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三国西蜀庞士元未失,北魏郭奉孝健存,东吴周公瑾尚在。三国局势会有什么变化?

北冥有鱼不知其几千里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在这之后的数十年内,蜀汉政权的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炎兴元年(263),曹魏的司马昭发动了对蜀国的“收官之战”——灭蜀之战,导致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子承父业废魏元帝而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天纪四年(280),西晋发动了灭吴之战,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那么假如在早期,三国西蜀庞士元未失,北魏郭奉孝健存,东吴周公瑾尚在。三国局势会有什么变化?

笔者认为,三国局势可能会更加地精彩,更加激烈,但终究还是走向司马家族夺得曹魏政权,一统天下,建立晋朝。

郭嘉,字奉孝,是颍川阳翟人。他本来在袁绍麾下,但是鸟择良木而栖,后来他便转投到曹操帐下为其效力。他官至军师祭酒,相当于级别很高的军事参谋,受封洧阳亭侯。然而天妒英才,就在曹操征伐乌丸的时候病逝,那一年他才仅三十八岁。史书上称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周瑜,字公瑾,出身于官宦世家。周瑜年少时与孙策交好,21岁起便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周瑜便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管理军政大事。建安十三年 (208),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然而,建安十五年(210)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庞统,字士元,外号凤雏先生。他是刘备帐下的重要谋士,与人称“卧龙”的诸葛亮一同拜为军师中郎将。然而在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

就这样三位颇具智谋的英才,倘若能辅佐主公到最后,可能也很难改变三国历史的走向。

曹操依旧会刚愎自用,自信满满地南下。历史上依旧会有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因为就算那时候,郭奉孝料到此行不划算,但曹操不会采纳郭奉孝的建议而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实力。于是周瑜联合蜀军大败曹操水师,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

于是接下来周瑜将会打益州的算盘,跟刘备角力。而庞统会继续在周瑜麾下效力,而不是投靠刘备。目前的形势是北方的曹操虽已大败,但实力仍在,吴国周边依然有不少其他势力对其统治造成困扰,摆在孙权面前只有一条路——继续跟蜀国合作。于是就和后来的剧情发展一模一样了。孙刘二人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攻取益州,二人一面对抗北方的曹操,一面彼此暗中角力。

后来法正会建议刘备先下手占据荆州,孙权败退,求助曹操,后来三方混战,继续大意失荆州,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其实历史的走向从来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的,曹魏吸取了汉朝的分封子弟导致七国之乱的教训后,严防宗室诸王,例如曹丕对曹植的严防死守。宗室子弟一旦没有被分封,那样很容易导致世家大族的崛起,所以司马家就篡夺了曹魏政权成立了晋朝。

历史是具有必然性的,倘若郭嘉、周瑜、庞统能多辅佐几年,三国历史定会精彩万分,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国时期的经济中心仍在北方,因此最后还是司马家统一天下。


邓海春


大家好!我谈谈我的看法。

西蜀庞统、北魏郭嘉、东吴周瑜。

个人认为这个三个谋士最能改变三国局势的是郭嘉。

理由如下:

1.先看下历史评价,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2.郭嘉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可以说是算无遗策, 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 。

3.曹操也极力称赞他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4.毛泽东,数次推荐高级干部读《三国志·郭嘉传》,开会也要提——在1959年3月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

以上是对郭嘉的赞许,当然本人也十分欣赏郭嘉。

总结:三足鼎立的关键战役是什么?当然是赤壁之战,一战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输了赤壁之战后说了什么:倘若郭奉孝在,我何至于败。此言一是证明郭嘉的才智,必定根据战场形势给予曹操建议,而郭嘉的建议基本都被曹操采纳,二是嘲讽帐下其他谋士不足以和郭嘉相提并论。

我们再来谈谈西蜀庞统,水镜先生是说过:“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是还有后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在刘备请孔明后才得到的庞统,庞统的到来对刘备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没有庞统,诸葛亮扶植刘备,也可安天下,但是卧龙凤雏都在,没有刘巴、法正也难保汉室江山。大家觉得是锦上添花好还是雪中送炭强?

最后聊一下东吴周瑜,周瑜也是才华横溢,所操练的东吴水军,更是在赤壁之战大放异彩,但是赤壁之战后,周瑜想携赤壁得胜之势消灭刘备,实属不明智,因为刘备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诸葛亮、法正的到来,再加上关、张、赵等猛将,刘备陆战方面的实力也仅次于曹操。周瑜打刘备必然两败俱伤,曹操虽然赤壁大败,但是仍有冀、青、并、幽四州,和其最精锐的青州步骑并未损失严重,主要损失的是水军。收拾西蜀和东吴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孙权屡屡制止周瑜。试问一个被曹操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东吴领导,对周瑜战略部署产生质疑,那说明周瑜也对全局判断出现错误。

以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之战来看,最能影响三国局势的是郭嘉,周瑜之位换成鲁肃一样和诸葛亮能打败曹操。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道德巡查员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首先我们看看在哪个关键时间段出现了三人的断点:赤壁之战

此时,庞统,周瑜都在,郭嘉已死。如果以三国演义为根据来看,赤壁之战庞统献出连环计,周瑜与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之间导致曹操战败,八十万大军死伤不计其数,从此一蹶不振无力南征。

假设郭嘉健在,作为曹操第一战术军师及最信赖的谋士郭嘉一定随军出征,以以往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大船相连或是黄盖的假投诚绝对不会得逞,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曹军赢下赤壁之战,刘备战死或流亡,东吴投降,北魏实现全国绝大部分的统一,其后任何人再也翻不出什么浪花,三国鼎立不复存在,以曹操的能力或许开创一片盛世。

以三国志或真是历史情况来看,庞统在此战的贡献几乎没有,赤壁之战能赢的原因除了火攻以外就是北军水土不服强弩之末,我想以郭嘉的能力要么提出据江观望施压要孙刘解体,逐个击破,要么就此折返下次再来,总之惨败是不会有的,而荆州已被曹操收了,刘备的蜀国肯定是不存在的,东吴士族阶级内部会先乱套,下场应该也是投降或是顽抗被灭,战乱一定提前结束,并以北魏统一全国作为终结,这么看来郭嘉的作用无疑比其他二人要高出许多。


酉河不可


若题主假设发生,三国局势会如何呢?

小编以为,最终将“三国归魏”,而不是“三国归晋”!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这三个国家败在哪里。

一、蜀国:败在国力!

蜀国国力衰弱,虽然人才也是缺乏,但是根本原因是经济太差,土地贫瘠,人口太少。国力太衰弱,那么容错率太低,一次失败,就容易导致国家覆灭!所以,如果庞统在世,能保证每次战争都不会失败?庞统在世,能多大程度提高蜀国国力?


二、吴国败在没有魏国强

三国之中,吴国面临最难的博弈!跟蜀国合作吧,怕好处都给蜀国捞去了,最后自己出力,反而蜀国得利。不跟蜀国合作吧,怕蜀国被魏国灭了,然后自己又打不过魏国。一起打蜀国吧,那么魏国将得渔翁之利!三国之间互相牵制,吴国想发展到比魏国强,很难!你强了,另外两国就合力打你。如果周瑜在世,能改变这种状态吗?显然,不能。

三、魏国输在司马懿夺权

魏国国力最强,一国能打两国。容错率最高。打几场大的败仗也不至于导致灭国。而且人才极多,反而更不容易打败仗。

魏国没有输在对外战争。却输在了内部矛盾。那么,假设郭嘉在世,能避免司马懿夺权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超大概率能避免司马懿夺权!



综上、若题主假设发生,那么三国将归魏!


话不白


假设不成立!因为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的智谋又在诸葛亮之下,就算不被气死也改变不了太大局面!

庞统是自己要去送死的!庞统不死,刘备就不会强行攻入西川!所以庞统就必须要死!

最后说郭嘉,有句流传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但是单从郭嘉在曹操门下的作用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并不是说郭嘉的智谋不高,而是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观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两个在刘备和曹操的门下就起到了掌控全局的作用!所以我个人认为郭嘉就算不死,诸葛亮也会出山,诸葛亮出山必定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郭嘉是阻挡不了的,那么司马懿在曹操兵败之后也一定会出山!

最后的三国归晋结局也是不可改变的!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些谋士都已逝世!第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管是三国归晋也好归汉也好!一定会有个人站出来统一三国,然后另改旗号!一切都是天数。。。天命不可违!诸葛亮和天斗了半辈子六出祁山又能怎样!最后还是改变不了结局!

所以不要再假设了,历史的发展有它的必然性!再怎么假设都改变不了结局的


爱在泡泡破灭时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我们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其实发现历史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经济,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三位人才对三个政权的影响到底如何?首先要看这三个政权的基本盘。

首先我们来看北方曹魏政权的基本盘

汉末天下大乱,原本富庶的中原核心地区遭到惨重的打击。大汉首都洛阳被董卓付之一炬,第二大城市长安短短几年中就人相食,贵为汉献帝都吃不饱饭。什么青州、冀州、徐州原本繁华之地全部陷于兵荒马乱。

曹操起兵后多次为军粮发愁,史书中多次出现曹操因粮吃尽而被逼撤军的记载。

等到曹操一个一个平定北方割据势力,有了稳固的大后方开展屯田,才逐渐恢复了一丝北方核心区域的元气。

这也是曹魏的根本实力所在。


再来看看蜀汉政权的基本盘

蜀汉政权所在的益州、汉中地区得益于崇山峻岭的阻隔,导致中原大乱的黄巾起义并未过多的影响到这里。

刘璋、张鲁等人虽然不是枭雄,但益州和汉中在他们的治理之下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景象。

所以当四处颠沛流离的刘备在听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后,马上率军西进,占据益州、汉中、以及部分荆州,成为自己的基本盘所在,这也是刘备可以三分天下割据一方的老本。


第三是东吴的基本盘

长江以南地区在三国之前虽然经过春秋时期楚国、吴越的开发,后来秦汉又分别安置郡国。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被认为野蛮人所居的蛮夷之地。

长江流域的第一次大开发就是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导致北方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农工为了求的一份安稳的生活渡江南下,这一批掌握了技术的农工,才是东吴的基本盘。


所以说,虽然曹魏势力最大,但是曹魏一家的经济实力已经不足以压制东吴和蜀汉的联合实力。这三块经济区域的独立,才是三国鼎立的根本原因。

明白了上面这三点我们再来看看庞统庞士元,郭嘉郭奉孝,周瑜周公瑾,三位天才对三方势力的影响。


一,郭嘉


曹操用兵非常讲究奇正结合,荀攸,荀彧等人的作用,就是通过堂堂正正的阳谋,通过大势碾压对手。

而号为鬼才郭嘉在曹魏政权中,更多的是扮演了奇兵的角色,经常为曹操查漏补缺,出奇兵。

虽然郭嘉才能极为突出,但是面对东吴和蜀汉在经济军事政治上都已经独立,而且东吴和蜀汉的实力加起来已经可以匹敌中原曹魏政权的情况下,就算郭嘉重生,也最多能保持曹操在赤壁不败的太惨。

二、周瑜


周瑜其实是三国之中最被低估的角色,也是在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角色。

但是在以史为鉴看来周瑜就算不早死,他在整个东吴政权之中的地位会逐渐没落,甚至极有可能被冷藏忽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周瑜和孙策乃是少年时期的铁杆朋友,周瑜之所以以官二代的身份加入草根孙策的创业团队,就是两人关系极佳。

但是等到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因为曹操大兵压境,孙权不得不重用周瑜。但是孙权的性格及其冷漠无情,他对兄长孙策一系的打压也是众所周知。甚至孙权称帝之后,连追赠封测一个皇帝都做不到,只是追赠为长沙恒王。其冷漠可见一斑。

周瑜要是不死,作为孙策的铁杆亲信,必定不会受到孙权重用。

三、庞统


其实三人之中庞统要是活下来,对于大局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诸葛亮和关羽坐镇荆州,庞统和刘备兵出汉中,从而走上刘邦争夺天下的老路。

可惜庞统因为早早阵亡,刘备不得不请诸葛亮前往益州辅佐,而把荆州交给关羽,这也为关羽后来兵败麦城埋下了伏笔。

所以要是庞统不死,刘备有卧龙凤雏相助,可以占据很大的领先优势,但是整体大局还是三分之势。就看那个政治集团先出昏招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如果这三个人都健在,那么三国依然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当然这里指的是一段时期内,至于什么时候打破这个平衡很难讲,因为一段稳定的时期后三个国家都积累了势力,而且孙刘联盟尚在,所以结局不好讲。首先,曹操不可卒除,这点很明确,曹魏兵多将广,且地盘又是最大,后方稳定,不是短期可以灭亡的,其次孙权,庞统若在,那么关羽很有可能不会败走麦城,庞统善奇谋,对敌我双方形势认识清楚,庞统若在,刘备攻汉中一定会带庞统,那么很有可能会清醒的认识到关羽的围攻襄樊是孤军深入,即便关羽战败,那估计也还有时间将其救回,荆州不至于全部丧失,蜀汉也不至于连善谋之人也没有。再看孙权,周公瑾是大才,善谋略,懂领军,尤其擅长水军作战,在这点上曹魏和蜀汉都没有类似的人才与之抗衡,所以,周瑜若在,孙权可能可以夺得荆州,荆州即便多不到,以周瑜之才,让孙权做一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三人若在,三方依然形成鼎足之势,至于谁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当然这里说的是指赤壁之战后,因为郭嘉若在,曹操赤壁之战未必会输,既然不输,天下大势又完全不一样了,刘备得了庞统和诸葛亮也于事无补。


喜欢历史的学生


帐面上,

玄德公吃亏了。周瑜郭嘉凤雏满血,确没人站在他身边,因为庞统是周瑜的人,刘备此时还没有荆州这个本钱,庞统是看不上他的。

实际上,

玄德公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周瑜的存在,虽然威胁刘备,却对阿瞒牵制更大,他是少有的东吴进取型选手。

荆州,

玄德公早期不得,那唯有投靠刘璋,图汉中,联马腾,多么激动人心的路线。美髯公不死,驻益州防荆州,多稳。法正折腾几天,益州就顺利归他。

汉中,

玄德公依托益州供养,联合马腾这穿一条牛仔裤都嫌肥的兄弟。想想曹操得把谁放这对着?曹彰,夏侯渊,司马懿,徐晃,恐怕还得加他自己。

再说周瑜

当年和孙策从寿春打回建业,就不想再打回去吗?张辽这会儿还能止啼吗?

对峙和消耗

这会儿时间才是敌人,梯队才是竞争力,看谁熬住。


大师兄29853815


若这三个人都在,最为得力的是刘备势力!

三方势力,刘备最弱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就是缺乏人才。诸葛事必躬亲把自己活活累死,你以为他愿意?还不是没人可用造成的?庞统若在,就能分担诸葛很大一部分负担,诸葛甚至可以专心搞内政外交。

而曹操势力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曹操势力不缺人才,即便郭嘉复生也只是锦上添花,更何况二荀程昱贾诩还有后面的司马懿的才能都不在郭嘉之下。曹操之所以那么看重郭嘉,是因为他年轻想让他继续辅佐曹丕的,而不是因为郭嘉鹤立鸡群。

至于东吴那边,东吴势力最大的问题是孙权跟周瑜的理念有一定冲突。周瑜跟孙策是黄金搭档,而不是孙权。周瑜即便复生,对孙权的帮助也不会太大。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不是败于没有谋士,更多的是败于自己有些飘了以及军队水土不服不习水战。郭嘉复生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三国鼎立是必然的。然而庞统如果不死的话,诸葛,关羽,张飞,赵云同守荆州,荆州必定安然无恙。至于周瑜嘛,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璀璨的双子星


庞统在刘备军中应该是唯一知兵的军师,从他随刘备进川后献的三策(上为涪城相会攻其不备趁势擒刘璋;中为联系张松为内应,葭萌关连夜袭取成都;下为假回荆州诱涪城守将高沛出迎之时袭取涪关)可知庞统其人深得兵法要领之攻其不备,正奇之法。而刘备只能用其下策(庞统初时投孙权而不投刘备其实已经算出在刘备手下不能尽其才,后孙权不能用乃不得已投刘备,初时居然被刘备轻视故而耒阳立威)可见刘备的水平与曹操相比差了不少。

郭嘉足智多谋,看问题又深又准又快,先侍袁绍而不能展其才,遂弃绍而投曹操,深得操之器重。郭嘉多谋,曹操善断,二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故而曹孟德处处抢占先机。

兵贵胜,而不贵久。周瑜统兵扼守赤壁,曹军远来不服水土,旷日时久其势已竭,曹操不得已而退(非周瑜火烧赤壁而退,乃自焚),加之朝中不稳,乃命曹仁领偏师守荆襄自回许昌。周瑜领主力攻打了近一年方得南郡。耗费钱粮无数使东吴无力同时支撑与曹操的江淮、荆襄战线,孙权不得已乃采用鲁肃之策,将南郡让于刘备使其帮忙抵御荆州的曹军,自己收缩防线全力备战江淮之敌。故周瑜乃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而非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虽胜而不足以守空费钱粮,败兵耳)。事实证明后期东吴没有了周瑜一样行。

所以假若郭嘉不死,曹操必然一统天下;庞统不死,刘备凭险而守两川凭其势威慑孙权保荆州,若天下有变则可先入关中,退可凭险据守进可一争天下;若周瑜不死,东吴则空费钱粮却西不能吞刘备,北不能稳守江淮,南不能镇南越。

以上只是个人的看法,非喜务喷(很怕喷子们,高抬贵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