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往事,在异国他乡团结互助的韩国人

疫情现在国内算控制了,值得庆幸。

国外还在蔓延,各国都有不同的政策出现,也都期待着天气温暖时,疫情会全球消失掉。

非典时的疫情虽然没有这次影响和损害大,但是对于我也是记忆犹新。

03年的时候,准备了很久,开了一家咖啡馆,在台湾“-岛咖啡”红火的时候,想象这个东西不错,不温不火不忙不乱的,一年收入也可观,如果在省内开十家也可以退休了。

开一家咖啡馆大概需要150-200万,咖啡馆的面积需要600平米以上,如果第一家开成功了,在山东的各个城市里,复制就好了。

哪知道第一家开业的时间,就撞上了和非典同一天(这时间交代的算清楚吧),白天忙活着开业、招待各方祝贺的客人,晚上,电视上宣布全国进入非典的防控阶段。

第二天,好容易进来个客,还戴个口罩,只得感慨大潮来时只要在海里都会受冲击。

咖啡馆选择在烟台的亚洲大酒店的附楼临街一层,下图那个黄色的门面就是。

那些往事,在异国他乡团结互助的韩国人

非典风波很快过去了。

门口的马路又开始修路,这条作为烟台城市形象的路修了近一年,等都停当了,算算账,咖啡馆钱没赚到,又掏出70万来。

开十个咖啡馆的念头就放下了。

但咖啡馆临窗的一个位置我就坐了好几年,也养成了现在只喝黑咖啡的习惯。


那些往事,在异国他乡团结互助的韩国人

隔几个桌,几个韩国人也在那坐了好几年,那是几个在烟台经营各种投资生意的韩国人。

他们有一帮人在中国经营高尔夫球具和高尔夫旅游,周末接待韩国的高尔夫发烧友来山东各地打球,亚洲大酒店的一楼大厅,有他们的一个高尔夫品牌店。

那几年,韩国高尔夫火的一塌糊涂,在当地打球需要预约,预约后排队的时间和花费说出来咂舌,到中国打球连游带玩的,比在韩国国内还便宜。

每到周末,大批的韩国高尔夫球发烧友,就结伴来到亚洲大酒店,他们就会各自带着球友出去打球。

他们没事时就会坐在咖啡厅里,甚至有时候办公议事也在咖啡厅里,久之,那个区域成为他们固定的专属。

那几年中国土豪出国买东西的还少,一些品牌的高尔夫球具也很好卖,经常有十几二十万一套球杆的卖,球衣也几千上万的都有。

打球风尚的时候,一些官员也喜欢上这个运动,自备球具都不便宜,一套行头也是价格不菲,至于是不是自己花钱就发挥想象吧。

卖出一套利润不少,每次有高档的球杆成交,前面的小弟就会高兴地过来报告一下,多的时候,一天100万的销售额,平时几万一天太随意。

所以这些韩国人的生活真心不错,早早过着土豪的生活,看着是真享受生活,还不少赚钱。

土豪们每天和我在咖啡馆见面,微笑、点头打打招呼,并不交流,尽管他们的中文都很流利,私下里他们也告诉新人,那个人是这里的老板。

我觉得他们找到赚钱的生意后,大把的时间在浪费和消耗。

不久,咖啡厅经理告诉我的事情,让我吃惊、并对他们刮目相看。

这几个经常坐在这里的韩国人都有各自庞大的产业,那时,烟台和威海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大量的电子、纺织、汽配工厂来到烟台,早来的几个手里很多资源,那几个干瘦的老头都是超级富豪。

做高尔夫球具的,也有其它生意,他在这个圈里并不是最有财力的,有几个看起来很朴实的人有更大财力,他们组织了个商会,大概150多人,每月固定的交会费。

这个会费做了什么呢?

就是来到这个城市的韩国人,有些会来投奔他们(我琢磨应该是他们一个城市、或者是有某种联系的),他们在每月的聚会中,向全体会员介绍这些人。

根据这些新来的人的技能、经历和财力,商会其它的人会给他们出主意,帮助他们做项目,免费义务的带他们熟悉新环境,帮助他们办理各种繁杂手续,介绍引荐中国官员。

项目靠谱了,还用会费给这些新来的资助(这个不清楚是贷款还是扶持)。

生意或项目起来了,这些人都会去捧场,很快就进入正常运转阶段。

年底他们会评选本年度新人最努力奖,第一名:奖励约120万人民币,二、三名递减,每个新人也各有奖励,这个奖金是那几个富裕土豪拿出来的,也有各会员自愿捐出的。

有一年的年会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激动不已,已经醉了,见了人就激动的鞠躬,语无伦次,咖啡厅经理告诉我:他刚得到120万的奖励,激动的嗷嗷的哭。

他们日常坐的那地方,经常有新人来,有的还带着老婆和好几个孩子一起,有这样帮助,在异国他乡立足就更容易些,有这些先来人的扶持,会很快熟悉、进入新环境。

这些人虽然是来到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但是在和我们国内的一个个小小的个体竞争中,优势明显,那是整个团队的能量和智慧啊!

他们的妻子、夫人也经常来聚会,做一些公益活动,她们每周末来20多位,围坐在咖啡馆里中央的区域,有人会提议做什么公益或善事,其它人讨论一下附和。

从知道他们做的这些事,就觉得他们都很可敬,尽管看起来还是那么随性自然,那几个晒的黑黑瘦瘦,看起来像土老帽的老板,还有一看就是海归派的才俊,白白胖胖的金丝边眼镜吊带裤,谈起女人来也都有坏坏的笑,相互调侃、玩笑、打闹,但觉得他们生活里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从那时起,在我心里,韩国人可敬!

这个抱团互助、富帮穷、老帮少的模式,如果在外的国人也学到,会给很多的新人多大的帮助啊。

可能有的地方也有同乡会,城市和地区的商会,不知道是不是也这样运作的,是不是也会给那些新人帮助、鼓励和奖励。

开咖啡馆的时候,我鼓励员工接受客人的小费,同时也有对客人服务的高要求,如果要给哪位客人发贵宾卡,一定要全体员工都认识他,如果同性和单独一人进来,要叫出先生的姓和称呼,而有女性陪同则看情况,有人带着老婆来,老婆一看,哇噻,这里人都认识你?搞了什么鬼?

公职人员陪着领导来,也不宜太殷勤,不然,领导一看,好小子,你很腐败啊,这里人都认识你。

这个拿捏不容易,咖啡馆的经理做到非常棒。

咖啡馆里喝咖啡,有人不喜欢,他们来了就想喝酒,可是在这里喝酒就觉得价格有点吃不消。

有个熟客半玩笑地对咖啡厅经理说:“这小瓶啤酒卖18元太贵了吧,能2元一瓶不?”

经理笑嘻嘻的接话:“好啊。下次你再来,我拿个小板凳,你在门口坐着喝完了再进来,我给你算一元一瓶。

客人大笑,我在一旁桌子听到,忍不住笑,心里赞叹她的机敏。

即要享受服务和环境,又要价格便宜,哪有这样的事情。

所以,那些年关于餐厅自带酒水要不要收服务费的问题,都是假命题,这长点脑子都能明白的事情,有什么可争论的呢?

韩国人对于服务生都很大方,他们不吝啬小费,有的会超付,对于服务好的员工,他们会主动告诉经理,所有的服务生都愿意为他们服务,告诉经理了,她们还会得到一次奖励。

在咖啡馆天天见面,都是微笑致意。在其它场合见到他们,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地打招呼,鞠躬再握手,像熟悉的老朋友,嗯,确实熟悉,每天都不用回头,我都知道谁坐在那里,谁来了又走了。

可敬的韩国人。

从疫情想到非典,就想到非典时开业的咖啡馆,沥沥拉拉地写到这,想个题目按上。

今天就到这里,写的不好也别忘点个“在看”。

你都已经看到这了。

下面可以留言了,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

2020年03月2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