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市:大棚裡的“莓”好時光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吳小燕 苗壯

3月18日,春光明媚,鑽進楊莊鄉建新村周南高速引線路口老李草莓採摘園的大棚裡,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一壟壟整齊的綠苗上綴著鮮紅的草莓,猶如一顆顆鮮紅油亮的瑪瑙,透出春的暖意。

舞钢市:大棚里的“莓”好时光

採摘園的負責人李正才見到記者後,遞過來一個又大又紅的草莓讓記者品嚐,說起自己的草莓,老李臉上寫滿了自豪。

今年57歲的李正才,10年前和其他村民一樣,每年種些玉米、小麥,年年忙活,收入也沒見增加。於是,他開始琢磨起來,怎麼能多掙點錢。當時市農業農村局的園藝場就建在建新村旁,李正才看到場內種植的有草莓,就在園藝場慢慢學習,在自家的田裡進行試種植。但那時的草莓口感一般,掛果率不高。李正才聽說山東泰安種植草莓,便動起了想去學習的念頭,而這樣的想法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李正才隻身前往山東,專門學習大棚草莓的種植技術,並從山東引進奶油草莓,在我市進行大棚種植。他收集來養殖戶的牛糞、羊糞,發酵成天然農家肥;在大棚裡打了一口井,用純地下水澆灌;在大棚裡放上一箱蜜蜂,讓草莓進行自然授粉。

“前期的時候是有困難,面臨著土地、資金、大棚、勞力等困難,政府和農業部門都沒少給俺幫忙,最終讓大棚建起來了。既然種就要給它種好,種出高品質的草莓,讓咱舞鋼人嘗一嘗。”李正才高興地說。

舞钢市:大棚里的“莓”好时光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辛勤的勞作,臨近年底,李正才的草莓終於結出“致富果”,當年創收5萬多元。嚐到了甜頭,李正才擴大了規模。現在,他的草莓棚擴展到5、6畝地,種植的有紅顏、奶油、甜察理、妙香等幾個早熟、中熟、晚熟品種,錯峰生產。頭年8月下旬開始種植,次年元月左右開始陸續上市,一直持續到6月份。除觀光采摘,還給市區一些水果店供貨,每年收入20多萬元。李正才說,用工需要近十人,都是周邊村裡人,優先貧困人員,一天60元錢。草莓園工人務次告訴記者:“幹著不累,還能守著家,一天五六十塊錢也中呀。”

春節是大棚草莓銷售的好時機,也是價格最高的時候,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行情看好的草莓,眼看要留在地裡,一家人愁得坐立不安。在李正才心急如焚時,楊莊鄉和建新村“三委”的人員來了,他們主動幫忙銷售草莓,使損失降到了最低。隨著復工復產,村裡的路解封了,村民逐漸走出家門,看到希望的李正才在大棚旁擺出攤位,告知眾人採摘園已對外開放可進園採摘,但必須錯開時段,禁止扎堆。因為採摘園道路通暢,空氣好,前來採摘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看著自己奮鬥多年的成果和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李正才十分欣慰,但他卻從未滿足。

李正才告訴記者:“我準備聯合幾家種植戶成立個草莓種植合作社,這是我的願望。我準備再租二十畝地用來自己育苗,不能光買人家的苗,自己要種出來自己的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