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进化出那么智慧的大脑,却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呢?

深夜七度寒


人脑是复杂的,它是人类所有感觉、行为、经验以及记忆和自我意识的源泉。因此,说大脑本身是个谜也倒也不足为奇,但有人争辩说,人类“仅”使用了其大脑的10%,如果普通人可以利用剩余90%的才能,那么他们也能成为智者,而那些脑力超群的人就是大脑开发比例比较高的人。然而,不得不说,这种直观粗暴的认知完全是源于伪科学以及流行文化的传说。

人脑只开发了一小部分是个彻头彻尾的谣传

人脑仅利用一小部分,这是一个长期谣传的变体,其最著名和最细节的谣传是“人脑利用率仅10%”,许多名人,尤其是爱因斯坦的大脑研究成果和相关轶事常被用于背书这个10%传说。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鲍里斯·西迪斯(Boris Sidis)的储备能量理论很可能正是“ 10%神话”的源头,他们在1890年代测试了加速神童威廉·西迪斯(William Sidis)成长的理论。此后,詹姆斯告诉听众,人们只能发挥其全部智力的一小部分,以至于这被广泛认为是合理的主张:“……我们可能的仅利用了我们一小部分精神和身体资源…… ”。

尽管自80年代至今很多人为了揭穿流行文化当中的各种传说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人脑仅利用了小部分的观念似乎已经牢固地扎根于大众文化,以至于成为了2014年电影《超体》的世界观基础(该小成本电影在全球一炮而红),该电影描述了100%释放脑力潜能给剧情带来的戏剧性变化,深入人心。这部电影证明了伪科学对于流行文化可以达到多么大的影响。

上图:电影的画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暗示性。这是流行文化所追求的效果。


2013年就有研究者发现这种误解(以下简称“10%传说”)是公众最普遍的误解之一。但令人吃惊和担忧的是研究者调查发现,在2012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约50%的中小学教师居然也认可这个“10%神话”。尽管主流媒体有大量的文章和视频揭穿了这个神话。

科学研究是什么结果?

人脑平均重约两斤半到三斤,包括:

  • 大脑,这是最大的一块,负责更高的认知功能;

  • 小脑,负责运动功能,例如运动和平衡的协调;

  • 脑干,专门用于呼吸等非自主功能。

大脑数百万个相互链接且持续保持着生化电信号通讯的神经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不管睡觉还是工作,大脑都稳定地消耗我们每日能量消耗的20–25%。科学家认为,这种持续的神经元的激发和连接正是大脑功能的微观基础,而无意识的活动(例如心率)和有意识的活动(例如驾驶汽车)也建立在这种微观基础之上。

确实,在任何给定时刻我们都没办法同时让大脑的所有区域都保持同等的高度活跃,但使用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已经表明,就像人体的肌肉一样,大脑大部分区域在24小时内都持续地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活跃,没有完全休息的。

如果用研究者的话来说,人全天的用脑率就是100%。即使在睡眠中,额叶皮层等区域也仍然在活动,只是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自我意识或躯体感觉的区域没那么活跃罢了。

以早上倒茶的简单举动为例:人朝茶壶走去,将茶叶放入杯子,将茶倒入杯子中,此时人脑枕叶和顶叶运动感觉和感觉运动皮质、基底神经节、 小脑和额叶均大大激活。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几乎整个大脑都掀起了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风暴。

现代神经科学家拥有创建大脑图像和跟踪大脑活动的工具,例如:

  •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这些技术在过去的25年左右已经普遍得到应用,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脑功能的理解。PET扫描将具有生物活性的放射性示踪剂注入受试者体内,示踪剂被大脑代谢从而释放出正电子。脑结构越活跃,正电子发射越强,这些正电子将能够被PET所探测,从而显示出脑活动的图像。

如果我们仅使用大脑的10%,则PET扫描应看起来大脑应该只有10%的明亮区域——因为如果大脑大部分不活动,那么大脑的大部分应该显示为阴影。但PET扫描的实际情况则完全不是这样,科学家们发现,即使在睡眠期间,人的整个大脑也始终保持着活动状态,它仍然在调节、监视、感知、解释、推理、计划和行动着。即使是患有退化性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的人,大脑的使用率仍超过10%。

上图:正常、轻微认知受损、阿茨海默症病人大脑PET扫描。

此10%非彼10%

实际上,在大脑的所有细胞中,只有10%是神经元。其余的90%是神经胶质细胞,它们包裹并支持神经元,但其功能仍然未知。所以可能有人把这个10%误解成了只开发了10%。而10%也可以有一个正解:即,并不是说我们动用了10%的大脑,而是我们仅仅了解了大约10%的大脑功能。

相关的大脑传说

我们再列举几个其他的关于大脑的传说,其中包括:

  • 人们要么是左脑思考要么右脑思考;
  • 失忆涉及忘记你自己是谁;
  • 大脑发育在青春期就完成了;
  • 当我们睡觉时,大脑处于休眠状态;
  • 脑损伤会导致永久性功能丧失,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 大脑训练可提高智商并减缓大脑退化;
  • 老年时脑功能明显下降;
  • 聆听莫扎特或巴洛克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或学习。

限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展开辟谣了。

上图:关于大脑的谣言汇总。部分与前面的文字一致,第一条就是10%传说。

总结

人类进化出那么智慧的大脑,并不是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呢。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与遗传、发育、教育都有关系。智力也并非仅有智商可以充分描述,俗话说“面带猪相,心头嘹亮”,说的就是那种大愚若智的人。不过那些相信谣传的人,往往用了100%的大脑只做10%的功,俨然是大智若愚的人。


小宇堂


大脑只开发了10%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么这样的:爱因斯坦的大脑开发了20%甚至是30%,因此,他才能提出相对论。对于爱因斯坦大脑的迷信,直接导致了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偷走,还被做成了切片。后来,警察找回了爱因斯坦的大脑,经过科学家的仔细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并没有什么不同,相反,他的大脑还比一般人的要小一些。

电影《超体》当中,更是设定了女主是一个大脑开发了100%的人。于是,她拥有了超能力。

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或者说这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谣言。这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有个心理学家叫做威廉·詹姆斯,他就提出人的潜能巨大,只是被开发得很少。

后来,到了1920年前后,科学家卡尔在做实验时,就得出一个很奇葩的结论,他认为小鼠的大脑中只有5%是用来学习和记忆的。后来,媒体开始报道这个发现时,就加了很多料,其中就有“人类大脑10%是被开发的”。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有个医生叫做潘菲尔德,他用电流刺激部分大脑,然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

再到1936年,有个新闻播报员兼畅销书作家杰克逊·托马斯就用到了潘菲尔德的结论,并把他的这个结论写到了书中,而这书后来大卖特卖,传遍了全球。从此,“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就开始流传了起来。

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就有任何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而是缺乏严谨的实验,并且也没有控制好变量就轻易得出了结论。

那这个谣言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们的大脑和爱因斯坦一样都开发了100%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已经具备了脑成像的技术,他们通过研究人类在从事各种活动时的大脑活动情况,就发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的全部,而不是只有一部分,即使是最简单的思考和行动都需要调动几乎全部的电脑组织来协同工作。

而且,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利用脑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机结合,这也被称为脑机技术。比较为我们熟知的就是霍金的那把轮椅,就有很多神奇的功能,比如:可以替他说话和打字。

除了脑成像技术可以证伪这个谣言之外,其实还有大量常见的例子可以证伪,我们来列一些:

  • 基于大脑损伤的相关方面研究,如果大脑有90%没有被使用,那这部分如果发生了损伤,照理说就不应该对大脑的运作会有什么影响。然而事实却是,大脑几乎没有可以被损伤后同时又不会丧失功能的区域,即便只有很小的地方发生了损伤,都会对大脑产生巨大的影响。
  • 大脑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但每天却要消耗20%的总能量。如果大脑的90%是不需要被使用的,那在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会去除掉消耗大量能量但却没有什么用的那部分,因为对于一个物种来说,能量消耗是至关重要的,90%的低效大脑非常不利于物种生存。但我们纵观整个人类的演化史,脑容量非但没有减少,还再不断增加。

  • 我们都知道,那些瘫痪的患者,如果长时间不适用某一片肌肉群,这一片肌肉群就会出现萎缩状态,这种长年不使用而出现萎缩的现象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大脑有90%不使用,那这90%其实应该会发生萎缩,因此,我们应该可以观测到人类大脑发生大面积萎缩的现象才对,而事实上并没有。

因此,“大脑只开发了10%”只是一个谣言,而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石锤的铁证。事实上,人类的电脑是开发了100%的,无论是你还是我,还是爱因斯坦,都是如此。而且,我们的大脑执行最简单的任务时,都需要调动几乎整个大脑组织来协同工作。


钟铭聊科学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人类应该说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开发程度比例也是最高的,提问的说“却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呢?”,其实问题点就在这里,这句话说的有问题,不是人类有选择性的是大脑的开发程度太小了。

在整个人类的进化史里面,人类从爬行的时候爬着走,吃的是没有加工过得生食物,跟动物一样赤裸着身体等等,一点一滴的演变成现在这样;我们惊奇的人类自己的身体发生很大的改变,而相比之下脑子却出现了“掉队现象”,事实上是真的吗?

答案档案不是!

要知道人类个体的行为95%都是由大脑参与而执行完成的,就像走路虽大最终变现出来的是肢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大脑参与,走路的过程是一套完成的命令,指挥者人的整个躯干,假若没有大脑参与走路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行为。

现在回过头来想,其实人类的大脑虽然只是开发了10%,但是这个10%跟人体其他部分还是不一样的,正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并不所有方面都在均衡发展,大脑也是一样的,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中最大和最复杂的结构,也是最高部位是调节机体功能的器官,也是意识、精神、语言、学习、记忆和智能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半球表面呈现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脑回。

大脑半球借沟和裂分为5叶: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脑岛,每个区域都是自己的功能,有些功能正如前面说的控制这日常行为是常用部位,有些区域则是不常用的,这就造成大脑区域分化,因此整个大脑的利用率水平就会被降低。

事实虽然如此,大脑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利用率小,但是作用很大,人体的每个器官在人的一生中无不是时刻刻的受大脑的指挥调节,不管哪个器官利用率在高,始终还是绕不过大脑的操控。


自然之树


非常高兴有缘能回答题主这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拥有超强的智慧大脑,但是却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人类认识大脑的局限


目前,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对于人脑的认识并不比100年前多多少。


也就是我们对于人脑的认识,现在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



不过,通过科学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人脑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入。


二、人类寿命的限制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类寿命太短了,来不及开发出另外剩下的部分大脑,人就死了。


不过我个人不太赞同这总说法,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就应该是人的年龄越大,就应该越聪明,但是事实上是人的年龄越大,脑袋就越糊涂,甚至是老年痴呆。


当然,如果人类能够长期处于20-30岁之间的活跃期,那么大脑的开发应该

会更深入。


三、根本不存在智慧开发一说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人类智慧是天生的,后期开发只有辅助作用。为什么呢?



我觉得人类应该还是要天赋,比如当飞行员,围棋手,设计师等等,做到顶尖的状态确实需要人们的天赋,否则根本做不到那个时候。


民间流传一句话:“三岁看小”,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人是否聪明,基本上看小时候他的作为就知道了。


专注科普,关注我,了解更多科学知识,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K裤兜科学


从科学和进化论角度来讲,人类的大脑并没有本质上的智力差距。举个例子,从新生儿开始人类的大脑所具备的智能都是差不多的!(前提是健康的大脑) 所有的差距都是随时间成长之后才逐渐拉开的。还有第二点需要说明的是,人类的大脑不存在开发比例的说法!举个例子,如果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10的比例。那么,剩下的百分之90将会闲置下来。人类的进化史有上百万年的时间,经过长时间的闲置会导致这一部分被去除,然而并没有!综合上述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大脑先天没有本质的智力差距,并且差距是后天才有的!第二,大脑不存在开发多少的比例说法。

那么,来谈谈后天大脑的开发。科学家是要经过后天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准确的说就是,要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即使是有个别人天赋异禀,例如爱因斯坦。那也只不过是他在这方面能够调动更多的脑细胞,从而刺激更多更深的大脑皮层!绝对不是说他天生比我们的大脑更大,拥有更多的脑细胞。请注意“调动”这个词。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百分之100开发的,你做从事一份很简单的工作,大脑的各方面功能都会参与。至于在这份工作,你所产生的效率,以及能否有创造性的做法。这都取决于能不能调动更多大脑皮层深处的智力!

在调动智力这个事情上,有两点是很重要的因素。第一,后天的专业训练,第二,学习的方法和方向。例如,在们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就很难出现科学家!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比西方人笨,而是我们的方向是学习文化礼仪以及政治为主。没有这个方向自然就不会有这个专业出现,没有专业又拿什么去训练!但是,如果你一旦找到这个方向。你就得集中精力往前不断追问,当问题产生再不断地寻找新知识,直到做出新的理论,最终走进实验室!

我们都是全脑人,我们应该带着科学思维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大脑深处的智力!


萌清一色


詹姆斯在自己的著作中说过一句,“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智能的10%。”但结合上下文,他所指的不单是大脑潜能,而是更为模糊的“潜在的心智能量 ”,至于10%是怎么算出来的,詹姆斯没有给出实验依据,至今也没有科学家去严肃验证这个数字。

在2013年的一次调查了超过2000名美国人的民意测验发现,有65%的人还相信人类只开发了10%的大脑的这个谣传。在2007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甚至一些医生也相信这个谬论。但事实是,每个人都使用了大脑的100%。

而最新的科学研究反驳了这一说法,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完全使用自己的大脑。多年来,大脑科学家已经证明:大脑的不同部分负责特定的功能,无论是识别颜色,思考还是说话,整个大脑都完全再参与,没有一块区域是打杂的。即使是测量单个神经元水平活动的研究也未发现大脑的任何非活动区域。

例如,你此时此刻用手机看这篇文章时。大脑的某些部分负责理解语言文字,一部分负责抽象思考。而还有一部分在幕后控制着手握手机的力度和眼睛注视的屏幕。

成年人的大脑只占体重的2%,但却消耗了身体20%以上的能量。如果我们只使用10%的大脑就消耗了身体20%的能量,那么当我们开发大脑50%时,人就得死了,因为人体所有的能量都供给了大脑,这样血液,肠胃,四肢都没有能量供给了,岂不是罢工了?

我们可以明确的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全部活跃,只是有的区域活跃更频繁,有的区域活跃较平缓而已。

曾经有不少学者解剖过爱因斯坦的大脑,人们对于他的大脑极为好奇,当解剖完之后才发现,他的大脑其实和正常人并无太大的区别,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回答,他就是在做喜欢的事情罢了,不难想象,我们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智慧呢?超体中,女主在开发到所谓的100%之后与大自然结为一体,其实只是诠释大自然的本体,生生又息!在中国的大道中,有这样一句话说道生即死、死即生。生命本是由微粒构成,死后又回归自然,本就是大自然生生载物的大道。现在我们所谓的测量智力,其实这个没有单位能够来衡量!


水木99999


“人类大脑只开发了一小部分”这种说法已经流传了好长好长时间了,还有精确到大脑被开发的百分比的——据说人类大脑只使用了10%。

但是这样的说法纯属谣传,是不可信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说法,一是因为在以前人类医学还没有那么发达进步的时候,对于大脑的研究水平和得出的研究结果也非常有限,大脑某些区域的功能可能暂时没能被发现,就被错误的解读为这些大脑区域纯属闲置,没被使用了。

而大脑开发区域之所以能精确到10%这个数字,也是由于对一种说法的误传。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过,人类的智能只开发了10%。大脑开发10%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但是人家说的智能,不是单指大脑智力,还包含了更加宽泛模糊的“心智能量”的概念。从智能开发10%到大脑开发10%,看似只误传了两个字,其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那人类的大脑到底开发了多少呢?

当然不是10%,甚至也不是题目中提到的“一小部分”,其实人类大脑的开发已经很完全很充分了,使用率能达到100%。

大脑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总控室,结构复杂,耗能巨大。人类大脑大约1.4公斤,人类平均体重按照70公斤计算的话,大脑的重量只占到2%左右,但是它每天消耗的能量却占到相当高的比例。

为啥呢,因为忙啊……

大脑的各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等等,不同的区域也有各自的分工,人的躯体运动、躯体感觉、思维活动都要受到大脑的主导。即使是在睡眠或者是发呆的过程中,大脑也在活动着,只是不是所有区域每时每刻都在活跃状态罢了。

总之呢,虽然大脑只开发了小部分这种说法,虽然广为流传,而且确实对人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仍然是错误的说法,大脑已经被开发的很完全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欢迎评论关注转发~


不吃肠的大肠


这个所谓开发大脑的说法由来已久,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骗人的玩意儿!我们可能都听过类似的说法,比如大脑只开发了10%或5%(不同版本说法不同)、男生更擅长理科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有悖于科学事实。那么现在就来捋一捋来龙去脉。

要说开发大脑潜能这个说法的由来,还要追溯到100年前。出生于1842年的威廉·詹姆斯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曾被美国的一家知名期刊评选为影响美国的一百位人物之一,位列六十二位,他曾在一本书中提到:我们有可能只运用了智力与身体的一小部分能力。这句话听起来与“开发大脑潜能”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出生于1888年的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一本名为《人性的弱点》书中写进了威廉·詹姆斯的那句话:“我们有可能只运用了智力与身体的一小部分能力”。

之后借助于这本书的名声,更多的人知道了这句话,听说的人多了,难免会使这句话变味,后来有人直接就望文生义,提出了所谓的人类只开发了自身潜能的10%的荒唐观点。随着这句话的进一步发酵,成为了一句已被大众熟知的“经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就看到了商机,于是各类以开发大脑潜能为噱头的培训课程或营养补品就出现了,这其实并不为怪。

按理说,单单只是这句话就能够让人相信吗,肯定不是的,还有呢。一位生物学家拿老鼠做了个实验,他将老鼠的大脑切去一部分,发现老鼠的行为并无异常,再切去一部分,还是没有多大异常,老鼠依旧可以正常寻找食物进食生存,继续切掉其它区域,发现老鼠越来越傻了,于是这个实验被人传开了,这么一传开,可就变了味了,什么人脑只开发了5%,剩余的都处于待开发状态之类的说辞就都出来了。

能够让很多人都相信这种鬼话,绝对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以来各种书籍、文章影响的结果,这不,一部科幻电影就是以开发大脑到100%为题材的呢。

说了这么多,大脑开发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显然不是真的,没有这么回事儿。大脑是一个极为精密的器官,不仅人类,其它动物也是一样,它的每一个区域都会运作,没有一块是闲下来的或是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试想一下,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生物会进化出多余的地方吗?再者来说,大脑是一个高耗能器官,从进化的脚步看,大脑一直在走精简化的路线,不断地减少体积,但又不影响效率。大脑的每一块区域都协调着生理活动,这个在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下已被实验证实。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开发大脑的说法,大脑始终都是100%运作,只是由于作息的原因,可能这一部分会运作的强烈一些,那一部分就稍作歇息一下,但总之,人类的大脑没有多余的待开发的地方。


科学船坞


人类的大脑真的只开发10%吗?

人类“仅”使用了大脑的10%,这种说法是在普通人的口中及一些“非正式”的科普文章中出现率极高。然而,事实上,大脑只开发了10%是一个错误的观点,这种观点由来已久。

1796年,德国一位解剖学家当时仅描绘出10%的结构与功能,这也许造成了大脑90%的结构没有普通功能的误解。1908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著作《人的能量》中写道:“我们现在仅仅只运用了智力和身体的一小部分”。到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与世长辞,人们开始对爱因斯坦的大脑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当时就有观点说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划时代的相对论,就是由于他的大脑开发程度达到了20%-30%。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可以说比大脑的复杂度比任何一个精密的仪器来的要复杂得多,即使到了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对大脑的研究还是有待加强。正是基于这种对大脑的认识不深才造成了这种说法的广泛传播。

2014年吕克·贝松导演的一部电影《超体》上映,电影中的女主角露西在嗑药后把把大脑的利用率从10%提高到了100%,然后她就变成了具有各种特异功能的人。但是这只是存在于编剧与导演的想象中。

人类聪明有别与大脑开发多少并无关联

我们的大脑和爱因斯坦的大脑一样都是开发了100%。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利用了100%的大脑呢?

第一:从进化论的角度分析,人类进化是优胜劣汰的,没有理由那90%的大脑进化而来,大脑中不可能让毫无用处的90%的脑细胞存在的。远古的人类的大脑比现在的人类大脑要小的多。大脑同人体的其他部位一样,每一个部位都要保持“运动”来保持健康,比如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他的下肢失去知觉后丧失运动功能,导致之后的每天都会趋于慢慢萎缩。

第二:现代神经科学的全套设备决定性地否定了这个观念。计算机体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磁共振成像(MRI),这些现代的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电脑内部状态。即使在睡眠期间,大脑中也不存在无活性的区域,一些脑区例如控制高级思考和自我认知能力的额皮质,一些脑区域控制者平衡感和体位感等等,也就是说大脑所有的区域都是活跃的,大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不同的功能。当然并不是所有事件都需要大脑100%同时运行,如果真是那样大脑会爆炸的,就像处理器核心并不都是同时工作一样。


科学认识论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这种说话是错误的,也是流传很久的谣言。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全负荷的运转,不存在开发不开发的的说法。我们大脑的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已经被科学家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人类的脑部主要由大脑、小脑、间脑、脑干组成。大脑里还有异常密集的神经系统,比如视觉神经系统、听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触觉神经系统等。各个部分协同工作,我们才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这个谣言的来源可能是因为有关学术文章刊登了这样的信息,即科学家发现脑含有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约占脑细胞十分之一,剩余的九成称为胶质细胞。但是胶质细胞也有其特定的功能,并不是没有开发。其实这个谣言的出发点带有激励的含义,也就是学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上升的空间。但是这种说法还是缺乏科学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