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四診法,提高選人用人精準度

用一賢人則賢人必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習主席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以及其他不同場合,對於考察任用幹部的標準、理念、機制以及途徑、方法等做了詳盡而深刻的闡述,為我黨做好乾部選拔任用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然而,在工作實踐中,選錯人、用錯人的現象卻時有發生。通常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通過書面總結的形式看幹部的工作實績,導致幹部個人總結寫得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理論造詣與實踐成績樣樣具備,但結果還是有部分幹部出現了腐敗等問題;二是採取“聽”的方式對幹部進行考察,坐聽彙報,僅憑初步的主觀印象對考察者作出判斷,導致部分幹部“帶病提拔”的現象時有發生。筆者認為提高識人用人精準度,不妨借鑑中醫診斷四診法——望、聞、問、切。

望其表象視其裡。才高未必德好、口利未必可信。人才的選拔任用,更多是通過基層逐級上報推薦。不可否認這是一種比較切合實際情況又相對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任用方式。然而,不免存在部分被考察者塗了“化妝粉”、穿了“偽裝衣”,導致選人用人失了真。中醫望診理論中講道:“有諸於內,必形於外”。也就是說,掌握由外而“望”的能力,通曉其內在之變化。選人用人不僅要看其表象所呈現出來的狀態,還要透過現象狀態看穿其內在本質。既看其顯績、又重其潛績,既看其通過書面總結反映的工作實績,又要學會運用大數據理念,綜合績效考核、日常考核綜合分析判斷其常態,形成對幹部直觀全面的瞭解與認知,才能避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式悲劇的發生。

聞其所言聽他語。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中醫之聞道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綜合分辨患者病情的寒熱虛實,選人用人亦當如此。訥於言辭,不一定是庸才;能言善辯,不一定是人才。不能僅憑初步的主觀印象或是僅聽取考察者的一面之詞便對其做出判斷,而是要學會在傾聽的過程中去偽存真,同時,打開耳朵廣泛聽,充分聽取和採納人民群眾及各部門單位的意見建議,綜合分析、全盤考量,這樣才能把握住人才的厚度,減少幹部“帶病提拔”現象發生。

問其政績詢思想。政績是一個體現幹部能力水平的有力憑證,但幹部的選拔任用不應唯政績論。宋朝名相寇準提拔才華橫溢的丁渭擔任參政知事,本以為才華橫溢的丁渭能造福一方百姓,結果掌權後的丁渭卻讓人大失所望。由此可見,選人用人不能只問政績、只看能力,還應當學會跳出政績圈子看整體,結合能力看內核。《素問·三部九候論》:“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這是中醫尋根溯源的問診理論要求,選人用人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剝絲抽繭問思想,把政治過硬、敢於擔當、品行端正放到考量中去,要多角度、立體式識別幹部,形成橫向比較、縱向分析的精準考察模式,把人選準。

切其脈象定其型。追根溯源“把準脈”,才能找到“病根”開藥方。選人用人只有結合先前望、聞、問的分析考察,彙總篩選、去偽存真,才能把準脈象,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選人用人優勢,把好乾部用在“刀刃上”,用在關鍵位置上,從而發揮人才的最大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