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沉重的心情难以平复,在夜晚树影婆娑的交织下,墨色笔墨渐渐晕染纸张。一场关乎人性、伦理的视听盛宴让每个人沉浸其中,感到真正的意难平。《菊豆》这部影片是由张艺谋执导的,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影片将背景设置于中国二十年代的一个小山村里,向观者讲述了杨家染坊内发生的一系列与封建压迫抗争,妥协并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认识到那个年代下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而正是这种引发人思考的深刻观念,被剧中人物的命运丝丝牵连。揭露且批判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又以悲凉的结局痛诉了封建思维对于许多人的迫害。

我想,这便是导演想要在而今时代里所传达的一种隐性价值与观点吧。不同于以往的主题和角色分析,脱去华丽明星主演的层层光环以及整篇压抑灰暗的基调,我想从丰富细致的视听语言层面,点滴渗透,以三个小角度来感受庞大的悲情声色,只愿执笔落下,尽情抒发,再没有沉重和悲痛,只留下淡淡残丝,萦绕梦中。

《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01巧妙使用色彩工具,形成强烈的画面感

色彩即思想、情绪、节奏。在《菊豆》中,色彩的运用贯穿全篇,导演通过对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以及选择搭配和渲染,烘托出了主题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张艺谋曾说“我认为在电影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情感波动的因素。”而《菊豆》色彩的应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这一观点。

首先谈论的是蓝色。

影片中第一次出现的是蓝灰色,它代表着忧郁和悲伤。一座座规规矩矩的房子,排排矗立,方方正正,瞬间把人带入一种压抑的氛围。而房子便象征着亘古不变的封建思想和守旧的传统,从开头便奠基了悲剧发生的必然,引出影片接下来此起彼伏的悲剧故事。

其次我们来谈谈红与黄。

黄布代表暧昧,红布代表欲望,相互交织,暗示菊豆与天青的情感变化。当天青把红色染料倒入黄色染池中搅拌时,红色在黄色中逐渐散开,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刺激,此刻的色彩正暗示着剧情将要走向反抗与乱伦。相较之前的黄色调,此刻红与黄的结合预示着天青和菊豆距离的拉近。

菊豆哭着向天青求助的镜头,她放下自己手里的红布,抓住天青抛垂下来的红布。这个镜头,天青具有维护男权制度的倾向,在宗法制度的森严屋宇下,比菊豆的位置更高,菊豆是在向天青求助。后面的二人结合正说明这一点,此刻的色彩正是天青搅拌染料时红黄相溶的发展。

《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最后,我们阐述一下最深刻的血红。

色彩具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效果,一种唤起联想,激发情绪的强大力量。血红 ,走向结合。康定斯基曾说“每一种颜色都可以是冷的也可以是暖的,但任何色彩中也找不到在红色所见到的那种强烈的热力。”天青与菊豆第一次结合,血红的布匹滚滚而下表示二人鱼水之欢,标志着二人正式结盟。但是这个颜色还具有更深的意义,因为在天青正是被儿子天白棒打淹死在血红的染 池里的,簌簌而下的红布,层层叠在染池表面,将天青覆盖。

天白是这座屋子的继承人,同时继承了所有的世俗偏见和规矩,森严的男权意识,天白对菊豆与天青的结合以及自己的身世都是彻底否定的,他几乎是无来由的承袭着祖宗的规矩,他谋杀天青,加深了影片的批判意味,所以血红是男女结合的象征也是血的散漫,天青的生命出现转折时是这个颜色,被杀时淹的染池也是同样的颜色,它贯穿反抗的开始与终结,是反抗失败的象征,更暗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色彩是电影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的运用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影片艺术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我们从色彩的角度分析会明白,电影艺术离开了色彩会显得单薄,而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色彩一直是他最大的标签。

我认为,《菊豆》不同于《英雄》中三段对彩色的水墨极为写意的运用,或者《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对红色的极致变幻,它通过颜色的交融过渡来展现了人物命运的起伏,反抗与失败,意蕴深刻而富有张力,让观者以强烈的心灵冲击,带来了一场色彩的盛宴。

《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02构图严谨,富有层次感和逻辑

构图即造型、形象、空间。构图的创造体现导演的别有用心,层次鲜明且具有逻辑性。影片的开端是一座座井然有序的房屋,规矩的线条富有框架感,繁密的屋顶充斥于整个画面,于构图中创造一种压抑的氛围。而天青牵着马从远处渐渐走来,也暗示着即将进入封建社会,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

这个镜头画面,正好与后面天青牵马回来在桥上与菊豆相遇的场景相呼应,通过对两人背景的描绘,并缩小其在整幅画面中的占比,烘托出封建礼教束缚下悲凄的氛围,表现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对底层人民的迫害。

从这里也引发我们思考,从创作技术上来讲,对比更有利于烘托突出,例如电影中高大规矩的房屋与渺小单薄的身影相对比,在画面中便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增加情感上的压抑色彩。延伸到大的层面,我们也能从侧面深刻直观的感受,影片所表现出他们悲凉的命运以及面对宗法和伦理的身不由己,更使观者身临其境,增添情感认同。

《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03蒙太奇的塑造渲染,加强观影效果

运用重复蒙太奇,将具有一定意义的场面重复出现,出现率高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形成既定意识和感受,从而前后呼应、深化主题。 片中共两次对单独的红黄染布进行仰角摇镜头拍摄,红黄染布是菊豆天青爱情的隐喻。而二人始终没有得到名正言顺的机会,所以影片两次通过表达对爱情的仰望来展示悲剧。第一次是摇镜头,是天青菊豆二人野合之时,描述他们美好的感觉。第二次是二人在地窖做了一回夫妻之后将要窒息之时出现,描述将死呼吸衰微的感觉。

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次画面出现都与二人结合直接相关,一次是第一次,一次是最后一次。反抗带来的希望与绝望在这两个镜头里显现,是对二人爱情的开始与终结的表述。相同场景一再出现,增强影片艺术效果,揣摩人物细致情感,揭露社会残酷现实。

《菊豆》:于声色中将悲情传递,浅析视听语言

总结一下:

于光影中体味色彩构成,于声色中揣测情感意蕴。不同于《红高粱》中红色的主调运用,也不同于《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浓重而夸张的色彩展现,导演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极致的构图设计和重复画面的使用,将悲情极富感染力、将情感极富深切性,传递一曲对封建思想的控诉、对宗法制度的揭露,带来一场关乎人性、伦理的视听盛宴。

其实,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表达电影内涵时,不需受语言的语法规范,用词规范以及社会准则的限制,只要巧妙使用视听语言并将其结合,善于在电影叙事中揭示人的情绪,心理和精神信息,便能使人内心世界外化,使荧幕形象更丰厚,生动和富有质感。该部电影便是通过导演娴熟的色彩驾驭力和空间调度感,为观者勾勒出《菊豆》中人性的悲剧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