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仁川機場的疫情防控怎麼樣?

用戶7678433765462


韓國的疫情如何發展,取決於韓國政府部門的管控,和每個韓國公民的態度,在疫情面前,只要每個韓國公民做到不驚慌,不添亂。韓國的疫情也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最終的勝利。

在對抗疫情這方面,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值得他們去借鑑和學習。

最後,在這裡祝他們對抗疫情圓滿勝利。


大偉微生活


現在韓國疫情還算比較穩定,偶爾有群居性的病例確診。

累計確診數還在增加,今天已經達到8162人,較昨日增加了76人,近期首次降低到2位數,上升趨勢減緩。

從現存病例看來,已經是處於下架階段了。3月15日現存病例是7253,比高峰低了100多例。

如果持續保持現在的防疫方式,我覺得還會繼續降低。

韓國目前對個人的活動沒限制,只是關閉了一些大型集會。比如教會,圖書館等等人員聚集的地方。

這是我家不遠的一個天主教堂,現在處於關閉狀態。首爾圖書館目前也閉關。很多教堂在週日都在線上禮拜。

農貿市場人流還是挺多,但是大家防護意識增強了一些。戴口罩比例比之前有提高,不過仍然一些人不戴口罩。

大體來看,主要原因是主要是政府宣傳頻繁,人民防護意識增強,絕大部分人都戴口罩。篩查救治免費迅速,隔離期間有資金補助,大家也增加了主動性。

每天防災短信都會播報附近確診的人和行動軌跡。韓國這種短信到達的時候手機會提高聲量通知,經常在人多的地方聽起來警報聲一片。

從歐洲現在的情況對比可以看出戴口罩的重要性。我覺得提高個人防護意識,不用太過分限制個人的活動,這樣對經濟影響也會小一點,是比較適合的方法。


平頭一號娛剪


外國的事情,不考慮,我只關心中國🇨🇳的事情,因為我是中國人🇨🇳希望中國疫情趕緊好(✪▽✪)


楊點點


對這個不太瞭解反正咱們中國做的挺好的!


麼麼的小生活


很嚴格


華兒9185


已經引起高度重視,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


楓葉紅影視剪輯


己經消除了疫情


佛光靈玉


不請楚


用戶5610565236028


其實從這幾天新聞熱度來說,應該是有了給力的防控措施


格格de老爹


這次新冠疫情發展可能超出所有人想象。

除了南極洲,人類居住的大洲全部被病毒“攻陷”,超過100個國家發生疫情,中國以外累計病例已經達到2.5萬人,死亡近500人。

不過,其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可能就是韓國了。

1. 一個邪教,讓韓國疫情防控前功盡棄

但韓國疫情防控,原本做得還是不錯的。

今年1月19日,一名35歲的中國女性乘坐中國南航航班抵達韓國仁川機場,因為高燒被隔離,第二天上午被確診。

這是韓國第一例新型肺炎患者。

韓國迅速做出反應:在機場就開始嚴格篩查,並且陸續開始要求中國公民填寫健康狀況申請表,禁止到過湖北的人員入境等等。

直到2月中旬,韓國確診病例還只有50來例,也就是說,每天新增平均是個位數,其中,11—14日連續幾天都沒有新增。和同期的日本,新加坡相比,韓國還要好一些。

但隨後,韓國疫情一下失控:如今,確診病例累計已經高達7382人,死亡51人。

韓國人口(5100萬)規模,少於浙江(5850萬)。而浙江目前累計確診病例1215人、死亡1人。

也就是說,韓國疫情嚴重程度大概是浙江的五六倍。

讓韓國疫情防控前功盡棄的,要數邪教新天地會。

韓國新天地會(擁有20多萬信眾),在2月下旬,爆發了內部嚴重傳染。

這些信眾在感染後,常常隱瞞自己的行蹤,加大了政府追蹤管控的難度。目前,韓國約有2500個感染者是新天地會成員。

其實,韓國邪教團體非常多,甚至有中文期刊2013年就指出,要抵禦韓國邪教滲透。

而在另外一方面,2012年,韓國宣佈,正式成為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人口超過5000萬)。此前,滿足條件的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等6個國家。

也就是說,韓國是全球第7個發達國家。

邪教遍地的發達國家?

似乎總有點不協調。

2. 韓國為什麼有那麼多邪教?

正像歷史上反覆證明的,苦難會使人趨近宗教。

韓國人均GDP很高,但很多人卻身處困苦之中。

前段時間,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了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但電影裡的景象,卻實實在在發生在韓國最繁華的首爾。

BBC曾採訪過一些住在半地下室的居民,其中有個31歲的年輕人,叫作吳基喆,從事物流工作。

他居住的半地下公寓,缺少陽光,屋內溼氣嚴重,黴菌滋生,半地上的窗外有人抽菸吐痰……

(網友在Reddit網站上貼出來的半地下公寓真實狀況)

狹窄的衛生間比客廳地面高出半公尺,他剛搬進來的時候,小腿曾經撞上臺階,手臂也經常被水泥牆面擦傷。

衛生間裡沒有洗臉檯,天花板也很低,洗澡時只能叉開腿站立,降低自己的身高,以防撞到天花板上。

除了忍受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水災。

每年夏季七月左右,首爾進入雨季。

一旦連日下雨,雨水就會灌進他們的家中,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當,一場雨過後,全打了水漂。

半地下公寓的居民,整天提心吊膽。

(首爾暴雨,半地下公寓居民正用水桶往外舀水)

因此,很多半地下公寓居民不敢裝修,更不敢添置新傢俱和電器。

韓國國土交通部2018年統計,在首爾,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總共有23萬戶。

(《寄生蟲》的取景地首爾麻浦區阿峴洞,首爾半地下室較多的區域之一)

3. 真的只是因為窮

沒有人想住在半地下室裡,但這是很多人別無選擇中的選擇——因為它便宜。

數據顯示,首爾的半地下室公寓平均月租金是54萬韓元左右(約3150元人民幣),而韓國20多歲的上班族,平均月薪為200萬韓元(11820元人民幣)。

在租房之前,還得交一筆保證金,相當於我們的押金,但金額比押金高出很多,甚至可以多達月租金的十倍。

BBC報道指出,過去十年,韓國35歲以下的上班族,僅房租就需花去一半的月薪。

首爾生活成本也非常高。根據美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Mercer)公佈的2019年《環球生活成本指數調查》,首爾排在全球第4位。

如果想要搬到條件更好、能夠享受陽光的地上公寓,租金就會成倍增加。

在首爾,租住一個80平米左右,設備齊全的公寓,每月需要花費130—160萬韓元,也就是7600到9400元人民幣,這樣的公寓,保證金更是高得離譜。

搬離半地下室,回到地面居住,是奢望,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居住在半地下室。

買房,更是想都不敢想。

2019年,首爾的平均房價摺合人民幣約5萬元/平米,買一套80平米的公寓,要400萬元。

(2019年韓國首都圈住房平均售價)

以韓國工薪階層平均年薪363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1.65萬元)計算,不吃不喝,12.23年才能買上一套。

實際情況是,韓國人首次購房的平均年齡為43歲,而中低收入者,這個數字則是56歲。

這意味著,勤勤懇懇工作大半輩子,才有可能在退休之前,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如今,居住在首爾半地下室的青年,就有近50萬之多,佔到了青年人口的兩成。

在首爾不少地方,富人和貧民的住處緊密共存,一段山坡,幾個臺階,連接了彼此,更隔開了彼此,那是一段難以逾越的階層距離。

住宅代表著階層,如果你出生在半地下室,很可能,你將長期甚至永遠居住在那裡,“逆天改命”艱難得就像是童話故事。

半地下室,成為了韓國這個發達國家繁榮背後的一道疤痕。

(首爾貧民窟九龍村)

4. 還有更艱難的底層生存

但,半地下室並不是最底層的住所。

還有很多韓國人蝸居在考試院、屋塔房、塑料棚……這些條件更差的地方。

拿最常出現在韓劇中的考試院舉例,這個中文聽上去像是考試機構或是輔導機構,其實是韓國廉價出租房的另一種形式。

考試院誕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左右,起初是專門提供給考生準備應考和寄宿的房屋。

有一種說法是,韓國人靠考試改變命運,除了被韓媒比肩為“死刑”一考定終身的高考,還有公務員、警察、律師、教師等國家考試,以及LG、三星、現代等大企業的入職考試,任何一個考試都可能改寫一個年輕人的命運。

考試院的房子都很小,放上一張單人床和書桌之後,就基本擠滿了,空間狹小到人只能蜷縮在床上。很多都沒有窗戶,衛生間和廚房公用,房間與房間之間用膠合板牆隔開,隔音效果奇差。

就是這樣,考試院租金也不便宜,月租在25萬至65萬韓元(人民幣1460-3796元)之間。

所以,考試院對於手頭不寬裕的年輕人,有更大的吸引力。

每一個小小的個隔間裡,都住著希望憑藉努力過上更好生活的年輕人。

27歲的金知穎,畢業於清州師範大學的她,為了考取教師資格證,就在首爾露梁津一帶租住了這種考試院房間,每月房租是2400元人民幣。

她所報考的社會課教師,需要通過5門考試,一門不及格,就要全部重修。她每天唯一關心的事情就是,怎樣通過每一門考試,才不會辜負這麼多的房租。

如果幸運地通過考試,教育廳會統一分配崗位,提供四大保險,工資大概會從每月200多萬韓元(相當於12000元人民幣)慢慢提高,生活就“上岸”了。

然而,教師資格考試每年的錄取比例是20:1,如果是語數外這樣的學科,競爭更加激烈。

她已經失敗過兩次了。

這其實是普遍現象,住在考試院裡的人都很拼,但競爭卻極為殘酷。

(金知穎租住的考試院單間)

韓國考試院還是低收入人群的避難所。

近年來,越來越多貧窮的學生、“首漂”、破產的中年人、老無所依的老人、殘疾人、農民工……都聚集在此。

資料顯示,韓國登記在冊的考試院超過11800個,其中80%集中在首爾,佔到了首爾除住宅外居所的68.7%,若是算上無證經營的,長期居住在考試院中的人有幾十萬之多。

據調查,韓國65歲以上的老人,有近50%都生活在貧困中。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租住在考試院中,過著獨居生活,無人照料生活窮困,最後悄無聲息地在這裡死去。

據統計,2016年韓國獨居死亡的老年人超過1200名。

(居住在考試院的老人)

住在考試院和半地下室的人,為了生存都拼盡了全力,年輕人期盼著通過考試改寫命運,老年人希望用年邁的身體扛起生活的重擔。

然而事實卻是殘酷的,光明的未來常常只屬於富裕階層。

5. 階層固化,

努力不一定能得到光明的未來

韓國統計廳公佈的《2018年第四季度家庭動向調查》中,按收入高低劃分五個檔次,從第一到第五檔,收入依次遞增。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第一檔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19.5%,而第五檔高收入群體卻上漲8.6%。

這意味著,韓國國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同時,還有不斷加劇的階層固化。

階層固化最為明顯的現象之一,就是韓國進入“拼爹”“拼媽”的時代,而不再拼勤奮和努力。

“2030(20—29歲)勺子階級論”近些年在韓國年輕人中廣為流傳,他們按照父母的年收入以及家庭背景,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金勺、銀勺、銅勺和土勺。

“勺子階級論”印證了韓國社會階層代際相傳的特性,出生決定命運,父母的階層地位,就代表著孩子未來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以及人脈資源甚至最終學歷等。

如同《寄生蟲》導演借窮人之口說出的那句話:“錢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

對於階層躍升,韓國人普遍悲觀。

2015年8月,韓國一份名為《對階級上升階梯的國民認識》的調查結果就顯示,每10名國民中有8名(81%)認為“即使努力,階層上升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越是二三十歲的年輕階層和低收入階層,對此越是悲觀。

階層壁壘如銅牆鐵壁難以打破,出身普通的韓國人,終其一生的努力,也只能維持在中下階層,很難再向上流動。

努力不一定能帶來光明的未來,這種無力和悲觀的情緒蔓延在整個韓國社會。

所以,韓國出現奇奇怪怪的宗教團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無望的底層原以為自己得到了救贖,卻不知道會被另一個漩渦吞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