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家公司在我辭職的時候沒留我,現在的同事工作搞不定,領導又叫我回去,我該怎麼選?

旭海無涯kobe


看了這個題目,感覺題主好糾結。一方面,對於自己的職業選擇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將職業發展與個人情感深度結合,這是不合適的。自我職業選擇的過程其實是自我職業辨識和行動信心樹立的過程。

先梳理一下,題主幾個糾結的地方。

1.已經離職了,還在糾結當初離職的時候是否留你。

A.現在很多人在糾結這個無聊的問題。

既然決定辭職了,那就按照自己的計劃走就行了。為什麼如此計較別人是否留自己的問題?是不想離職?可是不想離職你離職幹什麼?是想要面子?都已經準備走人了,面子有那麼重要嗎?

B.無論個人離職的時候企業留也好,不留也好,只要離職手續辦理順暢,個人權益得到尊重也就可以了。

至於留不留有那麼重要嗎?到底是為了自己的職業前途離職呢還是為了一個測試留不留的結果離職?

2.已經離職了,公司有需要,又開始糾結。

這裡有兩個問題。

其一是所謂的同事搞不定工作。你信嗎?同事搞不定,一個公司的同事都搞不定嗎?一個公司的同事都搞不定,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非要找你嗎?原因到底在哪裡?

其二,所謂的同事搞不定只是一個藉口,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公司和題主一樣也在那裡糾結來糾結去嗎?一個糾結的公司有什麼前途?

3.已經決定好的有了結果的選擇,現在又開始懷疑。

A.既然已經離職了,為什麼又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公司輕輕鬆鬆一句話,就開始糾結,不知道自己的主見和定力在哪裡?

B.誠然,離開公司又重新回公司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自己為什麼離開的,原來導致自己離開的問題是否還存在,能否得到解決?另外,假設回去,自己的職業能夠有好的前途嗎?

很多人都在強調職場的修煉,其實職場定力就是修煉的關鍵方面。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該走什麼樣的路,對自己保持信心和前行的毅力。這才是最重要的。鐵打的公司流水的員工,你不對自己負責,誰對你負責?

什麼樣的公司是靠譜的公司?值得員工追隨和信任?

儘管說,職場之上有人情和文化,但是無論我們做什麼,或者做什麼選擇,都要靠譜不是?一個公司值不值得你“二進宮”,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家公司到底靠不靠譜。

1.靠譜的公司考慮雙方的利益得失

案例:

我在實際的案例諮詢過程中接觸過這樣一家公司。為了提升員工的招聘效率和滿足公司不斷髮展的人才需求,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離職人員管理部門,建立微信群,相關工作人員隨時與他們保持聯繫,並跟進他們的動態。當公司缺人時,除了社會招聘以外,首先想到的就是想方設法讓這些已經離職的員工回來上班。

一開始的時候,效果不錯。因為公司打出親情牌,不少離職員工礙於人情和麵子,辭掉後來的工作回到老公司。但是,回到公司後發現,自己只是公司應急的一枚棋子,待遇沒增加、職位沒提高、原來的弊端和問題仍然存在,回到老公司還是要面對那些老問題。不久之後,很多回來的員工就毅然離開,再也不願意和原公司保持聯繫。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也很簡單,公司過於自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置重新回到公司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利益於不顧。

俗話說,本性難移,一個公司如同一個人,有些文化和管理的基因是很難改變的。當對方都不把你真正當回事的時候,你在那裡糾結什麼?如果公司真的離不開你,不用擔心,他們會表現出最大的誠意的,不用糾結。現在一些屬下的幾個電話就輕易動搖,也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

2.靠譜的公司信守承諾

公司也是有口碑的,公司也要講究信用。一家公司表現如何,是否值得跟隨,要聽其口碑,看其表現。一家公司的口碑不是自己說自己好,要社會上的人說好才行,不是自己在那裡炫耀,而是那些已經離職的員工到底怎麼評價。如果社會評價一般,即使公司自己的員工誇破天,也無濟於事;如果離職的大部分員工都不認可這家公司,那就沒有回去的理由。

一言九鼎,一家公司要遵守承諾和信用,這本身是負責任的表現。要追隨一家公司,要看起信用如何,有沒有責任感。

我身邊有位職場老兵,當年就吃過這種虧。離開公司半年後,公司死纏爛打,老闆也親自出面將其召回。可是回到公司之後,不到5個月的時間,職位就換了5次。當這位老兵發現自己只是被用來“救火”的時候,毅然離開公司,再也不想和他們發生關係。

一家不講信用、不負責任的公司,你憑什麼相信他?有什麼可指望的?

3.靠譜的公司實事求是

一家公司,如果將員工當作自己人,那就要表現出誠意。做事要誠懇。無論在公司自我的管理與發展問題上要實事求是,不遮遮掩掩,還是在對待“二進宮”員工的問題上更是要實事求是,不胡說八道,不欺人坑人。

有些公司為了自己暫時的利益,不擇手段將已離職員工召回。

當員工工作一段時間以後,會發現,自己上當了。

不實事求是的公司,不可靠,不可信,不可合作。所以,無論是一家新公司的選擇還是老公司的迴歸,一定要看其是否靠譜。也就是說,看起是否真的尊重員工利益,是否真的實事求是,是否真的講信用、負責任!

進一步說,一個成熟的職場人要對自己的職業和職責負責。

就題主的問題來講,無論他人怎麼說,無論公司如何表現,基於個人角度,還是要有自己真正的職業辨識和職業責任感。

1.自己的路自己走

所謂自己的路自己走,就是說,個人的職業路徑要靠個人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和職業目標進行合理規劃,並堅定的走下去。

A.這首先取決於個人的目標,如果個人目標不清晰,那麼個人的職業路徑也就不清楚。這種情況下,個人在機會選擇和職業形式判斷上就會猶豫不決,主要靠主管感覺做事,會導致類似題主一樣的糾結和彷徨。

B.自己的路到底在哪裡?這是每個職場人需要世紀探索的事情,也是必須要探索的事情。否則,到了一定階段,一定會出現迷茫和憑感覺的盲目選擇。這是一種基於責任與未來的個人自我職業辨識能力的修煉。

2.自己的事自己做

在一些問題面前,尤其是面對一些特定環境和特定原因的問題面前,誰都無法理解和真正體會當事人的感受,也很難代替做出合理的判斷與選擇。這就要靠當事人自己搞定。

A.要明白自己到底幾斤幾兩,明白自己到底能力多大。不要因為公司誇幾句,就覺得自己能力上了天;也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公司能不能滿足,能不能持續滿足。

B.保持自我清醒的目的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人對己都負責任;保持個人職業利益持續性的目的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如果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這些事情,還能指望誰呢?

3.不要糾結於自己的選擇

在做出選擇之前,要進行清晰的自我剖析和職業辨識;在做出選擇之後,就踏踏實實工作。選擇的過程很重要,但是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要過多猶豫。

所謂的糾結和猶豫,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為了選擇性印證自己心中已有的答案而已。既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還要不斷的印證,這本身就是一件畫蛇添足的事情。

已經做出的選擇,想要改變是很難的,要相信自己。與其糾結,不如行動。大不了從頭再來也就是了。否則,一邊工作,一邊回頭看,糾結於自己當初的考慮和選擇。這根本是自尋煩惱且於事無補。

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做事果斷、行動堅決。才能夠成為一個稱職的職場人。

面對題主的具體問題,個人建議如下:

1.反思離職原因

回顧一下自己離職的原因,然後反過來看一下自己如果回到公司,能否避開或者解決原來導致自己離職的問題。

2.照顧自己職業的持續性

如果現在是在職的,因為老東家召喚,依然離職回去,勢必引起當前公司的反感;如果現在不在職,二次進入公司,是為了暫時有口飯吃還是真的有利於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選擇無所謂對與不對,只要適合自己。但是總不能“吃了上頓沒下頓”,今天的問題解決了,那明天呢?明年呢?

3.懲前毖後,深入溝通

真正能夠回答題主問題的除了自己本人以外,就是當事企業了。為了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惑、探討和落實後續的相關問題,一定要當面深入溝通。

不要在電話裡唧唧歪歪,解決不了問題;更不要與一些根本沒有話語權的小職員磨嘰,他們既代表不了公司,又不能真正答疑解惑;也不要憑藉自己的一時衝動就決定回去,那更是荒唐。

4.先關注重要事項,然後才是小節

如果你幹不住,如果對方不靠譜,就是承諾給你特權和高薪又有何用?如果只是一時痛癢,不利於未來或者根本不具有可持續性,單純為了幾個月工資又有什麼用?

首先要關注是否合適,對方是否靠譜,自己是否能夠持續幹下去,再考慮待遇的問題、職位的問題。否則,本末倒置,還是空歡喜一場。

事實上,大量的離職員工存在“二進宮”現象。但是“二進宮”的員工幾乎沒有人能夠有好的職業前景,最後悻悻離開。企業的一些東西是可以改的,但是還有些東西是改不了的,比如文化和格局。



指尖視野


在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有這樣的經歷,當時,我提出了離職,我的部門的頭並沒有留我,只有我的直接上級挽留過我,當時我感覺也不夠真誠,而部門的頭乾脆沒有和我談過話,我當時是挺失望的。

離職後不久,公司的問題冒出來了,解決不了,希望我回去。實際上,公司我是真的喜歡的,工作也不錯。可是,我選擇不回去,因為當時的情況讓我傷心。

回到你的情況,首先恭喜你,你還有剩餘價值,但是,回去與否,取決於多個方面。正常來說,吃回頭草可以,但是吃回頭草的概率不高,而且也未必好吃。

吃回頭草好不好

回頭草有好有壞,前提是你對回頭草是基本瞭解的,你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也知道有點是什麼。今天的你,已經離開了原來的地方,無論原來的地方是不是適合你,我都不建議你一定選擇回去,畢竟回頭草不好吃,我們更不能頻繁地吃回頭草。

你是什麼原因離職的呢

離職的原因,歸結起來有幾點,一個是因為公司的原因離職了,一個是因為你的直接上級的原因離職了。

你離職的時候,領導沒有挽留你,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領導並不看好你。既然是這樣,回去有什麼必要呢。

其次,每個人的選擇是很多的,如果你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認為有更加合適的機會,也有更加適合你的平臺,為什麼要選擇老的平臺呢、

所以,關鍵在你自己明白你想要什麼,去追求,人要往前看。

如果不回去,應該如何做呢?

雖然不回去,當時,該幫的忙,我認為還是盡力去幫。人嘛,誰沒有一定困難呢,能夠幫助人,也是一種福分,是福分就會有福報的。


對方有的問題,儘量毫不保留地答覆和支援,是做人,也是做事的基本準則。

【總結】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知道自己要什麼,勇敢地去選擇,也需要勇敢地拒絕。在職場上,面對對方的需求,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人,給與適當的幫助是有必要的。


稚始梔終


這個問題,對於HR來說,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你是職業經理人(類型的人才),哪裡出價高去哪裡,沒有問題,你的智商和管理能力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就像美元一樣,你看那些知名經理哪個不是跳來跳去的?如果你是一般性人才,還是先做人再做事吧,跳來跳去,尤其跳回老東家(除非一種情況,下面說),基本屬於職場禁忌,這是由人性複雜決定的,不是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問題,你的邊際損失會很大。

第一,假設你回去,你的“邊際損失”大到你不知道的地步。

我們模仿一下場景:

老闆打電話,“小張啊,你現在哪裡高就啊?順利不順利啊?當年你辭職的時候,我在海外,都沒來得及回來做你的工作,你就走了,讓我追悔莫及啊。都怪那個某某,處理問題不妥當。你回來吧,條件可以談,先給你加薪1000元怎麼樣?”

你聽了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如果心一軟,“老闆,有這個心就行了,我還是很留戀以前工作氛圍的,你看我回去主要接哪一塊呢?”

老闆心裡一驚,這小子,就這麼點骨氣,1000元的甜頭就回頭了。

好吧,你沒有這麼賤,你可能這麼回覆,“老闆,我現在過得挺好的。謝謝你的美意,我再考慮考慮。”老闆心想,這小子給我下鉤呢?老闆說,“行,你先考慮考慮。”

老闆第二天再打電話,“小張啊,考慮得怎麼樣了?是不是被好馬不吃回頭草框住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什麼條件你提呀?加薪2000元,沒問題,就這麼說定了。我讓HR聯繫你,最好下週就來上班啊。”老闆嘴角露出輕蔑的微笑。

你回到老東家上班,新東家的老闆和員工,呸,喂不熟的白眼狼。老東家的員工一看,咦,這傢伙怎麼又回來了?就為了2000塊,以前的憤青,就被收買了?

告訴你,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人,都瞧不起你。

第二,好馬不吃回頭草,這是有千古不變的人性法則,人性是最難改變的。

你回去之後,加薪2000元。其他平級同事,眼紅嫉妒,但是老闆挖你回來,他們沒有辦法。一年後,在你的精心幫扶下,那位同事也能上手工作了。

老闆在等一個契機。果然,幾個平級同事找老闆了,憑什麼小張比我們高2000元。老闆反手一刀,找你談話,小張啊,我是很重用你的,但是其他同事有意見啊,鬧情緒啊,你看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能不能降一降薪水啊。

你當時就爆炸了,老闆,你,你,你當初可是承諾我加薪2000元的,否則我才不回來呢。

老闆語重心長,“話不也這麼說啊,此一時彼一時呀,現在是同事們攀伴你啊。你能不能顧全大局一下啦。”

你氣瘋了,老闆你怎麼出爾反爾,我不幹了。你再次辭職,然而你會發現,行業內流傳著一些不好聽的聲音。你找到好工作的難度增加了。

這就是人性。不解釋了。不要考驗人性,也不要輕易相信人性。

第三,只有一種情況,你屁顛屁顛趕回去。

我們公司就發生這樣一件事。業務一部經理張三,業務二部經理李四,都是強中手。老大分管張三,老二分管李四,老大和老二分別是DZ正職。在副總人選上,老二沒有扭過老大。李四不服氣,憤然辭職。結果一年過去,老大交流,老二轉老大。老二立即打電話給李四,你明天就回來。李四二話不說,連鋪蓋卷都沒卷就趕回來了。

新老大重新調整分工,張三分管後勤,李四分管業務,直接對老大負責。

你辭職,可能是你個人客觀原因(比如,結婚、移民、搬家等等),也可能是你主觀原因(受委屈、人際不爽等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能力強,但被人壓著打,只因背後貴人不強。你受到貴人拖累,一旦貴人轉運,你也跟上轉運。

這種情況,一定要回去。新老大信得過你,一是要補償你,二是要做給全公司人看,只要忠誠於我,我必保護自己人。兩個因素決定,新老大不會虧待你。


職場火鍋


不回。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最終只會令自己的職場生涯留下……不愉快的回憶。我原是一家公司的設計師,各項工作完成還好,作品領導也是比較滿意的,後來由於我自身家庭的原因辭職(裸辭),當時和領導談的也比較好,他能理解我辭職的原因。處理完事情之後一直在家待業。由於條件尚可,也沒著急找工作,就想先在家休息一段時間。

就在我在家撒歡兒浪時,原單位領導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幹嗎呢?我說待業。他便希望我能回去工作。雖然,原單位除我以外,也有其他設計師,但還是找到我了。我想,應該是自己的設計能力領導還是比較認可的。加之之前相處的比較愉快,我就回去了。

回去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是自己太天真!

有人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吃了回頭草,便不是“好馬”了。

1.關係不對等。

明明是曾經已經離開的人,現在又回來了。難免被其他同事說三道四,對於團隊之間、同事之間工作的協調性相對較難。同時,領導方面內心也會對自己低看一眼。“你沒工作,我又給你的一次機會”、“你要十二分努力”。

2.容易造成矛盾衝突。

當彼此的尊重下降時,工作中的矛盾(僅工作方式、看法等)衝突便會更加容易。最終,也會導致職場關係惡劣。我其實回到原單位也沒幹多久,矛盾就顯現了。

最終,彼此不歡而散。後來自己想想,何必呢?


職場技能自媒體


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一個坑。

前段時間,我就遇到類似的事情,一天,跟我一起合夥創業的老同事打電話給我,對我噓寒問暖,問我現在在哪裡發展啊,做得開不開心啊,咱們好久沒聯繫了,抽個時間過來坐坐啊之類的,我聽得不耐煩直接來了一句:“打電話給我是有什麼事情吧?”,他才小心翼翼地問:“考不考慮再回來幫我忙啊,現在我們的條件不比當時了,什麼條件都可以跟我談呢”,我心裡面馬上開罵了“你那點小技倆我還不知道?擺明就是想騙我回去,想給我扣頂高帽,然後榨取我的廉價勞動力罷了,你這麼一家創業公司能給得了幾個錢?”,但口頭上還是客套幾句:“陳總,我現在在某某公司做得還可以,希望在這裡穩定一段時間,好好做點東西出來,我就暫時不考慮回去啦”,這樣委婉地推掉了。

我敢肯定,題主的情況跟我的情況應該很相似,無非就是遇到難題搞不掂了,但又不捨得多給錢請一個高手過來,所以想打感情牌讓你回去幫他度過難關,而你這次回去,他肯定不願意給你很高的工資,當然,如果你願意寧願拿低薪也要幫他度過難關,他也不見得會過河拆橋,因為,這樣的便宜去哪裡撿呢?但如果你非要他給你高薪你才願意回去,他也可能迫於無奈高薪請你回去,但你回去後就肯定不好過了,要麼就是要求你付出加倍的努力,增加你的工作量,要求你加班加點,要麼就是過河拆橋,因為對於他來說,問題都解決了,何必出那麼高的薪資貢著你呢?無非就是這兩種下場,別相信什麼朋友啊、交情啊之類的,當在公司中涉及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兄弟之間都可能反目成仇,何況你們之間呢。

另外,你當時離職的時候都沒挽留你,說明什麼問題呢?那隻能說明這個領導不到用人之際,根本就不會重視你,那你指望你這次回去後他會改變這種做法?你能保證他用完你之後就不會對你怎麼樣?我認為你回去後的風險不會小,如果換著是我,我不會那麼輕率地回去的。

當然,我們始終都是局外人,這件事情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是最清楚的,只有在你充分評估過風險之後,所做出的決定才是最靠譜的。


設計製造迷


這肯定不能回去呀!除非是你在外面實在混不下去了!以我二十年的職場經驗,身邊“二進宮”的也見過不少,但“二進宮”之後能混的不錯的,都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你的大哥”在召喚!講幾個故事吧:


大哥在呼喚

比如我司原來江蘇省曾經發生過一件事(行業內朋友勿對號無座)。幹過銷售的都知道江蘇省和廣東省這兩個省意味著什麼!當時江蘇銷售老大位置出缺,最有競爭力的是南京經理和蘇州經理。

他們上面都有人在挺,最終的結果是南京經理競爭失敗,鬱郁辭職去了某民營企業。誰知過了兩年,挺南京經理的那個高層領導掌了實權,他第一步就是找名義調整江蘇,直接把讓原南京經理回來,讓他做江蘇安徽兩個省的銷售老大!


所以,“二進宮”順利的一般都是有原來非常欣賞你的領導在呼喚,你來到後,直接就是升職加薪,而且開展工作無比順暢!


臨時有隱患

如果“二進宮”僅僅是因為領導臨時有事才想起你來的,那麼你的隱患會非常多。我司原來技術測試部門就這樣,領導因為完不成任務了,就哭著喊著讓原來已經辭職的同事回來,幫他完成項目。

看到領導如此虛心求賢,那個同事就回來了。好吧,領導立即安排了幾個有潛力的和他一起搞項目,一年過去,有潛力的這幾個人都起來了,領導突然和這個“二進宮”的同事談補償(就工作一年多,N+1也沒幾個錢),讓他走!

為什麼隱患多?因為領導最忌諱的就是讓下屬看到無能的一面,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下屬覺得曾經幫助過領導,領導要領我的情,呵呵!


我知道有些人會認為,只要給的錢多些,回去就是了!這真的是非常草率的,還是那句話,除非你已經混的很差了,否則回去不回去,首要看領導。


1、如果領導賞識你,立即回去!放心,即使你不提,領導在職位和薪水也不會虧待你的,因為領導還指望著你做他的鐵桿下屬,為他攻城拔寨。這是一種“苟富貴勿相忘”的無形承諾!


2、如果領導不賞識你,僅僅是用你來救急的!呵呵,千萬要慎重!領導內心深處最不喜歡的下屬,就是那些親眼看到他無能的下屬;一旦不需要你了,他會直接把你搞走的!用完後直接踢開!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20年老職場,只講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個人認為:現在的這個時候是你可以提要求,提條件的時候。你要把握好這個時機哦!

就比如我以前的一個同事,這就是今年剛過年的事。他在一個工廠上班,在工廠裡任職生產經理,他能力挺強的。當時工資9000塊錢,加上年底的獎金,大概一個月1萬多吧。這個工廠的規模不是很大,工廠的訂單小而且比較雜。由於太累了,他感覺付出和收入不平衡,就找老闆加工資,但老闆沒有明確加還是不加。由於他們公司是年底結清工資的,他就年底辭職回家了。

過年開工,公司的老闆面試了幾個,但沒有合適的,就打電話給他,讓他回來。他就找各種理由推脫,就是不願意回來。老闆在三個月的時間裡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剛開始答應工資加到12000,他不同意回來。就是上個月,雙方談好年薪18萬。現在已經上班了,現在在公司裡面除了老闆基本上都是他說了算,還有他的這次回來,像那些老闆的親戚呀,朋友啊,都對他另眼看待的。他是老闆重新請過來的,他的地位比之前在公司又更高了一些。

從我同事的這個事情啊,我的建議是:

1,我感覺這個應該和我同事的情況類似。公司找不到更好地代替你的人,比來比去,還是感覺你比較合適,這就是你的價值存在點。這一點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你可以抓住這一點。你可以像我同事一樣,從側面的提高你的待遇,但這個度你要把握好。

2,從你個人來講,這個公司是你以前的老公司了,比較熟悉,做起事來比較順手,如果沒有特別的願意還是建議你回去吧!


淡了不等於忘記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在原來一家公司的工資相對較高,原因是我在這家公司工作有好幾年了,剛入職時工作談得就較滿意,而且後來每年雖說加得不多,但也是穩步上調,為此我的工資就成了老闆眼中的高工資。

因為我所負責的工作涉及面較寬,很多員工也比較賣面子,為此我的工作都是順風順水的開展著,因為很多工作已很熟悉,所以不再需要我親自操作或過問。同時很多事情我都能預見,基本上都能提前處理,為此我所負責的工作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突發狀況,所以很多時候都相對較輕閒。

為此老闆就慢慢對我的工作狀態表示不滿,也找我談過兩次,要求我從去基層走走,增加基層管理、瞭解基層工作情況。但因為因為我負責的事情較多,很多時候還真的不方便離席,同時我負責的工作也沒有出現異常,基本上有事一通電話就能搞定了,為此我也就沒有下基層單位去活動。

為此老闆單獨說過我兩次,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時我也不想每天這樣半死不活的工作,想換個工作環境就提出離職。當時我們老闆就如題主所說的一樣,根本沒有留我就直接同意了,

半年後老闆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工作如何,委婉的表達請讓我回去工作,負責原來的工作。據悉我離開後,很多工作因為沒有提前安排,導致工作局面較混亂,下面員工情緒很多,因此已有兩位肯幹員工提出了離職。

但是當時我斷然拒絕了老闆的想法,我說我可以給兩位要離職的員工做工作,暫時不離職,但是我也不會回去,當時我的理由如下:

01.我已經找到一份新工作,不想再回頭走老路。

我離開後,我很順利的找到新工作單位,工資比原來單位工資略高一點,但是我所負責的工作內容更少,我雖說現在每天比原來要忙碌,但是我更喜歡忙碌的工作環境。

同時我在新工作單位,我能夠做其它更加專業的事情,更能突顯我的價值。

02.我當初離職,我知道老闆其實早就想我走了,讓我寒心。

我在原工作單位,老闆多次讓我下基層,其實就是看不慣我天天呆在辦公室,認為我沒有做工作,天天在辦公室養老。其實我很多時候的工作他是沒有看到,不然在職期間我所負責區域的工作不可能會那樣平安無事。

同時因為我的工資收入當時在公司相對較高,最後老闆用差不多是我半個月的工資招聘了一位助理級的新人過來負責接手我的工作,工作經歷與管理能力不對等,最終當然會出問題。

當時我離開時,老闆毫無猶豫的就簽字同意,我想他是在心裡演練多遍了吧,不然當時在公司這樣的重要崗位員工離職,咋可能不思考一下呢?

當時心中油然有一種“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悲涼。

03.回去只是救火,用完後我的價值就沒有了。

現在老闆叫你回去是做什麼?真的以為是老闆捨不得你嗎?不是的,是讓你回去滅火的。當時老闆為什麼想讓我回去,其實就是滅火的“滅火隊員”。

當時在時老闆可能沒有看到我價值的體現,天天四平八穩的坐著好像多少價值般,突然我辭職後,很多原來按部就班的工作與協商部署就被打亂,慢慢的新人無法應對,只能彙報要老闆處理。

同時下面的業務骨幹鬧著要走,對現有人員結構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樣的局面不是偶然或暫時的,所以只能再讓我回去穩住局面。

當局面再次受控,新人再次學習進步後,那我又再次面臨下崗的風險。

綜上所述:員工離職領導都不挽留,那證明自己選擇離開是明智併合適的。但是當領導再次要求你回去時,就一定不要回去了,除了領導當初的絕情外,還有回去也只是滅火隊員,滅完火還是需要離開的,代價太大沒有必要。

作者介紹:荷在職場---專注職場領域,發表職場觀點,請大家【關注】我吧,我將持續提供職場資訊。

荷在職場


千萬不要回去,我以前也和你一樣,回去了讓我帶新人,關鍵是新人是領導的親戚,領導讓我好好輔佐他的親戚,我去他媽的,後來果斷辭職,吸取教訓!出了原來的單位就千萬不能回去了,什麼感情都是假的!只有無情的利用!


漆國剛


在職場中,辭職後又回原來的公司,並不是丟臉的事。只是一份工作,以前那個公司,不合適我們做,我們走了,現在如果的合適的崗位和發展,直接去就好了。

回不回去,主要看這幾個方面。

01

我們辭職的時候,是因為什麼原因走的?

如果我們是有更好的工作辭職的,那就不用擔心什麼。就怕是因為和同事與領導鬧矛盾,吵架辭職的,那回去就有點尷尬了。

我以前辭職,但和領導,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很好。我辭職是因為想創業,去開店了。但後面失敗了,我們老大找我,說缺個人,我就直接回去了,也沒有怎麼樣,而且我的工作能力不錯,比較認真。回去了,也挺受歡迎的。

02

我們現在的處境如何?

辭職後,找到的工作不滿意,沒有原來的工作待遇高,發展也不怎麼樣。那就可以考慮回去。不用因為公司沒有挽留,而小氣的記著。我們辭職,公司都知道是下定決心了,要辭職,挽留也沒有什麼效果,就不客套了。

03

領導叫我們回去,是讓我們臨時頂一下,還是直接接手?

有一種情況,就是新來的同事,搞不定工作,想讓我們回去帶他,帶會了,就找個原因,把我們趕走。

我有個朋友,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他辭職了,新工作不是很滿意,覺得還是以前的工作好。然後前公司,說新來的同事,搞不定,叫他回去做,並且帶著那個新人做。然後那個新人,學的差不多了,就把我朋友調到別的崗位,由那個新人接手。

領導既然會主動叫我們回去,證明我們工作能力很強,很出色,不是隨便一個人能代替的。如果先工作不滿意,可以考慮回去。有個認可我們能力的領導,還是有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