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水稻市场需求量在逐步提升。从目前水稻实际生产现状来看,各类病虫害限制了水稻的产量提高。

基于此,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析,针对各类病虫害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旨在提升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1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我国水稻实际种植面积较广,各类病虫害对水稻种植质量以及种植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水稻不同种植阶段可以看出,当前病虫害威胁较为严重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大多数病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病虫实际爆发强度也高。随着次要病虫害威胁的不断扩大,逐步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水稻病虫害实际威胁区域较广,影响范围较大,加上近些年来气候问题的影响,当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频频发生,对水稻种植过程中造成了较大威胁。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2 稻瘟病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主要有叶瘟和穗颈瘟两种类型,此类病害实际发展传播速度较快,对水稻地危害较大。叶瘟主要在孕穗和分蘖期发生,而穗瘟易发生在破口期。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高温高湿的气候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对于稻瘟病的防治,需要选用抗病品种,优化水稻抗病良种实际种植布局。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强化管理、施足基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多施钾肥、补充锌肥等。对种子可以选用强氯精进行消毒,而后浸种,消毒之后需要冲洗药液之后催芽,这样还能预防细菌性条斑病以及白叶枯病。在叶瘟初发病阶段,需要喷药处理,根据自然种植条件拟定具体喷药次数。药剂可以选用相应浓度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以及富士一号、丙环唑等进行防治,为了更好的提升药剂防治效果,需喷足药水量,不要盲目用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3 稻纹枯病防治方法

从水稻种植现状来看,稻纹枯病主要是在早、晚稻的中后期发生较为普遍,实际危害性较高。稻纹枯病以菌核的形式在种植土壤中越冬,等到第二年春天随着灌水犁耙活动的开展,菌核会萌发出菌丝,逐步侵入叶鞘部位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经过一段时间侵害,菌丝逐步延伸,向周边区域扩散,产生病斑。水稻在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多雨的环境是此类病害进行大范围传播的有利条件。此病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分蘖期开始发病,在分蘖后期以及孕穗期易患病,孕穗期前后阶段发病达到高峰阶段。对于此类病害的有效防治,需要明确具体的栽培技术,可以应用强化肥水管理为重点的栽培技术,做好合理密植措施,开展科学施肥活动,适时晒田,合理适量施用磷肥、锌肥、钾肥等。水稻在生长中期,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宜施加氮肥。通过药剂进行防治,需要保护水稻植株最后的叶片,施药的时间不能过晚,需要进行合理控制。可以选用相应浓度井冈霉素水剂和纹霉清水剂以及丙环唑等进行喷雾,喷雾过程中需要喷在水稻植株中部以及底部位置并施足药水量。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发生最适应温度在28~30℃,主要为害水稻叶片。通过肉眼对光观察,能够看出大多数条斑呈现出半透明状态。受害较为严重的水稻,大多数呈现出如火烧状。此类病害主要是通过带病种子、病田水等进行病害传播。大风、多雨、高温、潮湿是病害进行传播的重要条件,在种植密度较大的田间发病较多。对于细菌性条斑病需要加强日常检疫,在种植过程中不能从病害区域引种,

选择抗病性以及高产性能较好的品种,加强农业防治,根据水稻实际生长情况合理施肥,适时晒田。在生长关键时期需要采取用药措施,在发病初期需要及时防治,控制病害的大范围扩散。在发病较为严重的区域需要间隔7d的时间连喷两三次,防治药剂可以选用龙克菌或是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用噻霉酮,当病害较为严重时,可以再添加磷酸二氢钾进行混合防治。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5 稻飞虱防治措施

稻飞虱是目前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害虫,当前较为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等。从水稻生产现状来看,在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在水稻生长后期阶段则以褐飞虱为主,白背飞虱出现在水稻分蘖期以及拔节期,受到侵害的稻田大多落窝并呈现出黄色,分蘖减少,虫害严重时水稻会成片枯死。对稻飞虱进行防治,选用相应浓度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以及速灭威等粉剂,再配合叶蝉散倍液等制成喷雾进行防治,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或灌水撒颗粒剂进行防治,将叶蝉散颗粒剂撒入到稻田中,能够获取良好的防治成效,最特效的方法是喷施烯啶吡呀酮,既速杀又长效,防效可达30d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6 稻螟虫防治措施

水稻在生长分蘖期易受到稻螟虫侵害,害虫首先蛀食叶鞘,然后再咬断心叶、导致枯苗现象的发生。在孕穗期为害,会产生白穗以及死孕穗现象的发生。在防治过程中,需要选用适量浓度的高渗甲维盐或是锐劲特进行防治。此外,三化螟的危害较大,害虫幼虫主要损害水稻,蛀食水稻茎秆,被三化螟侵害过的植株,从中能够看到幼虫、虫孔等。当水稻枯心率达到2%左右时,幼虫在生长初期可以进行用药防治,能够获取良好的防治效果。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7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概述

大多数害虫具有趋光性,应用杀虫灯能够将害虫杀灭在产卵期,通过测报灯掌握大多数害虫实际发展动态。应用物理防治措施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水稻种植质量。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某类生物代谢产物控制害虫繁殖数量,能够降低虫害。化学防治措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重要的防治方法,通过化学农药直接消灭害虫,实际成效较高,效果较为明显,在病虫害实际危害较大时,能够及时快速防治。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这些科学的防治措施,能提升水稻效益

8 结语

当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广,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近些年水稻生产中各类病虫害威胁不断扩大,当前加强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全面提升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获取更大的种植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