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初心不改。在抗擊疫情一線,總有一群人衝在最前方,他們曾是橄欖綠、浪花白、天空藍,如今他們退役不褪色,在疫情襲來之時,他們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戰鬥精神。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退役軍人。讓我們一起來看退役儀仗兵抗擊疫情的風采。

1

最靚女戰士


劉明明

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劉明明,24歲,儀仗兵,軍齡2年,2018年9月退役,現任海州街道便民服務大廳工作人員。

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您好,請出示一下出入證。”每天早晨七點,在中大街東卡口處,一個女戰士的聲音總是準時響起,她就是退役女兵劉明明。自戰“疫”開始,她一直下沉在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走街串巷宣傳,引導居民做好防控工作,減少出行避免聚集活動;一起在卡口值守,進行來訪登記、體溫測量、秩序維護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嚴控卡口人員出入。她說:“只要疫情快點結束,讓我幹什麼都行。”

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崗位就是戰場

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閆龍

11年前,他是執行司禮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儀仗兵,11年後,他是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防疫“戰士”,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退伍“老兵”退役時,面對軍旗許下的“若有戰,召必回”的莊嚴承諾。他就是鄭州長途汽車南站“王靜班組”帶班組長----閆龍。

自南站分片包乾隴海馬路社區隴海北一街131號家屬院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南站黨支部時刻發揮著榜樣引領作用,堅持黨員守一線、勞模在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勞模衝在前的無畏精神,用實際行動為包乾家屬院住戶的安全出入做好保障。

曾經的儀仗兵 現在的防疫“戰士”

2月14日13點,大風降溫,寒潮來襲,防疫戰疫,先進上陣。閆龍與稽保科職工王凡提前來到北一街131號家屬院,做好交接後,開始對進出家屬院的每一位人員進行測體溫、做登記,由於條件有限,疫情防控點又是風口,宣傳板一次又一次的被吹倒在地,閆龍一次又一次地將其扶起,想盡辦法將其固定。由於家屬院附近的隴海菜場下午14:30-16:00開放,所以下午進出買菜的居民比較多,為了方便居民進出,閆龍一直守在出入口的小門,為進出的居民開門、關門,還時不時的幫助居民提拿菜籃子:“大姐,買這麼多菜,來,我幫您拿著,給您測一下體溫。”女士感動的說道:“出來一趟不容易,趕緊趁著菜場開門,多買點,謝謝你了啊!”就這樣,閆龍時刻以居民的方便為己任。

由於天氣寒冷,口罩一會兒就被呼出的哈氣浸溼了,加上寒風,口罩變得冰涼,閆龍的臉也凍得冰涼,手腳也變得有些麻木了……儘管如此,他依舊堅持著,一下午的時間,沒有喝一口熱水,沒有去一次衛生間,更沒有坐在椅子上休息片刻……這或許就是軍人特有的精神,不畏嚴寒,無畏艱苦。

閆龍是團員青年中的帶動者,曾榮獲鄭州市青年崗位能手、鄭州市優秀志願者、在今年的鄭州市技術比武中,榮獲狀元稱號。 儘管退伍多年,但他始終保持著軍人退伍不腿色的本質,工作中勇挑重擔,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動請纓,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閆龍說:“我們要相信國家,相信科學,相信我們的背後,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這場疫情,一定會過去,只要祖國需要我,我一定‘召必回’!”

退役不褪色,

這場“戰役”,

退役軍人不缺席!

在平凡防疫的崗位上

永葆軍人本色,書寫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