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新冠肺炎疫情對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樂天派小紫


因為新冠疫情,讓本該上班忙碌的我們停下了腳步,同時也讓國家政府和醫務人員進入了馬不停蹄的緊張應對狀態。

我覺得這次疫情對我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我可以放緩腳步,享受家庭帶給我的溫馨時光。

家,對我們來說無疑是避風港,是累了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歇一歇的地方。但是平時的我們可能太忙碌了,從而忽略了對父母對愛人對孩子的關懷。這次疫情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在這段時間裡,我帶孩子住在了父母家裡。每天的事情就是陪孩子玩玩,跟父母聊聊天,空閒的時候讀一本書,或者做做自己熱愛的烘焙。對我來說,可能更享受生活了。

其次,可能就是網購或者外賣了。以前可能為了便利,大部分應該還是在實體店購買,尤其是蔬菜這種易壞物品。這次疫情後,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我選擇了京東到家或者外賣代購來購買。這次疫情也改變了我的購物方式。

我們是幸運的,這次疫情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享受家人帶來的溫暖。在這裡,我們還是要感謝政府和前線醫務人員,是他們負重前行,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


管珊


疫情發生之前與疫情發生之後,我發現我和家人原來的生活觀被剝離了,未來的很多規劃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這一次疫情徹底顛覆了我的六個生活觀:


1、關於潔癖



自從結婚那一天起,老公便一直對我的”潔癖”行為不解甚至頗多怨尤,生活中難免為了講衛生這件小事吵架拌嘴。可是經歷了這一次疫情之後,他再也不對我的潔癖抱有意見,反而開始感謝我的這種衛生習慣。


春節開車回老家過年的那一天,人們對疫情還並沒有太多的重視,服務區裡戴口罩的人還不足一半,而我天性謹小慎微慣了,便提前備了半盒口罩在車上,同時還在車裡放了消毒紙巾。去服務區裡上衛生間的時候,我通常都會在用手掀了門口保暖用的厚重的門簾之後,認真地洗手,因為我始終覺得那門簾每天被無數人掀來掀去的是最髒的,此外,開衛生間門的時候,我也會用一小塊手紙墊著開門,從不直接用手接觸。而老公素來衛生意識相對薄弱,所以他從衛生間出來之後,我都會遞給他一張消毒紙巾先把手擦乾淨。


從老家返程時,疫情的氛圍開始異常緊張起來,服務區裡戴口罩的人也超過了80%,那時老公已經不需要我來提醒,便開始各種注意衛生,儘可能減少與各類外物的接觸。


以前,我曾苦口婆心地勸老公衝馬桶時一定要扣上蓋子衝,但說了千萬遍,人家依然我行我素,從不改變,而經過這次疫情,他看到了新聞裡的提示,終於主動自覺地扣蓋子衝馬桶,作為妻子甚感欣慰。


還記得以前公司裡的一名同事也是有些小潔癖,每次外出坐火車或者坐飛機,都要自己隨身帶一瓶消毒洗手液,有一次出差的時候,跟她同時的一位同事回公司後,把這當作笑話來講,同事聽了都笑她活得太累心,而經過這次疫情,恐怕大家都要模仿一下她的出行習慣了。


2、關於近視眼



自從眼睛開始近視,必須戴眼鏡以來,就一直覺得眼睛近視是一種很大的負擔,不僅是隔一兩年就要去驗光配鏡的麻煩,也不僅是眼鏡帶來的額外花銷,而是戴眼鏡真得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視力正常不戴眼鏡的人,可以畫美美的眼線眼影,塗上可以讓睫毛卷長的睫毛膏,可是戴眼鏡,畫眼妝成了雞肋,畫淡了鏡片一擋跟沒畫一樣,畫濃了又像個妖精,睫毛膏更是不敢塗,稍不小心就粘到鏡片上,造成視線模糊。


到了冬天,戴眼鏡的人就更崩潰了,從外面一進室內,眼鏡就起霧,要緩個好半天,才能看得清眼前的人事物,下雨時也一樣,只要有雨滴到鏡片上就得趕緊擦一下,還得隨身戴塊眼鏡布,不然鏡片隨時都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模糊一片……


而在這次疫情中,我竟發現了近視眼戴眼鏡的那麼一丁點兒好處,就是可以當半個護目鏡,雖然未必有護目鏡的防護效果,但至少也是個心理安慰,尤其是當看到視頻中有人把沉重的太陽鏡都拿出來戴著做防護的時候,心裡竟浮起一絲小確幸,果然事物都有兩面,有壞的一面,也必然會有好的一面。


3、關於運動和起居



在疫情之前我一直奉行著龜式養生,是一個特別不喜歡運動的人,經過這次疫情,我充分意識到鍛鍊身體,不熬夜,不睡懶覺,保持強悍的機體免疫力有多麼重要,疫情結束之後,我會強迫自己動起來,早睡早起,定時吃一日三餐,堅持水果蔬菜牛奶肉類營養均衡,將免疫力保持到最佳狀態。


4、關於極簡生活



曾經我是一個在生活中總是不知不覺就會囤下很多東西的人,無論是吃的喝的、衣服鞋包、還是其他經常會用的日用品,像手紙、洗手液……經常堆得滿櫃子滿抽屜都是,還有一些散落在外面,實在沒有地方可塞了,後來看到網上有人提倡極簡生活:如非必要不添實物,每週都清理一下家裡的空間,不經常使用的全部丟掉,徹底解放家裡的空間。


當看著亂亂的堆滿了各式物品的家,我暗下決心要開始自己的極簡生活,著手清理家裡的物品,可是因為懶,一拖再拖,結果疫情一來,我開始慶幸自己的懶,當身邊真正過上極簡生活的朋友因疫情宅家,手忙腳亂地重新補給各種生活用品的時候,我體會到了難得的幸福感,以前看著頭大的堆滿了物品的家裡,現在瞧上一眼竟是滿滿的安全感。


於是疫情結束後,我決定放棄極簡生活計劃,繼續我豐衣足食的囤生活。


5、關於口紅和名牌包包



在這次疫情中,我發現在我的所有物品中利用率為0的就是口紅了,口罩稀缺,一個口罩最少要戴一個星期,裡面塗了口紅,也不可能摘了口罩給人看,而且還有可能將口紅沾到口罩上造成汙染,閨蜜開玩笑說可以把口紅塗在口罩外面,我就笑瘋了,這哪裡是去炫美,這是去粘病毒呢!可能經過這次疫情之後,短時間內我都不會再關注什麼口紅色號了,更沒有把各種色號的口紅都囤齊的慾望了,還是把買口紅的錢省下來,多攢點兒現金流,多買點兒糧食,心裡才不慌。


再說名牌包包,目前來看除了佔用空間之外,在疫情期間似乎沒啥大用處,花費幾千上萬買來的包包在疫情期間也不敢揹出去,因為會糾結到家怎麼消毒,因為大牌包通常都會拿去店裡保養,自己不會處理,一不小心弄壞了,就廢了。如果是幾十塊錢的包,到家可以用消毒紙巾隨便擦也不會心疼。通過這次疫情,我深刻地體會到老人們通常說的”華而不實”,大牌包包其實真不必買太多,有一兩個能撐下場面的就可以了,平時還是用幾十塊錢的包包更實惠更方便。


6、關於房子



兩年前我曾規劃想在作為十八線小縣城的老家市區買一套樓房用於度假和養老時居住,因為老家市區裡的房子一直在漲,所以一直沒敢出手買,後來想出手的時候,親戚說老家房價有下跌的趨勢了,讓再等一等,這一等便到了現在。


而在這次疫情中,我在老家市區買房的想法徹底打消了,因為作為十八線小縣城,居然也有了兩例確診患者,讓我意識到住在城市,始終也是車多人多接觸多,而樓房又確實很難避免樓上樓下的各種噪音煩擾,尤其是當樓上的鄰居家裡有熊孩子,在地板上又蹦又跳各種鬧騰的時候,真得很容易神經衰弱。我思量再三,決定放棄買老家市區樓房的計劃,將計劃買房的錢拿出一部分來修繕農村裡的老房。



眼下雖然農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農村的安靜是城市比不了的,而且農村的房子都是獨門獨院,裝修好一些,也不亞於小別墅,而且大門一關,誰也影響不到你,還有個大院子可以隨意溜達,在院子裡K歌、跳舞、跑步…….啥都不耽誤。就算是去到田地裡,人也非常少,通常是一眼望出去,沒有半個人影,就算是在疫情期間,老家農村的鄉民也可以戴上口罩去田裡挖野菜,感受春天的味道。



當然在農村還有最大的一點好處就是自己種糧種菜,自給自足,像我父親每年家裡都會自己磨麵粉,榨花生油,還有習慣性囤了滿牆的大白菜,疫情期間就算在家裡窩上半年不出門也餓不著,真正是家裡有糧,心不慌。


漫步八零


在這次疫情之前,我已經失業五個月了。本來只想找份工作,平平穩穩的過日子。而這段時間我靜下心看書,《墨菲定律》、《人性的弱

點》、《高情商聊天術》等,還在學習圍棋。我的心態,人生方向以及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改變。

以前總覺得老公不夠好,女兒不聽話。其實是我這個做妻子的,對老公的關心少了,正如卡耐基所言:別企圖改變你的伴侶;不要責備對方;真誠讚美你的愛人。女兒也很優秀,只是我沒有用正確的方法跟她溝通。只要多一點耐心聽女兒講話,遇到她說得不對的地方,也不要指責她,多些鼓勵就好了。這段時間我們的關係親近了許多。

這次疫情,讓我有種經濟危機感,以後除了要有一份工作之外,還要有一個能賺錢的技能或者掙得到錢的副業。我現在在練習寫作,想把我這麼多年的經歷以及人生感悟一點一點寫下來。我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穫。

感觸最深的還是要懂得珍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梓木的飛飛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疫情帶給我長達兩個月的假期,這是我步入社會以後在父母身邊陪伴時間最長的假期。從小到大家教很嚴,所以自己參加工作後很少跟他們交流工作的事,也很少回家,長達兩個月的時間我們不能串門外出,每天和父母聊天說起小時候的事,我不在家的一些事,突然讓我意識到一點小時候我依賴她,現在父母依賴我,都覺得我長大了。父母老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年邁的父母我要多陪伴有空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現在每天早上母親會微信語音問我早安,我每天的生活動態會分享給她,晚上再忙也會抽半個鍾以上的時間視頻看看她聊聊天。

還有就是健康的體魄,此次疫情沒有特效藥,爆發期間靠的是人的免疫系統,平時必須運動現在我基本上都是走路或者騎自行車上下班!

這就是我改變最大的兩點。


Janeying


新冠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改變了我以往對生活的認知,讓我停下腳步,能夠好好對未來做一番重新規劃。我感覺這場疫情給我們快速發展的生活狀態來了一腳急剎車,我們的生活緊緊跟隨社會的發展在不停的前進,生活一天一個樣子,新生事物不斷的湧進來,而我們根本來不及思考,來不及做好規劃,僅是憑著激情和熱血在生活,長此以往未必是一件好事。

這一場疫情中,我首先是改變了“住”的方面,同時體驗了線上購房這種全新的模式。一家人全天二十四小時的“相守”,漸漸的感覺住房空間的拙荊見肘。平時大人上班,孩子上學,只有下班放學後才會相聚,到了週末又幾乎是在外面吃喝玩樂,所以體會不到那種狹小感覺,而且社區的管理和配套也有不足,在這場疫情下,諸多的弊端都顯露出來了。我想今後的住房規劃除了空間的變大,更應該注重生活配套的多元化和現代化。

其次改變的是“食”,天津市在疫情防護期間,採取了社區自行封閉管理的措施,關閉了人流密集的市場和超市,在封閉前我做了屯糧儲備,封閉後的一日三餐都是變著花樣的做,天津人的早點愛吃煎餅果子,豆腐腦,鍋巴菜,油條,一段時間下來竟然都自學會了。疫情過後,食品安全應該是最重要的,乾淨衛生才能吃的放心,自己親力親為也能體驗廚房的樂趣,一家人分工而做,也是為生活增添了一份歡樂。

然後改變的是自身的健康生活,平時忙於工作,總是再給運動找藉口,這一次的疫情,讓全民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即使再忙,也能擠出時間來運動,畢竟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封閉在家的這段時間,一家人硬性規定了運動時間,早晨起來由孩子帶隊先做廣播操,然後自行做自己的有氧運動,從最初的不喜歡到逐漸適應,直至最後完全習慣,這就是一種改變。

最後改變的是網絡融入了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現在已經離不開網絡了,購物和交通出行用移動支付,方便快捷還無接觸,孩子上課也採取了線上教學模式,就連和兄弟們聚會喝酒也只需要一個視頻就行了。

總之,這場疫情過後,讓我重新認知並規劃未來的全新生活。





釋界緣


針對以上問題個人有以下幾點看法:

1.新冠肺炎給自己的改變在家裡感覺到了父母和老婆的辛苦,體會到老婆和父母為了家庭的事情付出的努力。

2.自我隔離的這段時間在家裡看到父母老婆每天為一家人做飯的辛苦。自己嘗試後感覺到他們的辛苦,希望自己以後會理解他們好好愛護他們。

3.老婆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現在由於隔離期間,需要網上教學,每天看到老婆那麼辛苦的陪著幾天,看在眼裡心裡很是心疼,就自己主動接下試試,幾天下來自己的體會就是老婆你很偉大,辛苦你了。你要看著孩子不要玩,要給他講解,還要回復老師的問題,天天報平安。真心辛苦老婆了。

4.還有想到自己的家庭收入,這是個大問題,如果以後再出現這種鞋都會怎麼辦,隔離啊購物啊,日常用品,就想到錢還是放到手裡好點。哈哈個人見解啊還是要要投資的。

以上就是自己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luck2008


新冠肺炎對我們的損害已經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冠肺炎讓我們死亡了3000多無辜群眾,死亡了幾十個醫護人員,幾千醫護人員感染,8萬左右的感染人數。武漢封城,千萬級別大城市封鎖,全國人民都沒有過好2020年春節,經濟影響肯定巨大。

以上都是新冠肺炎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但在負面影響的同時,它也揭露了很多問題,同時解決了很多問題。國內的就不講了,講講國際影響吧。這場新冠肺炎,我們等同於開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包括各種戰略物資的轉運、支援人員的迅速轉移、軍方的各個動作、鉅額經濟投入.....從好的方面來講,我們讓世界見識了我們的實力,雖然代價是慘重的。我們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是不可能被戰勝的,敵人不行,病毒也不行。中國完全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民、保護自己的領土、保護自己的國家,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要心存僥倖。

從醫學角度而言,通過這次戰役,醫療衛生系統內部也會有改進,包括傳染病處置制度、各種高科技的醫療設備手段等等,都會進行一次重大的更新,促進醫學進步。雖然代價是慘重的。

還有一方面,就是醫患關係。方艙醫院全部倒閉了,群眾和醫生都歡呼雀躍,為什麼?很大一個原因在於這些費用都是國家在兜底,群眾只管看病,不用出錢。醫生也不需要理會費用,只管看病。這才是最和諧的。但回到現實生活中,目前是還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戰役過後,醫患關係會不會改善?大家見識了醫護人員的奮不顧身、驍勇善戰,會不會對醫護人員多一分感動?希望如此吧。

醫護人員其實都是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的(個別不負責任的醫生除外,哪裡都有不合格的人)。下面是我們前天寫的一個文章,跟大家分享:

今天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在武漢同濟醫院,一名67歲的危重病人出現炎症風暴先兆,27歲的上海醫師魏禮群在對他進行氣管插管時,病人的病情急轉直下,最終病逝。

魏禮群瞬間崩潰痛哭,遲遲無法釋懷。同事們一直勸導,也難以平抑他的悲傷。他說:病人身後可是一個家庭啊!

隔著玻璃,同事們為他舉起了一張紙,希望大家理解。紙上寫著:

“對不起,他很難過,盡力了!!!”

據瞭解,魏禮群是上海華山醫院第四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是一名麻醉科醫師。

看到這裡,不由得感到心痛,難過不已。67歲的病人,平時身體可能棒棒的,如果沒有這場瘟疫,他可能還會活20年。但瘟疫就是戰爭,有戰爭,就會有傷亡。病人是不幸運的。魏醫生的難過,不是醫者無法感同身受。尤其是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醫生,我更加是切身體會過這樣的痛苦。

這件事勾起了我痛苦的記憶。

2年前,一個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60歲左右男性病人轉入我們科,當時患者情況還可以,經過充分評估後,沒有給他氣管插管,只是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無創通氣,就是在口鼻上蓋面罩,然後呼吸機往面罩裡面打氧氣。

患者當時還是清醒的,他很緊張,焦慮,轉下來後他扯開面罩,問我,能不能熬得過去,兒子今年底結婚,我必須在場。

當時我在看他的動脈血氣,他突然這樣問我,我呆住了。但很快我就反應過來了,告訴他,肯定能熬得過去,這裡是ICU,我們有最好的技術最好的設備,你肯定能過關,不用擔心。

我望著他,見他眼裡滿噙淚水,我當時還跟規培的同學說這是二氧化碳瀦留的後果,球結膜水腫,很典型的體徵。等我轉過身後,我才瞬間覺得心酸不已,這哪裡是二氧化碳瀦留啊,這分明是患者哭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眼下這個勞碌了一輩子的粗漢子是真的哭了。

他是害怕了,也是戀戀不捨。他兒子今年底結婚,他想活下來。他想活著看兒子成家,想抱抱孫子。這是多麼普通的事情啊,但此時此刻,於他而言,就是奢求了。

我出去跟家屬溝通病情,坐在我對面的兩個人,一個是患者妻子,一個是患者兒子。兒子戴著眼鏡,很斯文,年紀與我相仿,但他是晚婚了。

我告訴他們,如果患者病情加重,隨時可能需要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插不插。我問他們。

插,病人兒子結果知情同意書,毫不猶豫簽了名。

我接著說,氣管插管是有風險的,很多風險,但其中有一條是必須特殊指出的,有極少數患者在插管過程當中會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當然,一旦發生我們會立刻搶救,如果你們能接受,就簽名。

我必須刻意指出這一點,因為這樣的事情我已經遇到一次了。已經有過家屬不理解而鬧事情,所以我必須提前把風險告知。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病人妻子口唇震顫,問我,心跳呼吸驟停是不是死亡的意思。

我點了點頭,說是的,就是死亡的意思,但如果真的發生,我們會馬上搶救的,至於能不能搶救回來,我也不敢保證,只能說全力以赴。而且,如果他真的需要插管的時候,如果不插,他也會死的。插管能活下去的幾率會更大一些。

他們自然是同意的,所有的操作,只要是救我爸爸的,我都同意,都簽字。他兒子表態了。

我很感動,平日裡他們肯定是幸福團結的一家子。

那天晚上,我夜班。

事情來了。

患者白天情況還行,凌晨1點,突然憋氣了,整個人非常焦慮。護士喊我到床邊看病人的時候,他的血氧飽和度掉到了80%,心率快至120次/分。

經過快速判斷,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衰,當然,也有呼吸衰竭。此時此刻,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必須果斷出擊,給他氣管插管上呼吸機。不管是心衰,還是呼衰,呼吸機都能幫到他。

關鍵是,為什麼患者會突然發生心衰。有沒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目前沒辦法證實,此時救命要緊。

我讓護士幫我準備插管物品,同時緊急撥通了家屬電話,告訴他病人目前情況加重,在處理當中,要插管,我讓家屬先過來醫院再說。

掛了電話後,我飛奔到患者床頭。此時護士已經把插管相關物品準備完畢。

患者意識已經模糊了,這是嚴重缺氧的徵象。雖然我們把氧濃度調了最高,但效果並不好。

時間真的不多了。我必須爭分奪秒把氣管導管插入他氣管,馬上接上呼吸機,才有迴旋的餘地。

我跪在床頭,左手持喉鏡放入他口腔,順勢深入,直逼近聲門。

聲門暴露了!這是成功插管的關鍵。太幸運了,這個病人聲門暴露很簡單。

就在我右手拿起氣管導管,準備伸入口腔通過聲門時,護士喊了出來,李醫生,患者心率開始慢了。聽得出來她很著急。

心率慢更加是危重信號!這是患者缺氧最後的警報了!

我雖然有緊張,但還是沉住氣準備把導管插進去。

就在我導管靠近聲門時,護士喊,李醫生,心率0次/分了,停了。

當時我聽到護士這一喊,腦袋嗡了一下,天啊,這進展也太快了吧。同時我也感覺到患者心跳停了,因為患者的聲門和會厭都突然停止不動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導管置入再說,這是我當時腦海唯一的想法。

成功置入氣管導管!

幾個護士分頭行動,一人迅速把呼吸機管路接上,呼吸機開始打氣。另一個護士馬上開始胸外按壓。

我退了出來,才發現患者已經臉色慘白。

心跳真的停了。

趕緊推腎上腺素。

幾個護士都是老兵,場面雖然緊急,但大家忙而不亂。任務明確,有人推藥,有人胸外按壓。我以為經過成功插入氣管導管接上呼吸機後,患者會能短時間恢復過來。

但我估計錯誤了。

按壓了將近5分鐘,一點好轉的趨勢都沒有。

患者瞳孔散大了。

此時二線醫生也趕了過來,協助搶救。

但沒用,最終我們永遠失去了這名患者。

病人兒子匆匆趕來後,我不得不跟他彙報了這個噩耗。

那一刻,我真的很拒絕去告知這個噩耗。患者雖然病情重,但按照預計來看,還不至於這麼快就死亡的。越是意外的東西,越不能讓人接受。

我們很努力地想治好他,我也很努力的想讓他實現他的願望,看著兒子成婚,抱抱孫子。但我們失敗了。而我們的失敗,就是一條性命。

對不起,我們盡力了。我跟患者兒子說,我甚至不敢抬頭看他眼睛。剛好我鼻炎發作,說話有點鼻音。其實我沒有哭,我已經不是那個看到病人死亡了也會跟著哭的自己,但心裡難過的很,見得再多,都不可能麻木。

病人兒子很悲傷,但很通情達理,反過頭來還安慰我,說辛苦醫生了,我們都早有心理準備了,實在不行我也不想我爸走得太痛苦。

聽到他說這句話,我鼻子一酸,才真的想哭。

但我還是忍住了。

疾病就是這樣,意外總會太多。有些意外是人為的,有些意外是沒辦法預先知道的。後來我們仔細分析患者出事的緣故,還是考慮突發心梗或者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由於沒有屍體解剖,沒辦法確認。是不是早點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就好了呢?也不好說。

文中一開頭,魏醫生給新冠肺炎病人插管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驟停,搶救不回來,死亡了。這對他的衝擊是巨大的。醫生的責任就是救人。但當醫生眼睜睜看著病人在自己手裡流走掉,尤其是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自責、痛苦都是難免的。

這次疫情當中,不少戰友都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繁重的工作壓力,巨大的體能消耗,面對未知的可怕病毒,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倒下,心理有結也是理所當然,正因為如此,國家才呼籲要重視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疏通。

畢竟,我們也是血肉之軀。

所幸的是,疫情態勢越來越明朗。重症、危重症患者一天天減少,這當中自然有死亡的,但也有很多是轉為輕症甚至是治癒出院的。在我們國家強大的集體能力下,在我們各自崗位不懈努力下,我們就要迎來全面勝利了。

魏醫生,堅持住,過了這一關,你會是一個更加優秀的戰士!


遊戲解說禹一刀


本次疫情對我的改變是:

1、看書看得多了。因為寒假也基本沒啥事,所以就把之前準備讀的書拿出來看了,比如《家》《春》《秋》三部曲、《1984》、《今日簡史》等書籍

看了之後覺得思想順暢了不少,另外也學到了不少新東西。

2、學會了自律,比如每天堅持背單詞,堅持更新一些新媒體平臺,堅持看書,堅持練字等等。

3、學會了善待自己的家人,與家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以前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是出去玩,與家人基本沒有交流和溝通,而且疫情前爸媽也總是要上班或者加班。

4、看清楚了一些人的嘴臉,這個我不敢多說,可以自行理解,結合之前的事情。

5、最重要的:讓我改變了待人、待事的方式,之前我一直都是急性子,待人也不會很考慮其他人的感受,疫情來的時候很焦慮也很氣憤。但是看了一些書以及和親人交流溝通之後就好一點,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學會了適應,我也不會再想著出去玩之類的事情了。


BrainHarrisworld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最大的改變是,我又重新做起了今日頭條號自媒體。

2017年夏天我接觸了自媒體今日頭條號,因為自媒體的附加軟件操作技術功夫不行,也不會使用,只是回答了一些悟空答題,新手期過的很容易,而且還給了我原創加了黃V。

我覺得當時很容易加黃V. 因當時也不太懂什麼叫自媒體。就半途而廢了。不做了。如果要是一直堅持下去,就不是現在的我了。

是疫情讓我覺得時間漫長,難耐,又撿起來了重新註冊了今日頭條。還得感謝疫情長假,我還是與今日頭條有緣。這次我真正的瞭解了今日頭條號。

網上的一些輔助軟件基本能瞭解一些了,做起來不那麼困難了但是我錯過了自媒體的紅利期。感到有點可惜。

這次還得感謝疫情長假,讓我進一步瞭解和認識今日頭條。我要堅持這次的自媒體的營運。不再浪費大好的機遇。





用戶靳軍


我終於知道一個廚藝的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