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

holland巧克力


滿洲八大姓的整個歷史變革,實際上也是整個滿族文明演化變遷史,錯綜複雜,但同樣也有跡可循,並非雜亂無章,不同的歷史時期,同樣呈現出不一樣的文化風采,然而姓氏的變遷,同樣也代表著權利的交接與更替。

滿洲八大姓的歷史,《養谷齋叢錄》如是記載:

“凡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稱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滿語,或用漢文;用漢文,將用二字,不準用三字,以其與滿語混也”

由此可見,姓氏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別看小小的姓氏二字,其實在我國古代史上也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當時的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對於在當時先進的漢文化,自然有一定的秉承沿襲之意,可是未曾想,強大的漢語文化,以強大的穿透力,甚至出現了讓當時諸多滿清貴族本末倒置的現象,然而這一切我們從滿清八大姓氏與漢姓的對照上便可見端倪。

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與鈕鈷祿氏,而其後沿用的漢字姓,分別是仝(tong)、關、馬、索、赫、富、那、郎,兩者還是很容易從中看到彼此的影子。

佟佳氏最早的由來,實際上還要與地名佟佳有關,在我國明朝年間,當時的女真族人就以地名為姓氏,而他們當時除了一定的漁獵採集活動,同樣也從事著基本的商業貿易活動,其實一個姓氏背後支撐他們的就是一個氏族,起初的原始姓氏覺爾察氏、索綽羅氏便是如此。

滿族八大姓氏,後來在漢化的過程中,除了有先前的文化根基,也會適當的進行音譯產生,而其中的仝、關都是最為鮮明的代表。

瓜爾佳氏,也實際上由古裡甲音譯變化而來,而古裡甲,實際上在金朝時期,也堪稱女真人大姓,後來隨著地域遷徙,人口流動也逐漸發生變化,而馬佳氏,漢化之後,實際上與漢字姓中的馬重合,根據姓氏區別民族,在此時顯然不太受用,馬佳,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也是一個地名。

索綽羅氏最早的祖先,實際上是海西地區的女真人,當然在整個遷徙過程當中,隨著地域流派發生變化,最終於明代中期,定居於輝發河流域。而索綽羅氏在發展過程中,也先後有尼忙古氏、尼瑪哈氏與益得里氏更替變化。

不知道大家可否記得光緒皇帝,他就是赫舍里氏,這裡的赫舍裡,並非地名,而是當時的一條河流名,顯然也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也足以證明,河流在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後來的赫姓從清朝確立起,也流傳至今。

說1000道10000,整個姓氏文化的發展史,也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進程變遷史,哪個民族都不例外,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產資料,除了土地就是水源,這是一份難捨難分的感情,而從滿清八大姓氏的演化過程當中,最鮮明的特徵就是由繁到簡,但是並不影響其最終的區別作用,現如今姓名已成為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個性標籤,不再用於區別人們身份的高低貴賤,但是姓氏也可以更好的讓我們,方便快捷的找到本宗同族。


科技歷史說


滿洲八大姓指的是清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分別是佟(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齊(齊佳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八姓,俗呼"滿洲八大姓"。


shuo歷史


所謂滿清八大姓氏,主要指:那拉氏、瓜爾佳氏、富察氏、索綽羅氏、鈕鈷祿氏、赫舍里氏、馬佳氏、佟佳氏。

後來滿清八大姓氏分別改為漢字姓,依次為那、關、富、索、郎、赫、馬、佟。

下面金兔來聊聊其中幾個姓氏。

1.那拉氏(那)

那拉氏,也稱納喇氏或者納蘭氏。

那拉氏有四大支系,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葉赫那拉氏,此外還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以及輝發那拉三大支系。

那拉氏的名人有很多,比如納蘭明珠、納蘭性德、慈禧太后等,他們都屬於葉赫那拉氏,再比如現在的那英,她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人,也算是貴族後裔。而那拉氏的後人,除了姓那以外,也有姓南的。

2.瓜爾佳氏(關)

瓜爾佳氏是女真最古老的氏族,有關瓜爾佳的含義,滿族也不甚瞭然,可能和搗亂、懦弱有關,也可以翻譯為圍繞菜園的水溝,還可以理解為是地名。

而瓜爾佳氏所冠漢字姓以關姓為主,此外還有姓石、鮑、李、高、白、胡、果等。

比如關之琳就屬於瓜爾佳氏。

3.富察氏(富)

富察氏,也叫傅察、福爾察。富察氏所冠漢字姓除了富,還有傅、沙、付、寧等。

4.索綽羅氏(索)

除了索,還有曹、石。

5.鈕鈷祿氏(郎)

鈕鈷祿原是滿語裡的地名,氏族居住在長白山和英額等地方。所冠漢字姓除了郎,還有就是紐。鈕鈷祿氏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和珅,還有乾隆皇帝的生母熹貴妃,而熹貴妃其實就是影視作品上的甄嬛。

6.赫舍里氏(赫)

7.馬佳氏(馬)

8.佟佳氏(佟)

最後再來說說愛新覺羅氏,愛新覺羅氏不是滿清八大姓,實際上只是一個小姓,因為清朝的皇帝都姓愛新覺羅,所以這一姓氏就變得尊貴無比,同時也為後人所知曉。

愛新在滿語中有“黃金”的意思,覺羅是姓。而按照溥儀退位時《清室優待條款》的規定,愛新覺羅下嫡系後裔主要採用金姓,其他的就選擇艾、羅、肇、趙等姓氏。


金兔歷史


滿清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一個姓氏代表一個家族,這八大家族,地位崇高,每朝每代前朝後宮都有這些家族站在權利之巔爭鬥的身影。近現代很多你不知道的名人都隸屬於這些大家族。



歷史名人盤點

今年清宮劇的大量播出,有很多熟悉的角色都隸屬於八大姓氏家族。例如,《甄嬛傳》中鈕祜祿甄嬛、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祺貴人瓜爾佳文鴛,《如懿傳》中烏拉那拉如懿、皇后富察琅嬅,另外還有大才子納蘭容若、慈溪太后均出自葉赫那拉,和珅屬於鈕祜祿家族,康熙時大臣索額圖屬於赫舍里氏家族等等。



為什麼要改姓

剛開始滿清入關後,學習漢族文化,受漢族影響,紛紛從漢姓,後來在滿清覆滅後,很多滿清貴族為了活命自保,只能將姓氏漢化,隱藏在漢人群體中苟活。一般會取姓氏的第一個字作為漢姓。



改成了什麼

佟佳氏,一部分佟佳氏屬於漢人,原本姓佟,因為滿人入關後這個姓氏被納入到漢八旗中,所以佟就被改為了佟佳氏,後來清朝覆滅後,佟佳氏就又變回了原來的佟字。佟大為是這個家族的。滿族的佟佳氏漢化後改成了 "童、董"等姓氏。



瓜爾佳氏,這個家族人口蠻多,改的姓氏也偏多,諸如關、石、葉等。關曉彤、關之琳屬於這個家族的後代。



馬佳氏,馬佳氏在政治方面的涉足不深,家族中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在做生意,後來因為清朝滅亡,所以馬佳氏就將姓氏改為了"馬、麻"等。



索綽羅氏,在康熙時,曾賜姓石,後有一部分人改姓索。



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滿清貴族中根基較為深厚的一個姓氏,也是在愛新覺羅姓氏外第二個強大的家族,屬於滿清正黃旗鑲黃旗,後來赫舍里氏漢化的姓氏有"何、赫、張、高"等。



富察氏,也是權勢頗大的家族。清王朝被滅後,富察氏按照漢字讀音改姓,分別是富、付、傅。



那拉氏,那拉氏共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四大支系,後來那拉氏被漢化為"那、南"。我們熟悉的名人那英來自葉赫那拉家族。吳京是屬於正白旗烏拉那拉家族的後代。



鈕祜祿氏,最後改姓郎,鈕承澤、郎朗、郎平都是這個家族的後代喲!


史海撲通


滿族八大姓有很多種說法,根據專家對文獻資料的統計,目前最少有十個版本,每個版本都不盡相同。

各版本不同之處可以參考下面的列表。



為了避免篇幅過長,下面內容就只說當代人比較公認的版本,也就是當代人公認的滿洲八大姓:那拉氏、赫舍里氏、鈕祜祿氏、佟佳氏、瓜爾佳氏、富察氏、馬佳氏以及索綽羅氏的後人現在都改姓了什麼。


①:那拉氏——那、葉、南、白、姚。

那拉在漢字中也寫作納喇氏、納蘭氏。有清一朝,一些叫納蘭某某的人,比如納蘭明珠和納蘭性德,也屬於那拉氏。

不過那拉氏屬於被暴力整合的一個姓氏,其實在那拉氏中,是有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四大支系的。比如慈禧就是出自葉赫那拉氏;乾隆的繼皇后,就出自輝發那拉。這兩人完全沒有親緣關係(乾隆繼皇后就是還珠格格里面的那位皇后)

清朝滅亡後,那拉氏一族受盡歧視,為了躲避災禍,族人就主要改姓了那、南兩姓。另外還有少部分人改姓了葉姓、白姓、姚姓。

至於說那拉氏在當代的名人,肯定就是家喻戶曉的那英了。(具體哪一支不清楚)


另外,據說武打明星吳京和喜劇演員那威也是那拉氏後人。吳京據說是烏拉那拉氏,但也有人說不是。那威據他自己說是葉赫那拉氏,本名為葉赫那拉·聲威。(聲字輩)



②:赫舍里氏——赫、何、高、英、索等。

赫舍里氏就是金代的紇石烈氏,屬於滿洲老姓氏之一。清朝時期,赫舍裡一族中出過順治康熙兩朝的重臣索尼、索額圖,康熙的皇后孝誠仁皇后等。

民國建立後,赫舍裡的族人也紛紛改名。其中人數較多的漢姓有赫、何、高、英等。

近代著名教育家,輔仁大學的創始人英斂之先生就是由赫舍里氏改為英姓的。

PS:英斂之原名赫舍裡·英華。但因為滿人一般不會稱姓,所以後來改名時,他就去掉了姓氏,直接以“英”字為姓。

英斂之的兒子英千里也是著名教育家,孫子英若誠為翻譯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他曾孫,曾經制作過多部電視劇的著名導演英達。



③:鈕祜祿氏——郎、鈕、劉等。

鈕祜祿氏也是女真古姓氏,金代時期被稱為女奚烈,又作粘合、粘割。

清朝時期,鈕祜祿氏中比較有名的人物有康熙朝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清朝第一鉅貪和珅,咸豐帝皇后慈安太后等。

近現代著名人物有鋼琴演奏者郎朗,前水利部長、河北省省長鈕茂生,導演鈕承澤等。


④:佟佳氏——佟、仝、同、童、董等。

佟佳氏是滿族重要姓氏。在後金與清初,出了許多重要人物,比如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扈爾漢,清初重臣佟養真、佟養正、佟養性、佟國綱、隆科多、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等。

康熙時期,佟國維被稱為“佟半朝”。

佟佳氏當代比較有名的人物有佟大為等。

⑤:瓜爾佳氏——關、石、鮑、周、榮等。

瓜爾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諧音,明朝末期正式稱為瓜爾佳氏。

清朝建立後,瓜爾佳氏被當時人稱為滿族第一大姓氏,不僅人口基數眾多,而且為官人數也是最多,在當時有“關滿朝”之說。

清朝出自瓜爾佳氏的風雲人物有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康熙朝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清末重臣勝保、文祥、榮祿等。

近現代的著名人物有曾任紅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的關嚮應,演藝界明星關之琳、周海媚和關曉彤等。(周海媚姓周,是因為祖輩在廣州當官時,周圍的村民都姓周。清朝滅亡時,索性就與原住民改為同一姓氏了)

⑥:富察氏——富、傅、康、李等。

富察氏最早可以追溯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氏,金朝時期為女真姓氏第二位,與皇族完顏氏世為婚姻。後金崛起時,富察氏歸附。成為清朝滿族大姓之一。

清朝入關後,出身於富察氏的風雲人物有康熙時期的大學士馬齊、乾隆最心愛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乾隆最信任的小舅子傅恆以及據說是乾隆私生子的福康安。

民國以後,富察氏多以富、傅、康為漢姓。

當代比較有名的富察氏後裔有演員富大龍。

⑦:馬佳氏——馬、金等。

清朝的馬佳氏分為漢旗、滿旗兩個不同的血緣集團。滿族旗人是因為他們祖先居住的地方叫馬佳,所以就以地為姓,稱馬佳氏。漢族旗人本來就姓馬,入旗後,為了能和滿洲八旗各氏族一樣,就撰修了族譜,並在族譜撰修的過程中,將其馬姓之中加上“佳”字,形成漢軍旗人的馬佳氏。

目前,馬佳氏的後人極難分清其祖上到底是滿人還是漢人。

清朝時期,馬佳氏的風雲代表人物有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等。

至於當代名人,出名的不多。傳說咆哮大帝馬景濤是馬佳氏後人(馬景濤的祖籍是遼寧綏中),但沒有得到他本人的確認。

⑧:索綽羅氏——索、曹、石、程等。

索綽羅氏也寫作“索綽絡氏”,這個姓氏跟馬佳氏一樣,也是以住的地方為族人姓氏。

清朝時期,索綽羅氏也有不少名人。比如道光時期的大學士英和,他的高祖都圖(曾負責管理清朝國庫,因一絲不苟公正廉潔,被康熙皇帝賜“石”姓以示褒揚,因此其後裔皆以“石”為姓)。

其餘索綽羅氏族人,一般是按讀音或者地名改為漢姓,分別是索、曹、石等。


Mer86


滿族八大姓指的是清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清朝中期後陸續有滿族人士將自己的姓氏改為漢字姓,或者根據自己原來的姓氏改為冠用漢字姓。


滿族八大姓所改的漢姓流傳至今一般認為是以下八位

佟佳氏——佟、童、仝

瓜爾佳氏——關

馬佳氏——馬

索綽羅氏——索

赫舍里氏——赫、何

富察氏——富、付

那拉氏——那

鈕祜祿氏——郎、鈕

事實上滿族八大姓的名單並不是官方宣佈的,而是民間流傳形成的。因此對於滿族八大姓的版本在民間有很多種,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版本。

各版本對於滿族八大姓氏名單有區別可以理解。但可以確定的是,滿族八大姓氏大多都是地位顯赫的名門望族。

拿康熙皇帝的后妃來說,皇后有四位分別是赫舍里氏、鈕祜祿氏、佟佳氏、烏雅氏,皇貴妃有佟佳氏,鈕祜祿氏和章佳氏,還有馬佳氏、通嬪納喇氏等等。

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這些地位較高,比較受寵愛的妃子的姓氏大多都屬於滿族八大姓。實際上清朝雖然滅亡,但現在依舊有許多滿族的貴族後裔,其中不乏當今知名人士。



關曉彤、關之琳——瓜爾佳氏(關):“國民閨女”關曉彤其實就是瓜爾佳氏的後裔,曾經也有不少人戲稱她是“京圈格格”。

瓜爾佳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族內的名門世家。除了關曉彤,著名影星關之琳也是瓜爾佳氏後人,她曾是多少人的夢中情人啊。佟大為——佟佳氏(佟):佟佳氏也是當之無愧的望族,後來改為佟、童等漢姓。

佟佳最早是地名,在當今的遼寧省境內。內地演員佟大為就是佟佳氏的後人,而他的妻子關悅是瓜爾佳氏後裔,這下牛了,夫妻倆人都是貴族後裔。

那英——那拉氏(那):那拉氏的後人中著名的有歌星那英,那英出生於東北的遼寧,滿族人士。憑藉一首《山不轉水轉》走紅,她的知名歌曲有《征服》《春暖花開》等等。

後來那英曾多次亮相《中國好聲音》的舞臺擔任導師,她選中的學員也都非常有天賦和才華,培養了許多優秀歌手。

郎朗——鈕祜祿氏(郎):同樣出生於遼寧而且是滿族後裔的,還有著名的鋼琴家郎朗,他是鈕祜祿氏後代。

近期郎朗藉著大婚又紅了一把,還娶了一個惹人羨慕的妻子。他的妻子吉娜是韓德混血,不僅擁有超高顏值火爆身材,還和郎朗一樣是一個充滿才華的鋼琴家。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鈕祜祿氏的起源據說是來自女真族對狼的崇拜。作為滿族大姓,鈕祜祿氏出的名人也不少。除了清朝的一些后妃,還有許多朝廷官員,比如著名的貪官和珅,他也是鈕祜祿氏。

英達——赫舍里氏:赫舍里氏的當今代表人物有著名演員、導演英達,宋丹丹演的那部《我愛我家》就是他執導的。吳京——烏拉那拉氏(吳):著名演員吳京是烏拉那拉氏後人,吳京曾坦言自己祖上是武術世家。

他被稱為“56億票房功夫巨星”,憑藉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1、2》打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記錄,因此問鼎各大獎項。

2019年,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吳京是這部電影的出品人, 除此以外還在其中擔演了“劉培強”一角色。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是中國史詩級科幻電影,不知道大家看過後有什麼評價,是否真的非常棒呢?不管怎樣,該電影也收穫了眾多好評,我們也期待中國電影全方面的進步。齊秦,齊豫——齊佳氏:著名歌手齊秦、齊豫姐弟倆雖然都是臺灣人,但他們祖籍為黑龍江省,祖輩上是滿清貴族齊佳氏。

想當初齊秦和女神王祖賢因戲生情,齊秦後來還專門為她寫了一首歌,叫做《大約在雨季》。情意綿綿,婉轉動聽,榮獲華語金曲獎。

瞭解了這麼多滿族貴族後裔,可能會不禁想問問他們改姓的原因。其實除了清朝中期民族相互交流帶來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原因。

清朝末期,昔日滿清貴族輝煌地位不在,腐敗的統治使清朝政權岌岌可危。由於滿族姓氏的特殊,使得他們在人群中非常醒目。

滿清貴族的身份不會帶來好處,反而可能容易招來禍端。為了在亂世中安穩度日,不少滿清貴族選擇放棄自己原本的姓氏,改為漢姓。

從上面改的姓氏也能看出來,基本上都是取滿族姓氏的第1個字,或者是第1個字的諧音。


史之策


所滿清八大姓是指:那拉、瓜爾佳、富察、索綽羅、鈕鈷祿、赫舍裡、馬佳、佟佳。

後來分別主要改為:那、關、富、索、郎、赫、馬、佟。當然,這只是主要,還有一些自己想改什麼就改什麼,沒有統一標準,也沒有人強制,比如富察氏也有人改為傅,佟佳改為董,等等。

我l們知道的關之琳就是瓜爾佳氏改的,佟麗婭就是佟佳,那英就是那拉氏,演員胡軍也是滿族,等等。

中國人說,站不更名坐不改姓,滿族人為什麼要改姓?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漢化:

滿族人覺得自己也是華夏之人,並非蠻夷。滿族人的漢化是堅決的,一入關就開始漢化,你看康熙皇帝的名字叫玄燁,其實這是滿語音譯的。但是,康熙皇帝開始,皇子的名字就是真宗漢化的了,你看他的兒子的名字:胤褆、胤礽、胤祉、胤禛等等,和明朝皇子的取名方式一樣,比如: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滿族人覺得漢文化很有意思,對於成功人士、上層人士很有價值感,講規矩,有套路,好玩。所以,漢化是必然的。

第二個原因是不得已:

清朝滅亡,中華民國誕生,北京地區的排滿現象很嚴重,雖然沒人暗殺普通的滿族人,但是,滿族人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排擠是不言而喻的。為了生活,這個時候很多滿人直接擯棄滿族族別,改為漢族,姓氏太長改不了漢族,乾脆把名字也改成漢族一模一樣的,新中國成立前,滿族登記人口僅僅8萬人,新中國成立後,保障民族平等,於是絕大部分恢復為滿族,滿族登記人口一下子增加到240多萬人。

原因就是這麼個原因。現在,滿族人不但名字漢化了,長相和我們也沒什麼明顯區別。


坐看東南了


滿族八大姓氏的先人就是最早進入遼東地區的一批人,後來都成為了清朝顯赫一時的權貴家族,並左右了清朝長達百年的政局。



這八大姓氏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等八姓。

佟佳氏

佟佳氏,本姓佟,其先祖佟養真,原為歸順明朝的女真人,後金攻佔遼東時,投降於滿人,隸屬於漢軍,後歸屬為正藍旗漢軍。



佟家氏發跡於康熙年間,因佟國賴之女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的生母,於是這個時候佟氏家族被抬旗入鑲黃旗滿洲,並改姓為“佟佳氏”,自此成為佟家氏成為上三旗的滿族貴族。



後佟佳氏相繼出現顯赫一時的重臣,如康熙年間一等公佟國維、雍正年間太保隆科多等。清亡後,佟佳氏以同音字的方式改姓為佟、仝和童等三姓。

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清朝最為興望的滿族家族之一,被譽為“滿州第一氏族”,被排在清朝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首位。



瓜爾佳氏的先祖是女真始族瓜爾佳·松阿力之子瓜爾佳·噶哈,他是努爾哈赤得以建立後金的最大功臣之一,曾協助努爾哈赤取得了決定性戰役“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瓜爾佳氏的後裔非常昌盛,擁有蘇完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分支。



清時康熙時期一等功鰲拜、光緒年間文華殿大學士榮祿、道光年間軍機大臣文祥、咸豐年間文華殿大學士桂良等都是瓜爾佳氏的後裔。

清亡後,絕大部分瓜爾佳氏族人改姓為關,而之所以會改姓關,據說是因為瓜爾佳氏族人都崇拜關羽。



不過還有一部分瓜爾佳氏族人改了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等姓,如世代居住在蘇完的瓜爾佳氏族人多取蘇姓、世居葉赫的瓜爾佳氏族人多取葉姓、川陝總督瓜爾佳·音泰的後裔多取石姓。

馬佳氏

馬佳氏,其名來源於氏族起源地“嘉裡庫馬佳”,《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



清時康熙年間中和殿大學士圖海、康熙時期榮妃馬佳氏、道光時期禮部尚書升寅、光緒時期駐藏大臣紹諴等都是馬佳氏後裔。

清滅亡後,馬佳氏大多以同音字的方式改姓為為馬、麻等姓。

索綽羅氏

索綽羅氏是愛新覺羅的同宗,乃是“覺羅”一脈,也就是紅帶子。他們的始祖就是皇太極追尊的興祖直皇帝福滿的第三子索長阿。



清時道光時期兵部尚書麟奎,大學士英和、咸豐時期禮部尚書奎照、光緒時期禁菸大臣景星等都是索綽羅氏後裔。

清亡後,索綽羅氏大多族人都改為石姓。而之所以會改為石姓,是因為當年康熙時期的大臣都圖,因管理國庫有功,曾被康熙賜名為石,於是在改姓的時候索綽羅氏人多改為石姓。當然還有一部分索綽羅氏改姓為索、曹等姓。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清時權力最大的滿族家族之一。該姓氏源於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紇石列和金舊部“紇石烈”,以部為姓。



清時順治年間一等公爵索尼,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同治的敬懿皇貴妃,康熙年間兩江總督常鼐,道光年間體仁閣大學士英桂等都是赫舍里氏後裔。



清亡後,赫舍里氏大多數或直接簡化為赫姓,或用音譯字何姓。當然一部分還取高、康、赫、張、蘆、賀、索、英、郝、黑、佟、普、滿、李等姓,如希福巴什克的後裔改姓康,一等公索尼後裔部分改姓李等。

富察氏

富察氏,源於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氏。富察氏先祖“納蘇莫爾根”、“檀都”,原屬明建州右衛,後檀都後裔中的大宗莽色都朱乎一脈因反叛大明被誅殺殆盡,唯小宗旺吉努一脈辛存,並在投靠後金後發揚光大,更是在乾隆之時成為清朝權貴家族。



清時乾隆原配孝賢純皇后、保和殿大學士傅恆、武英殿大學士福康安、滿洲副都統福長安、同治年間顧命大臣景壽等都是富察氏後裔。

清亡後,富察氏大多或簡化姓為富,或用同音字傅、付等姓。

那拉氏

那拉氏,原是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後海西女真被努爾哈赤所滅後,就歸順了後金。並衍生為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四大支系。



清時努爾哈赤孝慈高皇后、孝烈武皇后,康熙年間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詞作家納蘭性德,雍正孝敬憲皇后,乾隆皇后烏喇納喇氏,清末慈禧太后等都是那拉氏後裔。

清亡後,那拉氏大多或簡化姓為那,或用同音字南。當然那拉氏也有一部分改為惠、張、葉、李、吳等姓。

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該姓氏源於地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五》載:“鈕祜祿,原系地名,因以為姓。”。



鈕祜祿氏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后家族”,它出過六位皇后,分別是康熙孝昭仁皇后、雍正孝聖憲皇后、嘉慶孝和睿皇后、道光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豐孝貞顯皇后。

清亡後,鈕祜祿氏大多數或簡化為鈕姓,或改為郎姓。而之所以鈕鈷祿氏會用郎姓,是因為鈕鈷祿氏在滿族的詞源中與狼有關,所以取音譯郎。



以上就是滿族八大姓氏改的部分漢姓,當然並不詳細,肯定會有遺漏之處,這裡所列舉的只是大部分八大姓的族人所普通採用的漢姓。


澳古說歷史


滿族八大姓氏又稱滿洲八大姓氏,這八個姓氏代表了滿清王朝中最顯赫的八個家族。

八大姓分別是佟佳氏、瓜爾佳、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

對應的漢姓分別是佟、關、馬、索、赫、富、那、郎。

這八個姓氏伴隨著滿清的建立而冉冉升起,又因為清朝的覆滅而被悄悄隱藏。

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們發現沒有,最尊貴的“愛新覺羅”姓氏沒有出現在其中。

為什麼我們在定義滿洲八大姓氏時,卻沒有“愛新覺羅”的一席之地?

其實,“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一直都在滿洲八大姓氏中,只不過產生了些許變化。

作為後金的建立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一手締造了滿清八旗,但努爾哈赤本不姓愛新覺羅。

“佟佳氏”才是努爾哈赤的真正姓氏。

愛新覺羅的族人後來都改姓為“肇”或者“金”姓,直到上世紀末才又陸續恢復原姓氏。


國學文化專欄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滿族八大姓,在不同的記載中,是有一些區別的。

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記載了滿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是:

1、瓜爾佳氏

2、鈕祜祿氏

3、舒穆祿氏

4、赫舍里氏

5、他他拉氏

6、覺羅氏

7、佟佳氏

8、那拉氏

大當然了,就像中國的百家姓排名一樣,官方有官方的說法,民間有民間的說法,大清二三百年,更是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情況,家族盛衰更是家常便飯,如紅樓夢一般魔幻。所以八大姓氏有不同的版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版本二:一、鈕祜祿氏;那拉氏;瓜爾佳氏 ;富察氏;舒穆祿氏;費莫氏;完顏氏;章佳氏。

版本三:佟佳氏;馬佳氏;瓜爾佳氏; 索綽羅氏(或赫舍里氏);富察氏 ;齊佳氏(或喜塔臘氏); 鈕祜祿氏;那木都魯氏(或那拉氏) 。

版本四: 董鄂氏 ;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馬佳氏;伊爾根覺羅氏;索綽羅氏;納喇氏 。

上述這些,都是清朝滿族大姓,但是在清朝滅亡之後,面對革命的浪潮,這些大姓之後代,為了生存,不得不改姓生活。

綜合以上各姓氏,現將改名後的姓氏羅列如下:

愛新覺羅 改名為 金

瓜爾佳氏 改名為 關

鈕祜祿氏 改名為 郎

舒穆祿氏 改名為 舒

赫舍里氏 改名為 赫

他他拉氏 改名為 唐

佟佳氏 改名為 佟

那拉氏 改名為 那

富察氏 改名為 富

費莫氏 改名為 費

完顏氏 改名為 完

章佳氏 改名為 章

馬佳氏 改名為 馬

齊佳氏 改名為 齊

董鄂氏 改名為 董

伊爾根覺羅氏 改名為 趙

索綽羅氏 改名為 索

以上是滿族大姓的改名情況,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他他拉氏, 除了上述改名為唐的,還有改名為譚的。其實不少都是根據諧音而改的。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