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往昔贫困户 今朝带头人

——记大平瑶族乡龙槽村赵有安脱贫致富路

春雨贵如油,眼下正值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夯实丰收基础之时。在平桂区大平瑶族乡龙槽村,村民赵有安在栽满八角的半山腰忙活着松土、修枝,一刻也未曾停歇。“我们家从原先的贫困户到现在的致富带头人,多亏了脚下这几十亩八角”。说起脱贫史,赵有安可是一肚子话。


不甘穷困,坚定脱贫决心


大平瑶族乡龙槽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是瑶乡典型的瑶山村,村屯四面环山,产业单一化制约着经济发展,2015年底,全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85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4.03%,赵有安也于当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的赵有安,家里居住的是老旧的泥砖房,由于没有产业,没有技术,靠打点山工收入的两夫妻常常难以维持生计。“贫困户的名声不好听,谁愿意当贫困户,我们夫妻有手有脚,自然不甘心贫穷。”为了摆脱贫困,更为了争上这口气,他把目光投向种植,咬紧牙拿出积蓄多年的存款,开垦出自家20亩荒地。通过调查了解,瞄准了回收周期快,收益高的古龙镇大红八角产业种植,没有资金,他便四处寻求帮助;没有经验,他便找寻专家观摩学习,自学种植技术,为了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和产量,他还多次往返古龙镇现场学习。在他的悉心照管下,几年下来,八角产业获得产量1.25万斤、收入达到5万元的喜人收获。“要是像以前靠打山工,忙好几年都没这个数,现在收入稳定了,又能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说起自己捞的第一桶金,赵有安十分高兴。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穷帽”


脱贫不能光靠满腔热血和埋干苦干,还要懂干善干。在脱贫攻的路上,赵有安对此深有感触,“发展规模种植,关键是技术。”为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平瑶族乡党委、政府时常举办各类种养技术培训班,对此,赵有安总是踊跃参加,从不缺席;有现场指导的机会,他总是细心听讲,多思多问,为了学到技术,他还到南宁市参加区里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会,不断提升自身种养技术。对日常遇到的种养问题难题,他还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书籍,不断地在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种养本领增强了,经济也渐渐“脱贫”了。2019年里,赵有安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获得产业奖补资金1万元,为下一步发展产业增添动力,为持续增收铆足了脱贫底气。“我有手有脚的,戴着贫困户帽子心里非常不舒服,必须要加倍努力,现在房子建好了,产业也有点规模了,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尽快摆脱贫困‘穷帽’!”同年,赵有安找到村两委主动申请脱贫,2019年底,赵有安通过“双认定”,顺利脱贫出列。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带头致富,做好脱贫“头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脱贫后的赵有安重新谋划研究致富思路,为了扩大产业发展,发展林下种植,他在八角种植的基础上,新投入种植草珊瑚15亩、八角20亩、八角育苗20亩、杉树种植15亩,为了扩大受益规模,他还养殖肉鸡400只、肉鸭200只。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村里贫困户看到赚钱,纷纷赶来向他询问“致富经”,随着“取经”的贫困户越来越多,赵有安产生了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致富的想法。说干就干,2019年7月,在赵有安带头下,大平瑶族乡龙槽村宏瑶种养合作社顺利成立。“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帮助,我的产业才能搞起来,所以我有责任帮助大伙共同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在他的带动下,5户贫困户年收入增收至1万元以上,顺利完成脱贫行列。“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八角种植及育苗棚规模、扩建肉鸡养殖,巩固提升增收基础。”赵有安思考着今后的产业发展说道。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一家致富不算什么,能带动大伙致富才是我目标。”赵有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断壮大着产业发展,增强了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提高了自我造血能力,不仅拔穷根、换穷业,还带领群众摘“穷帽”,领着乡里共同走上脱贫致富路。



来 源:平桂区大平瑶族乡人民政府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瑶乡“往昔贫困户”成“今朝带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