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糯稻漲到歷史高位,今年跟風擴種嚴重!

最近又到了春耕選種的關鍵時期,我隨機抽調了幾個糯稻主產區,有東北的、河北天津的、安徽的、還有江西的等等,有種糧大戶,也有米廠,大家共同反映的是

今年糯稻面積擴種明顯,背後一個共同的原因是價格高。

警惕!糯稻漲到歷史高位,今年跟風擴種嚴重!

2019年的糯稻絕對是糧食界裡衝出來的一匹黑馬。

由於前兩年糯稻價格低迷,種植面積減少,2019年糯稻收穫以後價格就持續走高。

據不完全瞭解,目前多地價位已經瘋漲到了歷史高位,黑龍江目前市場收購在2.2元左右,天津唐山等地2.2,安徽蕪湖2.05,寧夏也在2塊多左右。(最近市場調價快,價格僅供參考。)

糯稻是普通栽培稻的一個小品種,所含澱粉幾乎全部為支鏈澱粉,米質脹性小而黏性大,主要用於加工食品和釀酒,還被廣泛用於製作各類粘性小吃,如粽子,元宵,年糕,餈粑等,另外還是甜米酒、黃酒等的主要原料。


糯稻可以分成粳糯秈糯,其中米粒細長、形似秈米的長糯米(秈糯)和米粒圓短、形似粳米的短糯米(粳糯)。粳糯粘度較小,更適合於粽子的製作。我們接下來的重要節日窗口預計將帶來一波糯稻提價備貨需求。


目前我國的糯稻主要有8個集中產區,在地域範圍上,北方主要種植粳糯,而南方產區常常兩者兼有。


秈糯集中產區包括湖北孝感、河南信陽、江西撫州等。


而粳糯集中產區包括浙江紹興、四川宜賓、安徽望江、安徽懷遠、雲貴地區。其中,紹興作為中國傳統的糯稻產區,有大量的釀酒需求,年產量25萬噸的黃酒共需要糯米44萬噸以上;而安徽懷遠作為新興的糯稻基地,從2000年大規模種植起,其粳糯產量已經躍居全國第一。


糯稻不屬於託市收購品種,主要靠市場化收購,糯稻市場有三年一個週期之說,波動幅度較大,算是風險品種。

警惕!糯稻漲到歷史高位,今年跟風擴種嚴重!


2019年對絕大多數種植糯稻的朋友來說,算是賭贏了市場。

內參君調研了幾位種植大戶。天津的一位朋友年年種,一八年種了1000畝,市場價格不好,1.1多,一九年很少有人種了,他就賭了一把種了2000畝粘香稻。畝產量一千五六,最高賣到2.2多,除掉成本開支畝收入一千多。

收益毋庸置疑是最好的一年。

但有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由於價格好,2020年跟風擴種尤為明顯。市場似乎又開始了週期性的循環:爛市價低→面積減少→價格上漲→面積擴大→價格下跌

如果今年的糯稻沒有特別明顯的新增需求,僅憑當下增長的面積基本可以預期:價格很難樂觀。

股市有言:先知先覺者吃肉,後知後覺者喝湯,不知不覺者買單。

農業種植何曾不是如此。這和證券期貨的投資道理是一樣的,

收益和風險形影相隨,收益以風險為代價,風險用收益來補償。既想風險低又想收益好的產品太難找了。

你眼紅別人的收益,跟著價格的手去調整生產,總比市場慢了半拍。

農產品隨行就市,盲目跟風多半要賠錢。近年來,蔥、姜、蒜等小宗農產品價格如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蘋果、豬肉、雞蛋等大宗農產品行情寬幅波動,背後都能看到盲目跟風擴大生產的影子。

同樣,逆市操作,盲目擴種,也會造成供應大幅增加。

在經濟學中,有一條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供大於需,價格下降。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問題是農村經濟發展中一直存在的問題。看著年年增加的水稻產量,沒有品質、品牌保證的水稻淪為普通被挑剔的地步,究竟是種植出了問題,還是收購出了問題。觀察先生竊以為:踩不準市場的節奏、還有信息的不完全透明也出了問題吧。

不過,我們真得承認一個事實:價格是引導種植調整最高效的手段。

警惕!糯稻漲到歷史高位,今年跟風擴種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