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严重,买化肥有保证吗?

用户840227231222


有保证,各级政府对农资这块还是支持三农,不必恐慌,化肥,农药,地膜晚一点都能买到


风风雨雨8848


 你好!我是山村阿姐,身为农民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危害巨大,很容易使人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从2003年化肥市场走势看,“非典”疫情对当年化肥市场并没有产生大的负面影响。以尿素为例,2003年4月和5月初是“非典”最为严重的时候,但尿素价格不跌反涨,由2月份的1420元(吨价,下同)涨至4月份的1670元,这也是上半年的最高位。倒是“非典”疫情衰退后,尿素价格反而出现下跌,到9月份时跌至全年最低点1375元。

  “非典”最严重的时候,尿素价格为何反而大幅走高呢?据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四五月份正是春耕用肥旺季,农民需求量大;二是当年尿素产能低。行业数据显示,2002年种国尿素产能为3480万吨,2003年增加了157万吨,为3637万吨,但也连4000万吨都不到。而当年的尿素年需求量超过了4000万吨,是尿素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上涨。在2003年7月份后,市场进入需求淡季,尽管这时候没有了“非典”,但价格一样的要呈现下行走势。

  但今年的情况同2003年大不一样。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化肥产能大幅增加,市场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如尿素产能已超过7000万吨,与2003年相比,接近翻番。再加之今年的疫情爆发时间比2003年要早2~3个月,不像2003年一样处于春耕用肥期,所以再像2003年一样价格不跌反而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受悲观情绪影响,后市化肥价格走低的可能性增大。

生产基本平稳 汽运“告急”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疫情对部分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湖北影响更大一些。如双环科技就发布公告,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一方面货物运输不畅通、装卸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下游客户开工普遍延迟,1月27日起公司生产减负荷运行。不过总体看,大多数企业生产基本平稳,即使是湖北,不少企业也表示,生产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兴发集团表示,当前处于正常开车状态,暂未出现停车、停产情形;富邦股份表示,公司及时制定了各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措施,生产经营基本面稳定。

  目前,对化肥市场影响最大的,主要体现在物流流通环节。受疫情蔓延影响,部分地区省道、国道,甚至高速都封闭,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各村也封闭,汽车无法进村;汽运物流瘫痪,化肥产品运输困难。据某资讯机构数据统计,截至1月30日,中国尿素生产企业总库存量102.08万吨,较春节前增加48.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53.94万吨。目前,有些尿素企业陷入两难的局面,货运不出去,又不能停产,停产的话损失可能会更大。

1月31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出《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用肥保供工作的倡议书》。《倡议书》中说,当前正值春耕备肥关键时期,氮肥生产企业要努力克服疫情防控增加的各种困难,积极组织好氮肥生产,稳定增加氮肥产量,保证产品质量,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氮肥市场价格稳定,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电话等方式做好销售服务工作。

呼唤绿色通道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全国多数地区实施交通管制,部分地区封城。某资讯机构表示,化肥生产区和消费区存在区域差异,这也是化肥冬储的原因。具体来看,为满足东北、华北及华中一带主要农业生产区春耕大量用肥,西南、华中和华东等主要化肥生产区在每年的11月前后就已开始生产、储备大量货源。此次疫情,多数省份实行了严格的交通管制,对储备的化肥运输至消费区会造成一定影响。短线来看,各肥企货源外发困难,面临一定库存压力,化肥价格将低位运行,对此经销商关注点多在远期局部可能会出现短缺方面,市场存在拉升远期化肥价格预期。

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要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

不论是化肥生产企业还是化肥经营企业,都希望《紧急通知》落到实处,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维护农资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让化肥等农资产品及时送达农民手中,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资保障。


山村阿姐


春季化肥市场可能会出现极端行情,因为需求是刚性的,冬储大部分地区并没怎么储备,而开工率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春季物流又往往会较紧张。现如今在严重疫情的意外影响下,极端行情出现的几率也将大大增加。究竟是怎样一种“极端”呢?上游着急卖、抢着卖,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导致价格上不去,甚至被迫继续打价格战;基层着急买但买不着,经销商售价可能会大涨;没货的贸易商、经销商看着有货的大赚而干着急,但是等到高价入手后,需求已减弱或货源已广泛增多,价格又开始下行,遂成为接盘侠。于是,大部分人在春季市场里都只能是白忙活乃至亏损,只有少数前期有现货储备者和货源、物流有优势者才是后的赢家。

目前上游化肥企业开工率已受到影响,结合着前期冬储量的不足,物流的紧张,其实春季市场化肥价格上涨本应是主旋律。

但是由于疫情的严重程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目前复合肥工厂及一些工业需求客户的开工率恢复缓慢,基层市场还存在着“封村”之类的阻碍,物流紧张本就是双刃剑,现在的物流紧张在局部已近乎是中断,所以导致了需求暂时的延后,另外呢部分企业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响应保供号召还要尽可能生产,库存压力大大增加,再加之人心惶惶,生产、物流乃至销售、采购方面的人力资源也较以往更紧张,所以这就为本该出现的涨价行情增添了众多变数。

预计近期化肥价格走势恐将以稳定和下行为主,个别需求释放早且物流较好的肥种和区域价格可能小涨,待到疫情缓解,政府加大保春耕力度之后,尤其是这期间如果临时性的压力导致上游开工率不升反降,库存被明显消化的话,化肥价格将迎来全面复苏之机。这里的拐点具体出现在什么时间不好说,因为疫情本身如何发展也不是有信心就能决定了的,但大概是会根据以往正常基层需求释放的前后顺序而来


农家阿丽


湖北是化肥的主产区,二月份春耕开始,湖北的化肥厂有三大难题。第一疫情严重,企业自身不敢开工,第二湖北经销商不敢进湖北的货物。第三,湖北的车牌不管走到哪里都要隔离14天才能下高速。疫情严重的影响了工业生产秩序,但是一点也影响不了农业生产秩序。化肥的需求还是如往常的。


爱网


我们这里农村多数人都种的小麦,每年春季都要浇一次返青水,浇水时都会顺便给小麦追加一次肥,能够保证小麦更好的分芽。

由于今年疫情影响,村里基本上都封路了,村与村的主要通行干道也都封了,刚开始要买化肥的时候还真没办法,但随着春季施肥季节的临近,政府给人们大力的支持,通过复工复产的严格管控,协调农民和化肥经销商,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保证每家都能购买到所需化肥。

我们这里都是村民把自家所需化肥数量报给村干部,由村干部联系经销商一次性送到村子外的隔离带外面,由村干部负责分发,为避免村民聚集性领化肥,所以由村干打电话依次领取,有效的避免了村民们的聚集性采购,政府的协调为民,为农民解决了实质性问题,我们这里化肥采购还是很有保证的。

在这里祝愿疫情早日结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闲不住的啊涛


从2019年农资产品监督抽查情况看,主要问题有: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标明成分未检出、擅自添加其他农药等问题,分别在不合格产品中占比41.5%、27.5%、17.6%;兽药含量不合格、中药有效成分未检出、非法添加等问题;肥料养分含量不足(在不合格产品中占比75%)、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合格率低(79.2%)、标签标识等问题。

当前春耕生产在即,部分地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农资供应出现紧缺,假劣农资可能趁虚而入。各地要围绕使用量大、合格率不高、风险隐患多的重点农资品种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罚严管、重罚重判、快审快结。农药重点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隐性添加农药成分等行为;兽药重点加强对假劣兽药、抗寄生虫类药物、兽用抗菌药和中兽药散剂等的监督管理;肥料重点查处有效成分不足、虚标含量及偷换养分等行为;种子种苗重点查处无证生产和纯度不合格产品。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指导农民科学购买农资产品,做到“三要三不”,要到正规门店购买、要买正规包装带标签的、要索取购销凭证,不买无证无牌的、不买标识不清标注不全的、不贪便宜买农资“忽悠团”的。鼓励支持农资企业、连锁经营店、农资合作社、农资电商等提供网络订购、上门配送、直销直供等服务,进一步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


喜上家技术顾问


对于疫情期间,农民买化肥的问题,我们南充农村采取了:

村上安排人员上门登记各家各户所需的化肥品种及数量,然后上报村上及乡镇政府,乡镇政府负责调拨化肥,村上安排本村车辆将化肥运回本村送到每家每户。车辆进出村必须消毒处理,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做好防护。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大量村民集体 扎堆上街采购化肥,也避免了疫情期间疯狂采购化肥,给市场带来了一种恐慌现像,一但有了这种现象,就有部分人员担心买不到化肥,就会出现更多的人疯狂抢购化肥,农村人员大量佣进街道,集体采购。如果其中有一位人员不知道自己 已经犯上新型冠状病了,那么就会在采购化肥的时候传播给跟他接触过的人员。同样如果出现疯抢化肥,也会给不法商贩 黑心商家化肥涨价的借口。

政府采取的这种方法,有效的避免了以上的弊端。支持政府工作


逸雅居全屋定制家居


有,都是国家统一的


小杨256609601


有保证


秦农之声226294738


有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