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安能進軍大票零擔,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大票零擔作為物流領域最後一張網,誰都不想錯過。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作者 | 楊宏遠,編輯 | 小L


2017年8月份,順豐曾經發布過一次“烏龍”營銷,聲稱要做“專線”。雖然運聯隨後就向順豐重貨業務相關負責人瞭解到,此“專線”並非按公斤段劃分的500公斤以上的專線市場,但這一事件依舊在專線行業引發廣泛討論。當時就有人斷定,專線不在順豐的射程範圍內,專線做的是個性化,而順豐做的是標準化;即使順豐要做專線,至少還要兩三年的時間。

如今,正好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去年一年好似已經沉寂的大票零擔市場,在今年開年又受到了多方勢力的關注。

近期,安能、順豐接連發布最新的大票零擔產品。據瞭解,安能新大票零擔產品瞄準的公斤段為800-3000kg,面向客戶為三方合同物流、生產製造企業、批發商等。順豐的大票零擔產品要針對B端客戶,提供貼近大票市場價格、門到門直達服務的外發產品,主要覆蓋的公斤段為單票500kg以上。

繼規模空前的快運價格戰後,順豐和安能此舉直接把價格戰燒到了大票零擔市場,安能更是喊出了“1噸比專線便宜100元”的宣傳口號。一直以來,大票零擔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由專線把控,順豐、安能推出大票零擔是否是直指專線?此舉背後的用意是什麼?

順豐、安能進軍大票零擔,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拉長產品線,補充貨量是首要目的

今年會是幾家快運巨頭的集中爆發期,大票零擔這個巨大的增量市場,讓所有人都眼饞。安能去年發佈的“五年規劃”中提出,要做到“從百億到千億,從萬噸到十萬噸”體量的增長,多位行業人士向運聯智庫表示,補充貨量會是安能此舉的首要目的。

發貨麼與德邦快遞、安能等的快運網點有長期合作,發貨麼總經理程林向運聯智庫提到,快運體系中本就存在大票貨,不過這些貨很多時候是作為填倉貨存在的。此前運聯研究院也提出過,全網快運本來就是從專線的基礎上誕生的,只不過切走了適合標準化操作的小票,形成了一個獨立市場。因此快運市場淡季裡,快運企業會通過低價的方式“搶貨”填倉,到了旺季這些大票貨就又會回到專線手中。

那麼,今年順豐和安能正式推出大票零擔產品,是否只是疫情期間“搶貨”的應激行為?近日,運聯研究院發佈的文章《快運價格戰對專線的殺傷力有多大?》很明確地指出,全網快運和專線市場之間的競爭,此次及未來的“搶貨”都不再是“假搶”,而是根本性的“真搶”。

隨著快運市場產能擴張,快運企業產品線拉長。在未來整個公路運輸市場中,快遞、快運、零擔、整車的概念或許會被淡化,業務模式會相互滲透;物流企業應該四張網絡全部齊全,最終才能夠承接任何類型的貨主運輸要求。而大票零擔是物流領域的最後一張網,誰都不想錯過,因此之後可能會有更多的快運企業進軍大票零擔市場。

浙江眾信卡班總經理林漢棋向運聯智庫透露,安能正式推出大票零擔產品之前,就已有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醞釀,期間還曾向其聽取過相關看法。

而對於順豐、安能來說,“身負重任”的大票零擔產品到底能不能成?

運聯智庫近日聯繫了幾位業內人士,大家對於順豐、安能的大票零擔產品都並不是十分看好,認為二者會走幾年彎路。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基於三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快運網點的門店配置、車輛配置、分撥配置等,都與大票零擔產品的操作不匹配。快運企業進軍大票零擔市場,需要對場地進行改造和擴建,而這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第二,大票零擔市場太大,這些快運企業很難消化。“以一個城市的貨量來說,起碼需要一千條專線來做,短時間內快運企業很難吃下。”程林說道。

第三,大票零擔市場本身就是相對獨立的賽道,與快運市場有明顯的區隔。快遞和快運網都是軸輻式網絡,需要多層轉運,層層分撥,目的是為了更容易地集貨和散貨;但大票零擔不需要,層層分撥反而增加幹線成本。而大票零擔的客戶對價格敏感度高,倘若快運企業以低價的方式進軍大票零擔市場,這勢必是一種“燒錢”行為,而“燒錢”並不能長久。不過隨著快運網絡貨量的增加,拉直的線路佔比增加,分揀的成本下降,網絡的幹線成本也會逐漸下降,未來這個差距或許會得到彌補。

快運企業做大票零擔是否會衝擊專線?

正如前面所說的,全網快運本來就是從專線的基礎上誕生的,因此兩者之間的競爭也從未停止過,不過由於原有的快運網絡產能有限,不能把價格拉低到專線水平,導致巨大的存量市場依然在專線手中。那麼,順豐、安能此舉到底是不是在搶專線的奶酪?

現在提到大票零擔,很多人都會從專線的立場思考問題。其實大票零擔和專線並不是一個概念,大票零擔是貨物物流需求的形態,而專線是一種物流的組織形態。

目前來看,大票零擔的主要運營模式是專線。因為對於快運網絡而言,專線最大的優勢是幹線直髮,成本低,但也存在前後端接送貨成本高的問題。幹線和接送貨是一個天平的兩端,平衡點是專線和網絡的經濟拐點。此前這個拐點被認定為300公斤,但運聯研究院預測,網絡與專線的經濟拐點會繼續往上走,未來達到500公斤或者1噸都是很正常的。因此有人預測,疫情之後,網絡型有實力的快運平臺蠶食專線企業業務的步伐可能要加快。

也因此,順豐、安能此舉必然會從專線手中搶奪一部分貨源,尤其是本屬於專線企業的精品業務。專線企業手中能賺錢的“小貨”,將會越來越少。

物流助手聯合創始人劉常海向運聯智庫提到,其實現在的傳統專線,貨量都在幾噸以上了,並且傳統專線的利潤空間已經很小了;對於順豐、安能來說的“大票貨”,更多的還是來自其他快運企業的貨源。“這是一場快遞和快運的廝殺,傳統專線根本沒有實力上臺。”劉常海說道。

林漢棋也提到,快運和專線體系不一樣,功能不一樣,成本不一樣;專線是看輕重配載能力盈利的,快運體系沒有這樣的概念。而且大票零擔的價格體系、運營體系、配載管理、成本管控、分流配送、個性化服務等等,都需要最小單元化才能有微利。不過林漢棋也表示,“1噸以下的貨被快運切走了,更大票的被滿幫等‘車貨匹配’了,專線也是在夾縫中生存,生存環境每況愈下。”

程林表示,快運企業做專線短時間未必會對專線產生多大的影響,反而會直接衝擊“小三方”。他認為,快運企業在掌握足夠多的貨源後,專線或許會承擔運力承運商的身份。

零擔貨運市場上,全網小票市場並不大,已被瓜分完;而大票零擔市場份額佔比最重,市場巨大而分散。對於這一潛力市場,任何一個具有運營、成本及資本優勢的玩家都會蠢蠢欲動。

不過,全網快運和專線是相對獨立的市場,即使快運企業產品線越來越長,大票零擔的市場推進也不會那麼順利,“價格戰”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所以,大票零擔的創業者們仍然有一個發展窗口期,而現在看的就是誰更有機會衝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