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生態優勢 培育長效產業——貴州深度貧困縣沿河決戰脫貧攻堅見聞

新華社貴陽3月20日電題:依託生態優勢 培育長效產業——貴州深度貧困縣沿河決戰脫貧攻堅見聞

新華社記者汪軍、吳思

三月的下壩村,雨潤春暖、新芽吐綠。吃過早飯,63歲的土家族村民馮寶信牽著一頭大水牛,在馬路旁邊的水田裡犁田。

種水稻、栽荷花,來自重慶的老闆到下壩村發展觀光農業,老馮現在帶牛耕田一天下來有200元的收入。在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後坪鄉下壩村,村民在家門口可以打工,這對於世代生活在深山的老馮來說,多少有些意外。

武陵山深處的沿河縣是貴州未摘帽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當地依託生態優勢,注重培育長效產業。地處沿河縣最北端、有著“紅軍入黔第一鄉”的後坪鄉,如今把小龍蝦和茶葉作為長效產業來抓。

在下壩村380畝小龍蝦基地,基地負責人王宗勇正在養殖大棚裡忙碌著。看重當地的山水生態,他在兩年前選擇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發展小龍蝦。目前已經投入300多萬元,他感覺到這個產業有奔頭。

“這裡養殖的龍蝦品質很好,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一直是供不應求,批發價大概是26元一斤,所以我完全不擔心以後的效益。”王宗勇說。後坪鄉政府支持這個產業,當地村民也很積極,把土地流轉出來,有意願的可以在基地務工。2019年,基地支付了17萬元的務工工資。

40歲的土家族村民馮興和,也在小龍蝦基地上班。就近務工的村民最多的時候有30人。目前,王宗勇還規劃發展稻蝦養殖,希望既可以推廣當地的特色大米,又可以讓小龍蝦的品質更吸引食客。他還打算髮展觀光農業,以此帶動更多村民就近務工。

除了小龍蝦,茶葉也是後坪鄉的主打產業。平均海拔800多米,高山雲霧出好茶。不少村莊都有長期種茶的歷史,當地的村民在炒茶製茶方面也很有經驗。紅陽村盛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茶園面積2000多畝,年產量3萬餘斤,產值260餘萬元,帶動周邊村寨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脫貧致富。隨著春茶開採,用工最為密集的時候茶園可以解決400多人就業。

斯毛壩村貧困戶侯興華一家4口人,由於他和妻子生病,加上兩個孩子讀書,經濟負擔比較重。2014年,他家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告訴記者,基於目前家裡的情況,要出遠門打工完全不現實,幸好鄰村在發展茶葉,給他提供了就近務工的機會。每年採茶葉,他都要去合作社幹活,主要看自己手上動作快不快,利索的時候每天收入100元不成問題。

後坪鄉黨委書記張鵬介紹,除了茶葉和小龍蝦,1000多畝蜜桔和500多畝李子也將陸續掛果。目前,全鄉14996名群眾年人均純收入已從2014年的大約3000元增加到10000元。

本文源自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