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心閱:武昌魚


美文心閱:武昌魚

武昌魚

美文心閱

說起武昌魚,腦海中情不自禁就想到一代偉人毛主席的詩詞《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這樣的流連佳句。讓武昌魚聞名遐邇。


武昌魚,俗稱鯿魚、草鯿等。 鯿魚,上古稱“魴”。《說文》裡稱鯾(郭璞注:江東呼魴為鯿),亦稱“鯿魚”。鯿魚按現在的分類有三種:三角鯿、長春鯿、團頭魴屬鯉形目,鯉科,體形呈扁平狀,背部隆起明顯,頭和口均較小,上下頌無角質物覆蓋,分佈於長江中游的湖泊中,盛產於湖北梁子湖。

據《武昌縣誌》載:魴,即鯿魚,又稱縮項鯿,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餘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屬名貴淡水魚菜。

美文心閱:武昌魚

古人早已關注到鯿魚的美味了。《詩經》雲:“豈其食魚,必何之魴。”三國時吳國的陸璣在《毛詩草木鳥獸蟲疏》中說:“魴魚也,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

史料記載武昌魚得名於三國時期。孫權巡遊湖北鄂城,發現城南幾十裡許有座小山,名叫武昌山,以武為昌,正合以兵戎起家的孫權心意,即將鄂城改為武昌,同時還發現這裡有一種滋味特美的鯿魚,遂命名為“武昌魚”,並且於公元229年在那裡稱帝。


公元265年東吳甘露元年,末帝孫皓欲再度從建業(南京)遷都武昌。左丞相陸凱上疏勸阻,疏中引用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兩句"單謠"。於是武昌魚便始有其名。


此後,歷代文人留下了諸多與武昌魚相關的詩詞。如唐代岑參的詩:“秋來倍憶武昌魚,夢魂只在巴陵道。”宋代蘇軾的詩:“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宋代范成大詩:“卻笑鱸江垂釣手,武昌魚好便淹留。”明代汪玄錫還將其詩句題刻壁間:“莫道武昌魚好食,乾坤難了此生愁。”清代梁鼎芬因喜食武昌魚,曾將其書房命名為“食魚齋”。

美文心閱:武昌魚

武昌魚營養成分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另外,還含有膽固醇、維生素、煙酸、鈣、鐵、鋅、鎂、銅、磷、鈉、硒等物質,可以起到補腦和軟化血管的作用。


武昌魚不僅是營養美味,還具有食療價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記載:“魴魚肉味甘,溫,調胃氣,利五臟,能助肺氣,去胃風。作羹霍食,宜人,功與鯽同。”《食療本草》上面也有記載:“鯿魚和芥子醬食之,能助肺氣,去胃風、消谷。”其實,武昌魚魚最大的功能是助消化,積食、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吃。

“攜幼歸來拜丘陵,南遊莫忘武昌魚。”待疫情結束春暖花開,相約武大賞櫻花,別忘了吃武昌魚。


—《END》—

微信公眾號:美文心閱,meiwenxinyu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