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吧!


考研小秘书


我个人认为,读书能不能成才,其实和天赋也有关,真不是那块料,硬逼也没用。记得我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应该来说小朋友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吧,可是她们班级的一个同学每次考试数学都是个位数[捂脸],这怎么解释?当然如果不是读书那块料,就算哄也要多读几年,总归有好处,补习班我看就算了吧。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关了一扇门,同时会打开另一扇门,在学习的同时仔细挖掘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有针对性的往那方面培养,将来不比上大学后混的差。

所以不要和别人家孩子的优势比,要挖掘自家孩子的长处,因材施教,孩子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中原周亚伟


朋友的孩子一生出来,他爸爸就说,我的儿子以后一定要去当兵。我们就说,如果他不呢?他爸说,不去也得去。



孩子一生出来,我们心里总想以后我的孩子一定是个很优秀的人。然后在他成长轨迹中寻觅他很聪明,他能成功的一些特征。比如有的孩子很早就能笑,有的孩子头上两个漩,有的孩子耳朵大又很厚。种种种种。

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他某些成绩就出现了。有的孩子特别优秀,是老师的优秀学生是爸妈口中的聪明孩子。有的孩子天资愚钝,如何都不能理解书中含义。有的孩子不喜欢上学,一去学校就和同学打架,闹事,不做作业,不听话。这个时候心存希望的家长会想以后就会好的吧。家长总是会想孩子会好的,会抱有一丝幻想。



可是孩子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好的成长环境以及他需要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理解。其他的就只能靠孩子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了。家长愤怒也好,焦急也罢,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他如果自己不努力,家长又能怎么样呢?

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长大能做大事,大生意,有的孩子只能当厨师,当公务员,当服务员,当水电工。只要孩子健康,守法,善良,勤劳,勇敢。他做什么他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当父母的多宽心,在他人生路上,多给他指路,引路。他自己要走哪条路是他个人的选择。天才能者是少数,大多都是平平凡凡过一生。只要我们做到了自己的无愧于心就够了。


云里育儿说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我的孩子,他今年已经读六年级了。

我和孩子妈妈倾注了大量心血,我负责教育,孩子妈负责生活。

我的困惑

孩子没有让我们失望,非常懂事、有礼貌,和我们也很亲近,就是成绩只能算是中等偏上(总是在班上前十名内,没有拔尖过)。

有时我经常在想,这个成绩离我们理想的985、211差距较大,该怎么办呢,是进一步学习加压,还是顺其自然?再加压怕孩子受不了,顺其自然又有点不甘心。

一篇文章,相似境遇

近日,我在头条看到凡小西女士写的一篇文章《我老公985博,我985硕,我们儿子是学渣,但我为儿子骄傲》。

凡女士和爱人都是学霸,但儿子偏偏是学渣,俩人和孩子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教育拼尽了全力,但学习成绩依然很差。

伤心焦虑之余,凡女士发现了孩子自尊自爱不自卑、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还喜欢研究厨艺,她接受了孩子的平凡,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的感悟

凡女士的这篇文章结合我目前的处境,我心中豁然开朗: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好大学就那么几所,注定大多数人实现不了名校梦。我们要理性判断孩子的实际状况,不能一味强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长也各不相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帮助孩子,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始终让孩子保持乐观、自信、积极的心态。

从古至今,读书成材都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互联网的今天有更多的道路可以选择,更何况有的人是早慧型,有的人是大器晚成型。

所以永远都不要说放弃,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职业,我们没有资格说逃避和放弃,我们只有给孩子更多的体谅和包容,比孩子更坚强、更乐观,更自信,以身作则,就一定会把孩子培养成材。

结束语: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成材的标签也不是成绩好,重要的是孩子品德优良、健康快乐、自信坚强,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当然成绩好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我认为我们家长就达到了培养的目的。

-end-

我是阿博说育儿,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欢迎讨论!欢迎转发和点赞!


阿博说育儿


我的孩子很听话,从小我们都没怎么教过他,他自己认字雨写字,不会的才会问。不是我们不教育孩子,我一苴认为孩子就应该玩,多接近大自然,少接近机器产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知道这个年龄应做的,大人只要在身边多观察帮助就行,不必多干扰。你题中提到的问题对我不是什么问题,自己的孩子我放心,当然不是每个孩子没有缺点,这就看年龄环境的改变,树大自然直。通过我自己亲身经历,从不强加到孩子身上,也不给孩子设置什么上下限,只要他身体好,自己觉得快乐我们就高兴,何况我孩子读书还不错,比我小时候又听话又会读书,我们难道还有什么非要他读一个什么博士研究生出来,那些博士生又真名符其实吗?湘人


用户晓月915089906200


我也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没有孩子,但有弟弟,我学习比较好,而且也有想教弟弟的责任。我爸妈是普通农民,小学毕业的文凭。很多时候他们比我还不知道怎么教导和培养孩子。我其实成绩也不是拔尖,就是中上而已,我自己也有贪玩的个性。但是我从小就有一定要上大学的目标,所以不会让自己在玩乐中迷失方向。

我弟弟从小学习不好,回家我辅导功课的时候,教了很久就是不会,笨的我着急,我脾气上来了就不想管他了。我爸妈是不管我弟的学习,他们直接让我管我弟的学习方面。

我弟小我两岁,我初三时,他初一,我是初一的时候认真的教过他,后面我真的觉得太累了不想教了,只是嘱咐他自己要努力学习。

后来我上高中了去市里读,他在县里,我就更不管他了。到中考时,他成绩很差,我爸妈还在想要不要让他去中专或技校,我反对,我说能去高中就去高中,他后来进了另一个县的高中,比本县高中分数线低一点。

我觉得只要在学校里,身边都是一些努力学习且心思单纯善良的同龄人,和认真负责任的老师,肯定能让他在人格的成长中获益很多。且高中的管理很严,又整天逼迫学习,总会怎样都学进一些,不会让他堕落到哪去,而且努努力也能上个大学,就算学校再差,那也有文凭。

其实到高中后我发现我弟特别懂事,真的很欣慰有这样懂事的弟弟,我爸妈也会欣慰有这样的儿子。他在家愿意干活,我们在农村,我们家养牛,养鸡养鸭,他在家会放牛,赶鸡赶鸭,炒菜。平时杀鸡杀鸭也到他做,能分担很劳动。他对电子产品比较精通,家里或邻居有些不懂手机各种功能的找他,他能解决,我就不行了,我只会玩很简单的功能,并不懂手机里各种隐藏的功能设置。

我觉得他不足之处就是成绩差,上不了本科,他第一年高考时,差几分到二本线,那时二本三本已经合并,这个分数只能去专科。但我想让他上本科,因为我觉得以后本科的就业更有优势,发展前景更好。我让他在复读一年,他原来不太愿意,后来还是去了,我会给他建议怎么学好那些科目,相信自己第二年的结果会比第一年好的。

我也怕他第二年会不会压力太大,也怕他没有压力,浪费时间。所以对他说,给他怎么订学习计划的建议,还有劝他说,把这就当一次考验,看看自己能否专注和锻炼自己的心性,朝着目标前进而又能坦然接受失败的结果。其实复读了可能会比第一年差,但我还是觉得他需要复读。因为他之前太不努力了,到大学只会更不努力,没有那种努力的尽头,在大学就是混日子。在复读的一年里他会自己更成熟,更知道自己以后怎么做。

他第二年的分数也只比二三本线高十几分,进不了二本,只能进三本。在考虑到家里的经济和看了很多三本的评价都不太好后。还是让他去了一个二本学校的专科。学的是口腔医学,我觉得这个技巧很强的专业能容易找到工作。我在给他选专业时也问他的意愿,他觉得可以才选,我就给他提供建议,不强迫他。

没有上个大学就会少了很多成长需要知道的东西,就少了很多见识,所以,我认为不管怎样都要读到大学,特别是我们这样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为父母不能给我们的,需要一个大学这样的地方教会我们,做人和做事还有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大学能够提供一个看待社会,看待未来,看待自己的一个比较好的视觉,比原来只有高中的你的视觉好得多,眼界高得多。

所以必须要紧紧抓住读大学的机会,享受大学的美好。大学比高中初中复杂,为进入社会起到缓冲和提供能力。不至于一进社会就被打击到彻底投降,且能有一个本事让你能在社会上直起腰来行走。

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作为家长不应仅仅是只看孩子的成绩,也要注意观察他的人格是否健康和是否有其他特长,多鼓励他。最重要的是孩子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成绩适当有一些要求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