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宜宾双河!

淯井生葡萄,笋香凉糕甜

四山环抱多美景

双溪交汇地灵杰

“隔河两榜眼,五里七进士”


这,就是双河!

☟☟☟

何谓“双河”?

作为曾经的长宁老县城

这里山环水绕、溪河交错

因东溪、西溪两条清流在城北交汇

这,就是“双河”~

这就是宜宾双河!

全镇幅员面积近86.87km2

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总人口30558人,城镇人口密集

城镇常住人口数在全县各乡镇中排名第4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镇距离县城28公里

距离宜宾市65公里

处于长宁县、珙县、兴文县三县交界处

这就是宜宾双河!

今天,请跟随小布的脚步

一起去

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双河

ready? go!

千年盐城

淯井人家煮井烧,牢盆终日紫烟飘。

霏微和雾笼青嶂,缭绕随风散碧霄。

漏泄货源从汉代,贡输国赋自唐朝。

谁知大壑荒山里,有物堪为鼎鼐调。

这就是宜宾双河!

明朝礼部尚书太子少保长宁人周洪谟的诗

说的就是双河煮盐的盛景

长宁古八景之一的“淯井晴烟”


每当晴天之晨,井中便有热气上涌

煮盐锅蒸气上冒,

氤氲在绿波粼粼碧水荡漾的淯水

一轮朝阳光辉映照

折射出七彩霞光

形成美轮美奂的“淯井晴烟映彩虹”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盐储量达100亿吨

有“中国第二盐都”的美称

相传自春秋战国时双河就是产盐胜地

正史可查的淯井发现于汉代

兴于宋朝,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盐城

这就是宜宾双河!

《宋史》 中就有记载“长宁州之淯井”

大文豪苏轼父子也曾光临淯井监

留下了“蜀去海远,取盐于井”等很多文坛佳话


“公家百需,皆仰淯井盐利”

见证了双河千年盐城的繁华与富饶

今天的盐卤采集工业

仍然是双河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这就是宜宾双河!

凉糕故里

在长宁

凉糕就是夏天!

誉享全国的名小吃凉糕

就发源于双河

这就是宜宾双河!

来到长宁而没有尝过凉糕

简直不好意思出去说

每到盛夏

双河的凉糕美食街都是人头攒动

闹热的不得了

这就是宜宾双河!

没有什么燥热

是一碗凉糕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再来一碗、两碗……

额,总之吃到你爽为止!

这就是宜宾双河!

今天的双河凉糕仍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

选料、磨浆、蒸煮……

道道工序成就美味的艺术品

也成为独特的双河凉糕文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凉糕也不拘泥于传统

与星光音乐相伴的“国际凉糕旅游文化节”

高自动化的凉糕生产流水线……

双河凉糕正在成为一张精美的名片

向更多的人展示无边的魅力

这就是宜宾双河!

竹木之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双河镇林地覆盖面积达62.18km2

竹林面积高达43.86km2

森林覆盖率达73.31%

竹产业是双河镇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竹类加工企业类型全

各类竹食品(竹笋)加工企业16家

占长宁县境内竹笋加工企业的90%

年加工鲜笋超过5万吨

企业年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

在国内市场上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这就是宜宾双河!

有各类竹木制品加工企业14家

加工竹木家具、重竹型材、竹筷等多种竹木制品

企业年销售额约3亿元

以楠竹为原材料深加工而成的

伏头村竹镇已成为贫困村产业支柱

这就是宜宾双河!

茂盛的竹林

正在成为双河的聚宝盆

正在兴建的竹食品园区

占地面积1.02km2

将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竹产业发展示范园区

已先后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园区建设

这就是宜宾双河!


秀美双河

双河钟灵毓秀、山川秀美

自古就多美景

长宁古八景的“宝屏秀色”、“笔架文峰”、

“桃源仙洞”、“嘉鱼清泉”、“械山霁雪”、

“淯井晴烟”等六景齐集双河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利用得天独厚的秀美景色

大力发展竹特色乡村旅游

竹特色饮食、竹特色休闲住宿、竹特色观光等蓬勃发展

这就是宜宾双河!

双河文庙见证千年历史

这就是宜宾双河!

龙背岭奇、秀、险、峻,厚积薄发

双河誉为川南最佳摄影基地

这就是宜宾双河!

幸福双河

今天的双河新建了敬老院、卫生院、幼儿园等

场镇面积从1.5km2增加到2km2

这就是宜宾双河!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8892人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455人

这就是宜宾双河!

▲新建成的双河镇中心卫生院

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建城乡日间照料中心2个

这就是宜宾双河!

▲环境清幽的养老服务中心

大病小病就近即可就医

从幼儿园到高中

家门口就可以完成学业

这就是宜宾双河!

▲大气美观的双河镇中心幼儿园


这就是宜宾双河!

▲长宁乡镇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双河中学

少有所依、老有所养

如今的双河人

吃吃凉糕散散步,接完孩子跳跳舞

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就是宜宾双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