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初学者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好,还是通篇练习好?

豫见初心


都是书法入门难,结合自己来看,确实是这样,

刚开始接触书法,不会用毛笔,看着帖上的笔画

一个写不出,很是打击人。后来找了点视频,学

习了点笔画,同时花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这个。

所以看是否是有基础了,能掌控笔写出自己

想写的笔画,这就算是有基础了。若是不行,还

得在基础上多下功夫。

当然了,只练点画是写不好字的,基础有了

就行了,点画的深度学习可以放到以后的单字练

习中。这样可以通临几遍所临的帖了,对此帖有

个全貌的认识。这样通临几遍后,便可以逐字攻

破,仔细研究每个字,点画结构,尽量做到精

致,这一项也是最吃功夫的了。

我个人目前正在做单字练习,有合适的视频

和单字解析,有兴趣的一起加入来学习,只为提

高自己的水平。







秃笔书生


我们先看一个实验:很多人现在都是会写字会认字的。

但是,要写出一个有模有样的字,就很为难了。不会书法的朋友是这样,大书法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的。


例如,有一个字从来没有写过,也没有练习过,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书法一定要有法,每一个字都有“法”,这就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学。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在自学状态下学书法的。所以,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也不可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书法,而是一页一页地临摹字帖的。

如果按照专业书法学习,那是有书法学习教程的,也就是教学计划与教学课程。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具体的问题要研究。

如果想系统学习书法,最好按照教学课程来学书法。


教学课程一般是先学基本笔画,因为笔画是汉字书法的最小单位,就是基本笔画,例如,点、横、竖、撇、捺、横折弯钩等等。而书法的笔画,又不像写字,学一个横,就什么横都能写了。

书法的笔画变格很多,光是点的写法就很多种。所以,就是笔画的学习分量也不轻。

但是,如果把笔画学好了,进入完整的写字,就会容易很多。

此外,书法教程既不主张“单字”学习,也不主张“通篇”临摹,而是主张分类学习的。

例如,横法学习、竖法学习、点法学习、撇法学习、捺法学习等等。每一个笔画学习都是结合字帖的同类字学习的。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书法基础笔法的方法体系,为我们通学各种书法字帖,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这种方法到底科学不可学?看起来很科学,实际上一点也不科学。

初学书法,都是零基础,你讲的都是有书法学习基础的人才会容易接受的方法。

例如,都是勾法,为什么几个勾的写法不一样?这是初学者无法体会到的。

如果是零基础,我的建议还是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先从头到尾,把字帖照猫画虎的临摹几遍再说。

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感觉,是一个逐渐认识到过程。

比如说,我们把笔画学会了,但是,在不同的字里,笔画的应用是不一样的。


所以,首先要有书法境界和美感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从书法教学里学到的,而是从书法字帖的难度和深度中感觉到的。

在有了一些书法美感之后,我们再决定是按照教学课程学习字帖,还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学习字帖,我觉得都可以。

有人说,先学会一个字,然后学第二个字。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书法,把一个笔画学好就需要好多年。当然,一个笔画学好,也可以代表好几个笔画同时就学好了。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如果写20个字,这20个字总有一些笔画仍然写不好。

所以,学习书法是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

你不可能因为一个字写不好,就只练这一个字,练上好几年吧?

所以,学习书法,只有多练一些字,才能把字学好,因为很多字是可以互相补充学习,这个字写不好,那个字可以影响好启发你写好。


例如赵孟頫《胆巴碑》中的“破”字的石字旁,就与王羲之《兰亭序》“永”字的“策”和“掠”两个笔法可以互相补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基础,你总是认为书法是没有互相联系的,这也不利于我们书法知识的丰富。

像这样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的例子,在我们通临几次以后,你会发现非常多非常多。如果孤立地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就不会有这个点书法美通感了。

所以,很多人到创作书法的时候,才会感到书法应用能力非常差。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精学,一段时间里粗学,把精学和粗学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临帖中遇到自己认为很难写好的字,可以单独练习。

此外,学习书法,首先要解决对笔法的学习。

把笔法学习好了,学习书法的质量才会更好。


笔法是学习书法基础的基础。每一个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而笔画是由起笔、行笔、收笔构成的。这就是笔法的结构。

要把一个字写好,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好不好是关键。

我们学习书法,就要学会分析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这样,我们下笔写字才会有把握。

一个笔画是对的,那么一个接一个的笔画都不要出问题,这个字就不会有问题的了。

而且,对笔画的笔法结构的分析,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任何一个笔画,都有自己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我们学书法,其实就是要学会这个方法。

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分析笔法,结果书法学习很长时间了,仍然没有入门。


千千千里马


我本人是美院书法系毕业的,以我上学经历说一下我的想法。

初学者,首先重要的是选帖和选择临习顺序。

大致有两种顺序:1.篆隶草行楷,这种是按照文字演化来学习,这样学习,配合一些文字学书籍能清楚了解文字变化,对书法有很大帮助。

2.这种就是以实用,兴趣有主,可以自由选帖,以单书体,多字帖,精准统一。

下面回答题目问题

个人认为,篆隶草行楷中,行草书完全不能一个字一个字临,因为行草书章法是非常重要的,通篇临习能学习章法特点。如果要强化训练,可以一段一段的临写,但要注意该作品的笔意与行气。

另外三种:篆书,隶书,楷书。

篆书,隶书,楷书单字临写是可以的,但也需结合整体,这样创作的时候可以把握整体章法。

但其中也有几种不适合单字练习,如:篆书中的大篆,隶书中的汉简帛书,楷书中的魏碑等..

总而言之,书法初学者,还是整体临习较好。

喜欢我的回答,清关注我的头条号:书法金石篆刻

帮忙点个关注,转发,评论哦!


书法金石篆刻


学习书法,虽然说除了临帖,别无其他捷径,但如何临帖却是有方法的。高效的方法应是:先按结构分类练习单字,再通临以把握其节奏与气息。

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时,先学习生字,而后是组词,再后是造句,最后才是写作文。这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积淀下来的正确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书法与此类似。学习书法就是一个寻找规律的过程,如何找规律?这就需要将原帖中的字按结构特点或偏旁部首分类,一类类地学习,找出其中的笔法、结构的特点。



分类练习单字,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一种高效的练习方法。

单字过关后再进行通临,这类似语文中组词、造句、作文的过程,这样整体学习行气的贯注方式和章法布局。


在通临的过程中,还会对单字产生新的认识,因为通临必须考虑贯气,而之前的单字临习是静态的,通临时笔法的运用便有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整体的需要进行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讲,单字与通临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要更好地理解原帖作者的风格,我们在通临时还可参考两方面的资料:一是作者的其他碑帖,二是后代书家临习这些法帖的临作。资料越齐全,越能领悟作者的书学思想,越有助于学习书家的书法技法。


在临帖的过程中,我还推荐一个小技巧或者说小游戏,我称之为“集字训练”或“集字游戏”,即将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进行创作,再将这些词语串起来,形成一些短语,如此这番,逐渐增加长度,这有助于你从临帖向创作过渡,同时可以给枯燥的临习带来一些乐趣,调节单调的技法训练。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时,先学习生字,而后是组词,再后是造句,最后才是写作文。这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积淀下来的正确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吗?留你已经被你的老师害惨了,这一定是个不好的方法,还是背背三字经好点


樂翁78239592


题主好。我是其人,学习书法30多年了。

书法初学者,我建议单个字练习,不宜通篇练习。

我们所说的练习,是建议临帖。找自己喜欢的古代帖子来练习。从读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要求单字过关。

对于初学者,学习单个字,似乎有点枯燥。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咱们一起加油吧。


其人墨坊


书法初学者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好,还是通篇练习好?书法初学者一般情况下以楷书入门,而楷书的选贴大部分又是以唐楷为主,而唐楷范本又是以碑帖居多,因此,少字多精方才是初学者的正确学习方法,如此往往事半功倍。

一、初学书法以笔画学习为先

书法初学者在选好范帖之后,首先应该从笔画入手,学习笔画之起笔、行笔、收笔;学习藏锋、出锋;学习长短、轻重、方圆等等。再以例字来印证笔画。

二、再学偏旁部首和结体

笔画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后可学偏旁部首与结体,一般的范本教程都有书家的结体法,按照结体法结合例字学习,细心体会结体法度的变化。

三、章法的学习

这点就是为何我不建议通篇临摹学习的原因了,因为碑帖范本从源头来说,已经进行图像转移过了,且现在所留的大部分还是是后来的拓本,在笔势和神采方面肯定不同墨本,因此先将技巧学好再通临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少字多精是初学者的事半功倍学习之法,唯学习书法技巧需要毅力与耐力,这点才是难的。


书法有云


这是一个书法常识问题。我们知道学习书法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所以基础性的书法教程都是以书法的基本技法为元素展开进行教与学的。没有这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度过程,毫无章法的瞎学一通,会走许多弯路的甚至有可能像那些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了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出路。学习什么都有一个方法方式问题,方法正确,学习就容易进步,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劳而无获。就像南辕北辙的故事所说的那样。



过去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大厦平底起。就像盖楼那样,首先要建筑材料合格,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其结果肯定是豆腐渣工程。学习书法也是如此,点画形质不过关,只会正确真正字形结构 也是不行的,那不是书法。反过来说,有点画没有结构同样不行。一个字写好了而不懂如何组织从一副作品,也不行。所以学习书法要从一点一画学起,由点画然后结构,由结构在到作品的章法。这样学起来就想到容易一些。不会走,重心都掌握不了,就像跑,不到跑不了,可能还会摔跤。



所以学习书法也要讲究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循序渐进,这样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产生疲劳感,反而会随着对书法的理解的不断深入,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自己的书法造诣也会不断有一个大的进步。


翰墨书道


书法初学,以楷书为例,谈谈临帖的一些方法顺序。

第一,初学书法应先从基本笔画入手,把每种笔画特征写到位。

第二,偏傍部首单独练习。

第三,一个字一个字练习,理解独体字和合体字结构比例特点,把每个单字写准确。

第四,一行一行的临摹练习,注意上下字的行气。

第五,通篇章法练习,注意整幅作品的精神、气韵、字外空间布白。

沈尹默(1883一1971)浙江吴兴人,原名尹默,字中,号秋明。著名书法家,用笔精到,风骨秀逸。深得晋人韵味。下图为沈尹默写的楷书《阵图后》。











神韵轩书法


书法初学者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好,还是通篇练习好?

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比较好。👍👍👍

书法初学者入门时,会同时面对许多问题,诸如,执笔的

姿势,笔墨纸砚的使用,临帖时要克服的种种困难,

这时学习应该尽量减少难度,使应对的环节尽量减少,

所以,选择的临摹对象尽量要简单一些,省事一些,

而且,我建议最好是选择即简单又自己喜欢的字来临习,

这样效果会好些。🤓🤓

如果通篇练习,相对来说,遇到的难点就多一些,

过多的难度对书法学习来说是不利的,许多书法爱好者

在初期选择逃避,就是不能应付同时出现的众多难点,

字写不好,心情搞糟,在书法中得不到任何的快乐,最后

选择避而远之也就可以理解了。😴😴😴

初学书法是单字练还是多字练的内在原理,就是由浅入深,

由简入繁,这是根本,是原则,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下

进行书法训练,是书法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切记切记。

附图作品:北魏【龙门祖上僧敬造像记】临摹作品

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北魏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