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工资不按多劳多得发放,而是按职称发放?这样对初级职称的老教师公平吗?

绿色人生539


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个是工资的发放形式一个是公平问题。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工资的发放形式现在是按职称发放加绩效工资。这种发放形式引发第二个问题公平问题答案显而易见绝对的不公平。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作为人们向往的职业,也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也把工资问题凸显出来。之前一开始有编制的时候也是按职称发放的,只不过那时候工资不高,职称工资之间差距不大,据说一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相差也就是几块。所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不在乎,也没看那么重,但是当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这种差距被放大,人们之间的不平衡性凸显出来,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多人抱怨不公平,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时代改革,但是教育的改革却依旧停留在原来的模式制度中,不得不说这是失败的,甚至是落后的,对比发达国家之间教育所占比例,我们是倒数的。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我不说大家都知道。

对于公平问题,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公平是可以认为调整的。但是现在没有调整只能说还没有到时候,等时机成熟我想那一天不会遥远。

现在对于教师而言呼声最高的就是取消职称,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比如济南,编制全部取消,实行聘任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能者多劳,我想有了一个地方作为先头,其他的地区也一定会慢慢开始实行。对于我所在的这个四线城市来说现在分为编制,聘用,政购三种模式。这就是趋势,并且每年编制的数量越来越少我想这就是信号。一个积极的信号。相信国家会给我们教育者一个相对公平的答案。


重新开始286027971


教育界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比如人浮于事,比如学生成绩论教师业绩。但最不公平的就是按照职称发工资!

我以前心怀教育美好,不承认教师物欲的,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面对办公室里年龄大一点的老师动辄就谈待遇,谈工资。我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我认为教师这个工作所发的工资足可以让我比较有尊严地生活,只要我努力,总能被温柔以待。对于其他,我还是不屑一顾的。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依然就是,我必须要节省下为孩子买奶粉钱和玩具的钱,孩子渐渐长大,我也必须为孩子准备好报各种特长班辅导班的钱,并且在假期中,尽可能地带孩子到处旅游,我才知道,其实我的工资有点捉襟见肘,当孩子想要吃点美食,或者到游乐场玩一个大摆锤,做一做激流勇进的时候,我不得不掂量一下我的钱包到底允不允许了。我也才关注到,我即使每天加班加点,但我的工资比那些干同样活的年龄大的要少2000多元钱,我也才知道,这个工作特么的就不是以工作数量和质量来给你报酬的。而是根据职称来发工资,一个级别要相差一千多元,什么概念?也就是你和别人干同样的活,别人平白无故就要一个月比你多领一千多元钱。不,还不是这个概念!就是说,即使别人一节课也不上,你就是累死,他一个月领的钱也比你的多一千块钱。

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1.职称僵化,不能呈弹性变化,这是职称最大的弊端。不可否认,作为一种职业,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评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老师们的积极性,职称评比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慢慢人们发现,其实这项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评上职称以后,就是永久不变的,不是你干好干坏的事情,只要职称高,你即使一节课都不教,你也比比你职称低的人领钱多,工资高,这已经无所谓工资了,很多都不干工作的。这其实就是混日子钱吧,只要职称高,即使混日子也比你累死的领钱多,这职称工资就是这么离奇。

一旦职称比别人早评上,你就比别人快一辈子了。根本就无法赶上,这能说这样是公平的吗?

2.不是以工作为评定标准,而是瞎胡闹。前两天,某省的名师开始公示,我看了一下,评上名师的,凡是我认识的没有几个是在教学一线的,名义上是教学一线的,也是随便编造的。有一个伙计,我是非常熟悉的,有一次到他们学校上课,聊起这伙计,同事们一脸的不屑,不上课,到处瞎转悠,他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写文章,写书,吹牛,据说能够吹到某某部,学生家长是骂声一片的,对此非常不屑,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伙计的职称评审,一路凯歌,现在竟然称为了名师了,我想说,他到底上了多少课,他到底培养了多少人才,恐怕自己算一算都心慌。

我还认识一个名师吧,特级老师,什么也不会,整天鼓捣课题,编造材料,就这样,竟然评为特级老师和某某名师,出节公开课比生孩子还难,现在就只剩下指点别人了,不说一线老师还明白,越说越糊涂。但这样的老师领钱比一线老师多得多,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上的了。

评职称根本就不是按照工作来的,谈何公平,很多年轻的,看明白看透的,也想方设法地鼓捣一些材料,给学生上课敷衍了事,整天也渐渐进入混日子的地步!为什么?因为即使你累死,即使你教出的学生都考上了清北,你职称低,你领钱也比不干活的少很多。

请问,这是公平的吗?这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吗?

3.初级职称老教师也要区别对待。有些老教师确实兢兢业业,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职称的评审,我们这里曾经七年停止职称评审,因为职称比例远远超标,没有名额,开始时过于松,慢慢严格起来,一部分人成为受益者,另一部分人就是受害者了。有一部分老教师,当职称评审放开的时候,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很多已经不在教学一线了,很多人就遗憾地抱着初级职称退休了。

我认为有些确实多年没有上课了,评不上也并不可惜,但有些老教师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工作勤勤恳,兢兢业业的。职称工资对于这部分老师绝对是不公平的。


我认为现在的职称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热情的因素,应该废除,采用一种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式,以革除弊端,破旧迎新!迎来教育的真正曙光!


语文在线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弄清楚教师工资的构成,老师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地方性津补贴和目标考核奖等组成。基本工资包括职称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和教龄工资。题主应该说的是基本工资吧,教师工资中差距较大的部分是职称工资。


教师的职称与工资挂钩,这是事实,这样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老师在教学生涯中有所追求,按职称发放老师的基本工资,这种方案由来已久,也经过了很多次的修订,目的是让评上职称的教师享受相应的待遇,这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不过,教师的职称工资相差较大,这又会引发校内的其他矛盾,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可以缩小职称工资之间的差距。

绩效工资是真正体现老师多劳多得的一种激励方案,打破了职称工资间的等级制,无论是初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绩效工资与老师的工作量和教学业绩挂钩,按照"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进行发放,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绩效工资方案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断改革中,如果完全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发放工资,教师职称不起任何作用,这和"吃大锅饭"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教师职称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能够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教师职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级职称的老师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没有哪位老师参加工作就是高级职称。

初级职称的老师只要经过努力奋斗,同样会评上高级职称,现在的职称制度摆在那里,唯有认真努力工作,少发牢骚和抱怨,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创造条件尽早评上高级职称,这才是应该做的。


Lance课堂


小学教师评什么鸡巴职称,高级职称是给油嘴滑舌会拉关系的人评的。我教了三十八年,退休还是小教初级职称,论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不低于小高,德高望众的校长曾说过,XXX全面发展,教个班不求人,是合格的村校教师。六十年代初教四级复式班有多劳累就别说了,还有很多社会工作不得不做,支农搞夜战,岩巴上写大幅石灰标语,扎卫星期天门,早晚山顶广播...而现在退休金比别人少千千子,还弄出一身疾病,这公平正义吗?这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吗???


用户9854990242740老


我觉得题主这个问题有点幼稚。

题主问题的核心就是想寻求教师在工作量和工资待遇关系上的一种公平。并特别对职称给工资造成的差异,表示质疑。

今天,"三味"在这里暂且不谈职称公不公平的事,仅就题主所提出的"教师工资按多劳多得发放”的问题,谈谈它的"公平"性。

我的看法是:教师工资按多劳多得发放,不见得就是"公平"。

一、学校各项工作,难以进行公平的量化。

仅以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来讲,表现看10节语文课与10节音乐课,数量上都是10节,工作量算一样吗?如果不算,怎么折算?标准谁定?另外,管后勤、管图书、班主任等这些工作算不算工作量?如何算?什么标准?

“三味"分管过10多年的教务,每期为再分配那点绩效,在计算工作量时,难度最大,老师意见最多。

二、对学校“难以量化性"的工作强行量化,必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从而其公平性会更难得到保证。

学校工作量化难度之大,教师尽人皆知。但既然题主提出要"多劳多得",那么,即使再难,也得计算出个结果来。能不能计算出来呢?当然能!只要有制度、方案确立一个标准,就行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我校长教音乐的,我确定1节音乐和1节语文同等量,我的理由是:教学生唱歌很费力;某后勤老师,他常与我校长过不去,后勤工作量确定为每天1节课……

题主你说这样行吗?公平吗?

三、教师工资按多劳多得发放,必然造成学校老师“抢课”的无序场面。

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按人均月工资5000元、人均月课时量100节计算,每节课至少50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每天想上7节,校长不答应,我就跟他没完。当然,也许有些老师每天只抢到2节,每月工资2000元,他不乐意,他反对,别管他,按劳分配嘛,少劳就应少得……

这样就真的“市场化”了,整天闹哄哄,至于教学效果怎样我是不会管它的。

请问题主:这样很公平了吧?

四、在职称评审上,校长都做不到公平公正,在“多劳多得"过程中,校长就会公平公正了吗?

题主不满“职称工资",认为职称工资不公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职称不公平,存在人情关系和弄虚作假。那么,在实行“多劳多得"分配制后,是不是就没有人情关系,没有私利心了呢?

这个还是请题主给个回答吧!

五、当今教师工资制(包括职称工资)总体上并没违背“多劳多得"原则(从教师行业上讲),更体现了“优劳优得”原则(职称工资部分)。

综上所述,认为教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就很公平的话,我看也只是字面上的公平,实际操作公不公平,更值得考证。


三味聊教育


一、唯职称政策论工资

  • 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到了,正高兴时,发现那几位老教师工资高出我们的一倍还多,顿时感觉不好了。不无羡慕的说:“唉,啥时候能涨到和你们一样呢?”“要不咱们换换,工资年龄都换,你愿意不?”老同事开玩笑的说,“我们都要比你们大一半了,等你们到了这个年纪,工资也会高。”

  • 老同事经常给我们讲他们年轻时的清贫,一个月就拿几块钱,拿了好多年,别说养家糊口了,自己抽烟都不够用。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国家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让老师口袋里的钱也鼓起来了。有的老教师都教了40多年了,职称都很高,所以工资相应的高。有时候想想,不能光嫉妒老教师工资高,工作干的少,他们年轻时也为国家做了贡献,付出了青春与汗水,理应有高的报酬。


但是唯职称来定工资确实也有失公平,什么都按职称发,比如取暖费,初级职称的1200元,中级职称的1800元,高级职称的2000元。我们常常在一块调侃,难道我们过的不一个冬天?还是老了怕冷用的取暖费多,年轻的火力壮,用的就少?比如物业费,初级职称的就比高级职称的少的多,甚至有的地方的农村补助竟然也是按职称发放,难道还在一个地方上班,吃的苦不一样多?很明显有弊端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初级职称的老教师更是不公平,同样的年纪,相同的资历,却没有人家拿工资高。

二、政策的改革

  • 首先,国家已经发现了这种操作的弊端,早在前几年就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把工资里一部分钱拿出来作为绩效工资,用来体现多劳多得。绩效工资向班主任,担课多,任务重的教师倾斜,虽然只是一小部分。
  • 还有,随着这几年教育工资制度的不断改革,教龄工资的上涨,任职年限在工资上体现的逐渐明显。同等年龄段的,即使是职称不一样,工资差别也不是很大。
  • 再有,河南省已经新出台了政策,7月一1号实行。农村教师任教25年的,晋级不受指标限制。这很大程度上照顾了未进职称的老教师。


总之,社会会越来越进步,政策会越来越公平。


教育点点通


一、教师工资按职称发放,是历史习惯。

教师行业最大的诱惑就是编制,只要你进了编制,就可以在这个体系里熬职称,职称越高,工资越高,向来如此。

等到你年龄大了,精力和体力均不如从前,老教师做些传帮带工作,减少点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轻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创新性强,冲在前面,处在艰难繁重的岗位,也是应该。这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之说。

当然,也有极个别晋上高级的老师,觉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级职称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干活,倚老卖老享轻松。这就是好多人所谓的干活不多,拿钱不少的不公平现象。这种情况要看在什么学校,一般没有什么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只依据职称发工资的学校这种现象比较多。

话又说回来,职称可不是那么好熬的。记得我刚上班时,那是零几年,晋级还是相对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龄就能晋上。那时候高中扩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占主流,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我在高中里,年龄几乎是最小,没有晋级压力,过得阳光灿烂的。

然而等到我们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晋高级时,人数众多扎了堆,高级名额也已经满了,只能巴望着有老教师退休,空出一个岗来,才能往前挪一个位次。按当时一年退一两个的局势,我算了算晋上高级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还是晋中级比较早的呢。

校园之内,晋级之事成为老师奋斗的主要目标,于是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种妖魔鬼怪的事情层出不穷,让安静的校园硝烟四起。

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的老师,一旦晋上高级,真是长出一口气,立马卸下所有的重担,弄一个班悠荡着教一教,休息去了。

个别还想再多干点活的“劳模”老师,也会被领导和年轻老师们好言相劝:某某老师,你就让出你的备课组长(或班主任)吧,给年轻老师,让他们多干点,也好晋级的时候多加点分。

于是,高级职称的老师退居二线,领着高工资干活却最少,既成事实,一年年的就这样延续下来。虽然无奈,却也无法。

高级职称也就成了教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成为教师们干活的最大动力之一。

二、职称造成的苦恼。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轻教师认为,自己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领着最少的钱,不公平。

老教师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苦过累过,现在享受的是曾经付出的奖励,你们年轻人早晚也会熬成老教师的。

由于名额有限,很多老教师临近退休还熬不上个高级,甚至极个别的依然是初级,对这些奉献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吓退了好多有志于教育的年轻人,这伤害的可就是教育事业本身了。

可以看到,职称的激励作用已经与当初的设计有些背离,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还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为晋级之后的好处多多,又因为僧多粥少晋级很难,所以在晋级之路上充满了竞争和搏杀,虽然大多数老师是靠教龄和荣誉博得高级岗位,但也些老师业务能力不强却善于钻营,早早晋上了高级,有的老师埋头教书,公认的业务骨干却由于不善谋划和交际迟迟晋不了高级,领的薪水也就比同龄的高级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弥漫在教师队伍之中,给教师群体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职称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刻!

三、一点点曙光。

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看到了职称的弊端,各地也在不断的探索更好的评价方式,以便让老师们安心干活,干活舒心。

仅举一例。

济南市高新区的集团化聘任制是教育领域的一大试水之举。

其具体操作如下。

岗位管理是如何管理?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方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教育集团根据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人员,打破身份界限,实行企业化管理,原有编制身份将封存入档。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任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

“以前,有的教师凭借着事业单位身份,以‘不能开除’为挡箭牌,让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改革后,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就有回报,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岗位和责任,大锅饭就这样打破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常宝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济南高新区第一中学校长薛启华也认为,改革后意味着学校将有更加灵活的办学自主权。
成为“集团人”也意味着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要接受KPI考核。根据考核管理办法,学校按学年度考核,教职工按月、学期和学年度进行考核。“工资和绩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来三至五年达到5:5,让能力的作用更突显。”方奎明介绍,绩效奖励和教师的职称没有关系,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师职称评审的困扰,也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痼疾。
据悉,此次岗位聘任改革打响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第一枪,也是济南高新区实行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始实施,职称与绩效工资不再有必然关系,迟早会变成一股浪潮。这股浪潮将冲破目前编制、职称制度的桎梏,释放老师的活力,让教育焕发生机!


晓行致良知


职称是死的,投机取巧的人最喜欢,只要搞到职称,享用不尽。职称制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它的消极性很大,更何况现行职称制度还有指标,有能力没指标,不能上。这和初衷相悖。职称既然是能力的标志,为什么还有指标?真假啊!


手机用户56029220096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以职称为轴心来定工资,完全否定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职称不能代表实际的劳动量和质,它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不从实际工作来定工资,何以调动教师积极性?职称低者,工资少,不愿干。职称高者,工资自然高,出力何其用?也不想干。这种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普遍存在。多干少得、少干多得、优劳未必优酬已成常态。职称套工资制度已成为祸害教育的一个重大错误。

其实教育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在不断进行职称改革,试图把职称套工资制度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点。但教师职称与工资之间是没有必然而充分的联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用职称来绝对决定的。教师职称在工资中的主导地位不拿掉,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就永远是失败的。

百姓茶馆已就职称套工资制度的严重弊端向教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至于有何新方案、新政策,我们只能耐心等待。工资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慎重对待。相信教育部能痛下决心,攻坚克难,来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划时代的工资制度改革。

我是百姓茶馆,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关心教师,关心教育,传播正能量,促进教育改革创新。





百姓茶馆话人生


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其它许多单位的工资发放,都是按照多劳多得的方式,比如医院、银行、特别是一些工厂,都是干的多,工资就高,干的少,工资就低,甚至完不成任务就没有工资。为什么教师工资不按多劳多得的形式发放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事业,它需要大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长期从事这一职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充分说别了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效性,教师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私立学校一般采取多劳多得的形式发放工资,谁的贡献大,谁的工资高,在私立学校想搞平均主义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靠混教龄。你想挣它的钱,就必须为它买命,当你生病想请假,或年龄大了干不,或教学效果差,会马上被辞退,一分钱工资都不会再有。所以,私立学校工资虽然高,但常常留不住教师。前段时间,有个学生从私立学校转入我们学校,我问他为什么转学,他说那个学校不停换老师,一个学期换了三个数学老师,他无法适应,不想在那上。


公办学校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收入随职称、年龄增长而增加,老了无后顾之忧,许多教师能从一而终,不会想着调换工作。

以教龄和职称作为发放工资的标准,既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容易制定统一的标准,易操作,教师矛盾相对较小。
如果以多劳多得为标准发放工资,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不担课,你以什么标准发放,多劳能以教课量的多少算吗?能以教学成绩算吗?教学是个良心活,教师工作的结果,既有学生学习成绩上的可衡量,也有学生道德品质,身体素质,行为习惯上的不可衡量。它不像医生看几个病号,银行职员拉多少存款,工厂工人生产多少产品,可以通过计数量来确定工资的多少。

另外,绩效工资发放时,按要求应该是多劳多得,但实际上有许多学校是按平均的形式发放的,不平均发放的学校也是矛盾重重。我们学校是按各项积分发放的,基本上依照的是多劳多得的原则。
但每次算绩效工资时,老师的意见都很大,有说领导不担课分得多的,有嫌自己分得少的。曾经有一个不担课的老教师,跟校长大闹,说他的绩效工资一分都不能少给,他就要平均数,否则就上告。仅仅是一个月三、四百元的绩效工资就闹的一困糟,那平均一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如果也按多劳多得方法发放,还不得把头打破。


国家在制定工资发放办法时,肯定是经过多方考量,才确定的发放标准,这种以职称和年限为基本依据的发放办法,在当时应该是最优的方式,可能随着时间后推移,以后会稍有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