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信仰?

幕熔清凰


信仰是一個有關人生的概念詞,是指人對某人或某一事物的確認或堅信的認定,甚至裡面帶有某些崇拜的成分,我們把它稱其為信仰。

信仰是人生命的強大精神支撐或動力,信仰是一種精神力量;信仰又是自由的,信仰什麼那是個人的選擇,由人的價值取向所決定的。例如革命烈士方誌敏/李大釗/瞿秋白/江雪芹他們選擇的是為人類正義的解放事業,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堅貞不屈,並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值得我們去敬仰!

做為普通百姓可能無所信仰,但能做到為父母/為家庭/為子女/為社會盡到最大能力承擔更大責任就是他們活著的最好理由,是對生命和生活充滿渴望的信念和信心。


宋老頭62443390


毛澤東思想萬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繼續前進!





朝陽群眾監督


真正的信仰在中國應是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在中國實踐成功的思想,他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xue為人民服務


沒有毛主席思想領導的隊伍 就沒有前進的方向了 不要違背主席願望 人民的期盼



不懼風雨身化龍


真正的信仰是印在心裡,刻在脊髓裡的。也是人類最高宗旨 為人民服務


佛在心中1983


真正的信仰是信仰的目標是為國家、為民族和為人民利益著想,並且為這個信仰的目標而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為之努力奮鬥。

“五四”運動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著中國人民,於是,一批有覺悟的中國有識之士,探尋救國真理,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了一起,倡導並締造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共產黨員和全國勞苦大眾為著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而冒著拋頭顱、灑熱血的危險。革命當中,犧牲了不少革命志士,但為了一個正確的偉大目標,共產黨員和勞苦大眾前仆後繼,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之後,經過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最終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就是真正的信仰。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步履遺痕


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甜蜜的。1919年春節前後,在浙江義烏的一戶人家的柴房裡,陳望道在奮筆疾書通宵達旦地翻譯著《共產黨宣言》。老母親心疼兒子,端來了一盤粽子和一碟紅糖,粽子蘸紅糖是當地的一道點心,陳望道聚精會神的翻譯著,時不時吃一口粽子。過了一會,老母親過來收拾盤子和碟子,順便問了一句:“味道還好嗎?”陳望道抬頭回老母親的話:“味道挺甜的。”而老母親分明看到了陳望道滿嘴的油墨,原來,陳望道用粽子蘸的不是紅糖而是油墨,紅糖一絲未動,油墨倒是被蘸去了不少,陳望道竟全然不知。母子二人相視哈哈大笑。由此,“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甜蜜的”成了一則美談。

毛澤東1936年接受美國記者斯諾採訪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於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其中就包括其在1920年夏秋讀到的《共產黨宣言》。

陳望道的學術造詣很高,解放後曾任《辭海》修訂版的總主編、復旦大學校長。

讓我們記住陳望道這個名字;讓我們記住《共產黨宣言》這本書;

讓我們記住共產主義信仰是甜蜜的!





X射線60945207


全心全意為人民大公無私


用戶5217643658108


講太多大道理沒用,醫食往行解決了就各有各的信仰,沒解決生存問題就什麼信仰都沒有,不信你去問那些工作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住房的青年人有什麼信仰?肯定是努力奮鬥買房取老婆生兒育女為第一理想。所以自古有"民以食為天"一說,那些整天說信仰及理想的人是不愁吃和穿,沒嘗過生活艱辛,閒來無事而聊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