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時被自己父母打罵過的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很容易打罵自己的孩子嗎?

老左心理工作室


打與不打全憑你自己的修養,控制情緒的能力!

孩子肯定有不聽話的時候,惹你生氣,你如果能用巧妙的語言來讓孩子聽話,那就不會打!如果不能,還是會打!

我不贊成單方面的打或者是從不打!沒有多大實在的意義!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讓你的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上面才對吧!打了不代表孩子一定有心理陰影!不打也不能說孩子的心理就是健康健全的!

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關注與心靈的呵護!難也就難在心靈的呵護上面!至於打不打,反正我從小被打到大,竹棍子打斷了,鑰匙鏈抽掉大腿上的肉之類的這種,並沒有太多的感慨!可能也是有點記吃不記打吧!哈哈~(那種頻繁的對子女進行身體上的摧殘和心靈上的打擊的人不要說你來過)


陰陽侯爺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闡明我的觀點:受過父母打罵過的家長不一定會經常打罵自己的子女。我童年時期,因為兄弟姐妹多,父母每早聞雞起舞,夜時披星戴月辛勤勞作,就是為了不讓我們挨餓受凍。但父母性格暴躁,我們姊妹少有差錯就會遭來父母非打即罵。有一次我和妹妹玩踢毽子的遊戲,因為我的惡作劇致使妹妹摔倒,我們兩個隨之互毆。父親知道後把我們關到屋裡,動用了馬鞭,把我們打的滿地打滾。我們姊妹中沒有一個不捱過父親馬鞭的。現在我家大哥也是60多歲的人了,最小的妹妹也快五十歲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有人使用暴力。我與兒子如朋友一般,兒子都快30歲了並且已經有了工作,但在我面前有時還撒嬌耍賴。我們有時也有分歧和矛盾,但他很快會給我打電話道歉並安慰我。我認為父母打孩子有多種原因,有些孩子天性頑皮,經常在外面惹事生非容易惹父母動怒遭打。有些是父母的原因,父母或對子女期望值過高得不到滿足,或脾氣暴烈、有酗酒好堵輸錢等劣跡都會成為打孩子的原因。不管怎麼樣,父母打罵孩子肯定是錯誤的,但子女借用這個原因對年邁的父母不盡探視和贍養義務也是於法不容、於情不通、於理不達的。


人淡如菊194664382


這個話題對我來說有點沉重

我們家有個重男輕女的媽 爸把兒女交給了媽 自己一心撲在工作上 小時候爸媽關係也不好 我媽從沒上過班 在家裡一邊帶著我們姐弟倆 一邊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田土裡的活 也不知道哪裡惹我爸看不慣 記憶中我媽告訴過我爸打過她幾次 從小我媽就用最惡毒最不堪的語言罵我 罵我懶 沒良心 騷麻批 什麼難聽罵什麼 也打過幾次 但是身體的痛遠不及那些語言暴力帶來的傷痛 一直罵到我長大參加工作了還在罵 而我從小就自卑 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錯 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敢去爭取 別人欺負到我頭上我也不敢反抗 不知道為什麼她還禁止我去村裡鄰居家玩 所以小時候也沒什麼朋友 現在還不習慣串門 村裡鄰居都覺得我好乖好聽話好懂事 學習成績好 從不出門玩 只看到我去門口水塘洗一家子的洗衣服 有的大人看我實在洗不動大件的衣服還會幫我洗 因為下水後重到小小的我根本提不動 雙搶的時候還跟我爸一起扛打稻機地裡幹活

而我弟弟待遇就不同了 從小不著家 不是在這家玩就是去那家串 從小就在店裡賒賬 然後我媽就去還錢 這錢一直還到我弟弟幾十歲了還在幫忙還債 因為他長期打麻將打牌有時候賭博 多年不上班 我媽就一直供著他 給他還各種賭債 出各種生活費 完了還要在我面前炫耀她給我弟又花了多少錢 而我結婚的時候她一分錢嫁妝都沒捨得給 從記事起從沒給我買過一件棉衣 那麼冷的冬天我不知道我是怎麼熬過來的 最記得每年一月份期末考試的時候 凍得手腳不聽使喚腳不停地抖 我現在冬天的棉襖長款短款薄款厚款買好多 我真的是冷怕了

再來說說我爸 我爸是個特別勤勞的老人家 退休了還是閒不住找了人家閒置的土地種點蔬菜瓜果自己吃 年輕的時候三觀很正 現在老了被我媽影響有些事情看到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就算對我有什麼不公平的地方 他也管不了 老了的爸爸有點像蘇明玉她爸了 以前小的時候跟我說 我兒子只有一個 女兒也只有一個 以後老了如果留下什麼 就一人一半 這話被我媽聽到了 從此以後我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只要我爸不在我媽就給我洗腦 在農村有什麼都沒有女兒的份 都是留給兒子的 我也不常在家 因為要讀書要工作 但是她幾乎見我一次就要強調一次 直到我後來主動放棄 我說我什麼都不要 其實家裡有什麼呀 我爸一個人上個班拉扯我們一家子 能有多少家產給我們留下 我從來沒有在乎過他們給我留什麼 但是一次又一次在我面前說沒有女兒的份確實讓我很傷心 加上她長期在我耳邊唸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以後我就是別人家的人 外甥狗吃了走 我更加感覺我不屬於這個家 我爸跟我媽過一輩子也是無奈 不過到現在老了兒女都不在身邊倒是兩個人也能過下去 我媽還是吵 但是我爸不理她 分房睡 我媽氣不過離家出走十幾天 作死的作 我爸也不管她 照樣每天干自己的活 我爸這些年被他那個不成器的兒子沒少氣 多少次要斷絕父子關係 他也知道是我媽從小慣出來的 但是已經這樣了他還能怎麼樣

再來說說現在我們家的情況 隨著我自己的經歷年齡的增加 我也意識到我和我媽之間的問題 我想努力擺脫她的陰影 她說我結婚以後越來越不聽她的話了 因為一些瑣事 例如我生完孩子她找各種原因不肯過來照顧我坐月子 因為我沒婆婆 後來我爸過來跟月嫂一起照顧我 中間我媽來了一次我家 挑唆我跟我老公吵了一架 後來滿月月嫂走了以後我爸一個人在我家幫我做飯打掃帶孩子 後來我媽找理由把我爸弄回了老家 感覺就是生怕幫了我 生怕我過舒坦了 後來生第二個我堅決不讓她過來 我想安心坐個月子 那時候我媽已經明顯感覺到了我不待見她了 生產之前我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保姆月嫂也都到位了 但是我爸還是把她帶去了我待產的醫院 我沒說什麼 來了就算了吧 後來不出所料 到我家又挑唆來挑唆去 到滿月前幾天她成功地把保姆月嫂全部趕走 自己也走了還把我爸也帶走了 剩下上班的老公和我帶著大寶二寶兩個孩子 還好老公一直很給力 不分白晝幫忙照顧著家裡 這個時候我也已經差不多免疫了 以前為我媽對我的態度經常晚上哭腫眼睛 現在我媽在我眼裡的分量越來越輕 生二寶前後我三年沒回孃家過年 但是我爸偶爾會過來看我們 說實話 不回孃家不見我媽我的日子過得更舒心

這兩年我想趁弟弟漸入正軌改善關係 最近又有了來往 直到上次回孃家我媽又開始責怪幾年前過年的時候我們家不記得是誰感冒帶了藥去她家拜年 開了個不好的頭(說實話,我完全不記得有這回事。),害她吃了半年的藥。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心裡很不舒服。這也能扯到我們身上來,是不是欺負我欺負慣了。今年清明節,五一勞動節放假我都沒回去,因為崽咳嗽流鼻涕,吃藥,雖然精神狀態好,但是不能把藥帶去她家。估計又會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回孃家了。

再說說這個環境下長大的我對子女的影響。影響非常不好,說實話。我現在也打罵我女兒,更寵我兒子。我非常非常不想複製我媽的教育方式,但是有時候真的是我媽附體。但是有一樣我跟我媽不同,我非常願意花錢花精力去培養我女兒,幫助她達成她的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心願。唯一讓我自己希望控制的就是我對待我女兒的具體方式。我不想讓我女兒重複走我的路,很多時候卻在重複我痛恨的我媽對待那樣的方式。

我正在努力改善。具體有好的方法也請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們留言探討。


tracy797


在童年時被自己父母打罵過的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很容易打罵自己的孩子,我見過正反兩面的例子。我的兩個弟弟恰巧就是兩個極端的代表。

我大弟弟小時候經常挨我爸爸打,他又死犟死犟的,嘴硬,從不肯服軟。他離家出走,躲到房頂上,也不知咋上去的。等他當爹時,他們父子倆簡直就是他小時候他和我爸爸的翻版,倆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打他兒子更狠,棍子打斷了幾根,我們看著都嚇得不行。他兒子也離家出走,比他的次數還要多。

而我小弟弟也挨我爸爸打,記得參加高考時在飯桌上被我爸爸打了一頓,他一氣之下說不參加高考了。我好說歹說,好不容易哄著進了考場,好在考上大學了,不然上哪兒去找後悔藥去。他現在有一兒一女,他說就是因為爸爸以前打他,他發誓不管孩子有多惹他生氣,也絕不打孩子,不動一手指頭,他真的做到了。這倆孩子別提多可愛了,跟爸爸也特別親。

童年的經歷對自己的影響是很大,但這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還在於自己的選擇。中國有句老話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倒是,大弟弟的孩子真的很孝順,但小弟弟的孩子也很有教養,從不抗上。

所以我還是傾向於不要打孩子,把父母對自己造成的痛苦就此打住,不能再代代相傳了。


孝順是最好的風水



AmaDai


不一定,要看打罵的原因、頻率、場景、表達方式、用詞等很多因素。兩個例子,東北某省會城市城郊孩子,我的初中女同學X和初中女同學S。

1、初中女同學父母是山東人,家裡爺爺奶奶一代闖關東來到東北,父親是大廠的工人,母親是農民,家裡4個女人,她是老二。大姐非常懂事優秀,表達方式溫和但性格堅韌;三妹小時身體特別好(大姐太大,我同學身體不好),被父母過繼給山東老家沒有子女的大伯;小妹特別的乖巧討家裡強勢爺爺歡心。

我同學呢,出生時辜負了揹負生兒子壓力的母親的期望;不足百天被路過算命的忽悠母親說成“開向母親討債的孩子”;半歲左右,爺爺為了看顧她,弄丟了精神不正常的奶奶,導致;兩歲前經常生病,媽媽為了照顧她坐下了腰間盤突出的病…她是母親在家庭裡全部負面情緒的發洩口,母親所有的惡毒都給了她來救贖自己的軟弱,不論場景、用詞無底線、抑揚頓挫充滿憤怒,有點《都挺好》裡蘇明玉媽媽的心態,但比蘇母惡毒和兇猛的多。

遺憾的是,X沒能成為蘇明玉。

X自打小學三年級寫作文開始就頻獲市級獎狀,因為懂得多愁善感、人情世故。初二上學期以前都是全校前十名。

初二以後呢,學習那麼好,同時又身高170,長相很像當年當紅偶像蕭亞軒,高冷…全世界都來愛我了,全世界都欠我愛!!!

頻繁的早戀,勉強考上三類高中,大量的曖昧與頻繁的與愛人吵架分手撕破臉…高考都沒參加,進社會了!然後高中戀愛經歷複製粘貼…最後,嫁給了一個表面最縱容她,然後霸道的拘禁了她並讓她未婚先孕的一個人…

現在孩子小學4年級,她和老公離婚4年多了,婚內經歷她與多人的曖昧、她老公因為其中一個疑似她出軌案例故意傷人入獄三年,她離婚時淨身出戶,揹負2萬債務…對待孩子,一樣一樣一樣的!!!!!命運的因果在母女三代循環!

2、初中女同學S,小學二年級,母親和外婆出去逛街時出車禍去逝。聽一些與她在同一個小學同班且鄰居的,我的初中同學說,經常能看到他父親打罵她,但後來與她成為好朋友才知道,都是在她們家裡(他們住棚戶區平房)且只有父女二人發生的,被打或被罵的原因都是“外出不告知父親或奶奶”“未經爸爸允許接受別人禮物”或“在家裡有外人時,直接脫衣服”之類與良好習慣相關的原因。

雖然也有曲折和變化,但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嫁了富二代,被婆婆和老公一起寵,生了大女兒和小兒子。打罵孩子嗎?幾乎沒有!母愛的缺失,父愛的充裕,她做媽媽了,也是在愛與被愛中陶醉,怎麼會打罵孩子?


爸媽愛陪娃


不會

斬釘截鐵

我的童年,我個人認為是灰暗的,因為家裡排行老二,老大是姐姐,老三是弟弟

曾經一度我媽媽想把我送人,都是我的爸爸攔下來了

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去趕集做生意,姐姐去縣城姨姨家上學,剩下我和弟弟,因為弟弟來的不容易,那時候計劃生育又嚴,所以比較受寵,只要我一惹弟弟哭或者是弟弟受傷了,而我,就是第一個要挨吵或者是捱打

我的記憶力,不是媽媽打就是爸爸揍

我很沒有自信,甚至看見村裡的人都是繞道走,因為她們會說我,又是哪裡撿的破衣服穿身上了。

導致我現在的性格 懦弱

雖然現在已經29歲了,但是這些童年記憶依然記憶猶新,不過我不會去怪我的父母,也不會提及過去

因為那個年代的農村人,幾乎都是這樣的,為了生計四處奔波

現在我也身為父母,特別能理解父母

但是我從來不會打我的孩子,甚至很少去吵

因為我的兩個兒子,我放棄了我的工作,已經當了三年多的家庭婦女,就是為了陪伴我的孩子,不讓他們缺失那種童年的美好

讓他們吃好穿暖

這就是我

希望對你有用


全職媽媽的生活錄


你好!這個問題對我觸動很大!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從小家教很嚴,但是父親教育不得法,對他的要求都是通過強制手段達到的。他說,我從小沒少捱打,有時候心裡也會憋著一肚子火。當我真正不怕父母的時候,已經是高中了……

現在他也初為人父,在孩子的教養問題中也和妻子有很多不同的意見。

他和我說:"因為生的是兒子,所以我會對他要求高一點,嚴格一些。希望他今後可以吃得了哭,享得了福。

父親對我做過的事,雖然方式不對,但是我確實受益於結果

他說小時候學游泳,爸爸一腳把他踢進游泳池,他撲騰撲騰,差點嗆死。但三天後就學會了;父親小時候身體不好,高中那會差點沒搶救過來,後面一直跑步,身體漸漸好些了。所以他認為健身可以強身健體,每天早上六點鐘喊我起來跑步,如果起不來,抄起竹椅子就打,雖然當時很委屈和痛苦又不敢抗爭,但是每次學校跑步,我八百米的操場輕輕鬆鬆就能跑完好幾圈。

我很清楚的記得當時自己的心裡狀態,所以現在當爸爸了,我不會向父親一樣用打罵的方式,但是我會嚴格要求他,希望他好

這是他昨晚電話裡和我說的話,但是我覺得他成長了,從一個兒子成為一個父親的時候,他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雖然原生家庭的烙印很難改變,但是也會有好轉的跡象。

所以如果方法有點不得當的話,夫妻倆還是要好好溝通,畢竟都是為孩子好。你說對嗎?


因為是麻麻


看到這個問題,心頭一緊,一種酸澀湧上來。我的童年是快樂美好被寵愛的!因為我出了滿月就被二姨養著,一直到10歲才回到自己親生父母身邊。我性格里所有恬靜溫和乖巧懂事的一面都是被二姨薰陶養育的!

10歲之後的我,不被父母理解和疼愛!我變得敏感。他們對待我的方式是簡單粗暴的,雖然從沒有打過我!但是語言暴力帶給我的傷害!是我一生無法言說和擺脫的陰影!爸爸是當過兵的人,一切行動都是軍事化的他說一,我們必須無條件遵從。媽媽沒有上過學,刀子嘴豆腐心,為了生活常常斤斤計較……他們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他們完全不考慮我的感受,一味的想要我優秀,想要我完全遵從他們的條件……我的性格,我的做事風格,我對待孩子的方式完全是我爸媽對我的那一套,我知道那樣不對,不好,但是我不由得就做出來說出來傷害孩子的話了……我常常靜下來的時候會懺悔,不該以愛之名傷害孩子!我也時常自我療傷……看來,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我不斷的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不斷的懺悔,就是不想重蹈覆轍得上海孩子!愛孩子吧!用心愛孩子!別讓他感受我們曾經刻骨銘心的痛……不要讓他感受什麼是“最好的關係,卻沒有最好的愛”……


路小夏


會吧。好像還有一篇專門分析這種心理的文章。就是說小時候父母經常打罵的孩子,或者父母嚐嚐通過語言貶低,攻擊過的孩子,成年後性格,脾氣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失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情緒容易激動,而出現打孩子,罵孩子的事情。

我小時候,大概那個時候都父母都覺得打罵就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而且快捷有效。我就被我媽打過,沒考到她要求的分數,打了再說,跟同學出去看電影回來晚了,打來再說,早上沒有起來讀書,上來就是一頓罵。所以,我的童年到上大學前,一直是很痛苦,很黑暗的一段經歷,初中開始叛逆,她前面剛打過,我後面就敢逃課。她越是打罵的越兇,我反抗的就越厲害。

現在我也有自己的孩子了,當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學習上的,學校裡的,我時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像我媽那樣,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但是,有時候跟孩子發脾氣,事後想想,發現我其實真的是跟我媽越來越像了。

真的是情緒容易失控。當然真的是情緒容易失控。當然,我這種情況也只是特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