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這次疫情受到打擊最大的前三個行業是什麼?

吉米壹家


最大的是教育。全國好幾億人宅在家裡接受線上教學。其二是交通及連帶的旅遊、餐飲等。第三是其他服務行業。


一斛濁酒


樓主好。

首先,我覺得是餐飲行業,本身餐飲行業就是個辛苦行業,做餐飲行業的大多是個體老闆,抗風險能實際上是很低的。我本人在湖北從事餐飲行業,開了家火鍋串串店,本來19年餐飲行業就非常難做,因為19年新開店太多,競爭太激烈了,餐飲春節期間是旺季,所以年前屯了20多萬的底料物料,還有幾萬塊錢的菜,本想著春節大幹一場,哪曉得突如其來的疫情,湖北是重災區,真是欲哭無淚啊,前兩天解封了,去店裡看了下,很多菜了壞了,真是看的心疼,真是焦頭爛額。關鍵年前進貨的錢還是用信用卡,借唄套的,到現在還不能開業。初步估計損失至少在30萬—40萬。餐飲最看重現金流,很多款項等著我去還,我承認我真的慌了,復工了之後,我覺得餐飲也不是太樂觀,現在國外又開始爆發疫情了,感覺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到處都在宣傳不聚餐,不聚會,即使復工了,估計很多人也不太願意去公眾場所了,至少短期內是這樣。不知道還怎麼堅持下去。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次還有電影、酒吧、歌廳、網吧、等娛樂業,我覺得這個等同於餐飲業,或許沒有食材的儲備!但是高額的房租,以及“暫停營業”,也讓本該賺得盆滿缽滿的"春節"變得焦慮!

最後呢?總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疫情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上面也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能做的就是響應號召,做好個人防預;希望這場疫情能早點過去!


塵土鍋


1餐飲業,春節期間是餐飲業的黃金期,由於大家不能出門,餐飲店不但沒有生意還取消了之前的訂單,導致損失慘重。

2交通運輸業,部分城市封城封路出行的人減少!公路,鐵路,航空等行業受影響很大。

3服裝零售業,疫情對於服裝實體店的衝擊也挺大的,就算已經復工但是大街上沒有幾個人!店裡生意太冷淡,一切開支又沒有減少。



農夫溫哥


1餐飲業 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家家戶戶都選擇在家做飯,很少外出定年夜飯了,千家萬戶這個春節從大年30到大年初七都在家吃。 很多小區都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每戶每隔兩天可以有一個人出去購買生活物料。所以就算想出去吃飯也出去不了,現在很多人在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出去大吃一頓。 很多餐館受政策管控和人流量幾乎沒有的情況下,也都處在歇業的狀態,畢竟餐館是人流密集,環境封閉且通風不好的場所。

2旅遊業 因本次疫情爆發,很多原本確定的旅遊行程不得不取消,很多旅遊景點都在春節取消甚至關停了,比如故宮,國家圖書館,九寨溝,長城等等。 往年春節北京的廟會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今年卻也同樣取消了這類活動;海南島的旅遊經濟必然也是受到不小的衝擊。3KTV行業 KTV和電影院是一樣的消費場景,也都是人流密集,環境封閉且通風不好的場所。 年輕人面臨兩難的選擇,在快樂和生命之間,青年人最終還是毅然選擇了生命安全第一的準則。 畢竟娛樂活動,聚餐隨時都可以參加,年年都會有,今年不行,明年再聚。


八零後大數程師傅


非典疫情期間,交通運輸、金融、住宿餐飲業衝擊最大。2003年2季度非典疫情期間,一二三產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第三產業受到衝擊的時間最長。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受到的衝擊最大,2季度增加值增速比1季度減少了2.8個百分點,全年比去年同期減少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雖然在疫情爆發期受到一定影響,但疫情結束後得到了很好的恢復。

交運行業出行人數銳減近40%,這一部分損失可能超過1500億。交通部最新數據顯示,春運前三十日(1月10日-2月8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3.52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0.0%。按原預計2020年春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30億人次。在疫情背景下多地推遲復工時間,按此趨勢整個春運期間運量可能比預計腰斬。這一部分的損失可能超過1500億。

零售和餐飲行業損失可能至少在7000-8000億。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達到10050億,而2020年疫情影響下春節各類聚餐幾乎全部取消,大量商店餐廳暫停營業,春節期間至少損失7-8成的營業額。而在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之前零售餐飲業將會受到持續性衝擊,一季度行業增加值增速必然下滑。

旅遊黃金週遭封殺,損失可達5000億。疫情影響下春節旅遊黃金週徹底被封殺,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該部分收入可能基本沒有。

春節檔電影全撤檔,行業損失預計達70億。春節檔是電影行業全年票房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春節檔票房佔全年票房的9%。2020年春節檔本來有《唐人街探案》等7部影片計劃上映,但疫情影響下觀影需求基本清零,不僅7部影片全部撤檔,大型影院也選擇關閉。按照此前預測值來看,春節檔票房損失可能達到70億元。

延遲復工導致工業損失約8000億。佔全國GDP比重約90%的省市延遲7個工作日復工,湖北延遲11個工作日復工,其他省份延遲2個工作日復工,一季度原本有58-59個工作日,按工作時間推算,這部分損失約8000億。疫情會導致新出口訂單的減少,後續的影響可能更為持久。

房地產關閉售樓處,損失可能達到萬億以上。由於存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置業的現象,房企會在春節期間進行銷售,一些人口流動性較高的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帶動的銷售規模可能佔全年的20%-30%左右。受疫情衝擊線下售樓處關閉,返鄉置業更是無從談起。如果按照2019年商品住宅13.9萬億的銷售額,三四線城市佔比60%來計算,那麼這一部分的損失可能達到萬億以上。

總的來看,僅計算交通運輸1500億+零售餐飲7000億+旅遊5000億+電影70億+製造業8000億+房地產1萬億(保守估計),僅春節期間的經濟損失就超過3.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的14%。如果考慮金融業、建築業、農業等其他行業的損失以及疫情的持續衝擊,這一比例只增不減。而在疫情影響下相對收益行業的收入增加則相對有限,一季度GDP破6幾成定局



40音樂


一場始料未及的冠狀病毒疫情幾乎漫延全球。中國目前是感染最廣,確診人數,死亡人數,治癒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抗疫最成功的國家。

這次疫情來勢兇猛,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及損失,也製造了相當程度的壓力。

在目前,各行業出現不同情度困境,尤其是工廠製造業,大型商場超市餐飲業,觀光旅遊業是排在前三衝擊最大的行業,幾乎處於停頓狀態。

這三個行業都有涉及到人口集中稠密的共同特點,也正符合新冠病毒人傳人的特質。

在疫情發生的三個月來,除了春節七天假期,工廠基本放假外,其餘時間都是上班生產時間,但差不多停產了;而商場超市飲食業九成以上基本關門大吉;打擊最嚴重的是旅遊業這塊,一個黃金時間,白白的夭折了,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拿生命去買單。更沒有那個旅遊公司敢去接單,算是最安分守紀的部門了。現在工廠,商場餐飲已陸續上班,但旅遊行業還在靜觀其變,等待是唯一的選擇。疫情過後,恐還會有一段時間的沉寂,估計旅遊愛好者,決不冒險去闖天涯。所以這個行業的打擊不容小覷,可入三甲。

所幸我國的疫情正遂步好轉,戰勝疫情指日可待。很多行業已陸續復工復產,人民將會以中國加油迎來複蘇後新的春天。


我是威虎山九爺


目前,疫情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主要來自對消費觀念、意識層面的衝擊。而這些消費意識的變化,會誕生、或會摧毀一些行業。根據觀察,我認為疫情後,有六大行業面臨崛起的新機會,同時,也有三大行業面臨落寞的可能

六大機會分別是

  • 一、儲備意識加強。

而催生出的“大容量”消費品。比如:家庭藥箱、家庭裝大容量消費品等。

  • 二、免疫力意識加強

而推動“免疫力”類產品崛起。比如:某些功能類植物飲料、保健品等。新冠肺炎,沒有良藥,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這次疫情將免疫力產品的價值放大。

  • 三、殺菌消毒意識加強。

而推動清潔類產品熱銷。比如:有消毒功能的洗衣液、洗手液、溼紙巾等。

  • 四、居家意識加強。

而推動的居家類產品崛起。比如:居家服、家庭電視遊戲等。

  • 五、DIY趣味意識加強。

促使DIY類產品開始熱賣。比如:半成品的家庭方便菜、DIY美甲等。

  • 六、遠程、不接觸意識加強。

促使在線培訓、在線辦公、生鮮配送火爆。比如:猿輔導、釘釘、盒馬等。

三大可能面臨落寞的行業是

  • 一、需要扎堆,聚集人群的產業,可能會面臨萎縮。

比如:各大車展、糖菸酒會,以及其它行業展會。

  • 二、依靠龐大規模為噱頭的餐飲、酒店、健身房、KTV、培訓機構等,可能面臨萎縮。

比如:華南最大的海鮮城、最大的自助餐酒店、包房最多的KTV等。

  • 三、遠離城市社區的地產業態。

比如:購物中心、娛樂飲食綜合體、遠郊汽車超市,將面臨巨大挑戰。相反,距離社區近的業態,更具發展潛質。


李亮說定位


二影院娛樂行業,因人員較多造成聚集,解禁了也會讓很多人不敢去!

三教育培訓行業!人多易聚集,家長都不敢讓自家娃去,影響肯定很大!

你們說說我猜的對不對!!!



周哥聊房


服務業及餐飲行業,旅遊業及各地景區,小型加工企業綜上為三家



徐勁松


旅遊,餐飲,零售行業。

因為禁止人員流動,所有人居家隔離讓旅遊成為不可能,不外出,不聚餐、不聚會自然也會連著餐飲一樣受影響。

另外,預防病毒,所有人員禁止外出,零售行業影響也是巨大的。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希望我們可以早日復工,為人民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