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以后独立有出息,5岁前要“戒掉”2点,家长别过分心疼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其实这在家庭教育上一样通用,家长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宝宝双商的提高,而家长的盲目阻碍,也会成为孩子独立人格养成路上的“绊脚石”。

5岁之前,是孩子“定型”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收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准确的说,0-3岁的时候先打好一定的基础,在3-5岁,人格发展的全新阶段孩子一些应该独立的却没有做到独立,那么家长就要“狠心”让孩子戒掉”。

想要孩子以后独立有出息,5岁前要“戒掉”这2点,家长别过分心疼

(1)孩子习惯:遇到困难自己不思考、不解决,下意识地找父母帮忙

想要孩子以后独立有出息,5岁前要“戒掉”2点,家长别过分心疼

每个孩子都是全家人手心的“宝”,但是这不代表我们把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学会独立是孩子的必修课。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求助父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家孩子遇到困难自己不思考、不解决,总是下意识地找父母帮忙解决,完全依赖父母,那可要注意了!

想要孩子以后独立有出息,5岁前要“戒掉”2点,家长别过分心疼

长时间下来,孩子的思维处在被动的环境,依赖性太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长大后会影响到孩子的成就,也很难独立有出息。

所以说父母对孩子不要大包大揽,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完,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等,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想要孩子以后独立有出息,5岁前要“戒掉”2点,家长别过分心疼

(2)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孩子世界也有很多矛盾,比如明明已经说好了周末一家人出去玩,结果却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去参加生日派对。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拿主意,家长应当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将带来的后果,学会自己权衡利弊。

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这是独立性差的一种表现。

所以,建议各位父母,在孩子询问自己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不着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做到善于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找出答案,才是父母要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能经常练习做决定,那么长大后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时就能应付自如,独立处事。

孩子的独立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独立性的养成,对孩子受益终生。家长要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从不会到会,不像样到像样,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教会5岁前学会独立,就是从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中开始的,独立睡觉、不抗拒洗澡、能够主动的收拾自己的小房间、能更好的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独立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