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这次疫情受到打击最大的前三个行业是什么?

吉米壹家


最大的是教育。全国好几亿人宅在家里接受线上教学。其二是交通及连带的旅游、餐饮等。第三是其他服务行业。


一斛浊酒


楼主好。

首先,我觉得是餐饮行业,本身餐饮行业就是个辛苦行业,做餐饮行业的大多是个体老板,抗风险能实际上是很低的。我本人在湖北从事餐饮行业,开了家火锅串串店,本来19年餐饮行业就非常难做,因为19年新开店太多,竞争太激烈了,餐饮春节期间是旺季,所以年前屯了20多万的底料物料,还有几万块钱的菜,本想着春节大干一场,哪晓得突如其来的疫情,湖北是重灾区,真是欲哭无泪啊,前两天解封了,去店里看了下,很多菜了坏了,真是看的心疼,真是焦头烂额。关键年前进货的钱还是用信用卡,借呗套的,到现在还不能开业。初步估计损失至少在30万—40万。餐饮最看重现金流,很多款项等着我去还,我承认我真的慌了,复工了之后,我觉得餐饮也不是太乐观,现在国外又开始爆发疫情了,感觉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到处都在宣传不聚餐,不聚会,即使复工了,估计很多人也不太愿意去公众场所了,至少短期内是这样。不知道还怎么坚持下去。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次还有电影、酒吧、歌厅、网吧、等娱乐业,我觉得这个等同于餐饮业,或许没有食材的储备!但是高额的房租,以及“暂停营业”,也让本该赚得盆满钵满的"春节"变得焦虑!

最后呢?总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疫情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上面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能做的就是响应号召,做好个人防预;希望这场疫情能早点过去!


尘土锅


1餐饮业,春节期间是餐饮业的黄金期,由于大家不能出门,餐饮店不但没有生意还取消了之前的订单,导致损失惨重。

2交通运输业,部分城市封城封路出行的人减少!公路,铁路,航空等行业受影响很大。

3服装零售业,疫情对于服装实体店的冲击也挺大的,就算已经复工但是大街上没有几个人!店里生意太冷淡,一切开支又没有减少。



农夫温哥


1餐饮业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家家户户都选择在家做饭,很少外出定年夜饭了,千家万户这个春节从大年30到大年初七都在家吃。 很多小区都已经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每隔两天可以有一个人出去购买生活物料。所以就算想出去吃饭也出去不了,现在很多人在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出去大吃一顿。 很多餐馆受政策管控和人流量几乎没有的情况下,也都处在歇业的状态,毕竟餐馆是人流密集,环境封闭且通风不好的场所。

2旅游业 因本次疫情爆发,很多原本确定的旅游行程不得不取消,很多旅游景点都在春节取消甚至关停了,比如故宫,国家图书馆,九寨沟,长城等等。 往年春节北京的庙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却也同样取消了这类活动;海南岛的旅游经济必然也是受到不小的冲击。3KTV行业 KTV和电影院是一样的消费场景,也都是人流密集,环境封闭且通风不好的场所。 年轻人面临两难的选择,在快乐和生命之间,青年人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生命安全第一的准则。 毕竟娱乐活动,聚餐随时都可以参加,年年都会有,今年不行,明年再聚。


八零后大数程师傅


非典疫情期间,交通运输、金融、住宿餐饮业冲击最大。2003年2季度非典疫情期间,一二三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第三产业受到冲击的时间最长。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受到的冲击最大,2季度增加值增速比1季度减少了2.8个百分点,全年比去年同期减少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虽然在疫情爆发期受到一定影响,但疫情结束后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交运行业出行人数锐减近40%,这一部分损失可能超过1500亿。交通部最新数据显示,春运前三十日(1月10日-2月8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13.5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0.0%。按原预计2020年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0亿人次。在疫情背景下多地推迟复工时间,按此趋势整个春运期间运量可能比预计腰斩。这一部分的损失可能超过1500亿。

零售和餐饮行业损失可能至少在7000-8000亿。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达到10050亿,而2020年疫情影响下春节各类聚餐几乎全部取消,大量商店餐厅暂停营业,春节期间至少损失7-8成的营业额。而在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之前零售餐饮业将会受到持续性冲击,一季度行业增加值增速必然下滑。

旅游黄金周遭封杀,损失可达5000亿。疫情影响下春节旅游黄金周彻底被封杀,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该部分收入可能基本没有。

春节档电影全撤档,行业损失预计达70亿。春节档是电影行业全年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票房的9%。2020年春节档本来有《唐人街探案》等7部影片计划上映,但疫情影响下观影需求基本清零,不仅7部影片全部撤档,大型影院也选择关闭。按照此前预测值来看,春节档票房损失可能达到70亿元。

延迟复工导致工业损失约8000亿。占全国GDP比重约90%的省市延迟7个工作日复工,湖北延迟11个工作日复工,其他省份延迟2个工作日复工,一季度原本有58-59个工作日,按工作时间推算,这部分损失约8000亿。疫情会导致新出口订单的减少,后续的影响可能更为持久。

房地产关闭售楼处,损失可能达到万亿以上。由于存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置业的现象,房企会在春节期间进行销售,一些人口流动性较高的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带动的销售规模可能占全年的20%-30%左右。受疫情冲击线下售楼处关闭,返乡置业更是无从谈起。如果按照2019年商品住宅13.9万亿的销售额,三四线城市占比60%来计算,那么这一部分的损失可能达到万亿以上。

总的来看,仅计算交通运输1500亿+零售餐饮7000亿+旅游5000亿+电影70亿+制造业8000亿+房地产1万亿(保守估计),仅春节期间的经济损失就超过3.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14%。如果考虑金融业、建筑业、农业等其他行业的损失以及疫情的持续冲击,这一比例只增不减。而在疫情影响下相对收益行业的收入增加则相对有限,一季度GDP破6几成定局



40音乐


一场始料未及的冠状病毒疫情几乎漫延全球。中国目前是感染最广,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抗疫最成功的国家。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及损失,也制造了相当程度的压力。

在目前,各行业出现不同情度困境,尤其是工厂制造业,大型商场超市餐饮业,观光旅游业是排在前三冲击最大的行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这三个行业都有涉及到人口集中稠密的共同特点,也正符合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特质。

在疫情发生的三个月来,除了春节七天假期,工厂基本放假外,其余时间都是上班生产时间,但差不多停产了;而商场超市饮食业九成以上基本关门大吉;打击最严重的是旅游业这块,一个黄金时间,白白的夭折了,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拿生命去买单。更没有那个旅游公司敢去接单,算是最安分守纪的部门了。现在工厂,商场餐饮已陆续上班,但旅游行业还在静观其变,等待是唯一的选择。疫情过后,恐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沉寂,估计旅游爱好者,决不冒险去闯天涯。所以这个行业的打击不容小觑,可入三甲。

所幸我国的疫情正遂步好转,战胜疫情指日可待。很多行业已陆续复工复产,人民将会以中国加油迎来复苏后新的春天。


我是威虎山九爷


目前,疫情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来自对消费观念、意识层面的冲击。而这些消费意识的变化,会诞生、或会摧毁一些行业。根据观察,我认为疫情后,有六大行业面临崛起的新机会,同时,也有三大行业面临落寞的可能

六大机会分别是

  • 一、储备意识加强。

而催生出的“大容量”消费品。比如:家庭药箱、家庭装大容量消费品等。

  • 二、免疫力意识加强

而推动“免疫力”类产品崛起。比如:某些功能类植物饮料、保健品等。新冠肺炎,没有良药,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这次疫情将免疫力产品的价值放大。

  • 三、杀菌消毒意识加强。

而推动清洁类产品热销。比如:有消毒功能的洗衣液、洗手液、湿纸巾等。

  • 四、居家意识加强。

而推动的居家类产品崛起。比如:居家服、家庭电视游戏等。

  • 五、DIY趣味意识加强。

促使DIY类产品开始热卖。比如:半成品的家庭方便菜、DIY美甲等。

  • 六、远程、不接触意识加强。

促使在线培训、在线办公、生鲜配送火爆。比如:猿辅导、钉钉、盒马等。

三大可能面临落寞的行业是

  • 一、需要扎堆,聚集人群的产业,可能会面临萎缩。

比如:各大车展、糖烟酒会,以及其它行业展会。

  • 二、依靠庞大规模为噱头的餐饮、酒店、健身房、KTV、培训机构等,可能面临萎缩。

比如:华南最大的海鲜城、最大的自助餐酒店、包房最多的KTV等。

  • 三、远离城市社区的地产业态。

比如:购物中心、娱乐饮食综合体、远郊汽车超市,将面临巨大挑战。相反,距离社区近的业态,更具发展潜质。


李亮说定位


二影院娱乐行业,因人员较多造成聚集,解禁了也会让很多人不敢去!

三教育培训行业!人多易聚集,家长都不敢让自家娃去,影响肯定很大!

你们说说我猜的对不对!!!



周哥聊房


服务业及餐饮行业,旅游业及各地景区,小型加工企业综上为三家



徐劲松


旅游,餐饮,零售行业。

因为禁止人员流动,所有人居家隔离让旅游成为不可能,不外出,不聚餐、不聚会自然也会连着餐饮一样受影响。

另外,预防病毒,所有人员禁止外出,零售行业影响也是巨大的。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我们可以早日复工,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