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婚戀自古以來就是一大話題,愛情這個話題更是千古不變一大主題,較早的文學作品《詩經》開篇便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愛情啊,你是多麼的神奇,若隱若現,縈繞著多少人的心腸。婚姻啊,你是多麼現實,踏踏實實,燃燒著多少人的時光。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愛情的本質甚少變化,看的都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可是婚姻就不一樣了,人們擁有的選擇權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漸漸地放開了。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問題是,社會資源是有限的,而資源匹配不可能總是嚴絲合縫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哪個女人不想出嫁的時候一手拿著可以飽腹的麵包一手拿著象徵愛情的玫瑰,哪個男人不想娶回家一個貌比西施又溫柔善良的美嬌娘,可現實並不可能十全十美,除非在夢裡。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愛情你可以盡情發揮想象,但是它是多變的,僅同一個人,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不愛到愛,也可以由愛到不愛。而婚姻,更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但是不得不承認中國婚戀觀的變遷給了適齡的男男女女更多的婚姻選擇權。

下面舉幾個隨機的例子來感受下我國婚戀的變化:

1.封建社會 ——賈寶玉和林黛玉,生在這個年代由不得你任性?

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較低,再加上君臣父子的嚴肅社會紀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普遍的現象,家長的話語權很大,讓年輕人的選擇權少之又少,尤其對於女性而言,畢竟那個時候還是一夫多妻制。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雖然是小說,但是曹雪芹的作品很能反應社會現實。他寫的這個發生在清朝晚期的愛情悲劇讓人唏噓不已,寶玉和黛玉前世有緣、今生卻有緣無份,最後的結局是一個鬱郁病死,一個最後出家做了和尚。為什麼沒能結為夫妻,封建社會不給寶玉選擇,更不會給黛玉選擇。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2.民國到建國 ——胡適與江冬秀,包辦婚姻中的幸運兒!

民國建國後時髦文明結婚,先自由戀愛,但是並沒有完全放開,包辦的婚姻還是普遍的現象。大文豪魯迅和胡適都遇到這種情況,但相比之下胡適在這方面要幸運的多,他和妻子很恩愛。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一個是大文豪、學者、教授,而另外一個是大字不識的裹腳女人。這都沒關係,遇到了對的人怎麼著都好,胡適教她看書識字,兩個人凡事都敞開談,胡適對這個虎妻很是關愛,而胡適生病時江冬秀心如刀割,可見這是碰到真愛了。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3.建國到改革開放前——我的姥姥和姥爺,結婚之日初次相識……

姥姥結婚那年她20歲,沒有相過親,婚姻是姥姥的父親(我的太姥爺)定下的,姥姥結婚那天才見到我的姥爺。太姥爺是個豬販子,一次到距家35公里外販豬,聽豬販子合夥人說這個村裡有一個英俊的小夥子還沒討媳婦,巧了,幾番打聽後太姥爺就決定把女兒嫁過來。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自由戀愛沒有,門當戶對也談不上,畢竟是地主家的女兒嫁給了窮小子。兩個人為了生計吃了不少苦,姥姥更是把自己活得跟男人一樣,上山搬石頭、下地幹活沒有她不幹的,餵養六個兒女更是不容易。那個時候的他們,每天的指望就是一起努力維持溫飽就可以了。苦雖苦,但是平日裡姥爺沒有讓姥姥吃過什麼氣,因為姥姥性子急躁而姥爺很有耐心,一個大風起,一個就是不開船你,任憑你老婆子再吵鬧,都是呵呵的一笑而過。外姥這也算是個暖男了,姥姥沒有嫁錯!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4.改革開放至今——你有選擇的權利,但是請沉下心,別選錯也別錯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精神生活的變化。到今天社會的矛盾也由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當大多數人溫飽不成問題的時候,美好的生活變成了共同的追求。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重視,門當戶對背後的含義要比以往要更加豐富,俊男靚女們的選擇權利越來越大,渠道越來越多,思想越來越開放。非誠勿擾火了,大齡剩男剩女、丁克主義、不婚主義、同性戀這些也新奇的思想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戀愛的溝通方式多元化了、距離也漸漸不成為一個致命的問題。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你有愛與不愛的感覺,也有婚戀的選擇權。但是希望未婚的你能恰當使用這個時代賜予的權利,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靜靜地等那個他/她出現。希望已經結婚的你珍惜自己和伴侶的緣分,經營好一個溫馨的小家。

中國婚戀觀變遷史——從父母之命的素未謀面到自由戀愛極端開放


“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羅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