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偽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坎發生,最終以日軍失敗而告終。從日蘇兩國綜合國力及軍事力量對比方面看蘇聯獲得戰爭勝利自在意料之中,然而對於蘇聯來說這卻是一場慘勝。

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蘇軍在坦克掩護下發起進攻

蘇軍在1939年8月20日總攻時投入坦克524輛,裝甲車385輛,壓制火炮542門,飛機500架。整個戰役蘇軍有超過7比1的坦克裝甲車數量優勢,6:1的火炮數量優勢,3:1的兵力優勢,蘇軍在整個戰爭期間消耗作戰物資達80000噸,僅炮彈炸彈就消耗了31000噸,而日軍各種物資消耗才2000噸不到。然而日軍就是在這樣巨大的差距之下對蘇軍造成的傷亡損失比自己還大。蘇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戰死9703人,受傷15251人,患病701人,合計25655人。日軍戰死7696人,失蹤1021人,負傷8647人,患病2350人,合計損失19000人。

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蘇軍坦克部隊

蘇軍不止在人員傷亡上比日軍高,在軍事裝備上的損失更是驚人。具體到武器上蘇軍損失如下, 7.62mm自動步槍:198支, 7.62mm步槍:1192支, 馬克西姆重機槍:225支, PD機槍:2264支, 12.7mmDK重機槍:1挺 ,82mm迫擊炮:8門, 45mm反坦克炮:20門,76mm團屬炮:14門, 76mm炮兵炮:11門, 107mm野戰炮:4門, 122mm榴彈炮:31門, 152mm榴彈炮:6門, 汽車,牽引車,運輸車:692輛, 坦克,裝甲車:397輛。損失飛機207架,蘇軍所損失的這些武器裝備甚至遠遠超過了日軍在戰爭中所投入的軍事裝備總和。佔有絕對優勢的蘇軍為何會在戰爭中損失如此巨大呢?

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日軍炮兵部隊

首先蘇軍在單兵素質上與日軍存在很大差距,在15251名蘇軍傷兵中,由子彈造成的損傷佔到受傷總人數的44.2%,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日軍單兵武器射擊精度之高,雖然日軍在自動火力密度方面無法與蘇軍抗衡,但是他們用射擊精度彌補了火力的不足。在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情況下,日軍組織一批又一批敢死隊抱著炸藥包與蘇軍坦克同歸於盡,在武士道精神支配下他們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並且日軍擅長夜襲近戰,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對蘇軍發起突襲,令蘇軍防不勝防。此外,蘇聯自身也存在很大問題。大批優秀的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軍事指揮官在大清洗中喪生,導致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指揮非常混亂,基層指揮官能力不足,雖然裝備佔有絕對優勢,但是許多戰術目標無法達成,反而令自身傷亡慘重。

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日軍使用燃燒瓶與蘇軍坦克近距離搏鬥


諾門坎戰役中蘇聯軍事裝備佔有絕對優勢,卻為何戰損比日軍還大

日軍在向蘇軍進行射擊

由此可見,優良的武器裝備還需要有訓練有素的士兵及優秀的指揮官才能發揮出最大潛力。蘇聯雖然在軍事裝備上對日軍具有碾壓性優勢,但是所付出的代價卻是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象。不折不扣的是一場慘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