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的初中有素质班、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吗?你赞成这种做法吗?

英語教师


坐标山东东营。我们这里从来都是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不允许出现重点班的,都是均衡分班,各班学生成绩按“逛线”方式,各班并列,老师都是强弱搭配,总体一致性质的。


这是东营市教育局2018年秋季招生政策的一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分快慢班有利有弊吧。

快慢班的最大利处:

能实现分层次教学。现在学校普遍班额大,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有很大差异,老师讲课要求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这样长期下去的结果,就会出现尖子生堂堂课吃不饱,落后生吃不了的现象。――对尖子生和落后生都不能够尊重。学生发展不均衡,出现“差生”越来越多,跟不上班级教育教学节奏。而快慢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材施教”
就能实现了,对学生也是好事儿。

为什么不能分快慢班呢?其弊端主要是:

1、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国家层面提供的教育。不分快慢班就不会出现优势教学资源――教师、实验室等向快班倾斜的问题,也就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2、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思想性格属于养成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快班和慢班的心态会有很大区别的:快班可能骄傲自大,压力山大;慢班自卑自弃,放任自流。――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人们想要的,教育者追求的。

分快慢班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分数至上,升学率第一,对孩子的弊端远远超过好处,因此,我们这里一直没有快慢班的区分。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短处。


花自香17


不赞成初中班级分等级排班。

1、分等级排班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成绩好的同学,整体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利于老师安排课程,而且比较进度好安排。成绩较差的在一起,教学内容安排上就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但是,弊端可能更多些,比如:

1、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说,竞争压力更大,也会使部分抗压能力弱些的同学对提高成绩丧失信心,以致一蹶不振。

2、教师安排上,成绩较好的班级,教师安排的一般都是教学水平较高的,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存在不公平。对于成绩中等的,可能要落在弱班,对他们的打击比较大,心里会感到严重失衡,会对自己提高成绩更加失去希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就是感到升学无望,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学生在学校会更加不爱学习。整体而言,对所有学生的心里都会有所冲击,不利于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对于初中学生可塑性很强,很多学生努力一把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提升上去,如果因此丧失了自信心,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家之言,未必妥当,不喜勿喷。我就听说过有学校在初二这样分班,结果差班学生一个学期转学近半,最起码家长没人喜欢自己的孩子被放弃。


子木老师讲语文


你们那里的初中有素质班、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吗?你赞成这种做法吗?笔者今年刚好教初二,对当地的初中分班情况比较了解,我们这边初中实行的分班比较有创意,分为2个重点班、2个农村优质生班、1个教师子女班和11个平行班;前5个班都是勤奋好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后面11班中每个班内大多数学生是学渣,不到1/3的学生想学习。


对于这种做法,作为普通教师的笔者,赞成不赞成屁用也没有,关键是教育局领导和校长们赞成不赞成!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均衡分班喊得很响亮,地方上真正贯彻落实的,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我们当地县区基本上都是当成了耳旁风,该怎么分班的,还是各行其是。这种情况,如果说没有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你觉得一个小小中学的校长有那么大胆子跟教育部精神对着干吗?分分钟就会被拿下,反正笔者是不信!

均衡分班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平等、公平的义务教育。但是理想挺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下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不爱学习的是多数,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少数。比如笔者所教的初二,一共有900多学生,其中爱学习的好孩子也不过区区300多人,其他600人几乎都是学渣混子;如果实行均衡分班,不是好孩子把学渣们带好,而是混子们把好孩子带坏,因为法不责众,那么多学混子,骂不得、打不得,闹得老师课都上不下去,领导们这样分班,也是有着逼不得已的苦衷吧!

在笔者看来,目前的这种分班方式,起码有一个非常有利之处,那就是充分保护爱学习孩子的学习热情。重点班里,人人爱学习,个个要求进步,学风优秀、纪律良好,老师上起课来也有劲;平行班里,2/3以上的学渣,学风差到极致,纪律更差到极点,老师们进班就盼着尽快下课,呆在教室里就是一种折磨!对此笔者亲身经历、感同身受,因为在平行班里老师喊破喉咙也没人搭理你,如果你稍微对某个学渣训诫,得到的不是嗤之以鼻,就是直接威胁,老师除了让全班学生耻笑以外,就是把自己气个半死,仍然束手无策!


是否其他地方的初中孩子都爱学习,笔者不得而知;我们当地的情况确实如此,笔者丝毫也没有夸张。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真心赞成分为重点班和平行班!笔者深信,全国的初中生中,优秀的孩子很多,但学渣更多;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与公平是不存在的,愿意做猴子送去森林,愿意做人呆在城市,不是挺好吗?


自在人生wub


在我们这里,农村学校是存在着这种分班的,分有重点班,快班,慢班。而在市区是按照分片区招生,是均衡分班,常态班,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对于这种的分班,我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有着它可取之处,也有着不好的地方。有两方面:

1.分层教育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进行,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不相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根据这样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是好的,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容易进行学习。

2.分班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公平。分班是否意味着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呢?是不是老师不一样,教材不一样?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要让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教学,确保得到相应的公平的教育资源。

这种分班是存在的。但在教育资源公平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进行适合恰当的教学方式。



欢迎关注评论,我是小天,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初现天才数学课堂


其实我是支持设立快慢班、重点和普通学校的,因为一是这对于每个学生都公平,同时也能有效的实现分层次教学,不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干扰;二是这是一种社会竞争机制,也是一种准入机制,既然有高考准入机制,为什么在中学不能有?优胜略汰,自然法则。如果必须关心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那么中学生呢?也要保护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在价值观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此举断不可行!否则将来真正进入社会,还有哪个法律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剑胆香魂


一位朋友曾经给我留言说过,类似的一个判断,他认为分成快班慢班的时候就是一种公平,这才是最大的公平,而很多人会认为把一个学生段里面的学生分成了几个档次,然后分开授课是一种不公平。

而我觉得每个人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追求的公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在一些相对范围内来实现自己的公平。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连自己的孩子学习差,你当然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按一种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又能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来完成所有的教学过程,你有可能会同意,所有的班级不应当分出快班和慢班。

接着当我们遇到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学习特别优秀,自制力特别强的那种孩子的时候,家长就会想到让自己的孩子进入一些严格管理的班级,也就是进入快班或者一些高速值班,这种情形下,家长的行为和学习差的孩子家长的行为就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方式,这就说明了我们的公平其实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而分为快慢班,在这一种情况下只能是照顾大多数家长。

所以我个人觉得,学校里面分成快慢班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虽然教育不能像商品交易那样,有他的功利性,但其实不可否认,最大化的效率也就是帮助了大多数家长,只能这样做,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也就是说只能对大多数人公平,换句话来讲,只能是相对公平而已,没有绝对公平。


义诚老师


如今,农村乡镇初中师资力量基本不配套,也不均衡,把学校所有师资力量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好一个重点班,升上国家级免费高中,这个升学人数,就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教育质量和关于校长奖金多少的重要量化标准,事关学校办学声誉,所以,农村初中一般每个年级办一个重点班,其余平均分配,初三毕业能上什么高中就上什么高中,重点班就是为了学校生存而办的,这也是无奈之举!

在私立学校横着走的今天,一个规模在六七百人的农村初中学校能每年有几个十几个国家级重点高中免高学费学生,那是烧了高香。一般学校就一两个,很多是白板。

私立学校在当地某些部门的扶持下“掐尖”、提前招生,优秀小学毕业生都被私立学校招走了,原因很简单,私立学校有高额招生费(悄悄告诉你,每个优生2000元),谁都愿意给私立学校。

农村公立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了,招进来的,基本符合专家教授们的要求——为国尽义务。

要想生存,就得这么干!


征骑


我不赞成,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称呼你为老师,而老师又都希望学生都有所成就,应不分彼此,本身长短不齐这是事实,不过,对于短处多的学生,我们多花费一些时间,多费一点爱心,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才是我们的教育方针。


家美九


我听说分班的事早就禁止了。


用户2856056411285


呵呵…………本人就是普通班也所谓的烂班出来,想当年同村同年龄的个个都是进重点班或者什么校重点班,普通班的我当时在村里就好像是被判了人生一样这辈子没出息人………………现在有好几个,说好听一点的是单身难听点的是光棍(一条柴)。学校一般看的是最后一次考试的分数而己,分到普通班的不是笨蛋而是有时发挥失常而已,单看成绩抄的份都行啦,不应该分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