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有泥,心中有光!沙縣這群“後生仔”,正努力在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青春的汗水,

拋灑在田間地頭,

滋養出別樣芬芳。

在沙縣富口鎮,有一群“後生仔”活躍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他們就是返鄉大學生村官——在“田野”裡追逐夢想的年輕人。

想為家鄉做點事

“為家鄉做事,心底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鄧名星是富口鎮柳坑村黨支部書記,一位年輕的大學生村官。

2018年村兩委換屆,柳坑村老支書、老主任幾次三番勸他返鄉參選。“村裡需要年輕人‘當家’,我們希望你挑起擔子。”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去,還是留?”鄧名星內心掙扎。

觸動鄧名星的,是心底那抹家鄉情懷。“在公司取得成績,最多體現在薪資和職位上,沒什麼成就感,我還是想為家鄉做點事。”這些年,看著家鄉發展緩慢,他很焦心。

為此,他辭去城裡的工作選擇“逆行”,這讓父母和村裡人有些不解。“如果村官工作做得不好,我們老兩口也沒辦法在村裡立足了,你要考慮清楚。”鄧名星的父親勸說道。

腳底有泥,心中有光!沙縣這群“後生仔”,正努力在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鄧名星(右2)走訪村民

有了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競選為柳坑村支部委員後,鄧名星開始著手鄉村基層工作。“要做就做好,我不想浪費青春。”去年9月,柳坑村村書記的擔子,落在了他的肩上。

返鄉從事基層工作產生的獲得感,是一種巨大的喜悅。“從事其他工作未必能深刻體會到。”鄧享堯是另一名大學生村官,富口鎮蓋竹村黨支部書記,早已成為村子發展的“領路人”。

他比鄧名星更早返鄉。2015年,蓋竹村兩委換屆時,鄧享堯參與競選。他的參選理由很簡單——就想改變家鄉面貌。“剛開始有過掙扎,好在家人支持。”鄧享堯說。

2016年,鄧享堯帶頭拆除自家穀倉,以此說服其他村民拆除穀倉、豬圈,並清理周邊空地,修建中心公園。隔年,中心公園建成並安裝了健身器材,村民們有了和城裡人一樣的享受,露出了喜滋滋的笑容。

“每當看到村民在中心公園散步,孩子們在公園裡玩耍時,我心裡就很滿足。”鄧享堯說。

一直以來,黃生寶是個不善言辭的“理工男”,成為村書記,以前的他想都不敢想。“在基層鍛鍊,大學生村官們學到的是技能,培養的是創業激情和資本。這個平臺,我很珍惜。”他說。

5年前,27歲的黃生寶回到家鄉富口鎮白溪村,競選為村主任。家人的支持,讓他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紮根”。

多做少說,是“理工男”的典型特徵。“村兩委必須擰成一股繩,大家有勁往一處使。”黃生寶一心撲在工作上,首抓班子建設。從制度制定到職責分工,每一項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8年,黃生寶書記、主任“一肩挑”,肩上的擔子壓得更實了。

當好鄉村“領路人”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不好乾。柳坑村位置較偏遠,下轄1個自然村,轄區人口660餘人,常住人口百餘人。交通不便,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去年底,鄧名星申請了“一事一議”項目為民辦實事,將村裡位於後門山的水泥路硬化,解決了住在坡上的村民出行、運貨難題。建成這條長200餘米、寬3米的“民心路”,前後不到兩個月時間,許多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村民鄧秀春家附近有口廢井,因井口無遮擋擔心引發事故,她向鄧名星提意見。“我原想,現在的年輕人只懂享受,哪能把村民的事放心上?”誰知,鄧名星暗暗記下此事,在修建公路時,特地吩咐兩位村民製作一塊厚實的水泥板,給井口安上“帽”。

鄉村要發展,交通是關鍵。目前,另一條長3.6公里的“柳羅公路”,從羅溪村口直通柳坑村,村民出行更便捷。“原來村民到鎮上‘山路十八彎’,現在出行時間縮短了一半,路也直了、平了,大家很開心。”鄧名星笑著說。

蓋竹村被稱為高山上的小盆地,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是農作物生長良地。2016年,鄧享堯引進“越光米”品種,以“公司+農戶”形式呼籲廣大村民種植,並倡導村民使用綠色、生態有機肥。目前,村裡已種植100多畝“越光米”。

腳底有泥,心中有光!沙縣這群“後生仔”,正努力在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鄧享堯走訪貧困戶

“普通稻穀每斤1.3元,‘越光米’稻穀每斤2.2元,許多村民樂在其中。”鄧享堯坦言,並不是每次都如此順利,他們曾嘗試過引進種植花卉苗木,後來由於一些原因,只好停止生產。

種植名貴中草藥材,是蓋竹村走出的新路子。如今,村裡已種植10餘畝“七葉一枝花”。“5年後可出產,我們有信心。”此前,鄧享堯與三明農科院、永安種植大戶任秉禎對接,學習種植經驗。

“穩中求進”是黃生寶的做事準則。剛開始,他對農村現狀、農民生活、農業發展知之甚少,對基層工作缺乏經驗。因此,他到村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訪遍大街小巷,走進田間地頭。

白溪村綠樹成蔭,風景秀麗,驅車到富口鎮僅10餘分鐘,到沙縣縣城不過半小時,交通便利為村子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條件。“我一直在思考,怎麼帶領村民致富。”黃生寶說。

他剛接手白溪村時,村裡有13戶貧困戶,曾某一家因病致貧。“村兩委關心貧困戶的生活,給我在沙縣找了工作。”幾年前,曾某到沙縣步行街賣衣服,月工資2000餘元,脫了貧。

腳底有泥,心中有光!沙縣這群“後生仔”,正努力在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黃生寶為貧困戶送大米

隨著村兩委各項工作深入民心,切實有效,2017年,白溪村13戶貧困戶陸續脫貧。最讓黃生寶感到欣慰的是,2015年以前,白溪村村財年收入不到5萬元,如今村財年收入20餘萬元!

家鄉明天更美好

“鄉村振興,要根植鄉土文化。”2017年,鄧享堯到福州參加“愛故鄉大會”,偶遇湖北省文史專家劉作中。劉作中作為“愛故鄉十大人物”之一,他的發言引發了鄧享堯的共鳴。

隨後,鄧享堯萌生了重編蓋竹村史的想法。他邀請劉作中到村裡宣講,而後請來鄉賢編寫村史。誰知,事情並不容易,他幾次求教劉作中後,這位頗有情懷的文人被鄧享堯的執著打動,於是義務為蓋竹村編寫《村史》,目前尚未完工。

蓋竹村歷史悠久,擁有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小腔戲,但村民不以為然。“他們對鄉土文化沒有自信。”鄧享堯說,當他召集村裡的孩子學習小腔戲時,村民都覺得浪費時間,影響學習。

在村民眼中,村裡的一切似乎都是破敗、落後的。“通過挖掘蓋竹村鄉土文化,我希望喚醒大家心底的文化認同感。”鄧享堯說。目前,他們正計劃申報“中國名村志”。

蓋竹村山清水秀,已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和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這幾年,村裡舉辦的帳篷節和“三月三”民俗文化節吸引了眾多遊客,讓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村落,名氣越來越大,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但鄧享堯不想止步於此,他計劃進一步打造小佑山景區,修建旅遊步道,硬化柏油路,並將村裡的廢棄校舍改建為民宿,大力發展“研學遊”,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帶動鄉村振興。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鄧名星也在奮力前行。“目前村裡的林地、耕地大多閒置,我們村兩委正在重新規劃,希望能物盡其用,增加村財和村民的收入。”他說。

最近,改善柳坑村的人居環境,成了鄧名星的“小目標”。他說,這幾年國家大力提倡“廁所革命”,可村裡還有兩座旱廁,村兩委一定要加緊改造,讓村民有更好的生活體驗。

“森林康養產業是我們發展的方向。”黃生寶說。此前,白溪村村兩委引進“三農人家”鄉村旅遊項目,以紅色文化廣場為背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去年林博會上,項目已簽約。

白溪村老禮堂閒置多年,如今,村兩委規劃將其合理使用,在一樓設立旅遊接待中心,二樓改造成農產品展示中心,三樓設項目部。禮堂另一側的大舞臺,則剛好作為文娛活動平臺。

村裡還有一個戶外舞臺,就在規劃中的紅色文化廣場邊上,相得益彰。“目前,我們計劃修建民宿、農家餐廳、村落公園……”黃生寶描繪著白溪村的發展藍圖,言語間充滿喜悅。

腳底有泥,心中有光。“只要在崗一天,我們就會紮紮實實工作一天,不辜負村民,不辜負青春。”他們的話,道出了許多年輕大學生村官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