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談談顧城的《遠和近》的優劣?

浮雲62598367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讀起來讓人親近,為什麼呢?因為每個字,每個詞,每一句都很淺顯易懂,小學生都認識理解。“看雲”,“看我”,這些都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事。但是這首詩的寓意又很深遠。前一句只提到“你”的行為,後一句,“我”對這個行為的感受,這種感受,又恰恰證明了“我”是很在意“你”的一舉一動。但是一個“看我很遠”,一個“看雲很近”,進行對比,可是“你”嚮往的是虛無縹緲的,變幻莫測的,不可觸及的雲。卻忽略了實實在在關注在意“你”,近在眼前的“我”。這正反映了人對擁有的美好事物視而不見,卻苦苦追求嚮往不曾擁有的事物本性。


錦霖若翔


《遠和近》是朦朧派詩人顧城的詩作。

《遠和近》表現特定心理和審美情趣,表達含蓄、精煉而內容深刻。第一節寫“你”左顧右盼的行為。第一二節是寫“我”的獨特感覺,從表層形式上看,這是一種錯覺。因為你既然能看到我,說明雙方距離並不遙遠,而“雲”處天際,它與人的距離遙不可及。詩人透過表層形象著意揭示了一種心理距離的遠和近。人與人,雖然近在咫尺,但心理卻存在各種隔膜與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覺著“很遠”。而人與雲、人與大自然卻能溝通感情,因而覺得“很近”一親近、融洽。詩人運用象徵手法,表現了心理距離與物理距離的不和諧,表達了對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追求與嚮往。

詩作言簡意賅,使人很容易聯想到個人的生活經驗,它的美就隱含在抽象的線條之中。但細細品味,冷靜之中暗含一種熱切的期盼,呼喚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而由於詩人隱去了造成錯覺的原因,有意留下較大的空白,引發讀者去想象, 讀者的心理因素不同,這種想象圖景也會不盡相同。

從詩作表達的纖細情感來看,作品好像一位靦腆人男孩的心靈獨白。他愛慕一個女孩,但羞於表白,甚至連目光都不敢和女孩的目光相交,他只能趁女孩的目光轉向別處時偷偷地望上一眼。在目不轉睛如飢似渴的觀望巾,他悲哀地發現自己是那麼怯懦、無助、自卑,愛情的熱焰沒能燃燒他內心的羞澀,他不敢讓目光洩露他內心的焦灼。“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那麼幽怨又那麼平淡,那麼焦急又那麼彷徨,字裡行間飽含著濡潤的氣息。

詩的詩眼是“遠”和“近”,一個“很”字讓遠和近所指代的距離變得極端,要緩和、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情感的拉近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有時甚至不是兩廂情願的,它需要恰合的氣氛、愉悅的心情、無畏的勇氣、長久的堅持特別是明哲的智慧。距離的存在雖然讓人輾轉反側、焦灼不安、無所適從,但在愛情的虛幻想象中,心上人的側面形象最美,它激發了人內心對愛情的憧憬,這大概是愛情最有魔力的一個階段。

一個遠,一個近,引發了人類與自然、物質與精神、肉體與靈魂、存在與虛無的種種思索,還能給讀者帶來很多聯想,喚起共鳴。它短小精悍的外質包裹著豐富的內涵,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我”和“你”。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德明《百年新詩經典導讀》﹕《遠和近》是一首發前人所未發的作品,它通過對方對“我”與雲的距離比照來暗示某種深刻的哲理。這首詩雖然只有兩節六行,但蘊藏了一個含有深意的“謬誤”:在你眼裡,遠在天邊的雲顯得切近,近在眼前的“我”卻顯得邈遠。詩人這樣寫的用意何在呢,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顧城是想告訴讀者一個關於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意味深長的道理。當人與人之間相互隔膜的時候,人們更能感受到自然的和善與親近。可見,詩歌中的這個“謬誤”,雖然不符合物理世界的常識,卻切合了心理感覺世界的真實。這是詩人獨到的生命發現與藝術創造。《遠與近》,言短意長,主題突出,真可謂是一首精緻之作。[7]

中國作家協會副研究員李朝全《詩歌百年經典》﹕遠和近是相對的。世間的一切事物、情感和心理都是相對的。天邊的雲很遠,然而卻比站在你面前的我顯得更近。這是一種心理的錯位,一種心靈的隔膜。我在你跟前,你卻視而不見,這是一種最遠的距離。人與人之間,都可能因為疏離而變得遙不可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可能見死不救,倒地不扶,對面不識。這是社會的悲哀,還是我們人類自身生本孤獨的本性使然。這首詩寓意深刻,充滿了人生哲理,可以作多樣的解讀。

湖北省咸寧學院副教授黎娜《最美的詩歌》﹕這是一首簡短的小詩,語義簡雋,表達集中。詩人以這一種逆反式的對比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雖然彼此就在身邊,但是情感疏遠,態度冷漠,距離雖近,卻比不上對那遠在天邊的雲更為親切,而在更深一個層面上,即使在親密的人之間,也存在著遠和近的問題,那是人與人心靈的距離。自然界中的距離,再遙遠,也是有個度量的,可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有時是遠不可測的。



流離人間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閒談,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特別喜歡顧城的詩,尤其是顧城的這首詩《遠和近》:你一會兒看雲,一會兒看我,我覺得你看雲時很近,看我時很遠。

這首詩特別的短小精悍,卻極具畫面感,表達了多重含義。

心靈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

前些年有一句話在網絡上特別火,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句話就充分表達了,如果兩個人無法心意相通,那麼他們即使站在一起也只是陌生人。相反,如果兩個人能夠情意相通,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能夠知其所知,想其所想,心意相通、心有靈犀。

仰望天空,時默望,腳踏實地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底下有一塊名揚世界的墓碑,上面寫著: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望著未來,卻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我們總認為未來是觸手可及的,但是當我們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遠大的理想無法實現時,才察覺我們為自己為家人、為身邊的愛人做的太少太少,忽略了太多太多。


海海文化閒談


謝敬!

這首詩是顧城寫下的一首詩,咱們就不說它的優了,它的優已經讓人們神化了,再此我不想多說什麼?!今天我要說說它的劣!我們都知道,顧城是朦朧詩人代表之一,他始於朦朧詩中的創作,而也在朦朧之中結束了愛人的生命和他自己也朦朧的自刎了!

其實有些時候,這人如果太富於幻想,一旦幻滅,就會完全崩潰,不能自控,慢慢的就出現了神經質!整天精神衰弱,精神恍惚,就有可能精神分裂,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因素,繼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我不知道顧城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詩,但從他的結局算起,這首詩與他的思想感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有著微妙的暗示,有時很多事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假使顧城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就是10年後結局的影射呢?!



從而已經開始就有一種遊離的狀態,飄忽不定的心態,好像生活很不穩定,總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時而對生活嚮往,時而又討厭人生,悲觀厭世!

本就人生好像一朵飄忽的雲,有幾人不都是踩著曲折的人生路,探索著?!為了生活,誰的人生不在吞嚥著一杯苦酒呢?!又有幾人不是喝著酸辣湯過來的呢?!那麼顧城喝著喝著,就感覺索然無味,生活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太多了,恰似一朵雲朵遊蕩著,遙不可及,還是就這樣放棄吧,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悲慘結局!

愚人拙見,不盡諒之!🙏!

(謝悟空!謝閱)!

(3、19)!獻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