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IP被美国利用(如迪士尼《花木兰》电影)?

林意诗语


我认为如果美国拍的这些电影能更多的吸引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那么这就是件好事。

拿花木兰这部电影来说,整部电影的角色都是华人,被制成了好莱坞大作。迪士尼看中了中国市场选择了符合大众审美的刘亦菲,配角不是像李连杰甄子丹巩俐这样的老戏骨就是年轻向上的华人演员。所以这是一个讲述中国故事汇集中国演员在中国多出取景的好莱坞电影。美国迪士尼公司投资这部电影也会极大的的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独一无二的中国魅力。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而且在文化方面,迪士尼的工作人员特地去咨询了文化部门,强调要做到respectful,《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是代表。




伊伊爱剪辑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文化多样性独一无二,美国大片的成功证明了,文化输出或者叫扩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和目标地的文化融合。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都是以中国元素为外包装进行美国文化营销的商业运作。

因疫情延迟上映的迪斯尼真人动画电影《花木兰》,以中国木兰代父从军的传统故事为原型,结合了很多中国元素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位独立勇敢的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木兰形象。影片从主要人物性格塑造、配角动物和人物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改编和喜剧风格上无不体现出美国影视的特点和美国文化的特征,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却没能得到表现。

刘亦菲、李连杰、甄子丹等大量华裔演员的启用,固然能让中国观众生出一种亲切感,但电影中某些西方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也不容我们忽视(比如李连杰两撇胡子的皇帝)。

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还要依赖于本国影视制作的发展。选用其他民族的传说进行本土化然后全球化是目前全球化在影视方面的一个表现。


安东篱


这里是锵锵说电影。

最近几年流行起了“IP”这个概念,如果影视剧或者其他艺术作品在前期取得了成功,就会深刻地烙在受众心里。所谓的IP,可以理解成品牌,品牌强效应就强,影响力就大。

说到过去这些年美国好莱坞,迪士尼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或者中国元素进行创作,赚的盆满钵满,收获颇多利益,锵锵认为这表面上看好像是我们的文化输出,我们且不说他们赚了多少钱,中国传统文化能被加工弘扬到世界各地也是种好事,但是在影视这一方面被别人抢到先机,我内心有些不甘。

我们那么多优秀的文化,精彩的故事,为什么总是别人讲起来更好听呢?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思考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那就是:不同的受众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来讲故事。

《木兰》的预告和花絮鄙人也在网络上看过,不可否认的是迪士尼确实有他们独特的水准,动作,特效,节奏,剧情等等方面让人很快被代入进故事里,我就在想,对于那些没有听说过花木兰故事或者不太清楚的外国人来说,这部影片可能让他们在短短1-2个小时内就了解了整个故事的脉络和背景,并且会持续关注“木兰”这个IP,因为这样的电影是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有的人会认为说这样会少了一些深度,没有什么内涵,可是对于想把传统文化广泛传播给世界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首先必须要走的一步。先简单的把故事讲出来,附上精彩的效果,先让受众喜欢上我们的故事,而后形成了IP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补充和延伸。

我看过不少国内城市的对外宣传片,老实讲内容很丰富,画面也很精彩,但是如果真的想宣传到国外,应该要“精简”内容,不能一贯的以我们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的角度去讲故事,我们很容易站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上侃侃而谈,再大讲历史背景,表现文化源远流长,等这些都讲完了也已经消耗了很多时间,剩下的就是故作创新的摆拍孩子们在城市新区开心追逐的场面,以彰显其“创新性和国际化”,这些对外宣传从艺术上来说可能合格,但在宣传效果上就不尽人意了。

中国传统文化绝对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希望能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故事是由我们自己讲给别人听!


锵锵说电影


大家好,我是复兴小文花🌸我来说说,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ip被美国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待。以下我将分为三点阐述。

  •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交流
  •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双赢
  • 中国文化的多元趋势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交流

我们说“花木兰”这个ip被利用,利用并非不是好事。最怕是无价值,没有被宣传,没有被利用。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力的宣传,做的还不够。整个世界都知道美国的漫威英雄,他们的“超人文化”,甚至美国可以把这个渐渐打造成美国象征,属于美国的文化符号。超人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为了真理、正义和美国道路,进行着无尽的战斗”。这样的宣传会让人心潮澎湃,热情高涨。而如今美国看到中国文化日益强大,被更多人认可,他们便搭建了交流的桥梁,他们希望展示自己一如以往的“民族大熔炉”的特色,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经济没有崛起,美式宣传可是不少鄙夷中国文化的。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双赢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我们要知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当有权利有能力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才是最正确的做法,而不是让某一种文化大肆横行。对于中国而言,花木兰也是打开了外国人认识中国的窗口,对于美国而言,也能显示自己的多元文化价值。实际上对于两者都应当是双赢的。

中国文化的多元趋势

我们看到花木兰为了更加适应全球化,是用华人演员英文拍摄,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这个无可厚非,实际上,亚裔面孔在全世界的大银幕地以集中展现这就是在多元文化中最大的进步。未来中国也会有更多的外国人学习与生活,我们要抱着包容和鼓励的人态度,不要自缚手足,阻碍了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花木兰大ip被美国利用的三点看法。喜欢我的请评论或者点赞呀!感谢


复兴小文花


您好,僮年,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在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中国风,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辐射也越来越大,影视、动漫、游戏等都会融入许多中国元素,也都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追捧。

真三国无双-由日本光荣株式会社在2001年发售并大受欢迎

那为何外国人会如此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呢?

首先当然是中国强大了,这一点我们有目共睹,没有人会关注小国家的文化。

其次中华文明或者说是亚洲文明有这样一个特质:神秘。当然印度也不外如此。中印作为文明古国活化石,对于不熟悉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人们寄希望于形而上的力量或日常生活不可遇的神奇事件的存在而改变自己,而亚洲文明认为这种力量或事件可透过某种人为的方式能够让人亲身体验。所以我们也不难想象《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何会在国外大卖的原因。

花木兰剧照

功夫熊猫

回头再来说说花木兰这部电影,国人大多数都只是看到了迪士尼利用花木兰这个IP赚钱,却看不到迪士尼拍了一部电影的角色几乎都是华人的好莱坞作品,在选择配角方面也几乎都是老戏骨。一个讲述了中国故事,汇集了中国演员,在中国多处取景的如此用心的好莱坞电影,我们不能单单只看见迪士尼是个美国公司,而忽视这部投资巨大的中国史诗电影会极大的传播中国文化,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说好莱坞拍的电影能更多的吸引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件好事,不存在利用的问题。

花木兰剧照


僮年丶


传统文化不能让外籍寅员,寅出中国文化,利用中国文化捞钱,骗才骗色,


马勇142944209


引用是否更恰当?既然是传统文化ip,如果是自己国家去当然更好,但是现阶段,我们也不能否认好莱坞、迪士尼的影响力更大,他们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吸收过去发扬光大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期待我们祖国更为强盛,文化输出更有影响力的那一天,我们拍出我们自己的花木兰,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等,我们共同期待,肯定有那么一天。


川上陌陌


还别说,如果美国不拍这么一部电影,估计现在的中国小孩都没几个知道花木兰是谁


巴拉巴拉小魔怪


利用得好是文化精神,

利用得孬是时代糟粕![打脸][打脸][打脸][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佛在心中莫远求


是件好事,说明国际认可中国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