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也与北宋名臣、永康先贤胡则颇有情缘。2019年12月26日、27日,在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联章带领下,永康胡公文化团队一行前往天台,探访当地胡公文化与地方文化。

2017年初,永康胡公文化团队曾前往同属台州的仙居县考察,亲耳听闻过胡公夫人陈思兰(仙居皤滩古镇人)与胡公在仙居的动人故事。这次天台之行,在天台县府办副主任杨含聪、县文旅局副局长徐有波和县委统战部、有关乡镇领导的陪同协助下,胡公文化团队更充分地了解了胡公在台州、在天台的历史文脉与信息。

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天宫断案除匪患

百姓得安敬胡公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三,白鹤镇天宫村都会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庙会。天宫胡公殿前会聚集起上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庆贺胡公生日。戏班子在戏台上热闹演出,村民们蒸上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招待客人,大家脸上都带着喜气。

“每年胡公生日,我们都要一连做五天戏。”刚抵达天宫胡公殿,管理人员袁贤潭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今年76岁的袁贤潭,从1993年开始接管胡公殿管理工作,对胡公殿感情很深。“这座殿建立以来,经历过多次重修,每过几年,我们就会重新进行粉刷,让它保持庄严的模样。”袁贤潭的一席话,反映了胡公在当地享有的崇高地位。

当地人对胡公的敬仰并非空穴来风,其缘由几乎家喻户晓。在天台,一直流传着胡公为民剿匪的故事。

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史载,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南大旱,赤地连绵,饿死了许多人。时年,胡公出任工部侍郎,主管抗旱抚民的工作。途经天台时,胡公虽已70岁高龄,但仍牢记民本,记挂百姓。当时的天台县白鹤镇金沙罗湾有土匪作乱,灾民雪上加霜。胡公亲临督导,擒拿土匪,并在天宫寺断案。他拿一块大石板当案台,以“扶正祛邪、教化向善”为标尺,拨乱反正、整治弊端、安定社会,深受百姓的拥戴。

如今,那块大石板还保存在天宫寺的院子里。而胡公殿就是在天宫寺原先的佛堂里建起来的。白鹤镇统战委员吴文君带领我们来到胡公设堂的原址。时光荏苒,那块曾经被胡公当作案桌的大石板早已长满了青苔,当地百姓对胡公的崇敬之情随着年久日深而愈发浓厚。

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方山矗立胡公庙

先贤情义万古传

方山位于天台县街头镇,海拔400多米,四方八正,呈覆斗状,酷似方岩,又称斗峰山,是著名的览胜之地。

方山顶的胡公庙始建于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由季氏八世祖季斯可主持建造。据《天台湖崷季氏宗谱》记载,季氏先祖、宋代兵部侍郎季孟宾与逮事三朝、十握州符、两扶相印的当朝名臣胡则(胡公)同朝为官。胡公秉正崇善、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品格令季孟宾非常敬佩;季公的清正有为、仗义好善也让胡公甚为赞赏,两人又是二浙路同乡,因而一见如故,成为至交。两人卸任后,季公邀胡公同游天台方山。他们站在方山顶上远眺,开阔的沃野田畴万顷,银杏绿树郁郁葱葱。胡公深为方山的绝佳气势所倾倒,不禁感慨:“若是能住在这里该多好呀!”

季公在胡公归天后,嘱咐子孙要为胡公在方山建庙塑像。季氏第八代孙季斯可(31岁即公元1256年中进士),于公元1266年,遵照先祖重托,在方山顶广置山场田地400余亩,建胡公庙。胡公大帝为此山之主,居于正地以镇之。

胡公庙原来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殿内设神座、两边有大锣大鼓阁楼、前有石制香桌、锻铁烛台、铜鼎香炉。两厢抱屋前有大门倒厅,中间有石柱古戏台横顶四发角造型,西面有藏经楼,东面有签经间和斋堂(餐厅),建筑规模宏大。胡公庙还挂有“天一方”匾额,意为“为官一天,造福一方”。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季公第廿四代孙季光国重修胡公庙,并于庙东增建了罗汉堂。

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近八百年过去了,在一代代季氏子孙牵头下,方山胡公庙经过多次翻修,至今仍然恢宏大气。胡公庙内的许多设计更是精心参照了方岩胡公祠,殿前悬挂着方岩灵签,供香客信众求签问卦,博得瑞祥。方山胡公庙的香火一直很旺。

同行的永康方岩胡公祠经理吕红育询问得知,方山庙前的现有戏台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因建于斗峰山顶,故称为“斗峰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三,是这里最为热闹的日子,周边各地百姓来到方山胡公庙,进香朝拜,祈求平安。酬神戏从农历八月十二晚上开演,连演三天。

从胡公庙向前走百余步,便是当年季公和胡公共同驻足远眺的方山山口,这里矗立着一座建筑精美的石质六角功德亭,柱子上刻着“千年香火万年红,为官正道世人颂”等对联。

方山胡公庙管理员季士金对胡公文化颇有钻研,说起胡公的为官履历侃侃而谈。“山下的这个村在并村前就叫方岩村,也是季氏子孙的聚居地。”季士金指着之前上山的路告诉我们,这条路以前是羊肠小道,村民只能靠徒步上山,来拜胡公的人又多,非常不便。2008年,一位还愿的胡公信徒出资修建了这条公路,方山胡公庙的香火愈发旺盛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遇到三位阿婆带着香烛正往胡公庙走去。胡公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燕燕同她们交谈。一位叫朱梅华的老人说,她此行是来还愿的。“胡公大帝真的很灵,孙子参加考试前,我们一家人专程上山来拜胡公祈福。这不,我孙子果然取得了好成绩!”朱梅华笑容满面,充满对胡公的感恩与赞美。

胡公:天台除匪 情满方山“寻访胡公路 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第十七站

胡公精神照丹青

初心使命为人民

《台州府志》载:“……祀宋侍郎永康胡则,各乡皆有庙祀,不能尽志。”“不能尽志”说明当时台州的胡公庙之多,百姓对胡公的崇拜之盛。

从平桥镇沸头村胡公庙管理人员庞茂炎口中,我们得知当地许多家庭都有每年到永康上方岩拜胡公的习俗。过去交通不发达,人们只能步行。从天台到永康,再登上方岩山,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但他们甘之如饴,并将上方岩拜胡公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百姓心诚,可见一斑。

在天台一脉根植的胡公信仰,在表在面,亦在里在骨。这里的人们对胡公的感情既是对神灵的崇拜,也是对一位好官的敬意,是一种于岁月钩沉中孕育的、与时代脉搏紧扣的情愫。行走在天台众多胡公庙间,我们看到各地绘制的胡公事迹壁画,“暂住天宫”“设堂治理”“为民除匪”“奏免丁钱”……一幕幕动人的画面,简洁而生动地还原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公形象。

杨含聪对胡联章说,当地人信奉胡公,因为胡公一心为民、佑护百姓、赫灵闻名。胡公是“正”的标尺、“善”的化身、“美”的寄托、“心”的憧憬。胡公身上那种以民为本、敢于担当的精神,对历代从政者都是有启示的。

天台人很珍惜胡公人文财富,通过绘制墙画、编印宣传册、将胡公故事录入《一庙一故事》等多种方式,让胡公文化在当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鞭策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砥砺前行。

胡公文化 总第47期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主编:胡联章

支持:古山镇党委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