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沉重的心情難以平復,在夜晚樹影婆娑的交織下,墨色筆墨漸漸暈染紙張。一場關乎人性、倫理的視聽盛宴讓每個人沉浸其中,感到真正的意難平。《菊豆》這部影片是由張藝謀執導的,改編自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影片將背景設置於中國二十年代的一個小山村裡,向觀者講述了楊家染坊內發生的一系列與封建壓迫抗爭,妥協並最終走向毀滅的故事。

觀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認識到那個年代下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而正是這種引發人思考的深刻觀念,被劇中人物的命運絲絲牽連。揭露且批判重男輕女的社會觀念,又以悲涼的結局痛訴了封建思維對於許多人的迫害。

我想,這便是導演想要在而今時代裡所傳達的一種隱性價值與觀點吧。不同於以往的主題和角色分析,脫去華麗明星主演的層層光環以及整篇壓抑灰暗的基調,我想從豐富細緻的視聽語言層面,點滴滲透,以三個小角度來感受龐大的悲情聲色,只願執筆落下,盡情抒發,再沒有沉重和悲痛,只留下淡淡殘絲,縈繞夢中。

《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01巧妙使用色彩工具,形成強烈的畫面感

色彩即思想、情緒、節奏。在《菊豆》中,色彩的運用貫穿全篇,導演通過對畫面形象的色彩設計、提煉以及選擇搭配和渲染,烘托出了主題的情緒基調和特定氛圍,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張藝謀曾說“我認為在電影視覺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喚起人情感波動的因素。”而《菊豆》色彩的應用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他這一觀點。

首先談論的是藍色。

影片中第一次出現的是藍灰色,它代表著憂鬱和悲傷。一座座規規矩矩的房子,排排矗立,方方正正,瞬間把人帶入一種壓抑的氛圍。而房子便象徵著亙古不變的封建思想和守舊的傳統,從開頭便奠基了悲劇發生的必然,引出影片接下來此起彼伏的悲劇故事。

其次我們來談談紅與黃。

黃布代表曖昧,紅布代表慾望,相互交織,暗示菊豆與天青的情感變化。當天青把紅色染料倒入黃色染池中攪拌時,紅色在黃色中逐漸散開,給觀者強烈的視覺刺激,此刻的色彩正暗示著劇情將要走向反抗與亂倫。相較之前的黃色調,此刻紅與黃的結合預示著天青和菊豆距離的拉近。

菊豆哭著向天青求助的鏡頭,她放下自己手裡的紅布,抓住天青拋垂下來的紅布。這個鏡頭,天青具有維護男權制度的傾向,在宗法制度的森嚴屋宇下,比菊豆的位置更高,菊豆是在向天青求助。後面的二人結合正說明這一點,此刻的色彩正是天青攪拌染料時紅黃相溶的發展。

《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最後,我們闡述一下最深刻的血紅。

色彩具有一種特殊的象徵效果,一種喚起聯想,激發情緒的強大力量。血紅 ,走向結合。康定斯基曾說“每一種顏色都可以是冷的也可以是暖的,但任何色彩中也找不到在紅色所見到的那種強烈的熱力。”天青與菊豆第一次結合,血紅的布匹滾滾而下表示二人魚水之歡,標誌著二人正式結盟。但是這個顏色還具有更深的意義,因為在天青正是被兒子天白棒打淹死在血紅的染 池裡的,簌簌而下的紅布,層層疊在染池表面,將天青覆蓋。

天白是這座屋子的繼承人,同時繼承了所有的世俗偏見和規矩,森嚴的男權意識,天白對菊豆與天青的結合以及自己的身世都是徹底否定的,他幾乎是無來由的承襲著祖宗的規矩,他謀殺天青,加深了影片的批判意味,所以血紅是男女結合的象徵也是血的散漫,天青的生命出現轉折時是這個顏色,被殺時淹的染池也是同樣的顏色,它貫穿反抗的開始與終結,是反抗失敗的象徵,更暗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色彩是電影藝術表現的一個重要因素,色彩的運用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拓展了影片藝術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我們從色彩的角度分析會明白,電影藝術離開了色彩會顯得單薄,而在張藝謀導演的作品中色彩一直是他最大的標籤。

我認為,《菊豆》不同於《英雄》中三段對彩色的水墨極為寫意的運用,或者《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對紅色的極致變幻,它通過顏色的交融過渡來展現了人物命運的起伏,反抗與失敗,意蘊深刻而富有張力,讓觀者以強烈的心靈衝擊,帶來了一場色彩的盛宴。

《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02構圖嚴謹,富有層次感和邏輯

構圖即造型、形象、空間。構圖的創造體現導演的別有用心,層次鮮明且具有邏輯性。影片的開端是一座座井然有序的房屋,規矩的線條富有框架感,繁密的屋頂充斥於整個畫面,於構圖中創造一種壓抑的氛圍。而天青牽著馬從遠處漸漸走來,也暗示著即將進入封建社會,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

這個鏡頭畫面,正好與後面天青牽馬回來在橋上與菊豆相遇的場景相呼應,通過對兩人背景的描繪,並縮小其在整幅畫面中的佔比,烘托出封建禮教束縛下悲悽的氛圍,表現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對底層人民的迫害。

從這裡也引發我們思考,從創作技術上來講,對比更有利於烘托突出,例如電影中高大規矩的房屋與渺小單薄的身影相對比,在畫面中便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增加情感上的壓抑色彩。延伸到大的層面,我們也能從側面深刻直觀的感受,影片所表現出他們悲涼的命運以及面對宗法和倫理的身不由己,更使觀者身臨其境,增添情感認同。

《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03蒙太奇的塑造渲染,加強觀影效果

運用重複蒙太奇,將具有一定意義的場面重複出現,出現率高而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們形成既定意識和感受,從而前後呼應、深化主題。 片中共兩次對單獨的紅黃染布進行仰角搖鏡頭拍攝,紅黃染布是菊豆天青愛情的隱喻。而二人始終沒有得到名正言順的機會,所以影片兩次通過表達對愛情的仰望來展示悲劇。第一次是搖鏡頭,是天青菊豆二人野合之時,描述他們美好的感覺。第二次是二人在地窖做了一回夫妻之後將要窒息之時出現,描述將死呼吸衰微的感覺。

仔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兩次畫面出現都與二人結合直接相關,一次是第一次,一次是最後一次。反抗帶來的希望與絕望在這兩個鏡頭裡顯現,是對二人愛情的開始與終結的表述。相同場景一再出現,增強影片藝術效果,揣摩人物細緻情感,揭露社會殘酷現實。

《菊豆》:於聲色中將悲情傳遞,淺析視聽語言

總結一下:

於光影中體味色彩構成,於聲色中揣測情感意蘊。不同於《紅高粱》中紅色的主調運用,也不同於《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濃重而誇張的色彩展現,導演通過豐富的色彩搭配、極致的構圖設計和重複畫面的使用,將悲情極富感染力、將情感極富深切性,傳遞一曲對封建思想的控訴、對宗法制度的揭露,帶來一場關乎人性、倫理的視聽盛宴。

其實,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在表達電影內涵時,不需受語言的語法規範,用詞規範以及社會準則的限制,只要巧妙使用視聽語言並將其結合,善於在電影敘事中揭示人的情緒,心理和精神信息,便能使人內心世界外化,使熒幕形象更豐厚,生動和富有質感。該部電影便是通過導演嫻熟的色彩駕馭力和空間調度感,為觀者勾勒出《菊豆》中人性的悲劇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