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不亲,农村现在的“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怎么回事?

新大风歌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我国崇尚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依靠亲情和走动维系,依靠沟通和感情联系,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这种关系和方式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农村。过去,因为农民农闲时间较多,亲戚间就会经常相互走动,之间不用拿什么东西,只要亲戚朋友能来家里做客,大家都很高兴,坐在一起吃着粗茶淡饭,聊聊天,拉拉家常,说说心里的快乐,或日子里的委屈,在这个时候,是庄稼人最高兴也是最幸福的时候了。所以,亲戚关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亲密,越来越被大家所乐崇,而又不断的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融合。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活跃,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信息化的四通八达,通讯设备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在这些综合因素下,农村人相互走动已经没有过去那么频繁,或者因为在外地务工,或者因为工作太忙,在时间的隔阂中,原本的亲密亲戚关系显得越来越“不亲”了,这是当前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此,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农村人越来越忙了。

我们看到,现在农村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都纷纷外出务工,因为路途远,或工作太忙;或者在家里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以及手工加工业,或者从事小买卖,这些经济收入渠道的增多,农民们都忙着挣钱,这样相互走动的机会自然就减少了,或者到节日时抽身也亲戚家里坐一。而过去,农民在农闲时节,也没什么事情做,就相互走动,相互交流,显得很亲近,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二,现在通讯设备很发达。

现在人们沟通方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现在手机、电话已经很发达了,也很普及,农民亲戚间有个什么事情 ,也不用相互依靠走动来传递,而是打个电话,发个微信,或者方便的时候相互视频,这样把亲戚间原本要靠走路沟通的事情全部解决了。有什么事情要说,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或者想说什么话,一个手机就全部解决了过去依靠走路坐在一起通过说话完成。如果亲戚间摆酒需要随礼,微信转发个红包就完成了;如果经济需要帮忙,不管支付宝,还是微信轻轻一触,就可以达到了。也像不过去那样,需要亲自送到,或者依靠口口相传的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这种方式的发展,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亲戚之间的亲情也变淡了。

第三,维系感情的方式变了。

过去农村人家的经济基础都差不多,谁家比谁家也富裕不到哪里去,大家在心理、生活、吃住等各方面几乎都一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农村人的经济差距有了显明的差异,有的人家通过发展其他产业,或者打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家庭经济富裕,可能一些人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还处在温饱线上,这样亲戚间心理落差的加大,也导致了大家不愿意相互走动,也不愿意这样频繁的走动,总觉得双方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个心理的变化和现实情况的交织,也是现在农村人越来越“不亲”的重要原因。

总之,人常说,富在深山老林有远亲,穷在街边无人问。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经济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对传统的文化和习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个问题在农村越来越现实。生活本来就这么现实,你不劳动,不通过勤劳致富,不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家庭贫穷落后的面貌,即使再亲的亲戚关系,也会越来越不亲,也会越来越疏远。但是,乡村关中想在这里说,我们不管贫穷富裕,不管生活发生多大的变化,不管你在哪里,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不能因为世俗的变化而疏远,有空的时候,亲戚之间多走动,我们的生活不是更加炫烂多彩?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高见,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