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帮扶:革命老区海丰飞起来了

深汕帮扶:革命老区海丰飞起来了

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海丰县制造出了首架飞机。这款CTSL运动类飞机,于2005年4月取得FAA运动类飞机特殊适航证,是全球第一批取得该适航证的飞机。F系列2人座飞机F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海丰造首架(F2)于2019年7月31日下线。

海丰取名于“南海物丰”,为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农民运动先驱彭湃烈士的故乡。2016年,深圳市龙岗区通过“产业共建”方式开始对口帮扶海丰县,至今,龙岗区已帮扶海丰生态科技城园区资金3亿元。海丰造首架运动类飞机,便是生态科技城扶贫招商企业威圳航空海丰制造基地生产。

扶贫不是给钱完事。在新一轮对口帮扶过程中,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创造性的开展扶贫工作,将“产业共建”作为帮扶海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创新驱动发展和帮扶海丰发展两大战略连接起来,创造出跨区域对口帮扶的新模式。在海丰县委常委、副县长、深圳龙岗对口帮扶汕尾海丰指挥部指挥长王少平看来,“产业共建”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其内在逻辑是推动同一产业、同一企业在深圳龙岗和汕尾海丰跨区域布局发展,打造跨区域产业链,达到贫困地区和企业同步发展、贫困村民脱贫的多赢效果。


深汕帮扶:革命老区海丰飞起来了

海丰县制造的第一架运动类飞机


深汕帮扶:革命老区海丰飞起来了

威圳航空科技(海丰)有限公司员工在装配飞机部件


在帮扶建设的海丰生态科技城开园后,龙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动对接威圳航空公司,提出“前店后厂” 的产业帮扶模式,引进该项目落户海丰生态科技城。在深圳市龙岗区成立威圳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设计、研发、运营平台,负责全球市场运营,在海丰县成立威圳航空科技(海丰)有限公司,即公司总部设在龙岗区,生产制造及相关产业则落户海丰县。

威圳航空海丰项目,是深圳市龙岗区实施产业共建帮扶海丰战略中的一个龙头,该项目涉及航空研发设计、整机制造和维修、飞机材料研发、航空教育培训、通航经营及航空小镇的大型综合体建设等,被列为广东省重点项目。2018年7月,威圳航空在海丰生态科技城取得7.32万平米工业用地后,开始项目建设。该项目预计投资5.3亿元,规划设计年生产飞机800架,预计2020年投产,达产后实现的直接工业产值将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在5—8年时间里,该项目所产生的年营业收入将超过百亿元,可直接带来过千人的就业。目前,该项目一期生产基地A 栋厂房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装修,部分区域已投入生产制造使用,海丰造首架F2飞机于2019年7月31日下线,4人座飞机F4预计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原型机首飞,并在次年进入市场。

威圳航空项目的龙头带动产生示范效应,截止目前,深圳市龙岗区已成功帮扶引进41个(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27个)产业项目落户生态科技城园区,总投资达169亿元。2019年,入驻企业13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亿元,比增7.3%;全口径税收1.87亿元,比增24.67%;全口径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同时,引进科技创新平台10个,高科技企业6家,创新团队4个,科技人才20多名,产业共建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海丰生态科技城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园区主要按照“园中园”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总体分为“综合服务、传统优势和大学科技”三个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尤以精密机械与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珠宝首饰等四大产业为主,是深圳市龙岗区帮扶推进海丰产业共建的一个载体。深圳龙岗对口帮扶汕尾海丰指挥部指挥长王少平介绍说,在海丰生态科技城的建设发展上,龙岗区委、区政府不仅加大资金扶持,更是充分发挥龙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制订产业导向,落实配套扶持优惠政策,帮扶招商引资,引导龙岗产业转移,促进园区发展。

2016年以来,龙岗区已支持园区帮扶资金3亿元(含企业奖励资金0.4亿元),其中2.6亿元已拨付海丰县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落户生态科技城的项目提供“七通一平”(道路、供电、通信、互联网、供水、排水、排污、土地平整)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国家和省高新技术等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实行个案优惠政策。同时,深圳龙岗对口帮扶汕尾海丰指挥部联合海丰县多次举办商会招商、协会招商和乡贤招商等大型投资推介活动,开展多元化招商,并针对龙岗区内有明确往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实行定制式考察活动。通过系列招商引资措施,获得良好的招商效果。目前,落地生态科技城建设的41个项目中,深圳转移落户园区的项目有15个。目前已投产或投入使用的17个项目中,有工业项目1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9个。

在产业共建帮扶过程中,龙岗、海丰两地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建立两地联动机制,共建日常对接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及保障机制,及时沟通生态科技城园区建设情况,共同探讨招商推介、项目引进等工作,确保双方密切配合,全面加快科技城开发建设。龙岗区驻海丰县扶贫指挥部指派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园区共建的协调工作和联席会议决议事项的落实。除了积极协助企业申请技改资金配套、科技创新奖励、电力直接交易、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奖励等,海丰生态科技城园区管理机构还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专门设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优质服务。

深汕帮扶:革命老区海丰飞起来了

深圳市龙岗区帮扶海丰县共建的扶贫产业项目——海龙投资大厦

实施产业共建帮扶,增强了海丰经济的造血功能,也让贫困村群众分享到发展红利。

在海丰生态科技城核心启动区,有一栋高十层的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栋大楼名为海龙投资大厦,是深圳市龙岗区整合其对口帮扶的海丰县33个贫困村共6600万元(每村20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建设资金,海丰县以地作价,共同建设的扶贫项目。该项目建设地上十层大楼1栋,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4938平方米,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9年7月投入运营。

海龙投资大厦作为深圳市龙岗区对口帮扶合作共建项目,定位为海丰生态科技城园区综合服务大楼,融合创新创业服务、企业服务孵化器配套商业等多种功能,打造服务园区建设、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的多功能创新创业平台,为共建园区和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在管理上,海丰县政府成立海龙投资大厦有限公司,负责大厦运营管理维护,运营管理成本由县财政支付。

据海龙投资大厦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毅介绍,目前已有12家企业合同入驻,其中有6家已经复工。大厦的租用委托海丰县公共交易资源中心和拍卖行公开租赁招租,租金底价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后,海丰县海龙投资大厦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租赁招租的方式供租赁方采购。2018年,每个贫困村分别从海龙投资大厦获得5万元的收益,2019年,海丰县海龙投资大厦有限公司已经将租金收入共49.6万元上缴给海丰县扶贫办,供其分配给33个贫困村。

贫困村享受海龙投资大厦的收益分成,成为其脱贫的保障。

实施产业共建帮扶举措,在跨区域对口帮扶过程中,深圳市龙岗区扮演了先锋队的角色。以产业共建带动区域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村脱贫,龙岗区的扶贫样本堪称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