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些新闻发布会麦克风在记者中传递,不怕有病毒传染的风险吗?

江洲495


十疫情期间,那些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做记者的。他们的话筒在采访中会用来用去的。虽然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相信工作人员都把防范工作做得很好,所以这个不必要担心。


hsl1976130520


疫情期间,一些新闻媒体发布会上麦克风在记者手中传递,不怕有病毒感染么风险吗?

这种情况大家担心是属于正常的,但是居然可以开新闻发布会,主办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个新闻发布会来多少人,对来的人有什么要求,现场要怎么安排坐席,怎么做好防护措施等等一系列问题,我相信这个组织开新闻发布会的单位或者是团体,他们不可能不考虑这些情况。

而且现在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比较强,感染病毒的风险比较小,而且电视上、网上、各种App都告诉大家去公共场所怎么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只要大家都认真做好防护措施,手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公共设施之后,避免直接接触口、眼、鼻,过后及时清洗和消毒,这样风险会更小。


李老三39368352


从美国疫苗研发的诡异上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美国疫苗真的不用经过动物实验?答案是肯定不行!那就是一定了经过动物实验。

那么,我们来整理了一下美国疫苗研发的时间线(3个关键点):

1——德国CureVac是信使RNA(mRNA)技术领域的领先公司,开创了mRNA药物领域,2019年8月13日,宣布与耶鲁大学签署了一项合作研究协议(“CRA”)研究基于mRNA的肺部治疗候选药物。动物实验相信在这之后已经开始。

2——据CureVac网站透露,其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梅尼切拉(Daniel Menichella)2020年3月2日被邀请到美国白宫,与特朗普、副总统迈克·彭斯和制药公司的高级代表会面,讨论疫苗研发问题。

3——2020年3月16日,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宣布,其资助的美国首个候选冠状病毒疫苗1期临床试验16日正式开始,该候选疫苗代号为mRNA-1273,由NIAID和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公司开发。当天,为四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完成了疫苗注射。

——结论:

把这些时间点串起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怀疑:德国CureVac公司从2019年8月13日接到美国毒株开始研发疫苗,2020年3月2日,在特朗普见证下,CureVac公司把经过动物实验的研发成果分享给了包括Moderna公司在内的美国疫苗公司。于是2020年3月16日,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把人们看起来没有经过动物实验的疫苗打在了人身上?¯\\_(ツ)_/¯觉得这图不错的朋友请多多转发谢谢🙏🙏🙏








当下就是新起点


应该有风险,但是入场之前都会有体温检查,降低了风险,再个都带口罩,又增加了一个安全措施,也是多重防御了


临沂佳乐水电暖


职业需要,没有办法,就像今天我们国家击剑队员去欧洲比赛感染一样。。


开心每一天才是真的


这个您大可放心,我国卫生防疫法早有规定。别说疫情期间,就是平时,所有新闻发布会,其主办单位,都会在嘉宾、记者入场前,把麦克风等传播工具、场地坐位等,进行严格的杀菌灭菌处理,这点无疑。疫情期间,嘉宾、记者入场时,工作人员会按国家非常时期相关规定,对每位嘉宾、记者进行体温等测试、消毒,戴口罩、手套,特别是每个人的双手,都必须喷洒消毒液,所以,病毒传染的机率很低。


老黄牛金丝猴


当然怕有传染的风险,作为主办单位,应该及时定点消毒。同时,使用者尽量与话筒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传染的风险。当然非常时期,口罩必不可少。再说现在市场上很多的消毒药水,而且便于携带,大家非常时期做比较全面的防疫措施。如果做了比较全面的防疫措施,风险还是很低的。





盲虫盲从的世界


这个问题犹如我们想知道一个魔术的答案一样,说破了,人人都会会心一笑——

现在我们几乎都经历过发热检测。检测时,检测员会拿着一个检测枪,对着你的头很近(有时甚至挨着)处进行测温。有时连续检测二、三人。随后就从口袋里陶出一个比花露水瓶赂大,带喷嘴的专用特种消毒液瓶,对测热枪头及其全部进行快速喷雾消毒,随后继续测温。消毒一次,三分钟内细菌不会存活,也就不会有相互感染风险。

记者会上,记者要回答提问吋,都会有工作人员递送麦克风。那个麦克风就如测热枪一样,而工作人员每次在递给记者前或者说每次回收记者提问后的麦克风后,都会对麦克风全身喷雾消毒一次。这个喷雾过程,一般不会现场直播。因此,请大家放心,记者会上,记者使用同一麦克风是安全的。


江北哥


这是有风险的!


天使之怒888


疫情期间,开新闻发布会时如果麦克风离嘴远点应该不用怕,因为每个人都要戴上口罩来说话,双方都戴上口罩,所以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