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美英要压制伊朗国王巴列维,不让他收拾霍梅尼?

用户63086373196


其实也并非是压制,而是美国开始了人权外交。

人权外交是卡特政府开始的一种外交政策,其背景在于7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滞涨,同时越南战争的战略失败、1974年石油危机等外部因素让美国的硬实力受损,而苏联却在石油价格飙升中赚得盆满钵满。在硬实力相对下滑的情况下,美国需要缓和与苏联的高强度冷战,进行更深入的军备控制和战略妥协,但这种妥协又不能过分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一方面基于美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基于功利性的与苏联在价值领域展开更多竞争,卡特将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支柱政策。这一政策将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工具,一改过去的现实主义作法,强调人权观念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种升级,新的工具也部分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利益。

卡特的人权外交针对的最主要的是苏联,美国针对苏联很快就基于苏联违反了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对人权的要求而对苏联发难。同时,美国也切断了对阿根廷、乌拉圭、埃塞俄比亚的军事、经济援助,因为这几个国家也有糟糕的人权纪录。美国则在卡特时期签署了协议,在1999年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同时,卡特政府也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978年戴维营协议让埃及的萨达特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地位,最终诞生了现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基本框架。1979年,美苏签署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I),是军控史上的一个进步。

当然,另一面,对于对美国秩序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也有糟糕人权纪录的菲律宾、韩国、南非,美国仍然网开一面。对巴列维王朝的援助美国其实并没有真的被减少太多,主要问题在于美国希望巴列维王朝在人权方面有所改善,这让美国并无意愿干预伊朗的革命。而巴列维真正掌权是在中情局的策划下,而这一君主制的模式无法吸纳更多的政治参与让在1962年开始白色革命的伊朗社会与君主权力的冲突越来越大。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对于巴列维王朝而言美国的态度令人沮丧,但不能说美国压制了巴列维。在伊斯兰革命前,美国对伊朗的援助仍然是大量而且全方位的,这不同于拉美或非洲部分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更多是白色革命的继续革命,美国的援助及其伴生的反美主义属于伴生物。

最后说一下霍梅尼,其实1978年以前霍梅尼并非真正统领反对君主专制的领袖,他早在1964年11月就被巴列维“收拾”流放到土耳其,1965年10月他辗转到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在那边停留了很久,并进一步发展其带有伊斯兰主义和左翼政治的理论,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当时主要威胁巴列维的是摩萨台主义者(民族主义)和左派政治力量,教士们是后期才真正加入抗议的力量。1978年,面对巨大危机的巴列维王朝要求伊拉克驱逐霍梅尼,他随后先在10月6日前往科威特,而后10月8日前往巴黎。最后1979年1月21日,霍梅尼返回了伊朗。

某种程度上,正是霍梅尼被流放,让其学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因为他的学说长期停留在纸面上而没有真正地处于执政地位,因此没有实际利益的关联反而处于道德高地。在全民反对巴列维的情况下,霍梅尼因为其道德形象和带有左派立场的伊斯兰学说成为了从民族主义者到工人,从巴扎商人到农民一致认可的领袖。这是多少有点意外的。


怪蜀黍老囧曾


这个原因可能是美国人暗地使坏,想坑伊朗人一把,哈哈,美国人经常玩这一手,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就顺水推舟,例如委内瑞拉就是这样,实际委内瑞拉那一套怎么可能成功呢?委内瑞拉军人搞政变,拘捕了查韦斯,但是卡特出马,让委内瑞拉军人放了查韦斯,结果查韦斯一直闹下去,成功的使委内瑞拉进入了原始社会!在柬埔寨也是如此,美国人睁一眼闭一眼,大家看到了,结果柬埔寨1/4的人非正常死亡。极端主义政权总是给自己的国民形成巨大伤害,从长远看削弱自己国家的实力,不管怎么说,伊朗政权成功的使伊朗失去了30年,而且和伊拉克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成功的削弱了自己和伊拉克,伊拉克实际是美国的敌人,很长时间和美国是没有外交关系,所以美国仅仅付出几十人的代价,取得这样的成果,绝对是超值的,哈哈。

有人说伊朗国王政权不是美国一伙吗?听美国话吗?留住听自己话的人多好,这个是无知的,伊朗国王只是美国关系好,不是听美国话!而且伊朗是个大国,最终是不会听美国话,甚至必然反美,你看现在菲律宾就明白了,最终走上了反美道路!实际菲律宾可以说受美国好处太多了!还有委内瑞拉也是如此,开始和美国好的一塌糊涂,但是最终国民走向了反美道路,哈哈!国际关系也是很复杂的,最终的走向和民族意识形态和国民智力水平和文明水准有关!

看菲律宾就明白了,种族问题是菲律宾最后和美国西方产生矛盾的巨大原因,菲律宾亚洲人,长相和西方人截然不同的,菲律宾底层老百姓长期感到屈辱和收到歧视,因为统治者或者优势方长的明显和自己不同,让人感到自己劣等,菲律宾可以接受日本人,但是很难接受西方人,中国人也是这样,日本和俄罗斯在东北发生战争,中国人大量的帮助日本人,帮助俄罗斯人很少。所以看国际关系也是不能看短期听话不听话的!

伊朗那是亚洲大国即使和美国关系非常友好也是暂时的,长期看发生反美的概率是远大于80%的,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巴基斯坦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以前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似乎很好,但是几十年下来,大家知道的,和美国关系实质已经被列为甚至是敌对国家。


血山飞虫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是一个智商有硬伤的人,至今仍然名列美国历届总统智商倒数第一,更可怕的是他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而且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巴列维是指的巴列维王朝,而巴列维是伊朗第二个国王,第一代国王是他的父亲礼萨·汗,巴列维1919年出生,1941年登基,巴列维是 一个亲西方的,很多方面都追随西方,当时伊朗的GDP名列世界前十名,而且伊朗世俗化程度很高,但是1979年伊斯兰革命将巴列维王朝推翻,巴列维不得已逃往美国。

白色革命是起因

白色革命是巴列维国王为了打破土地占有(包括宗教团体持有的土地)、赋予妇女投票权及婚姻平等、尽量减少宗教执掌政府机关的改革方案。

这一改革遭到了宗教上层人士的反对,当时伊朗95%的人口是什叶派,宗教上层对改革的反对有很高的民意基础,首先是宗教学生走上街头,然后变成了一次糅合了宗教和民粹的狂欢,可以说改革确实超前了,因为赋予妇女投票权及婚姻平等在西方也是刚刚推行。

霍梅尼说服了卡特

示威行动越来越趋于激烈,从要求废止改革逐渐变成要求巴列维国王下台,当时其实巴列维国王还是牢牢掌握着军队,但是不得不说巴列维国王不是一个残暴的国王,甚至有些懦弱,他要求军队不得对示威群众动武。

而霍梅尼也说服了卡特,他告诉卡特,他将把伊朗建设成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既不靠向西方,也不靠向苏联。他会把伊朗建设成伊斯兰世界的样板。尽管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强烈建议卡特不要听信霍梅尼的话,但是卡特却置之不理。

美国宣布支持霍梅尼

美国宣布支持伊朗人民后,成为压垮巴列维国王最后的稻草,巴列维国王要求军队去镇压,但是此时军队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巴列维打电话给卡特,卡特表示你可以到美国来政治避难。于是巴列维举家仓皇出逃美国。

霍梅尼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回到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江湖路远,欢迎关注,我们后会有期,我是“天下会会天下”。


天下会会天下


这个问题问得好。

实际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对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有了清楚的认识。就会知道为什么美国那么强大,却打不赢越南战争;就会知道为什么美国那么讨厌朝鲜,却不敢直接动手;同样知道为什么从叙利亚撤军;甚至知道明明已经公开对付了马杜罗,为什么现在却没有下文。

当年之所以要压制伊朗国王巴列维,不让他收拾霍梅尼?是因为霍梅尼采取的是通过宣传鼓动,让伊朗男人认为自己该拥有男权甚至神权,只要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恢复政教统治,就可以掌控所有的女人,今后就可以至高无上地享福,从而获得了伊朗男人的支持。这也是一种民意,美国不仅不能反对,而且必须阻止巴列维国王用武力去镇压。哪怕巴列维与美国友好,哪怕美国知道伊朗人民今后有苦头吃,美国都只能这么做。


用户7684197950373


应该是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功劳,因为美国民主党是白左和黑左旺盛的政党,卡特及力鼓动伊朗巴列维国王对内对外开放,实行西方的民主选举,然而伊朗的宗教势力早就在伊朗社会各阶层深深扎根,搞西方那一套只能加速世俗的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灭亡, 以霍霉尼为首宗教势力在伊朗全国发起罢工、罢市,鼓动青年学生游行示威 ,最终以伊斯兰革命的口号推翻了世俗的巴列维国王,在伊朗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体,逃到西方的巴列维国王对卡特和美国也是懊悔不已。


姜113707887


霍梅尼是大阿亚图拉,是大知识分子。是宗教领袖。刑不上大夫是各国遵守的通例。无论是英美还是巴列维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伤害一个宗教领袖。最极端的方法也就是流放或者软禁。即使现在的伊朗,如果阿亚图拉级别的教士反对哈梅内伊。哈梅内伊也不敢伤害对方分毫。


北漂叔叔


没听说过,你想像出来的?我只知道霍梅尼革命扣押了60多个美国留学生和美国大使馆人员作人质,扣押其间还打死了美国驻伊朗大使。


照影吹笙


这叫做互相牵制。


手机用户6064635183


我的脑容量有限,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