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杨修之死和马谡之死有什么区别?

德州赵福贵专注817


杨修在《三国演义》中以恃才傲物自称,其实他有什么才气,狗屁都不是。

他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马谡相比,人家马谡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能干什么?

整天就是吟诗作对、饮酒放荡,他既不适合参予军中大事、也不能像荀彧那样有治国的才能。


他最大的长处就在于专门寻找他人的短处来作为笑料,用以显示自己的聪明。

曹操汉中一战失利,本来就极为烦躁,他不向曹操献计献策打赢战役,却用“鸡肋”一事大肆进行谣言传播,曹操岂有不杀他的道理?

其实曹操虽说奸诈凶残,但也不是胸怀狭隘,在赤壁之战前夕,因为蒋干的愚蠢,使得曹操误杀了蔡瑁和张允,从而失去了一统江南的大好时机,曹操不是也没有问罪于蒋干么!


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杨修这么一句话,曹操就杀了奇才的杨修呢?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这样描写过: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那么杨修犯了曹操的什么忌讳呢?

第一,曹操命人建造了一座花园,建成以后曹操前往观之,没有说建的好或者是建的不好,只取毛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皆不解其意。

杨修遂对众人说:门内添“活”字乃是“阔”也,丞相是嫌园门阔耳!


于是,众人在高筑墙围,建造好了之后,再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大喜,问众人谁知吾意?

大家说是杨修让大家做的,曹操虽口中赞美杨修,但心里对杨秀却是非常的忌讳。

第二,在某一天塞北有人送了一盒酥给曹操,曹操因手头事忙未吃,便用毛笔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

杨修进来之后,竟然去除调羹小勺和大家一块分掉吃了,曹操发现之后心中自是不高兴,遂问大家是谁出的主意,杨修却说盒上明明的写着“一人一口酥”,既然丞相分给大家吃,岂有敢违背丞相的命令。


曹操虽然在脸上笑着,但其实心里着实气恼杨修。

第三,曹操常常怕有人暗中谋害自己,便对人说我梦中好杀人,待我睡着以后大家都切勿靠近。

有次曹操睡中被子掉落地下,有一名侍者想把被子给曹操盖上,结果曹操拔出宝剑将侍者一剑杀死,后又上床继续睡觉。

待起床之后,曹操惊问是什么人杀了侍者,左右把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大哭,命令把侍者厚葬。


其实这件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没有一个人戳破,却唯有杨修自作聪明得说,非是丞相在梦之中,而是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闻之十分的恼怒,但却没有杀杨修的一个合理借口。

其实在生活之中杨修这样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他们既不善于管理国家政事,也不善于做随军参谋,只知一味的专寻别人的缺点进行取笑。

自以为很聪明,其实真的很愚蠢,这种人不死才怪。


而反观马谡全无这些毛病,马谡也许是一个很合格的参军,但却不是一个会带兵的将领。

他有缺点,但是也有不少的优点。

在诸葛亮的每次出征中,都有马谡不少的建议,而且在诸葛亮采纳了以后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一点我们要承认。

但凡说到纸上谈兵一词,我们总是会首先想到的是赵括,继而是马谡。

但其实二人都有不错的良好表现,最大的遗憾是从未真正的带兵一次,而真正到了独自带兵作战的时候,遇上的又偏偏是拥有多年带兵打仗经验的悍将白起和司马懿,运气上也是非常的糟糕。

假以时日,两人从底层的军官干起、然后逐渐的一步步指挥越来越大的战役行动,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人才。

从未独自带过兵打过仗,一下子就把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大事交给二人,造成巨大的失误也在情理之中。


但马谡其实也是一条敢作敢当、绝不推卸任何责任的汉子,明事理、敢担当,这一点绝不是杨修这类爱耍小聪明的人所能相比的。


东方评史


从本质上讲,这俩货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装逼装死的。说的文雅一点,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他们都是极端自负的人,好装逼乐此不疲是两人的共同特点!

世界上有一种人特别招人烦,就是特别喜欢显摆自己的小聪明,好像哪哪都有他,什么他都懂,什么他都看的透透的。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是不是特别招人烦?


杨修就是这种人中的极品奇葩。显摆小聪明,这种智力上的优越感,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这样性格的人,越聪明越招人烦。杨修极度聪明,所以极度招人烦。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最后终于让曹操烦透了,把他搞死了。

马谡其实和杨修是同一类人。

他也特别爱显摆聪明。但他更高级一点。他是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处处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独道见解。越标新立异,越显得他高明。

诸葛亮经常与他交流探讨。可能是由于诸葛亮自己过于谨慎,反而对马谡的一些独道见解非常欣赏。由此更增加了马谡的自负。

当他在街亭独挡一面的时候,自负到了顶点,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固执己见,然后全军覆没。

杨修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显摆小聪明,真的跟招人烦!

马谡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志大才疏是最大的悲哀。


上将嗳福斯


我谈个人看法:马谡的死,就一个原因:作战失利影响大局,而杨修的死就没那么简单了。

三国杨修与马谡都是聪明睿智出名,比如诸葛亮多次感叹马谡才能不在自己之下,而曹操对杨修更是自叹不如。同样是有才之人,马谡的死与其聪不聪明无多大关系,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在街亭之战指挥失误,导致蜀军蒙受巨大损失,按军令状处死无可厚非。

杨修的死就没那么简单了,一般都认为杨修恃才傲物,多次让曹操下不了台,出于妒忌曹操最后把杨修给杀了。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原因。

首先是豪强与士族的矛盾。东汉末年起,士族是当时社会是很有影响力的。各军阀豪强为了军阀势力,增加影响,往往会拉拢各地士族加入,杨修作为名门望族出来的人,也成了抢手货。由于豪强多是出身寒门,所以士族里有的人名义上是帮助你,但骨子里却是瞧不起一些靠军功或者时局动荡发家的豪强首领。曹操出身于太监家庭(其父亲是太监的养子),在很多士族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爆发户。

除了颍川荀氏等家族坚定的支持曹操,个别士族总因出身和其挟天子的做法而看不起曹操。曹操在羽翼没有丰满之前,对这些士族是容忍的,比如祢衡明目张胆脱光衣服羞辱曹操,曹操虽然很生气,但没有直接杀他,反而是借刘表势力结果了这个猖狂的读书人。

另外,文人之间的矛盾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害死杨修。上面提到的祢衡,还有孔融,这二人与杨修关系是非常的好。比如祢衡就经常吹嘘世上只有他们三人算是人才,其他的人都不值一提。这样一说,曹操手下荀彧、郭嘉等人当然就不开心了,毕竟这三人都是外来的士族,说你们三个才是人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祢衡给出的答案:荀彧只适合做凭吊哭丧的工作,荀攸适合看守坟墓, 郭嘉只会读死书等等,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何等的耻辱。祢衡与孔融、杨修三人这样目中无人,在一起自成一派,与其他文臣谋士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曹操当然不喜欢这种既不听话,又喜欢制造内部矛盾的人。直到势力够强大的时候,加上荀彧、郭嘉等人的鼓动,曹操就开始找那些飞扬跋扈的士族子弟秋后算账了,找几个没有利用价值且嚣张的杀了。所以,孔融就这样被杀在先,再后来就轮到杨修了。





戴草帽的小老鼠



没有实质区别,都是政治牺牲品!!

有人说,杨修之死,是死于聪明;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他的死,聪明确实占了一定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治”;因为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后,顾虑到曹植的势力太大,将来势必与曹丕争权夺势,会成为后患,祸及曹魏;于是曹操下定决心,要打压曹植的势力,所以曹植身边的心腹谋臣,就倒大霉了;然而,曹操的首选,就是杨修;为什么呢?第一,杨修是曹植身边最聪明、最有才能的谋臣;第二,杨修是袁绍的外甥;所以曹操第一个要杀的必须是杨修,留杨修在,必定会翻起巨浪,祸及曹魏;——杨修就是一个政治牺牲品


马谡的死,大抵也差不多;由于诸葛亮任人唯亲,破格提拔马谡为先锋大将,忽略了一干老将的存在;所以当马谡兵败后,诸葛亮必须给出一个交代,杀马谡以谢众;他为什么要“谢众”,因为当初讨论先锋大将的时候,呼声最高的是魏延、吴懿这两位老将,但诸葛亮没有采纳,破格提拔了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如果马谡打了胜仗,魏延等人无话可说,但是,马谡偏偏是打了败仗,所有人都会出来指责诸葛亮,群情汹涌,众怒难犯,诸葛亮只好斩杀马谡,用以平息众怒;实际上,诸葛亮的内心,压根就不想杀马谡;


为什么要说马谡是政治牺牲品呢?

原因很简单,蜀国三大派系政斗尚未完结;诸葛亮违背众意提拔马谡为先锋大将的目的,是增强自己的心腹力量;而马谡本人,与“演义”中截然不同,马谡没有主动请命,他的先锋大将,是诸葛亮直接委任的;所以马谡究竟想不想做这个先锋,我们还不得而知;

然而,马谡我们都知道,只是一个文官,没有带军治军的经验;换句话说,马谡压根就不会领兵;诸葛亮放着一干老将不用的目的,非常明显,培养心腹,增加政治力量;魏延是刘备的宠信,吴懿是刘备的大舅哥,诸葛亮肯定不可能重用;


所以马谡,跟杨修差不多,都是政治牺牲品;这个没有统军经验的人,是被诸葛亮推出去的,推到了最前面,死亡的边缘;让他去与身经百战的张郃正面抵敌,怎么可能成功?


爱尚文史


杨修之死是书生参政,马谡之死是纸上谈兵。

古语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虽然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跟随的是圣人教诲,学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无论是宏观上孔子的天下归仁、荀子的“群居和一”,还是微观上的“一人正则天下正”,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视或抛弃人性特点,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际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想化甚至空想化——因为人性本恶、人性本私,这是任何时代、任何体制和任何个人都避不开的。也就是说,当后世的读书人举着理想化的大旗来面对和处理严苛甚至残酷的现实时,才忽然发现圣人教给的东西很多都用不上。

先说杨修。在“唯才是举”的选拔条件下能加入曹操阵营,说明他是有真材实料的,尤其是能当曹植的幕僚,更证明其才学非同一般。但是,他明显属于所学与所用脱节的那种人,要不然应该跟曹丕,而不是跟曹植。曹操应该是发现了他这一特点才如此安排的。后来杨修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曹操眼光的准确,无论是“一人一口酥”,还是拆大门,杨修都一如既往地“聪明”——问题就出在这里:和领导耍小聪明,按照官场的政治游戏规则,往小了说是找抽,往大了说是找死,所以当杨修自作聪明地插足曹操立储的家事时,他的死期就到了。

再说马谡。马谡家族世代荆州名士,不仅有个刘备最器重的大哥马良,自己也是自幼器量超常,好谈兵法,并且与诸葛亮非常投契。但是,刘备有不同看法,死前曾专门交代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不但不听,而且评价马谡为“旷世奇才”。

平心而论,马谡是有才华的,比如在著名的“七擒孟获”中,马谡就曾做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正确建议,保证了蜀国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他还针对蜀国“兵马疲蔽”,又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策略,意为莫起兵事,休养生息。不过这一点没被诸葛亮采纳,蜀国最后被自己活活累死。

但是,如果把这两件事情和“失街亭”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马谡的理论水平比较高,战略层面上也能够高屋建瓴,但明显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典型的“赵括型”人才。眼高手低,这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剧。

当儒家碰到法家,就如同理想遭遇现实,一家“务虚”,一家“务实”,杨修和马谡的死,一点也不亏。




彼岸历史


杨修的死与马谡的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处死他们都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也就是说政治原因大于军事原因,而不同之处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目的。

杨修,字德祖,表面上的死因是因为他悟透了“鸡肋之谜”,妄自揣摩主公心思,泄露了军机。而实际上是因为他参与到了曹植与曹丕的夺嫡党争事件之中,加上他又是袁术的外甥,聪慧好谋,且曹操与其父杨彪政见不和,担心他日后可能会导致魏国内乱,所以才借了个理由将其处死。

马谡,字幼常,是马良的弟弟,也是诸葛亮最为器重的人之一,诸葛亮待其如子,马谡视其如父,可以说二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且这种密切我认为在刘备去世之前就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所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才会要求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说他的能力言过其实。这应该是刘备对未来预判的一种考量和建议。

马谡的死因表面上是因为“失街亭”。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第一次进行北伐,而街亭处在蜀军前后相连的一个战略要冲,如果街亭丢失,会导致整个陇右的蜀军全部被切断,而在当时赵云与邓芝在汉中北部为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攻打祁山,夺取陇西的主要地盘,其中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投降了,唯独上邽在坚守待援,守城的是名将郭淮和从天水撤退过来的天水太守马遵,考虑到守城的郭淮是当时的名将,同时也不清楚过来增援的部队是何人带队,所以诸葛亮让魏延和吴懿组成精锐部队攻打,争取在曹魏援兵过来之前攻克上邽,而街亭处在了一个抗拒曹魏援军的一个点上,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个信得过且有能力之人来担此大任,而马谡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选。

但是结果众所周知,马谡因为未能听从诸葛亮“当道扎寨”的建议,也拒绝了副将王平“听丞相建议”的谏意,选择了“放弃水源,在山上扎寨”的作战计划,从而导致被魏军围困,从而兵败街亭。但是马谡就真的必须死吗?倒也不见的,因为某一场局部战争的成败是经常有的事,如果一失败就杀主将,恐怕也不是一件合适的选择,但是马谡必须死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当时的蜀国主要有三股势力集团,第一股集团是刘备从荆州带过去的“荆州集团”,他们是当时蜀国的主要政治力量,在蜀国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股集团是刘焉刘璋父子带到蜀地,或者是他们父子在当地培养出来的政治力量,后来被刘备的荆州集团抢了蜀中地位的“东州集团”;第三股力量则是蜀地的土著力量,他们包括蜀地土生土长的官员和士族豪强。这三股力量其实是不稳固的,东州集团抢夺了益州集团原有的利益,而荆州集团又抢走了东州集团的利益,他们三股力量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生矛盾,从而产生蜀国内部的不稳定,而为了稳定局面,诸葛亮唯有推行“依法治国”,公正公平公开的对待每一个人和事,才能让各方势力信服。

马谡因为丢失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冲,迫使蜀军放弃北伐进程,让蜀军之前的军事优势全部丧失,并退兵汉中据守,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治马谡的罪是必须的,但是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个在蜀国应该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如果不重罚,就可能导致蜀国各方势力的不满,从而导致蜀国内部混乱。

所以,诸葛亮斩马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为了处罚作战失利;二是诸葛亮为自己的用人过失而谢罪;三是为了稳定蜀国国内的各方势力。

马谡与杨修的死,既相同,又不同。都是因政治原因而治军事之罪,不同处则是因为不同的政治考量而被处死。


暨阳酒徒


三国人物里,杨修和马谡的死的区别,一个创造典故的马谡,另一个是留下成语典故的杨修,虽然两个人没有什么交集。

遍观整部《三国演义》,马谡确实是个奇迹,一般来说,一般人物出场都跟升级打怪一样,越来越厉害,而马谡恰恰相反,他出场不算早,但一出场就是巅峰。可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刚刚被封个前锋,没多久就结束了职业生涯。表面上看,马谡是因为保卫街亭不利,最终导致诸葛亮的作战计划失败,深层次看两人在执行力,性格,用人等方面,都有问题所致。

刘备早就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明知道马谡有问题,却还要重用,是个什么道理。诸葛亮重用马谡是有私心的,想要将马谡推上前台。马谡虽然在诸葛亮南征时有筹谋之功,可不久之后,诸葛亮北伐却让马谡“原形毕露”,马谡只是一个参谋型人才,并不是实战派,正因为过于拘泥于理论,导致街亭失利。长期以来,蜀汉政权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为了激发将领的积极性,偏爱激将法。这种做法看似有用,其实危害无穷,助长了蜀汉集团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却敢下军令状,也是出于这种侥幸心理,失利之后,想挽回却难了。

而杨修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杨修为人聪颖,家世极好,是当时太尉杨彪之子,在重视门第观念的古代,杨修自然也备受关注。

杨修的一生,不靠军工威名,只靠三寸不烂之舌,终其一生,杨修都是一个拼官者,他没有立场,没有太多原则,他只求一个自己爽利,他也没有城府,喜欢直抒胸臆,就这样他数次惹怒了曹操,曹操最终忍不住了,建安二十四年杨修被杀,与马谡不同,他有才华,也不缺机会,但他过于奔放,最终不能让实权者欣赏,悲剧早晚都要发生。

现实不但骨感,而且残酷。杨修以无所谓,不可当真的玩笑,有个性的,在曹操看来,不仅是混账话,而且已“十恶不赦”了,杨修的结局早已注定。

总结下两个人的共同点:情商不够,做事没留余地。








回味史记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杨修和马谡隶属于不同的政治团体,杨修是曹操的谋士集团成员,官至丞相府主簿。而马谡是刘备的谋士集团成员,官至诸葛亮的参军。这两位的结局都是被杀,曹操杀了杨修,诸葛亮杀了马谡。

杨修和马谡之死,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都是“因才而死”,但是这两个人的死个根本原因完全不同。

我们先分别了解一下这两位才子都是因何而死,通过他们的死因就会得出两位才子的完全不同的死因。

杨修之才和杨修之死

杨修的出身显赫,世代簪缨之家。从他的太祖爷杨震到他的父亲杨彪,杨家四世太尉(注意,是汉太尉)。杨修本人则是才华出众,深受曹操的喜爱,被任命为主簿。《三国志》《曹植传》记载:“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从这两段记载来看,杨修是一个既有才又有能的人才,所以“军国多事,总知外内”,也就是说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杨修都是应对自如,不仅是曹操喜欢他,大家都喜欢他。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也有记载:“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从太子到百官,巴结他的人真不少。

《世说新语》当中记录了杨修的几个睿智,机敏的故事,比如“曹娥碑”的谜底(绝妙好辞)其才思敏捷高出曹操三十里;“活”和“阔”的联想猜透曹操心思(曹操在们上书一“活”字,杨修马上猜出曹操嫌门太大);以及看见点心盒上曹操写的“一合酥”便分而食之(“一合酥”乃“一人一口酥”),及至从曹操亲定的军中口令“鸡肋”,判断曹操要退兵。

其实,这些故事都围绕的是杨修的一个并不具有大智慧的“猜字和拆字”的小聪明的缺点来说的。

《三国演义》当中,杨修死于他的才气外露,死于他的小聪明,归根结底是死于曹操对杨修的嫉贤妒能,这是很没道理的,曹操对人才的包容在三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

从《三国志》和《曹阿瞒传》的记载和总结来看,杨修的死其核心是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三国志》也就是说杨修太有才,但他是袁术的外甥,曹操怕他早晚会被判自己,所以找了个罪名就把他杀了。

第二,杨修参与了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夺嫡之争”,支持曹植并帮助曹植数次通过了曹操对曹植的考验,使曹操立嗣的天平曾经向曹植倾斜,但是因为曹植日语狂妄,逐渐为曹操厌恶之后,曹操迁怒于杨修,这也是一个因素(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

第三,杨修的家族和曹操的政见有较大分歧,特别是杨修的父亲杨彪对曹操的所作所为颇为不满,这也是杨修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杨修之死,死于政治纷争的因素更大一些,仅仅是抖几个小机灵是不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曹操没那么小心眼。

马谡之才和马谡之死

马谡的家世肯定是不如杨修的,他属于地方门阀势力的后代,马谡一共五个兄弟,个个都挺有名气的,人称“马氏五常”。

马谡是五兄弟当中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

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

对于褚葛亮对马谡的赏识和重用,刘备是不以为然的的,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马谡是被刘备单独提出来请诸葛亮注意的: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似乎是没当回事,照样把马谡当做接班人培养。

马谡之死,是一个“著名事件”,可以说是到了“妇孺皆知”,戏曲当中关于马谡之死的剧目相当的经典,京剧当中的著名剧目系列剧《失·空·斩》也就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把这件事说的挺清楚,马谡之死就是因为盲目自大,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不仅招来杀身之祸,还断送了诸葛亮的北伐希望,让诸葛亮被迫弄险,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历史记载当中,严格的说仅《三国志》当中对马谡之死的结局就有三种说法:兵败后潜逃隐姓埋名不知所终;失街亭后被抓后死于狱中;失街亭后被押回成都处死。

可见“挥泪斩马谡”和“空城计”的可信度还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马谡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诸葛亮的识人不明和用人不善。事实证明,马谡此人的确是不堪大用,诸葛亮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说明诸葛亮的眼光真的和刘备有差距,不仅仅是马谡,诸葛亮看上的“人才”,水份往往很大,比如后来的姜维。

马谡此人并非完全浪得虚名,作为一个高级参谋或者高级幕僚,马谡还是很合格的,如果诸葛亮用人得当,能看清马谡的致命短板而用其所长的话,也许马谡不但不会死而且很有可能真的成为诸葛亮的好帮手。

某种意义上讲,马谡是被诸葛亮推上了死亡之路,但是诸葛亮对此事后似乎也有所自责。

杨修和马谡都极具才气,杨修的才智要高于马谡,杨修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而马谡则是诸葛亮用人失误的牺牲品。


步武堂


杨修为曹操手下主簿,可以说得到曹的器重。但他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因“鸡肋事件″断送了性命。用后人的话说,身死因才误,非因欲退兵。马谡通晓兵法,深得诸葛亮信任,作为自已的参军。在一出祁山时,蜀军斩将夺关高歌猛进。在守街亭这一咽喉要地时,马谡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可惜他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刚愎自用不听王平之言,最终丢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一个死在"恃才放旷″,一个死在"刚愎自用"。


完颜佚名


还是有区别的杨修是真的有才什么都预料得到不过就是太过高调喜欢显摆自己的才能不给bs面子,马谡那种就是一个死读书的不懂灵活运用的,也喜欢显摆但是与杨修有点区别就是他显摆的东西都是每个人都懂的只是没说出来的那种,什么“攻心为上……”就你一个人懂么还说出来搞得自己很高大上一样,稍微有点脑的跟着诸葛亮一起打天下的人都能猜透的,赞他几句就飞上天了,说什么军师都得听他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