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玄鳥至,

雷乃發聲,

始電。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通常在每年3月21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晝夜平分。從這一天起,燕子南來,若有雨,就會伴著電閃雷鳴。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茶諺說:“春分茶冒尖,清明茶開園”。

新萌的茶芽,必是分去了一半的春色,才會令人如此心動!活潑的嫩綠、淡雅的氣息,還有那清鮮的味道,此時此刻,我只想擁你入懷!

此時,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

清風漸暖,春思湧動。一杯復一杯地,細細品啜著春分的茶,意圖寫一首跟春分有關的詩。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春分的茶有什麼?有龍井、碧螺春、雨花茶…

春分的茶是什麼滋味?春分茶就像飽含萬物的春天充滿了神奇,你不喝上一口,你永遠都在猜它是什麼滋味……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曾有明代詩人高應冕的《龍井試茶》,春分的茶與他而言是:

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

雲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也大家熟為人知的《碧螺春》,清代文人陳康祺寫到: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可見,春分時的碧螺春香氣之濃郁,都要“嚇煞”人了。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春分茶中的綠意,在詩人的眼裡是翠染茶山,峰巒交疊;是幽幽清泉,蜂鳴蝶舞;是春風徐徐,鳥語花香…

烹茶細品,品的不單單只是茶,他們杯中的春分茶裡,安放的是跟春分有關的詩意。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宜飲茶品

烏龍茶當令,忌食新綠茶,四大烏龍各有益處,鳳凰單叢與隔年武夷巖茶尤佳。春分之時飲茶,需注意與自身體質相合,新制臺地茶、剛焙火新綠茶等不宜過多飲用,可適當飲用隔年的古樹生普。各類老茶茶性平和,宜晚飯後飲用,安神益中,老人飲之尤佳。

春分習俗

春分日,除了喝茶,還能幹什麼?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豎蛋

1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小心翼翼地在桌上把它豎起來。喝茶時,玩玩這個古老的小遊戲,一定會增添不少樂趣!不過,要成功可不太容易,得憑過硬的技術噢!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放風箏

2放風箏

若天氣晴好,去茶山踏青時,不妨帶上風箏。春分前後清氣上升,春風送暖,是放風箏的最佳季節。《續博物志》中說:“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洩內熱。”嘿嘿,放風箏不但好玩,還有益孩子的健康,一舉兩得。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吃春菜

3採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又稱“春碧蒿”。春分時節,茶園田間,都有鮮嫩的春菜冒出。採回春菜,與魚片一起煮,名曰“春湯”,它鮮美,且有著美好的寓意:“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小貼士

春分意味著真正春天的到來,通常說的“踏青”,也是從這一天開始。週末大家不妨多出門走走,沐浴明媚春光。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儘管氣候回暖,但晝夜溫差較大,偶爾還會有冷空氣侵襲,大傢伙需合理調整穿衣,注意春捂,切忌美麗“凍人”。

另外,回暖的天氣容易讓人感到睏倦、疲乏,俗語稱為“春困”,建議大傢伙規律睡眠,早睡早起,積極參加鍛鍊和戶外活動,增強體質,儘量少熬夜。

今日春分 | 一半春天一半茶,春色的一半是茶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