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千与千寻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熊的动画作品。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画风充满了艺术品和美术品的气息,像是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书的画风,仿佛是一幅幅高雅精美的油画或水墨画一般。还有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简直完美,感觉不光看了部电影,还听了音乐会,电影中的配乐千与千寻钢琴曲超好听。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在日本的神话故事中,“神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通往奇幻世界的代名词,意即“被神怪隐藏起来”,受其招待,或遭诱拐、强掳,而从人类社会消失、行方不明。但在其神秘面纱底下,“神隐”其实带给了一处秘密基地、一方逃逸路线,让疲惫的芸芸众生,短期或长久失踪,弃除既定的主角桎梏,从家庭、工作场所,甚至人际网络挣脱,自由呼吸。当千寻随着家人即将般往乡镇中的时候,对于一个在城市中生活了十年的“千金小姐”来说,无疑是一种不满与紧张;当父母不顾千寻的想法,任性地进入神秘隧道并擅自吃他人的食物的时候,可想见对于自己孩子千寻的想法,父母已经习惯了忽视。所以宫崎骏给了千寻一个逃避现实,寻找自我的机会,那就是汤婆婆的汤屋……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千寻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缩影,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在家庭的温室中成长。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网上有很多人对《千与千寻》的影评,能够看出大家是多么喜爱它。其中,父母、电车、猪、朋友、无脸男、锅炉爷爷…大家都有提到,我还想说的是“名字”。为什么汤婆婆要夺走别人的名字?为什么千寻只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就能回到现实?为什么在那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名字?我想,名字其实就是自我,因为有自我,所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特殊的,如果失去了自我,那么每个人将会是一样的,就像没有意志机器人,毫无好处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呢?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再来说一下“无脸男”,很多人都觉得它很可怜,但很纯真。是的,人本性纯真善良,坏人只是吞噬了坏的思想,进而误入歧途。当今社会中其实有很多像无脸男这样的青少年,他们本性不坏,只是缺少他人关心;他们没有朋友,所以内心极度空虚,渴望友情;他们善良纯真,所以很容易误入歧途;我想,只要多一些人关心他们,他们都将成为钱婆婆的得力助手。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还有当无脸男跟随千寻搭乘奇幻列车去找钱婆婆的时候,你也许很理所当然的认为车上是有乘客的,但是,他们是谁呢?从哪里来将去哪里呢?为什么会搭乘这趟列车呢?也许他们也是神隐到这个世界的,来那里逃避现实的负担,寻找心灵的休憩。拿公事包的白领,做苦力的工人…也许此刻作者只想让他们停下来,享受宁静的一刻。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情节方面颠荡起伏,没有一点多余的地方,两个小时的电影结束时也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看似简单的剧情,稍一琢磨,就能感受到作品想表达得更多,细细品味,才发现一个动画片里竟然包含这么多人生哲理。 大概很多人都会对电影中某一个片段产生共鸣吧。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千寻的爸爸妈妈变成了猪,自己身处魔法世界也不知怎么回去,像不像刚到大城市打拼一无所有不知所措的你?白龙这时候就像是千寻的救命稻草,可他也只能是给千寻一些建议,很多的困难都还是要自己一个人渡过去,这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我们的缩影呢?

《千与千寻》别丢了自己,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关于最后白龙让千寻不要回头,很多人说,他是告诉我们,有的人作为朋友,或作为爱人,只能陪你一程,这就够了,开始新生活吧,不要再留恋了。可是如果可以,为什么不去挽留呢?我们真正该放手的,不是曾经的朋友,不是分手的爱人,不是白龙,可能更应该是我们所厌恶的那个环境吧。就像是电影里的在汤婆婆掌控下的魔法世界,汤婆婆通过改掉别人的名字来控制别人,这个世界里的生物也是见钱眼开,虽然这个世界里有千寻爱的白龙,有对千寻很好的爷爷和小玲,可是千寻知道,她是属于外面人类的世界的,那里有她的爸爸妈妈,有她的好朋友。她留恋,可她不能回头的。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谁。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