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譚嗣同砍頭,身為湖廣總督的老爸為何無動於衷不求情?

歐克都青春


說起戊戌六君子,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的名字,恐怕就只有譚嗣同。在這六個人當中,甚至包括出逃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譚嗣同的家世背景都是最為顯赫。他的父親譚繼洵曾擔任湖廣總督,官至從一品,是清朝八大總督之一,真正的實權派人物。

從這層意義上說,譚嗣同屬於是清朝既得利益者之一,如果按正步走,他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但是,他最後卻選擇變法這條艱難之路,僅是這一條,他就足以人肅然起敬。

更難得可貴的時,在戊戌變法失敗時,光緒其實早已經通知過他們,譚嗣同當時是有機會像康有為等人一樣,逃往國外,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譚嗣同卻放棄了逃亡,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隨後,他坦然被捕。

在獄中,有人到獄中看望譚嗣同,願化妝成譚嗣同,代他而死,譚嗣同欣然拒絕,並提筆寫下那首流傳至今的著名詩篇《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隨後,譚嗣同慷慨赴死,享年33歲。



據史書上記載,在譚嗣同被捕到被殺的這段時間裡,譚嗣同的很多好友都在積極營救,但是他的父親譚繼洵,卻沒有任何救援行動,眼睜睜看著自己兒子被殺,實在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但其實,如果大家真正瞭解譚繼洵這個人,就能夠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做。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有兩個非常顯著的性格特徵:謹慎和保守。

當然,這也與他的經歷有關係。他們譚家原來也是個小地主家庭,但譚繼洵的父親在譚繼洵六歲時就去世,只留下他母親和兒女七人,所以很快他們家就落敗,不久母親也因病去世,最後靠13歲的哥哥含辛茹苦將其撫養長大。

後來,譚繼洵考中進士,再一步一坎的做官,才重新光大他們譚氏家族的門楣。也正因為此,譚繼洵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就,生怕譚氏家族又因為自己的一步走錯而重新回到原地,所以他的為人處世也變得非常謹慎和保守,總而言之,寧可不要功勞,也不能犯錯。

曾經,他在擔任湖北巡撫時,和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是同事關係,但是因為譚繼洵太過謹慎,凡是都唯唯諾諾,以至於譚繼洵完全淪為張之洞的小跟班,至於湖北的具體政事,也都完全由張之洞說了算。



後來,維新變法興起時,張之洞主張積極變法,他曾多次約譚繼洵和他一起上書變法,但譚繼洵卻每次都拒絕。而且,張之洞交代下來的一些新政策,譚繼洵也偏不實施,可見他的思想是有多保守。

也正因為如此,當譚嗣同積極主張變法時,譚繼洵直接和自己這位兒子公開鬧翻,他甚至加入到兒子的敵對勢力中,成為朝廷頑固派的主要支持者,而在這樣的衝突下,譚繼洵和譚嗣同雖然是父子,但也是你死我活的政敵,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也在這個爭鬥中走向破裂。

後來,等到慈禧重掌大權,並大肆打壓改革派人士時,既然譚嗣同自己不肯出逃,那以他為核心的首要分子,就基本難逃一死,因為如果不殺他們,慈禧執政又算什麼呢?而按照大清的律法,像譚嗣同等人的這種行為,那絕不是交出他們一個人的腦袋就可以解決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譚繼洵哪裡還敢有求情之舉?因為清廷沒有追究譚繼洵的連帶責任,就已經是對他格外開恩,這個時候如果他還不識時務,主動跑出來替譚嗣同求情,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更何況,就算他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譚氏家族考慮,所以他只能選擇避開這個漩渦,眼睜睜的看著兒子被殺。

可惜的是,雖然在譚嗣同被殺這件事情上,譚繼洵採取了袖手旁觀的態度,但在不久後,清廷還是找藉口罷免了他的官。等到譚嗣同死後兩年,譚繼洵才終於敢為兒子寫下一道輓聯: “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這對輓聯道盡自己的悲憤,不難看出它是一語雙關。第一,辯解自己譚家的忠心,第二,面對兒子的犧牲無奈又悲憤,盼望何時能昭雪。不久,譚繼洵在家中病死,享年7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